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训练和写作训练是小学生听说读写训练中的二个十分重要的能力训练。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的一个重要特征。在教学中注意读写结合,就是要在阅读教学中,不仅要阅读理解内容,进行一般的字词句的语言训练,还要指导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新课标》提出“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结合,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语文教学大纲》曾提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在阅读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许多人把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分离开来,这是十分错误的。
冰心的《再寄小读者》就提到小朋友写信写日记的困难,有提笔无话可说,或事物的形象、颜色、动作形容不出,而用“好看极了”“好玩极了”“有意思极了”。现实中确实存在学生在口语交际或作文时的确如此写不出来,写不具体。《新课标》在课程目标与内容中要求“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要使学生达到这些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在教学中认真地培养和辅导。那么,如何在读写结合中培养读写能力呢?《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教师应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小学语文大纲》也明确提出“在阅读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在作文教学中,要指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因此,我认为在读写时必须加强“概括”与“具体”的方法训练,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
一、运用篇章结构先概括后具体再概括的方法,培养读写能力
简单说是“总—分—总”。具体方法是文章开头先用简洁、精炼的语言概述主要内容,中间用具体事例分别叙述,最后用概括的语言回应中心。在阅读中多加强指导这种方法,对学生的读写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但有些教师只是简单概括各段的段意,了解了课文的内容,归纳了中心,就认为阅读教学完毕。这是培养不了学生很高的读写能力的。在阅读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教给“先概括后具体再概括”的方法,也是“概括写什么——具体怎样写——概括为何写”。如《桂林山水》一课,开头先概括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中间用二个自然段分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具体叙述,最后将山和水联系起来,概括说作者的感受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种结构,还可变为“先概括后具体”(总——分)或“先具体后概括”(分——总)。如《再见了,亲人》先分别用大娘、小金花、大嫂具体叙述她们与志愿军如何结下的深情厚谊,最后总述概括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还有《鲸》《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养花》《伟大的友谊》等都是这种结构。
在写作训练中,我又指导学生,可以运用这种“先概括后具体”(总——分)或“先具体后概括”(分——总)的方法来写文章。在写作前,运用概括的语言列好写作提纲,再按写作提纲写具体内容。这种方法写作的好处是,能做到有中心,前呼后应,段落分明,条理清楚,又有具体内容,
二、运用段内先概括后具体或先具体后概括的方法,培养读写能力
这种方法是在自然段中第一句用概括叙述,后面的几句围绕第一句具体叙述。如《为人民服务》第三自然段,开头先用“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概括,后面再具体分述人死的两种不同意义。如《激光》各段中先概括“激光是最快的刀”、“激光是最准的尺”,后再具体叙述如何快,如何准。
这种方法在许多课文的自然段中都有,举不胜举。有的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不注意引导这种段内句子层次的关系,这样就不能快速理解课文的知识内容,更难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了。我认为,必须在阅读教学中,多启发学生的思维,理清这种段内句子层次的关系,掌握这种段位内先概括后具体或先具体后概括的方法,对学生读写能力有很大的提高。
在写作训练中,如果在片段练习中训练不够,指导方法又不够正确,会使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又空洞,又乱七八糟。我认为训练时可采用如“花坛里的花美丽极了”“教师对我的要求很严格”之类的概括性句子,让学生围绕概括句写具体来加强训练。通过训练可以使学生的句与句之间联系更紧凑,条理更清。
三、运用简单句子具体化、生动化的方法,培养读写能力
有的学生作文时写到:“我的同桌,大约十二岁,有小脸,有鼻子,有头发。”这是空话、废话。这就是简单的句子,写不出具体的内容来。因此,教师的指导非常关键。为了更准确、更形象、更生动地表达句子意思,就要把简单的句子用恰当的语言,抓住事物的特点具体化、生动化。这就像平时课堂训练的扩句那样。一般来说,要引导学生适当加上修饰限制词,甚至可以补充有关内容。如上面的就可以擴为“我的同桌,大约十一二岁,又黑又瘦的小脸上,嵌着一个尖尖的翘鼻子,头发有二寸来长,乱蓬蓬的,活像一个喜鹊巢。”这种扩句训练,在中低年级中训练较多,可惜有的人只知扩句,而不知扩句的目的和作用,没有和写作训练系起来,这是不行的。还有的运用比喻或拟人的方法写具体就更妙了。如《风》一课,“太阳所在的地方,黄中透出红来;像凝固了的血块。”“不能不出门的人们,像鱼儿在惊涛骇浪中挣扎……”阅读教学时,如果教师只讲明这是比喻或拟人,而不教给学生掌握这种比喻拟人具体化写法的能力,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也是没有效用的。最后一种先用一两个词高度概括化,再具体叙述。如《藤野先生》一课,先高度概括“添改”,再具体说“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添),“连文法的错误也一一订正”(改)。还有《桂林山水》一课,“漓江的水真静啊,(概括)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具体)”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必须明确地指导学生学会这种方法。
在写作训练时,可以让学生多做扩句训练,多做一些句式练习。如“天气真热啊!热得 ”之类句子。这种简单句子具体化是最基础的,能使文章内容更具体、生动化,更有血有肉,更富有活灵活现的效果。
“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总之,阅读和作文教学是系统工程,训练方法也多式多样。我认为必须加强概括与具体的训练,培养学生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使学生的作文逐步做到有中心,有条理,又有具体内容,提高他们的读写能力了。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2]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冰心的《再寄小读者》就提到小朋友写信写日记的困难,有提笔无话可说,或事物的形象、颜色、动作形容不出,而用“好看极了”“好玩极了”“有意思极了”。现实中确实存在学生在口语交际或作文时的确如此写不出来,写不具体。《新课标》在课程目标与内容中要求“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要使学生达到这些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在教学中认真地培养和辅导。那么,如何在读写结合中培养读写能力呢?《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教师应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小学语文大纲》也明确提出“在阅读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在作文教学中,要指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因此,我认为在读写时必须加强“概括”与“具体”的方法训练,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
一、运用篇章结构先概括后具体再概括的方法,培养读写能力
简单说是“总—分—总”。具体方法是文章开头先用简洁、精炼的语言概述主要内容,中间用具体事例分别叙述,最后用概括的语言回应中心。在阅读中多加强指导这种方法,对学生的读写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但有些教师只是简单概括各段的段意,了解了课文的内容,归纳了中心,就认为阅读教学完毕。这是培养不了学生很高的读写能力的。在阅读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教给“先概括后具体再概括”的方法,也是“概括写什么——具体怎样写——概括为何写”。如《桂林山水》一课,开头先概括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中间用二个自然段分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具体叙述,最后将山和水联系起来,概括说作者的感受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种结构,还可变为“先概括后具体”(总——分)或“先具体后概括”(分——总)。如《再见了,亲人》先分别用大娘、小金花、大嫂具体叙述她们与志愿军如何结下的深情厚谊,最后总述概括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还有《鲸》《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养花》《伟大的友谊》等都是这种结构。
在写作训练中,我又指导学生,可以运用这种“先概括后具体”(总——分)或“先具体后概括”(分——总)的方法来写文章。在写作前,运用概括的语言列好写作提纲,再按写作提纲写具体内容。这种方法写作的好处是,能做到有中心,前呼后应,段落分明,条理清楚,又有具体内容,
二、运用段内先概括后具体或先具体后概括的方法,培养读写能力
这种方法是在自然段中第一句用概括叙述,后面的几句围绕第一句具体叙述。如《为人民服务》第三自然段,开头先用“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概括,后面再具体分述人死的两种不同意义。如《激光》各段中先概括“激光是最快的刀”、“激光是最准的尺”,后再具体叙述如何快,如何准。
这种方法在许多课文的自然段中都有,举不胜举。有的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不注意引导这种段内句子层次的关系,这样就不能快速理解课文的知识内容,更难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了。我认为,必须在阅读教学中,多启发学生的思维,理清这种段内句子层次的关系,掌握这种段位内先概括后具体或先具体后概括的方法,对学生读写能力有很大的提高。
在写作训练中,如果在片段练习中训练不够,指导方法又不够正确,会使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又空洞,又乱七八糟。我认为训练时可采用如“花坛里的花美丽极了”“教师对我的要求很严格”之类的概括性句子,让学生围绕概括句写具体来加强训练。通过训练可以使学生的句与句之间联系更紧凑,条理更清。
三、运用简单句子具体化、生动化的方法,培养读写能力
有的学生作文时写到:“我的同桌,大约十二岁,有小脸,有鼻子,有头发。”这是空话、废话。这就是简单的句子,写不出具体的内容来。因此,教师的指导非常关键。为了更准确、更形象、更生动地表达句子意思,就要把简单的句子用恰当的语言,抓住事物的特点具体化、生动化。这就像平时课堂训练的扩句那样。一般来说,要引导学生适当加上修饰限制词,甚至可以补充有关内容。如上面的就可以擴为“我的同桌,大约十一二岁,又黑又瘦的小脸上,嵌着一个尖尖的翘鼻子,头发有二寸来长,乱蓬蓬的,活像一个喜鹊巢。”这种扩句训练,在中低年级中训练较多,可惜有的人只知扩句,而不知扩句的目的和作用,没有和写作训练系起来,这是不行的。还有的运用比喻或拟人的方法写具体就更妙了。如《风》一课,“太阳所在的地方,黄中透出红来;像凝固了的血块。”“不能不出门的人们,像鱼儿在惊涛骇浪中挣扎……”阅读教学时,如果教师只讲明这是比喻或拟人,而不教给学生掌握这种比喻拟人具体化写法的能力,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也是没有效用的。最后一种先用一两个词高度概括化,再具体叙述。如《藤野先生》一课,先高度概括“添改”,再具体说“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添),“连文法的错误也一一订正”(改)。还有《桂林山水》一课,“漓江的水真静啊,(概括)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具体)”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必须明确地指导学生学会这种方法。
在写作训练时,可以让学生多做扩句训练,多做一些句式练习。如“天气真热啊!热得 ”之类句子。这种简单句子具体化是最基础的,能使文章内容更具体、生动化,更有血有肉,更富有活灵活现的效果。
“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总之,阅读和作文教学是系统工程,训练方法也多式多样。我认为必须加强概括与具体的训练,培养学生用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能力,使学生的作文逐步做到有中心,有条理,又有具体内容,提高他们的读写能力了。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2]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