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高中学习模式具有很大区别,我们要如何做,才能使学生在化学学习中顺利渡过这一关键的时期呢?需要我们从学生的思维模式上进行培养,养成理性观察分析自然现状的一种生活态度,能够熟练运用化学思维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学生在高中阶段也就能够迅速地投入到紧张的学习氛围中,并且在化学学科上保持充分的学习兴趣,不断进步。
【关键词】化学思维;欢乐课堂;意识培养
我国的义务教育工作只在1-9年级开展,意味着初高中的学习生活其实是有很大区别的,那么我们要如何转变思维模式,迅速地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呢?需要我们在初中阶段就为学生的高中学习做好铺垫,使学生能够顺利过渡这样的一个关键时期。我校校长杨伟东提出的“欢乐课堂五部曲”教育理念正好符合这一社会实情,他将导、探、疑、悟、评五重教育方略应用在实际教学中,为我校初中教育指明了方向,也充分开发学生大脑,为学生的思维培养保驾护航。
初中化学内容多,学习任务重,而且大都是不成块的细碎知识点,若是没有较好的思维模式,学习起来就会有很多困难。但是如果将化学简单试做文科,进行记背形式的学习,学生死记硬背反应现象和实验结论,缺乏必须的思考过程,必然会造成初高中衔接方面的难题,导致初中稀里糊涂蒙混过关,高中浑浑噩噩啥也不会的局面产生。
对此,教材专门在第一单元课题二做了化学学习方法的课程。《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该课程标题就明确了化学的学习方向——实验。我们要在实验中依据现象来判断反应的本质,也就是我们要有深入探究的意识。
化学的学习思维主要是六步:发现问题、提出猜想、设计实验、记录现象、实验分析、得到结论。其中,重点是后面五步,也就是要着重在思考上。化学学习思维与我校杨校长的“欢乐课堂五部曲”不谋而合,都是要求学生在学习时注重问题的发现和解决。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引导学生掌握并将化学思维运用到实际呢?考试中,实验题是必考题,学生对于实验题总是有一种畏难心理,这就需要从开始学习化学的时候就逐步运用上化学思维,养成一种习惯,那么做题时就像老朋友一般熟络,自然避免了畏难心理。
作为教师,要从学生接触化学的时候,就要为学生创造自主思考的氛围。一开始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看法。此时学生还没有独自设计实验的能力,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如何做实验设计。一般来说,实验设计就是对于前期问题的看法加以验证。比如,我们要验证呼出气体与空气中含有水的多少。最简单的验证,就是通过物态变化,将呼出气体中气态的水遇冷液化为液态的水。对于北方学生,可以直接问冬天张嘴哈气会有什么现象;但是对于南方学生,就要改变方法,比如,可以用干冷的玻璃片,一片放置在空气中,向另一片上呼气,此时会发现玻璃片上出现白雾。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利用无水硫酸铜来检验,通过颜色变化,引导学生重视化学学习中的现象观察和分析,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化学的魅力。
一个好的实验设计,准确的实验操作也很重要。实验的环节中,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现象这三步缺一不可,实验三步走是锻炼学生缜密的逻辑思维的重要环节。设想全面的实验设计,准确的实验操作,以及观察细致的实验现象都是化学探究的重要环节,也可以为以后高中甚至是大学化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比如,像探究红砖块是否可以作为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这一例题,要紧扣催化剂的要求:①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②化学反应前后自身质量不发生改变;③化学反应前后自身化学性质不发生改变。那么,我们就需要做对照试验和重复试验来验证相关要求是否满足。实验一:取两根相同规格的试管,分别倒入等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向甲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小木条,小木条不复燃;向乙试管中加入0.5g红砖块粉末,再伸入带火星的小木条,即能够看到小木条复燃。对比两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①常温下过氧化氢分解缓慢;②红砖块粉末确实能够加快过氧化氢分解。但是仅靠这一实验并不能证明红砖块粉末就是过氧化氢的催化剂,我们还需要后续实验继续验证。实验二:想实验一乙试管中再次加入少量过氧化氢溶液,觀察现象,仍然有大量气泡产生,重复操作三次,仍然能够观察到大量气泡的产生,说明红砖粉末的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仍然不变。实验三:将实验二试管中剩余的固体物过滤,洗涤,干燥,称量,计算反应前后红砖块粉末质量是否发生变化。发现红砖粉末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变化。在这三个实验的基础上才能够得到红砖粉末可作为过氧化氢溶液催化剂这一结论。也就是我们要培养学生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现象三位一体的化学学习思维模式。
除此以外,还需要学生保持化学学习的兴趣,这一点需要教师们好好下功夫,要善于发现当今社会的一些自然现象。课本上所举出的例子,大部分现在学生并没有见到,比如,南方学生很少会见到冬天玻璃上出现的水雾,城市学生很少见到地锅土灶等等,这样学生不熟悉的例子,就会导致学生想象不到,与生活实际关联减弱,从而使得学习兴趣受挫。这是我们都不愿意看到的。如果我们将部分当地的生活现象引入课堂之中,那么就更能够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这才符合我校的教育理念——导、探。教师导入,学生探究思考。
围绕着我校的“导探疑悟评”欢乐课堂五部曲进行的教学工作,是对学生化学学习思维的针对性培养,使学生能够科学的认识社会,分析问题。为学生以后的高中学习,甚至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系惠州市2018-2020年度中小学幼儿园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问题的研究”(立项编号:hy2018kt047)的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化学思维;欢乐课堂;意识培养
我国的义务教育工作只在1-9年级开展,意味着初高中的学习生活其实是有很大区别的,那么我们要如何转变思维模式,迅速地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呢?需要我们在初中阶段就为学生的高中学习做好铺垫,使学生能够顺利过渡这样的一个关键时期。我校校长杨伟东提出的“欢乐课堂五部曲”教育理念正好符合这一社会实情,他将导、探、疑、悟、评五重教育方略应用在实际教学中,为我校初中教育指明了方向,也充分开发学生大脑,为学生的思维培养保驾护航。
初中化学内容多,学习任务重,而且大都是不成块的细碎知识点,若是没有较好的思维模式,学习起来就会有很多困难。但是如果将化学简单试做文科,进行记背形式的学习,学生死记硬背反应现象和实验结论,缺乏必须的思考过程,必然会造成初高中衔接方面的难题,导致初中稀里糊涂蒙混过关,高中浑浑噩噩啥也不会的局面产生。
对此,教材专门在第一单元课题二做了化学学习方法的课程。《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该课程标题就明确了化学的学习方向——实验。我们要在实验中依据现象来判断反应的本质,也就是我们要有深入探究的意识。
化学的学习思维主要是六步:发现问题、提出猜想、设计实验、记录现象、实验分析、得到结论。其中,重点是后面五步,也就是要着重在思考上。化学学习思维与我校杨校长的“欢乐课堂五部曲”不谋而合,都是要求学生在学习时注重问题的发现和解决。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引导学生掌握并将化学思维运用到实际呢?考试中,实验题是必考题,学生对于实验题总是有一种畏难心理,这就需要从开始学习化学的时候就逐步运用上化学思维,养成一种习惯,那么做题时就像老朋友一般熟络,自然避免了畏难心理。
作为教师,要从学生接触化学的时候,就要为学生创造自主思考的氛围。一开始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看法。此时学生还没有独自设计实验的能力,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如何做实验设计。一般来说,实验设计就是对于前期问题的看法加以验证。比如,我们要验证呼出气体与空气中含有水的多少。最简单的验证,就是通过物态变化,将呼出气体中气态的水遇冷液化为液态的水。对于北方学生,可以直接问冬天张嘴哈气会有什么现象;但是对于南方学生,就要改变方法,比如,可以用干冷的玻璃片,一片放置在空气中,向另一片上呼气,此时会发现玻璃片上出现白雾。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利用无水硫酸铜来检验,通过颜色变化,引导学生重视化学学习中的现象观察和分析,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化学的魅力。
一个好的实验设计,准确的实验操作也很重要。实验的环节中,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现象这三步缺一不可,实验三步走是锻炼学生缜密的逻辑思维的重要环节。设想全面的实验设计,准确的实验操作,以及观察细致的实验现象都是化学探究的重要环节,也可以为以后高中甚至是大学化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比如,像探究红砖块是否可以作为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这一例题,要紧扣催化剂的要求:①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②化学反应前后自身质量不发生改变;③化学反应前后自身化学性质不发生改变。那么,我们就需要做对照试验和重复试验来验证相关要求是否满足。实验一:取两根相同规格的试管,分别倒入等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向甲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小木条,小木条不复燃;向乙试管中加入0.5g红砖块粉末,再伸入带火星的小木条,即能够看到小木条复燃。对比两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①常温下过氧化氢分解缓慢;②红砖块粉末确实能够加快过氧化氢分解。但是仅靠这一实验并不能证明红砖块粉末就是过氧化氢的催化剂,我们还需要后续实验继续验证。实验二:想实验一乙试管中再次加入少量过氧化氢溶液,觀察现象,仍然有大量气泡产生,重复操作三次,仍然能够观察到大量气泡的产生,说明红砖粉末的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仍然不变。实验三:将实验二试管中剩余的固体物过滤,洗涤,干燥,称量,计算反应前后红砖块粉末质量是否发生变化。发现红砖粉末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变化。在这三个实验的基础上才能够得到红砖粉末可作为过氧化氢溶液催化剂这一结论。也就是我们要培养学生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现象三位一体的化学学习思维模式。
除此以外,还需要学生保持化学学习的兴趣,这一点需要教师们好好下功夫,要善于发现当今社会的一些自然现象。课本上所举出的例子,大部分现在学生并没有见到,比如,南方学生很少会见到冬天玻璃上出现的水雾,城市学生很少见到地锅土灶等等,这样学生不熟悉的例子,就会导致学生想象不到,与生活实际关联减弱,从而使得学习兴趣受挫。这是我们都不愿意看到的。如果我们将部分当地的生活现象引入课堂之中,那么就更能够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这才符合我校的教育理念——导、探。教师导入,学生探究思考。
围绕着我校的“导探疑悟评”欢乐课堂五部曲进行的教学工作,是对学生化学学习思维的针对性培养,使学生能够科学的认识社会,分析问题。为学生以后的高中学习,甚至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系惠州市2018-2020年度中小学幼儿园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问题的研究”(立项编号:hy2018kt047)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