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1-0181-01
愉悦感是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它可以使人注意集中,思维活动积极性提高,从而做出最佳成绩。因此,在化学教学中,精心创设生动愉悦的教学情景,能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教学过程染上浓厚的情感色彩,变“苦学”为“乐学”,给学生以“乐此不倦”的求知力量,从而达到以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教学质量,最终实现高效课堂的目的。
一、以情激情
大凡成功的教学经验,必然就有爱的火焰在燃烧,炽热的情感升华。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其中蕴含着来自师生双方的极其复杂的情感因素。
随着社会的发展,90后的学生更有着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多项调查表明:初中学生愿意为他们所喜欢的学科而努力学习,这种现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厚爱程度。
爱因斯坦曾说过:“如果把学生的激情迸发出来,那么各门课程就会当作礼物来领受。”所以,在新的教学环境下,要求我们教师应具备高超的移情理解力,善于畅通情感信息的流通渠道,把自己的情感渗透于备课、上课中。知学生之所想,释学生之所疑,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思维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以美激情
化学世界绚丽多彩,奥秘无穷,化学知识中蕴藏着和谐奇异美、简洁明快美……教师要巧妙地利用实验、实物、模型、图片、故事、趣味语言等手段,引导学生进行各种妙趣横生的探索、发现、鉴赏化学知识的内在美,凭借化学美的魅力,使学生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例如,通过介绍大自然中化学变化的杰作——钟乳石和石笋的形成而构成的壮观景象,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掌握碳酸钙与碳酸氢钙的互变规律,而且可培养学生的美感,产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从而强化学生的激情。又如我发动学生利用小药瓶、塑料袋、铁丝、蜡烛等广泛开展微型实验活动和将教材中的个别演示实验改成家庭小实验。
另外,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使用幽默风趣、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进行有效的互动。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不论带什么课程,学生都喜欢,教学成绩也不错。究其原因,适时不断的话题,抑扬顿挫的讲解,一句话,教师的教学要有艺术性、情感性,要有自己的教学风格,这样才能使自己的课产生吸引力和凝聚力,赢得学生的爱戴,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以疑激情
愉悦之情表现于“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是释疑解惑后的成功体验。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积极创设问题情景,善于提出疑问,设置疑点,使学生感到神秘、疑惑,以疑促思,巧于解惑,提高教学质量。例如,有这样一道题:8克CO2和CO的混合气体,通过大量炽热的CuO后,混合气体质量增加了3.2克,求原混和气体中CO2和CO各多少克?此题只有CO与CuO能发生化学反应,那么学生若按照习惯思维,要求反应物CO的质量,必须知道生成物的质量,然后根据化学方程式:
CO+CuO?劬Cu+CO2
计算,就可以求出原混合物中CO的质量,也就知道原混合物中CO2的质量。学生用这种思路苦思冥想,茫然不得其解。因为题目条件中并无生成物质量告诉我们,此时学生感到疑惑。在学生思路“山穷水尽”时,我相机诱导,设置悬念:混合气体的质量为什么增加?每28份质量的CO转变成CO2气体质量增加多少?混合气体的质量增加是由什么元素引起的?它跟CO有什么关系?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释疑解惑,展开联想,便茅塞顿开,得到如下两种解法:
然后列正比例求解。
通过这样布点设疑,思路点拨,可以不断启迪学生的心灵,稳定学生的学习情趣。所以,要敢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要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可以随时质疑,会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通过质疑使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形成一种积极学习的态势。
四、以用激情
新化学课程标准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这正是产生兴趣的源泉。新课程理念指出:要求学生初步了解化学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及现代科技中的应用。因此,在授课时要有意识地在课堂中联系所学内容,有的放矢地介绍日常生活和社会建设中所用到的化学知识,使化学贴近生活,使学生感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这样既可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丰富教学内容,又可以通过生动的实例激发学生的愉悦心情,触发学生的情感和求知欲,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最佳状态。例如:在讲CO2与Ca(OH)2反应的性质时,联系建筑工程中用石灰沙浆砌砖、抹墙,就是利用空气中的CO2与石灰沙浆成分中的Ca(OH)2反应:
Ca(OH)2+CO2=CaCO3↓+H2O
生成坚硬的碳酸钙的缘故。鲜蛋长期浸在石灰水中可达到防腐保鲜作用,也应用到这个反应。鲜蛋中呼出的CO2与石灰水溶液中的Ca(OH)2反应,生成的CaCO3使蛋壳表面的气孔堵塞,再加上石灰水有一定杀菌能力,从而达到防腐保鲜作用。另外,还可以利用课本所学知识,激励学生大胆地去憧憬、去幻想、去创新。如讲到H2的可燃性时,启发学生展望未来的新型燃料必然是污染小、发热量大、资源广阔的特点,如能把水很容易地分解成H2和O2,同时解决氢气的贮运问题,那将是能源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
挖掘教材中“学”与“用”结合的素材,补充有用有益的素材,不但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科幻意识,使学生自始至终处在探索知识思维状态中去,享受学习化学的无穷乐趣,从而迸发出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兴趣。
情感教学是一个值得重视和探究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情感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与质量。我们教师要充分挖掘刺激学生心理的情感源泉,并结合化学的学科特点,通过恰当的途径和方法,激起学生健康、积极的情感体验,以优良的情感去波及和感染学生,促使学生自觉接受教育。因此,化学教学不仅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掌握学生的情感脉搏,而且更重要的是挖掘教材中的情感素材,积极创设、补充拓宽情感内容,形成情感交融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始终处于“乐学”状态,在短短的几十分钟既定的时间内,思维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愉悦感是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它可以使人注意集中,思维活动积极性提高,从而做出最佳成绩。因此,在化学教学中,精心创设生动愉悦的教学情景,能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教学过程染上浓厚的情感色彩,变“苦学”为“乐学”,给学生以“乐此不倦”的求知力量,从而达到以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教学质量,最终实现高效课堂的目的。
一、以情激情
大凡成功的教学经验,必然就有爱的火焰在燃烧,炽热的情感升华。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其中蕴含着来自师生双方的极其复杂的情感因素。
随着社会的发展,90后的学生更有着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多项调查表明:初中学生愿意为他们所喜欢的学科而努力学习,这种现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的厚爱程度。
爱因斯坦曾说过:“如果把学生的激情迸发出来,那么各门课程就会当作礼物来领受。”所以,在新的教学环境下,要求我们教师应具备高超的移情理解力,善于畅通情感信息的流通渠道,把自己的情感渗透于备课、上课中。知学生之所想,释学生之所疑,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内思维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以美激情
化学世界绚丽多彩,奥秘无穷,化学知识中蕴藏着和谐奇异美、简洁明快美……教师要巧妙地利用实验、实物、模型、图片、故事、趣味语言等手段,引导学生进行各种妙趣横生的探索、发现、鉴赏化学知识的内在美,凭借化学美的魅力,使学生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例如,通过介绍大自然中化学变化的杰作——钟乳石和石笋的形成而构成的壮观景象,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掌握碳酸钙与碳酸氢钙的互变规律,而且可培养学生的美感,产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从而强化学生的激情。又如我发动学生利用小药瓶、塑料袋、铁丝、蜡烛等广泛开展微型实验活动和将教材中的个别演示实验改成家庭小实验。
另外,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使用幽默风趣、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进行有效的互动。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不论带什么课程,学生都喜欢,教学成绩也不错。究其原因,适时不断的话题,抑扬顿挫的讲解,一句话,教师的教学要有艺术性、情感性,要有自己的教学风格,这样才能使自己的课产生吸引力和凝聚力,赢得学生的爱戴,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以疑激情
愉悦之情表现于“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是释疑解惑后的成功体验。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积极创设问题情景,善于提出疑问,设置疑点,使学生感到神秘、疑惑,以疑促思,巧于解惑,提高教学质量。例如,有这样一道题:8克CO2和CO的混合气体,通过大量炽热的CuO后,混合气体质量增加了3.2克,求原混和气体中CO2和CO各多少克?此题只有CO与CuO能发生化学反应,那么学生若按照习惯思维,要求反应物CO的质量,必须知道生成物的质量,然后根据化学方程式:
CO+CuO?劬Cu+CO2
计算,就可以求出原混合物中CO的质量,也就知道原混合物中CO2的质量。学生用这种思路苦思冥想,茫然不得其解。因为题目条件中并无生成物质量告诉我们,此时学生感到疑惑。在学生思路“山穷水尽”时,我相机诱导,设置悬念:混合气体的质量为什么增加?每28份质量的CO转变成CO2气体质量增加多少?混合气体的质量增加是由什么元素引起的?它跟CO有什么关系?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释疑解惑,展开联想,便茅塞顿开,得到如下两种解法:
然后列正比例求解。
通过这样布点设疑,思路点拨,可以不断启迪学生的心灵,稳定学生的学习情趣。所以,要敢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要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可以随时质疑,会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通过质疑使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形成一种积极学习的态势。
四、以用激情
新化学课程标准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这正是产生兴趣的源泉。新课程理念指出:要求学生初步了解化学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及现代科技中的应用。因此,在授课时要有意识地在课堂中联系所学内容,有的放矢地介绍日常生活和社会建设中所用到的化学知识,使化学贴近生活,使学生感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这样既可以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丰富教学内容,又可以通过生动的实例激发学生的愉悦心情,触发学生的情感和求知欲,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最佳状态。例如:在讲CO2与Ca(OH)2反应的性质时,联系建筑工程中用石灰沙浆砌砖、抹墙,就是利用空气中的CO2与石灰沙浆成分中的Ca(OH)2反应:
Ca(OH)2+CO2=CaCO3↓+H2O
生成坚硬的碳酸钙的缘故。鲜蛋长期浸在石灰水中可达到防腐保鲜作用,也应用到这个反应。鲜蛋中呼出的CO2与石灰水溶液中的Ca(OH)2反应,生成的CaCO3使蛋壳表面的气孔堵塞,再加上石灰水有一定杀菌能力,从而达到防腐保鲜作用。另外,还可以利用课本所学知识,激励学生大胆地去憧憬、去幻想、去创新。如讲到H2的可燃性时,启发学生展望未来的新型燃料必然是污染小、发热量大、资源广阔的特点,如能把水很容易地分解成H2和O2,同时解决氢气的贮运问题,那将是能源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
挖掘教材中“学”与“用”结合的素材,补充有用有益的素材,不但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科幻意识,使学生自始至终处在探索知识思维状态中去,享受学习化学的无穷乐趣,从而迸发出进一步学习化学的兴趣。
情感教学是一个值得重视和探究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情感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与质量。我们教师要充分挖掘刺激学生心理的情感源泉,并结合化学的学科特点,通过恰当的途径和方法,激起学生健康、积极的情感体验,以优良的情感去波及和感染学生,促使学生自觉接受教育。因此,化学教学不仅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掌握学生的情感脉搏,而且更重要的是挖掘教材中的情感素材,积极创设、补充拓宽情感内容,形成情感交融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始终处于“乐学”状态,在短短的几十分钟既定的时间内,思维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