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词串教学的思考和实践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y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字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历史的痕迹,中国的文字更是博大精深。低年级语文教学主要以识字、写字为主,所以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在识字过程中感受到精妙绝伦的汉字文化的熏陶,从而爱上识字,自觉写好汉字。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光词串教学就有二十几篇,如何利用好这个平台,把汉字的字理、字趣、字文化渗透在词串教学中呢?首先要强化三个意识,其次要强化三个基本功,最后要完善三种基本途径。
  关键词:词串教学;字理;字趣;字文化
  一、 引言
  文字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历史的痕迹,中国文字的演变既是连续的,又是跳跃的;既是华丽的,又是耐人寻味的。中国人创造中国文字,中国文字也同样引导着中国人前进。因此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在识字过程中感受到博大精深的汉字文化的熏陶,从而爱上识字,自觉写好汉字。如何把汉字的字理、字趣、字文化渗透在词串教学中呢?下面说一说笔者的思考和实践。
  二、 教师要强化三个意识
  首先,教师要意识到汉字的构字规律中蕴含着丰富的字文化。自秦以来,文字开始变得重要起来,每个时代的文字都不相同,都各有独特的内涵,一开始是图画,再到线条,再到各种篆体、楷体,最后到印刷字体,每一次变化都反映了中国人的智慧。因此汉字的演变过程、构字规律就是我们的汉字文化,它反映出了当时人们生活的变化,认识的发展和民风、民俗的特色等等。学习汉字不仅要会写会读,还要重视构字规律里面的大学问。
  其次,教师要意识到词串教学是渗透汉字文化的好平台。正如特级教师于漪所说:“教语文,必须站在文化的平台上。汉语言文字记载着中华数千年的古老文化,它不是无生命的、僵硬的符号,而是蕴涵着中华民族独特性格的精灵。”我们应挖掘汉字的文化内涵,探求汉字文化渗透策略,让学生领略汉字之美,感受识字之趣。平时的课文识字中也有识字,但是限于种种原因,不可能拿出更多的精力来渗透汉字文化,而低年段的词串教学,既有情境识字,又有构字规律识字,这种教材安排就为学习汉字文化提供了一个好的平臺,使我们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内容上都可以更集中地进行汉字文化的渗透,所以我们要特别珍惜,紧抓不放,做好文章。
  最后,教师还要意识到汉字文化的渗透教育是识字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而作为汉语言本体构成的基本单位——汉字,更是以其特殊的构造方式,向我们昭示着丰富的文化意蕴和文化资源。在识字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充分领略汉字中的文化意蕴,并通过恰当形式展示给学生,不仅教生字的音、形、义,还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和人文精神的积淀,让学生理解汉字的博大精深,那么就能激起学生对于汉字的热爱。所以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率先弄懂字理、字趣、字文化,才能在课堂上去引导学生学习生字,并感受到字文化的熏陶。
  三、 教师要强化三个基本功
  首先,教师要有理解构字规律的基本功。汉字的构字规律都有它的独特之处与固定含义,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自己应该先弄清汉字的演变过程。汉字从甲骨文开始,慢慢演变到金文、小篆隶书,直到今天的楷书,在这些演变过程中汉字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首先自己要搞清楚,这样才能帮助学生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体会汉字的字理、字趣、字文化。如:二上《大禹治水》里的“灾”字,宝盖头代表什么?下面为什么是个“火”,通过了解字的演变,我们会发现,古人认为房屋着火了就是一场大灾难,因此在造字的时候就用房屋着火表示“灾”,上面的房子慢慢演变成了宝盖头,下面的火苗慢慢演变成了今天的火字底,组合在一起就表示“灾难”,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只有自己先弄清了,才能带着孩子在汉字的国度中遨游。
  其次,教师要有理解字理、字趣、字文化的基本功。备课时,教师应该先弄清生字的字理,根据教材厘清字面要求(如:这个字的结构是什么?它可以组什么词?),在教学中有机地渗透字文化。如:“人”字,甲骨文中的“人”像是垂臂直立的动物形象,本义就是垂臂直立的劳动者。到了金文,和甲骨文“人”字形差不多。演变到了篆文,这个字更加突出了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形象。演变到隶书时代,弯腰垂臂的形象完全消失,再看今天的楷书“人”字,撇捺撑开就像是一个直立行走,顶天立地的人。那么两个人在一起就是“从”字,甲骨文“从”像两个人并肩直行。“从”上面再加一个“人”,就是人多的意思,表示“众”。通过一番的举例与说明,学生被汉字的字理、字趣、字文化慢慢吸引,识字教学就变得有情趣。
  最后,教师要有设计渗透字文化的基本功。知道教的内容,什么时候推出来让学生理解也是一个大问题,这也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备课中多多预设课堂上的情况,根据班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拟定一个最科学的教学过程,让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会识字,爱识字。所以一般笔者会在学生读准生字字音后,设计一个过渡引出要学习的生字,出示生字的演变过程,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爱上识字。
  四、 完善三种基本渗透途径
  首先,让学生多了解、认识汉字的演变史。学生刚刚接触汉字,对汉字还不是很了解,甚至感到很陌生。这时大量的、具体的、形象的信息对他们来说特别宝贵,特别重要。那么在识字教学中,我们要依托教材,让学生知道汉字是如何进行演变的,从中感受汉字的文化,感受汉字的生命力。有一些汉字的古体字很有趣,根据古体字我们就可以猜出今体字。如:“目”这个字,甲骨文“目”和金文“目”都差不多,就像是人的眼睛。到了篆文以后,就发生了一些变化,虽然形状也像眼睛,但是“横目”变成“竖目”,最后演变到今天的楷体字“目”。再如“日”,甲骨文和小篆的“日”,像太阳的形状,里面的一横表示太阳的光。在慢慢的演变过程中,象形结构逐渐消失了,字形也抽象化了。现今的“日”,字形采用口字框和一构成。再看“竹”字,甲骨文中的“竹”,像竹子下垂的叶丛。金文“竹”误将中间的叶片变形成直茎,本义就是温带或热带的禾本科植物,空心,有结,长笋。篆文“竹”承续金文字形。隶书“竹”还原叶丛的形象。在象形图中,“竹”和“草”容易混淆,所以教孩子辨认时统称为叶片朝上的为“艸”(草),叶片朝下为“竹”。燕字,为什么笔画那么多呢?因为它身体的每一部分都代表着一个笔画,如鸟头和鸟喙是“”,鸟的两翼是北,鸟尾则是四点底。“亭”和“高”比较:它们的外形比较相像。亭,就是路边上让行人们休息的建筑。亭上有楼,因此字形采用有所省略的“高”作边旁,采用“丁”作声旁。讲解这些生字的时候,我们可以大量地举例,出示汉字的演变史,让学生从演变史中慢慢地体会汉字的精妙,理解汉字的字理、字趣、字文化。   其次,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自己去发现汉字的字理字趣字文化。让学生去发现,要掌握好几个时间节点:刚刚学某一类生字时,如果这类字有一些规律,可以引导学生发现;学完一类字以后,在教师小结的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归类,以此来强化构字规律。也可以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中对没有学过的生字进行发现,从中发现规律。
  刚刚学某一类生字时,让学生发现。如:部编版一(下)《语文园地五》中“我的发现”版块,要认识几组不同的生字。先进行字音的指导,让学生读准音,接着让学生找一找每组字的共同点?学生很快就能发现它们都有相同的偏旁。为什么偏旁相同呢?学生自己再来想一想,哦,因为这几个字都是和一类事物有关的,如:吃、叫、吹、咬,和嘴巴有关;提、拔、捉、拍,都是动作,学生很快就明白,大部分提手旁肯定和手有关。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想想还有哪些类似偏旁的词语,它们都是和什么有关的,以此来加深印象。
  第二种情况,学完一类字以后,在教师小结的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归类,以此来强化构字规律。如一下《识字3小青蛙》这篇识字,在教学时,教师讲完“青”这个基本字以后,再出示一组由这个基本字组成的其他几个字,学完后让学生自己发现这组字的特点,学生一眼就发现这些字虽然偏旁不同,但都有一个基本字“青”,从中发现规律,进而认识什么是形声字,那就是形旁表意,声旁表声。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更能激起兴趣,也更易于接受教师讲解的内容。
  最后,教师恰当的启发与指导。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比较简单的一类词语可以让学生自己发现,对于那些不容易理解的,就需要教师讲解了。比如:示字旁和衣字旁,宝盖头和穴宝盖,单耳旁和双耳旁,这几个偏旁字形非常相近,如果不能弄懂它們本义上的区别,就特别容易混淆。比如学习示字旁和衣字旁的区别时,先了解“示”字旁的演变过程,“示”在甲骨文中的字形就像由石头堆砌的“地神”之形。而衣字旁的古文字就像古人上衣的形状。因此以“示”作偏旁的字,大都与神仙、祖宗等有关,如祖先,祭祀,祈福等;衣字作偏旁的字,大都与衣服有关,如:褂子,裤子等。再看看宝盖头和穴宝盖,宝盖头就像是房屋一样,穴宝盖就是在土坡或山坡上挖的洞,所以凡是以“宝盖头”作偏旁的字,都与房屋有关;凡是以“穴”作偏旁的字,大都有洞穴有关。通过观看示字旁和衣字旁,宝盖头和穴宝盖的汉字演变,再配上教师的讲解,学生不仅可以借助图画识字学词,还能有效地区分相似偏旁。
  印度前总理尼赫鲁曾对他的女儿说过:“世界上有一种文字,它的每一个字,都是一幅美丽的画,一首优美的诗,我说的这个国家就是中国。”外国人尚且这样评价我们祖国的汉字,作为中国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更应该为我们祖国的汉字感到自豪,更应该为传承中国的汉字文化作出自己的努力,将生字的字理、字趣、字文化渗透在我们的每一节课中,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让学生体会到汉字的博大精深。
  参考文献:
  [1]周淑敏.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4).
  [2]许必武.循理求趣铺垫文化底蕴:谈低年级识字教学[J].小学教学参考,2011(22).
  [3]王宁等.《说文解字》与汉字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
  [4]何九盈,胡双宝,张猛.中国汉字文化大观[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作者简介:孟令峰,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市江北新区浦口外国语学校高新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科学教育是使小学生了解科学文化知识,掌握一定生活技能,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基础性学科,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传统教学理念等因素的影响,一些学校的小学科学教育发展进度缓慢,学生的学习效率得不到有效提高,进而不利于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不利于养成良好的思想品格和行为习惯。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小学科学教学;有效应用  一、 引言  小组合作学习
摘 要: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博大精深,都是前人宝贵的思想财富,学生从开始记事起就开始学习语文,受到语文的熏陶和耳濡目染。尤其是古代的诗歌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承载了许多的情感,非常值得学生去学习和鉴赏。在高中时期,学生拥有了较强的学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能力,对古代的诗歌具备鉴赏能力,但是还是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才能够理解其中蕴含的意境和诗人想要表达的感情。因此就需要教师不断加强自身的专业能力,从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育教学培养中,兴趣能够提供一种无形的力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中,激发学生的潜在能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提高教學质量与效率。在初中阶段,道德与法治是开展德育工作的主要依托,而教学方法是落实课程目标,提升学生道德素养,培养学生法治精神的关键所在。因此,本文结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实践,探究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以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对落实课程培养目标有
摘要:我国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前多数知识分子使用的都是文言文,教授学生时也以文言文为主,直到新文化运动之后,白话文才在社会各界普遍应用,这种简洁明了的书面用语在推广文化、传播知识方面有很大的便利性,它的出现也彻底取代了文言文在课本书面用语中的地位。可随之带来的是大家对文言文“字深、烦琐”这种特点的厌恶,而诗歌与文言文同样含蓄精炼的表达方式也被学生认为是晦涩难懂的老旧知识,与现代生活学习没有任何关
摘要:随着新课标改革不断深入,核心素养成为学科教学的主要培养目标,在该视域下,运用情境教学已经是普遍的选择,但由于缺乏对教学情境的合理评价,致使教学效果鲜有提升,因此,本文以高中化学为研究对象,以三节“优质课”为例,从过程、功能和结构三个维度进行教学情境测评,力求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教学建议。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化学;教学情境;测评  一、 引言  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有
摘要:对于高中历史教学而言,随着新课改进程的不断推进,教师应及时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结合高中生的个人发展需求,改善现有的教学方式。具体来说,教师应对教法进行创新,采用现代化教学理论和设备,将历史学科与多媒体信息技术相融合,创新教案,为历史课堂增添更多新的内容。对于历史教师而言,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历史教育情怀、课堂统整能力较弱、忽视教学的引领作用,这些都是阻碍其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其原因在于教师没
摘 要:本文通过组织少先队职业初体验活动,增强队员对不同职业的感受,体验职业的艰辛和不同职业的兴趣,让队员们了解现在他们的学习跟未来要走向世界、走向社会并从事某一职业的关系。本次职业体验活动充分体现了少先队活动的评价体系,利用雏鹰争章开展评价,全程与职业体验活动有机融合,起到监督等作用。  关键词:少先队职业体验;雏鹰争章;思维导图;行业先锋  少先队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要:新时代国家各方面的发展促进国家对教育业的高度重视,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教育业也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在教学方法等上做出了改善,新提出的微课程就是一种创新性质的教学方法,因课程在培养学生全方位多元化发展上具有很多的优点,已经在各类科目的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就目前来看,高中政治要做好学生的政治、经济哲学的观念引领,为学生未来大学的选择提供一个方向,因此教学难度较高,而教学中“微课”的运用中不够成熟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学科核心素养问题历来都是各个教学阶段和各个学科的教学重点。尤其在小学数学这样一门与学生生活联系的学科中,更是提出要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下来进行生活化教学,因此本文重点讲述了当前小学数学学科应有的核心素养,进而以此作为教师教学生活化的依据,提出一系列有效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融入生活  新时期,能让一门学科融入学生的生活是极为有挑战性的,同时也是一
摘 要:职前培训是培养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的重要手段。但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师资力量薄弱、条件落后等严重限制了农村地区的教育发展。本文阐述了乡村教师《小学数学教学论》职前培训面临的挑战,分析了乡村教师《小学数学教学论》职前培训体系,并提出培训体系质量保障的措施。  关键词:乡村教师;职前培训;小学数学教学论     小学阶段是人生学习、成长的重要阶段,是人的知识、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