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使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以往的信息技术教学,更多地注重基本操作知识的传授与基本技能的训练,学生更多地处于被动地位,学习兴趣以及主动探究的欲望较难激发起来。从建构主义的理论出发,在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法,即通过安排一定的情境任务,让学生自主探索、互助协作,化枯燥的学习为主动学、有意趣地学,以使学生获得更强的学习动能,并在活动过程中学会主动探究,形成学习能力。
一、依据学情,建构任务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法,首先要建构一定的任务导向。只有从教学目标、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指向有效教学与学生发展的连锁任务,才是有价值的。当然,在具体设置活动任务时,还需要考虑任务的难易程度,以及任务量的多少。
1.从目标出发,设计任务项目
对于教学而言,需要达成怎样的教学目标,就需要有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教学任务来支撑。也就是说,目标是制订任务最重要的依据。对于一节信息技术课而言,教学目标要相对集中简约,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在此基础上,设置相应的活动任务,让活动任务与目标之间形成紧密的对应关系,这样的活动任务就是聚焦的、有实效的。如五年级《调动文字》一课,教学的主要目标是:(1)掌握插入和改写状态的切换与区别;(2)学会插入和删除文字的方法。因而,这一课教学前所要建构的任务就非常明晰,通过设计三项任务,一是提供一个文本,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展开,尝试插入相关文本的操作;二是对于文本中相关的语句,按照指令完成改写状态的切换以及插入、改写工作;三是让学生自己写一小段文字,综合运用上述操作。如此,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层次分明的活动任务,有序引导学生展开主动探索,学生的积极性必然提高。
2.从需要出发,确定主要任务
教学是为学生服务的,因而,学生的学力基础和学习需要是设计活动任务时必须重点考虑的方面。同样一项内容,有的班级学生课外已有接触,或者已能熟练运用,如果再按部就班设计浅层次的活动任务,学生就会失去兴趣。相反,如果这些知识对学生来说是全新且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那么活动任务的设计就要有一定的坡度性,让学生能“跳一跳摘桃子”,这样学生主动探究的热情才会高涨。如在《文字复印机》这一课的教学中,学生普遍课前已对复制文本的一两种方法有所掌握,那么在课堂上就可以设计几项灵活性的任务,让学生自主运用不同的方式对呈现的内容进行复制,同学之间相互合作、互相指导。这样的任务设计,既是向目标的迈进,也确保了学生在各自原有的经验基础上都有一定的提升,并能顺利掌握本课的教学内容。
二、妙设情境,提出任务
建构好任务项目后,以怎样的形式提出任务呢?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一些有趣的情境,或是组织一些小竞赛,或是模拟一些现实场景,或是以问题引发他们的挑战闯关欲,不知不觉中将学生引入任务活动中。
1.把握认知心理,创设模拟性情境导引任务
小学生喜欢直观、形象性的事物,丰富有趣的情境,最能激活他们的学习因子。因而在教学中,应将学习任务纳入情境之中,通过模拟学习生活中的某个场景,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接触任务,并饶有兴趣地展开任务的探究。如在教学《我是板报设计师》时,邀请两位同学将事先做好的两块电子板报展示给大家看,一块板报内容字体与图案比较单一,另一块从色彩的搭配到图文的结合,都给人以一种协调舒适感。这时,请同学们说说:你更喜欢哪块板报?为什么?学生都很有自己的见解,纷纷发表建议。这时老师顺势问学生:你们也想自己动手来设计一块这样美丽的板报吗?特别注意板报标题的设计。学生兴致极浓,都急切地想一展身手。如此将任务置于情境中呈现,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发现艺术字的魅力,继而自主动手、尝试任务,比教师开门见山直接生硬布置,效果要理想得多。
2.遵循思维规律,创设问题性的情境导引任务
“一切思皆起于疑”,也就是说,学生的思维活动是从问题开始的。在计算机教学中,应遵循学生的思维规律,以问题的形式导引活动任务,即通过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发学生的实践操作,在问题的突破中获取新知识,感受学习的成就感。如在教学WORD文字处理软件中“查找与替换”这个操作,给出一段文字,让学生手工进行查找替换,学生查得很认真,却费时费力。这时,教师抓住时机进行启发:既然计算机是智能化的,那是不是应该有一种更加快捷的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将这些任务一次性完成呢?一石激起千层浪,许多学生探究的劲来了,纷纷要展开尝试。此时,可以让学生根据以往的学习经验,指导学生利用工具栏中的工具自主实践。这样遵循“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对学生来说是一次极为有益的思维与实践的锻炼。
三、立足发展,指导探究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知识来源于动作。”这强调了学生实践、体验的重要性。学生接受了活动任务后,展开自主探究与实践,这时,教师可以从实践途径、问题策略、协作方式等方面,指导学生运用自己的智慧,挑战学习任务,获得知识与技能的提升,将教学活动指向学生长远的能力发展。
1.指导实践方法,发展个体探究能力
在信息技术教学普及的情况下,学生人手一台机器,资源配置到位,能确保学生更好地展开信息技术的学习。在任务驱动式教学中,学生以任务为引领,自主展开探究,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要注意进行巡视,及时发现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的种种困惑,并给予及时指导。特别是当领到一项任务后,学生不知从何处下手,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方法去展开尝试,也可以借助网络搜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当然还可以认真阅读教材获得化解之法。这些都是非常富有实际意义的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方法,也是作为学习者必须形成的能力。此后,当学生面对学习过程中的任何问题,都可以借助这些方法去自我寻求突破。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探究能力就自然生成,将对以后的学习大有裨益。
2.引导互助共享,发展合作探究能力
现代教学,倡导学生间的互助合作。确实,同伴或小组间的互助合作,有利于充分发挥个体的聪明才智,更有利于同伴间智慧的相互激发与共生。在信息技术的任务驱动式教学中,由于学生个体的信息技术能力有高下,故而教师应引导学生围绕活动任务,有效展开合作学习,相互启发,互相帮助,在开放的思维状态下,主动攻克难关,顺利完成活动任务。当然,在互助合作式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合作的方式,包括如何展开讨论、如何方便操作等。要避免合作过程中几个优势学生处于全盘主导地位的局面,而导致其他相对弱势的学生缺乏锻炼机会。特别是针对某一项活动任务,在大家共同研讨的基础上,应该让合作中的每个同学都有实践操作的机会,以便真正掌握所学的技能,发展探究能力。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法,突破原有课堂结构,给学生一个主动实践、自主探究的空间,通过科学建构任务、情境呈现任务、自主探究任务、反馈评价任务,将教学内容以活动任务统领,能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勇于实践的精神。
一、依据学情,建构任务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法,首先要建构一定的任务导向。只有从教学目标、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指向有效教学与学生发展的连锁任务,才是有价值的。当然,在具体设置活动任务时,还需要考虑任务的难易程度,以及任务量的多少。
1.从目标出发,设计任务项目
对于教学而言,需要达成怎样的教学目标,就需要有什么样的教学内容、教学任务来支撑。也就是说,目标是制订任务最重要的依据。对于一节信息技术课而言,教学目标要相对集中简约,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在此基础上,设置相应的活动任务,让活动任务与目标之间形成紧密的对应关系,这样的活动任务就是聚焦的、有实效的。如五年级《调动文字》一课,教学的主要目标是:(1)掌握插入和改写状态的切换与区别;(2)学会插入和删除文字的方法。因而,这一课教学前所要建构的任务就非常明晰,通过设计三项任务,一是提供一个文本,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展开,尝试插入相关文本的操作;二是对于文本中相关的语句,按照指令完成改写状态的切换以及插入、改写工作;三是让学生自己写一小段文字,综合运用上述操作。如此,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层次分明的活动任务,有序引导学生展开主动探索,学生的积极性必然提高。
2.从需要出发,确定主要任务
教学是为学生服务的,因而,学生的学力基础和学习需要是设计活动任务时必须重点考虑的方面。同样一项内容,有的班级学生课外已有接触,或者已能熟练运用,如果再按部就班设计浅层次的活动任务,学生就会失去兴趣。相反,如果这些知识对学生来说是全新且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那么活动任务的设计就要有一定的坡度性,让学生能“跳一跳摘桃子”,这样学生主动探究的热情才会高涨。如在《文字复印机》这一课的教学中,学生普遍课前已对复制文本的一两种方法有所掌握,那么在课堂上就可以设计几项灵活性的任务,让学生自主运用不同的方式对呈现的内容进行复制,同学之间相互合作、互相指导。这样的任务设计,既是向目标的迈进,也确保了学生在各自原有的经验基础上都有一定的提升,并能顺利掌握本课的教学内容。
二、妙设情境,提出任务
建构好任务项目后,以怎样的形式提出任务呢?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一些有趣的情境,或是组织一些小竞赛,或是模拟一些现实场景,或是以问题引发他们的挑战闯关欲,不知不觉中将学生引入任务活动中。
1.把握认知心理,创设模拟性情境导引任务
小学生喜欢直观、形象性的事物,丰富有趣的情境,最能激活他们的学习因子。因而在教学中,应将学习任务纳入情境之中,通过模拟学习生活中的某个场景,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接触任务,并饶有兴趣地展开任务的探究。如在教学《我是板报设计师》时,邀请两位同学将事先做好的两块电子板报展示给大家看,一块板报内容字体与图案比较单一,另一块从色彩的搭配到图文的结合,都给人以一种协调舒适感。这时,请同学们说说:你更喜欢哪块板报?为什么?学生都很有自己的见解,纷纷发表建议。这时老师顺势问学生:你们也想自己动手来设计一块这样美丽的板报吗?特别注意板报标题的设计。学生兴致极浓,都急切地想一展身手。如此将任务置于情境中呈现,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发现艺术字的魅力,继而自主动手、尝试任务,比教师开门见山直接生硬布置,效果要理想得多。
2.遵循思维规律,创设问题性的情境导引任务
“一切思皆起于疑”,也就是说,学生的思维活动是从问题开始的。在计算机教学中,应遵循学生的思维规律,以问题的形式导引活动任务,即通过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发学生的实践操作,在问题的突破中获取新知识,感受学习的成就感。如在教学WORD文字处理软件中“查找与替换”这个操作,给出一段文字,让学生手工进行查找替换,学生查得很认真,却费时费力。这时,教师抓住时机进行启发:既然计算机是智能化的,那是不是应该有一种更加快捷的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将这些任务一次性完成呢?一石激起千层浪,许多学生探究的劲来了,纷纷要展开尝试。此时,可以让学生根据以往的学习经验,指导学生利用工具栏中的工具自主实践。这样遵循“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对学生来说是一次极为有益的思维与实践的锻炼。
三、立足发展,指导探究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知识来源于动作。”这强调了学生实践、体验的重要性。学生接受了活动任务后,展开自主探究与实践,这时,教师可以从实践途径、问题策略、协作方式等方面,指导学生运用自己的智慧,挑战学习任务,获得知识与技能的提升,将教学活动指向学生长远的能力发展。
1.指导实践方法,发展个体探究能力
在信息技术教学普及的情况下,学生人手一台机器,资源配置到位,能确保学生更好地展开信息技术的学习。在任务驱动式教学中,学生以任务为引领,自主展开探究,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要注意进行巡视,及时发现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的种种困惑,并给予及时指导。特别是当领到一项任务后,学生不知从何处下手,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方法去展开尝试,也可以借助网络搜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当然还可以认真阅读教材获得化解之法。这些都是非常富有实际意义的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方法,也是作为学习者必须形成的能力。此后,当学生面对学习过程中的任何问题,都可以借助这些方法去自我寻求突破。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探究能力就自然生成,将对以后的学习大有裨益。
2.引导互助共享,发展合作探究能力
现代教学,倡导学生间的互助合作。确实,同伴或小组间的互助合作,有利于充分发挥个体的聪明才智,更有利于同伴间智慧的相互激发与共生。在信息技术的任务驱动式教学中,由于学生个体的信息技术能力有高下,故而教师应引导学生围绕活动任务,有效展开合作学习,相互启发,互相帮助,在开放的思维状态下,主动攻克难关,顺利完成活动任务。当然,在互助合作式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合作的方式,包括如何展开讨论、如何方便操作等。要避免合作过程中几个优势学生处于全盘主导地位的局面,而导致其他相对弱势的学生缺乏锻炼机会。特别是针对某一项活动任务,在大家共同研讨的基础上,应该让合作中的每个同学都有实践操作的机会,以便真正掌握所学的技能,发展探究能力。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法,突破原有课堂结构,给学生一个主动实践、自主探究的空间,通过科学建构任务、情境呈现任务、自主探究任务、反馈评价任务,将教学内容以活动任务统领,能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勇于实践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