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能相差二十倍。”讲究课堂教学语言美对语文教学工作的成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美的语言是蜜,它可以粘住一切。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优劣,不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对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如果把填词谱曲喻为“第一度创作”,把演唱喻为“第二度创作”的话,那么,可以这样说,中学语文课文是作者的“第一度创作”,教学则是教师的“第二度创作”。教师正是以语言作为凭借,把无声的教材转化为有声的语言进行“传道、授业、解惑”的,通过授课时情趣盎然的描述,精辟入里的分析,入木三分的概括,恰到好处的点拨,把学生引入课文的文学天地里去探求真、获得向善、享受美,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想得心应手运用美的教学语言,教学语言就应该具备准确性、生动趣味性、精要性、多变性和通俗性。
1.准确性
语言是由语音、语义结合的,由词汇语法组成的符号体系。语音准确用用词准确是最基本的要求。因此,语文教师教学语言要“美”,应发音准确,口齿清晰,吐字分明,能纯正流利地运用普通话教学,力戒方言土话。这对教学效果的提高和学生学习普通话都很有好处。由于受古代中原古音影响,不少闽南人发音不准,如经常把工具的“具”(ju)读成(ji),把工资的资(zi)读成(ji)。如果身为语文教师变如此,那就不必说什么教学效果了,更谈不上教学语言美,让学生觉得好笑,卞足以损害一个语文教师的良好形象。
教学语言的准确性,还表现在必须具有严密的逻辑性。教师讲话要符合客观实行,合乎思维规律,要确切地使用概念,科学地进行判断,合乎逻辑地进行推理。
2.生动趣味性
教学语言要形象生动有趣。“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教师上课时语言表达要新颖活泼,将抽象化为具体,深奥化为浅显,枯燥变成风趣,学生才会“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鲁迅先生在阐述“美的阶级性”这一抽象的理论问题时,用农民讨媳妇不要“杏脸柳腰,弱不禁风”的“林妹妹”,而要“腰臂圆壮,脸色红润”的劳动姑娘,这个形象的融合,生动有趣,听者了然。汉语有极其丰富的词汇,尤其是丰富多彩的成语、俗语、歇后语等,大都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只要很好地汲取自己民族语言的数理化,性能丰富课堂教学语言。
语言的形象生动有趣还要求教师讲课的语言应有感情。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应努力挖掘课文中的感情因素,以富有感情的语言架起学与教之间的桥梁,激起学生的喜怒哀乐,引起学生的共鸣。例如朗读课文,教师应投入感情,或击节吟唱,体验其悲凉。引导学生感受杜甫《兵车行》的慷慨激昂;感受苏轼吟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气概。要做到这点,教师上课时应情绪饱满,善于运用各种身体态势传情达意。如运用手势具有状物、言志、传情达意的特殊功能,使情感表达更形象生动。再如眼神、面部表情等,也都可以帮你“讲话”。
有时课堂上一个友好的眼神,一个优雅的手势,都在无形中使教师的语言更加生动形象,缩短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在教与学之间产生特殊的凝聚力。
3.精要性
课堂教学语言要少而精,以最少的语言表达尽量多的内容。从表达角度来说,一个语文教师口若悬河,纵横捭阖,条条是道,滔滔不绝,固然是善于驾驭语言的表现。然而,语言的精辟,善于概括,富于哲理,词约旨丰,一语中的,则更胜一筹了。古人云“事以简为上,言以简为当”。教师应做到语言精炼,简洁有力,提纲挈领,画龙点睛。
当然,我们提倡语言的简洁有力与要求语言的生动形象并无矛盾,二者应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当简洁时则简洁,该生动时则生动,不可走极端。这我们可以从纪晓岚改“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部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一诗中得到启示。纪氏把“纷纷、路上、借问、牧童”四个词分别从原诗中删去。这样一来,改过的诗虽然较简洁古朴,但失去了原诗形象丰富鲜明等特点,失去了原诗的韵味而黯然失色。
4.多变性
所谓“文似看山不喜平”,教学语言也不能刻板,要注意变化。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获取外界的信息大约10%通过听觉输入。讲话者的语速和语调对听者有很大的影响,语文教师应掌握好讲课的语速和语调。讲课速度太快,语速过慢,声音很小,语调平铺直叙,弊病同样很大,不仅浪费时间,而且老牛拖破车式的教学方式将导致学生精力涣散,降低听课的兴致与效果。因此教师应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而采用或轻、或重、或缓、或急、或高、或低、或悲、或喜的语调和适当的语速。如要分析难点时,语调要略高;讲到重点时,声音要缓而有力。语速语调应随着课文内容的变化而变化,遇悲凉处当沉缓,遇激昂处当迅急,正如琵琶女的弹奏,变化万端各臻其至妙。
语言的多变性,还表现在语言风格的变化上。面对百体兼备的教材,教师也应避开千篇一律的模式,采取多样化的语言风格,突出所讲的作品语言的特色。讲郭沫若的课文,用气势磅礴的语言;讲茅盾的小说用细致入微的语言;讲巴金的散文,则用犹如耳边絮语的语言。总之,课堂教学必须注意语速、语调和语言风格。这些“调味品”以抑扬顿挫、节奏中律、变化多端的语言,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5.通俗性
教学语言要通俗易懂。教师讲授的目的在于使学生理解和感知,因此,教师上课时要针对中学生的特点,慎用新名词、专门术语,避免因故作高深和运用晦涩难懂的教学语言而影响教学效果。从前有一腐儒赶集,碰到樵夫,就叫:“荷薪者过来。”樵夫只听懂了“过来”二字。又问:“其价几何?”樵夫只懂一个“价”了,就回答了。又说:“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这下樵夫可就听不出所以然了,只好走了。假如教师运用教学语言如此腐儒不注意对象,讲话晦涩难懂,那么学生也只好“走掉”——走神,不听了。
教师自己具备了美的教学语言,才能创造出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给学生以知识的享受和情操的陶冶,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语言表达需要技巧,要讲锤炼,既锤炼吐字的清晰度,逻辑重音的强调,又锤炼语调的感情色彩、音色的优美等等。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大量阅读以丰富自己的词汇,通过听广播、看电影电视等多渠道时刻校正自己的读音,认真钻研教材,提高专业知识。这样才能创造出优美的课堂教学语言,把美丽的“阳光”播撒到每一位学生的心中。
收稿日期:2013-06-29
美的语言是蜜,它可以粘住一切。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优劣,不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对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如果把填词谱曲喻为“第一度创作”,把演唱喻为“第二度创作”的话,那么,可以这样说,中学语文课文是作者的“第一度创作”,教学则是教师的“第二度创作”。教师正是以语言作为凭借,把无声的教材转化为有声的语言进行“传道、授业、解惑”的,通过授课时情趣盎然的描述,精辟入里的分析,入木三分的概括,恰到好处的点拨,把学生引入课文的文学天地里去探求真、获得向善、享受美,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想得心应手运用美的教学语言,教学语言就应该具备准确性、生动趣味性、精要性、多变性和通俗性。
1.准确性
语言是由语音、语义结合的,由词汇语法组成的符号体系。语音准确用用词准确是最基本的要求。因此,语文教师教学语言要“美”,应发音准确,口齿清晰,吐字分明,能纯正流利地运用普通话教学,力戒方言土话。这对教学效果的提高和学生学习普通话都很有好处。由于受古代中原古音影响,不少闽南人发音不准,如经常把工具的“具”(ju)读成(ji),把工资的资(zi)读成(ji)。如果身为语文教师变如此,那就不必说什么教学效果了,更谈不上教学语言美,让学生觉得好笑,卞足以损害一个语文教师的良好形象。
教学语言的准确性,还表现在必须具有严密的逻辑性。教师讲话要符合客观实行,合乎思维规律,要确切地使用概念,科学地进行判断,合乎逻辑地进行推理。
2.生动趣味性
教学语言要形象生动有趣。“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教师上课时语言表达要新颖活泼,将抽象化为具体,深奥化为浅显,枯燥变成风趣,学生才会“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鲁迅先生在阐述“美的阶级性”这一抽象的理论问题时,用农民讨媳妇不要“杏脸柳腰,弱不禁风”的“林妹妹”,而要“腰臂圆壮,脸色红润”的劳动姑娘,这个形象的融合,生动有趣,听者了然。汉语有极其丰富的词汇,尤其是丰富多彩的成语、俗语、歇后语等,大都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只要很好地汲取自己民族语言的数理化,性能丰富课堂教学语言。
语言的形象生动有趣还要求教师讲课的语言应有感情。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应努力挖掘课文中的感情因素,以富有感情的语言架起学与教之间的桥梁,激起学生的喜怒哀乐,引起学生的共鸣。例如朗读课文,教师应投入感情,或击节吟唱,体验其悲凉。引导学生感受杜甫《兵车行》的慷慨激昂;感受苏轼吟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气概。要做到这点,教师上课时应情绪饱满,善于运用各种身体态势传情达意。如运用手势具有状物、言志、传情达意的特殊功能,使情感表达更形象生动。再如眼神、面部表情等,也都可以帮你“讲话”。
有时课堂上一个友好的眼神,一个优雅的手势,都在无形中使教师的语言更加生动形象,缩短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在教与学之间产生特殊的凝聚力。
3.精要性
课堂教学语言要少而精,以最少的语言表达尽量多的内容。从表达角度来说,一个语文教师口若悬河,纵横捭阖,条条是道,滔滔不绝,固然是善于驾驭语言的表现。然而,语言的精辟,善于概括,富于哲理,词约旨丰,一语中的,则更胜一筹了。古人云“事以简为上,言以简为当”。教师应做到语言精炼,简洁有力,提纲挈领,画龙点睛。
当然,我们提倡语言的简洁有力与要求语言的生动形象并无矛盾,二者应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当简洁时则简洁,该生动时则生动,不可走极端。这我们可以从纪晓岚改“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部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一诗中得到启示。纪氏把“纷纷、路上、借问、牧童”四个词分别从原诗中删去。这样一来,改过的诗虽然较简洁古朴,但失去了原诗形象丰富鲜明等特点,失去了原诗的韵味而黯然失色。
4.多变性
所谓“文似看山不喜平”,教学语言也不能刻板,要注意变化。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获取外界的信息大约10%通过听觉输入。讲话者的语速和语调对听者有很大的影响,语文教师应掌握好讲课的语速和语调。讲课速度太快,语速过慢,声音很小,语调平铺直叙,弊病同样很大,不仅浪费时间,而且老牛拖破车式的教学方式将导致学生精力涣散,降低听课的兴致与效果。因此教师应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而采用或轻、或重、或缓、或急、或高、或低、或悲、或喜的语调和适当的语速。如要分析难点时,语调要略高;讲到重点时,声音要缓而有力。语速语调应随着课文内容的变化而变化,遇悲凉处当沉缓,遇激昂处当迅急,正如琵琶女的弹奏,变化万端各臻其至妙。
语言的多变性,还表现在语言风格的变化上。面对百体兼备的教材,教师也应避开千篇一律的模式,采取多样化的语言风格,突出所讲的作品语言的特色。讲郭沫若的课文,用气势磅礴的语言;讲茅盾的小说用细致入微的语言;讲巴金的散文,则用犹如耳边絮语的语言。总之,课堂教学必须注意语速、语调和语言风格。这些“调味品”以抑扬顿挫、节奏中律、变化多端的语言,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5.通俗性
教学语言要通俗易懂。教师讲授的目的在于使学生理解和感知,因此,教师上课时要针对中学生的特点,慎用新名词、专门术语,避免因故作高深和运用晦涩难懂的教学语言而影响教学效果。从前有一腐儒赶集,碰到樵夫,就叫:“荷薪者过来。”樵夫只听懂了“过来”二字。又问:“其价几何?”樵夫只懂一个“价”了,就回答了。又说:“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这下樵夫可就听不出所以然了,只好走了。假如教师运用教学语言如此腐儒不注意对象,讲话晦涩难懂,那么学生也只好“走掉”——走神,不听了。
教师自己具备了美的教学语言,才能创造出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给学生以知识的享受和情操的陶冶,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语言表达需要技巧,要讲锤炼,既锤炼吐字的清晰度,逻辑重音的强调,又锤炼语调的感情色彩、音色的优美等等。这就要求语文教师要大量阅读以丰富自己的词汇,通过听广播、看电影电视等多渠道时刻校正自己的读音,认真钻研教材,提高专业知识。这样才能创造出优美的课堂教学语言,把美丽的“阳光”播撒到每一位学生的心中。
收稿日期:2013-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