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监护缺失;学校保护
外甥今年四岁,一向活泼可爱,在学前班也深得老师好评。年初,妹妹、妹夫又南下广东打工了,将孩子留在家,让爷爷、奶奶照管。起初,仍和往常一样,由爷爷和奶奶接送上下学,渐渐地外甥的性格变得古怪起来:在学校经常和小伙伴打架,也不听老师的话了;在家沉默寡言,有时还很任性,爷爷、奶奶拿他没办法。一天,外甥的爷爷来到我所在的学校问我:“你是他舅舅,又是老师,最近不知道赛娃(外甥的乳名)怎么了,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总是不听话,你看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时,我才意识到我所在的班级不是也有不少学生性格孤僻,难以管理吗?同老师们谈论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总是慨叹学生越来越难管了。于是,我便开始留意本班的学生。一次深入细致的班级调查,了解到我们班仍有十七名学生的父母都在外打工,双亲中有在外打工的学生几乎占全班。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为城市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同时,也为农村经济,农民增收带来了效益。不少地方打工经济已成为当地经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初中,面对这些父母都在外打工,造成监护缺失的“留守”学生,笔者就他们在学校,在班级的表现做了一些肤浅的研究。概括起来说,主要有一下三种表现:(1)性格孤僻,不愿意和其他同学交往:素质教育已在我国学校教育中全面展开,新课程要求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这些学生性格孤僻,不愿和同学交流;沉默寡言,不轻易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同时,又容易激动,稍有不顺,易于动怒。造成同学关系紧张,使得学生间的合作、探究学习也难以进行。(2)我行我素,听不进善意的批评教育:任性,我行我素是这些学生的重要表现之一。他们厌恶学习,喜欢惹事生非,在班级中造成很坏的影响,对善意的批评教育也置之不理,有的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对学习,对批评教育产生厌恶、反感,以致影响整个班级工作。(3)出手“阔绰大方”,沾染不良习气,学习消极。这些学生,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做父母的总觉得给孩子的爱太少。于是,就多给孩子点钱,尽量多的满足孩子的要求。这样,学生手中的钱多了,自然出手也就“大方”。吸烟、酗酒、赌博,有的甚至离家出走,带着钱去“潇洒走一回”。一旦身上的钱少了,就想到几个人纠集在一起,以强凌弱,收取保护费,更有甚者去偷盗、抢劫。给学校、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同时也给家庭带来了财产损失。这些学生学习消极,缺乏学习目标,没有学习动力。学生人在教室,但从来不听课,不是上课时睡觉,就是看与本节课无关的其他书籍,或者做一些与课堂不符的小动作。考试时想尽办法作弊,要么在试卷上乱写乱画。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千秋伟业。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是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等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我国《宪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老一辈革命家的精辟阐述,《宪法》的明文规定,都将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弥补学生监护上的缺失,义不容辞地成为教育工作者的义务,也是法律、法规赋予教育工作者的责任。那么,学校教育怎样来实现对未成年人的学校保护呢?
第一,加强教师思想道德建设,以高尚的教师道德情操影响教育学生: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是民族的未来,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处于教育者,组织者和领导者的地位。通过“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活动,传授知识,开发智力,塑造学生优良的个性,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到主导作用。因此,教师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为人师表。教师间要互相支持,团结协作,以崇高的教师道德,影响教育学生,让学生体验到家庭式教育的温馨。
第二,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教育改革,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教学是实施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其根本任务是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为培养各级各类人才奠定基础,教学改革因此成为教育改革中倍受关注的主题。特别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一直困扰着我们。教学形式单一,学生被动学习,个性受到压抑等都阻碍着教学改革。素质教育的提出,涌现了一批重视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重视学生成功与发展的教学改革的实践者。他们的经验告诉我们,从教学模式,教学手段,评价方法做起,只有全面推进教学改革,才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第三,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资源优势,强化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放在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通过教学活动,教育学生增强爱国情感,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优良传统,了解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和中国人民进行英勇斗争的历史,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对学生进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以及国情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把个人的成长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祖国的富强繁荣紧密联系在一起,树立和培养正确的理想信念,“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是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在学生中积极倡导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引导学生牢固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懂得为人处世的基本道理,具备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从日常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塑造良好的个性,努力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创造意识,效率意识,环境意识,节俭意识,进取意识和科学民主法治观念,激励他们勤奋学习,大胆实践,勇于创造,促使他们在学校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全面发展。
外甥今年四岁,一向活泼可爱,在学前班也深得老师好评。年初,妹妹、妹夫又南下广东打工了,将孩子留在家,让爷爷、奶奶照管。起初,仍和往常一样,由爷爷和奶奶接送上下学,渐渐地外甥的性格变得古怪起来:在学校经常和小伙伴打架,也不听老师的话了;在家沉默寡言,有时还很任性,爷爷、奶奶拿他没办法。一天,外甥的爷爷来到我所在的学校问我:“你是他舅舅,又是老师,最近不知道赛娃(外甥的乳名)怎么了,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总是不听话,你看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时,我才意识到我所在的班级不是也有不少学生性格孤僻,难以管理吗?同老师们谈论对学生的教育管理,总是慨叹学生越来越难管了。于是,我便开始留意本班的学生。一次深入细致的班级调查,了解到我们班仍有十七名学生的父母都在外打工,双亲中有在外打工的学生几乎占全班。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为城市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同时,也为农村经济,农民增收带来了效益。不少地方打工经济已成为当地经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初中,面对这些父母都在外打工,造成监护缺失的“留守”学生,笔者就他们在学校,在班级的表现做了一些肤浅的研究。概括起来说,主要有一下三种表现:(1)性格孤僻,不愿意和其他同学交往:素质教育已在我国学校教育中全面展开,新课程要求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这些学生性格孤僻,不愿和同学交流;沉默寡言,不轻易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同时,又容易激动,稍有不顺,易于动怒。造成同学关系紧张,使得学生间的合作、探究学习也难以进行。(2)我行我素,听不进善意的批评教育:任性,我行我素是这些学生的重要表现之一。他们厌恶学习,喜欢惹事生非,在班级中造成很坏的影响,对善意的批评教育也置之不理,有的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对学习,对批评教育产生厌恶、反感,以致影响整个班级工作。(3)出手“阔绰大方”,沾染不良习气,学习消极。这些学生,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做父母的总觉得给孩子的爱太少。于是,就多给孩子点钱,尽量多的满足孩子的要求。这样,学生手中的钱多了,自然出手也就“大方”。吸烟、酗酒、赌博,有的甚至离家出走,带着钱去“潇洒走一回”。一旦身上的钱少了,就想到几个人纠集在一起,以强凌弱,收取保护费,更有甚者去偷盗、抢劫。给学校、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同时也给家庭带来了财产损失。这些学生学习消极,缺乏学习目标,没有学习动力。学生人在教室,但从来不听课,不是上课时睡觉,就是看与本节课无关的其他书籍,或者做一些与课堂不符的小动作。考试时想尽办法作弊,要么在试卷上乱写乱画。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千秋伟业。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是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等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我国《宪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老一辈革命家的精辟阐述,《宪法》的明文规定,都将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弥补学生监护上的缺失,义不容辞地成为教育工作者的义务,也是法律、法规赋予教育工作者的责任。那么,学校教育怎样来实现对未成年人的学校保护呢?
第一,加强教师思想道德建设,以高尚的教师道德情操影响教育学生: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是民族的未来,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处于教育者,组织者和领导者的地位。通过“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活动,传授知识,开发智力,塑造学生优良的个性,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到主导作用。因此,教师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为人师表。教师间要互相支持,团结协作,以崇高的教师道德,影响教育学生,让学生体验到家庭式教育的温馨。
第二,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教育改革,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教学是实施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其根本任务是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为培养各级各类人才奠定基础,教学改革因此成为教育改革中倍受关注的主题。特别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教学改革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一直困扰着我们。教学形式单一,学生被动学习,个性受到压抑等都阻碍着教学改革。素质教育的提出,涌现了一批重视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重视学生成功与发展的教学改革的实践者。他们的经验告诉我们,从教学模式,教学手段,评价方法做起,只有全面推进教学改革,才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第三,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资源优势,强化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放在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通过教学活动,教育学生增强爱国情感,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优良传统,了解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和中国人民进行英勇斗争的历史,从小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对学生进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教育以及国情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正确认识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把个人的成长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祖国的富强繁荣紧密联系在一起,树立和培养正确的理想信念,“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是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在学生中积极倡导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引导学生牢固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懂得为人处世的基本道理,具备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从日常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塑造良好的个性,努力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创造意识,效率意识,环境意识,节俭意识,进取意识和科学民主法治观念,激励他们勤奋学习,大胆实践,勇于创造,促使他们在学校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