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应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ueby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1-0168-02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是地把数学问题和学生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数学教学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能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因此,数学教学应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一、教授书本知识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数学知识本身产生于现实生活,那么数学学习的素材也应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因此,教学时,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有水平,打破数学教材的条条框框,从学生熟悉的实例、生活情境、感兴趣的故事等入手,正确运用和处理教材,最大限度地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这样,不仅可使原来十分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学生感兴趣,而且使学生真切体会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
  在教学“周长”概念时,我就让学生描述各种物体的边线,量一量自己和小伙伴的腰围、颈围、手腕的一周等学生耳熟能详的事物的周长,联系各种操作,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周长的含义。
  在教学“减法的运算性质”时,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如下教学:首先,创设一个让学生当售货员卖文具的情境,让学生根据下面题目的要求进行“买卖”活动:小明到学校小卖部买一把铅笔和一把尺子。一支铅笔的价钱是1角2分,一把直尺的价钱是2角8分。小明付出1元钱,人员应找给小明多少钱?其次,让学生说出在“买卖”过程中是如何“找退”的?再次,组织学生讨论:(1)“100—12—28”求的是什么?“100—(12+28)”又求的是什么?(2)两种不同算法结果怎样的?(3)说明两道式子有什么关系?从而得到:100—12—28=100—(12+28)。由于学生对活动感兴趣并有使用钱币的生活经验,在此基础上学生就不难理解减法的运算性质。
  教学中内容经过这样一转换,拉近了例题与生活的距离。使原教材的“死”知识变成课堂教学中的“活”内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学,使学生既学会了新知识,又使学生的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富有现实意义。
  二、教师的教学行为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数学教师的教学行为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才能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只有在兴趣的驱使下,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课堂才能真正活起来。
  1.及时让学生收集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问题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要特别留心让学生收集那些与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资料,供教学中采用。例如:在统计的初步认识教学中,我让学生搜集了家庭生活用水的情况。通过收集、描述、分析数据(人口的多少,老人和小孩等诸多因素)的过程,得出了用水是否合理的判断,并做出今后用水情况的规划。又如:在百分数的意义教学中,我先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百分数。有学生带来了羊毛含量100%的商标,有学生带来了维生素C含量大于、等于30%的饮料瓶,有学生带来了我国的GDP增加了12%的剪报。然后,我先让学生说说这些百分数表示什么意思,得出什么结论。这样的设计,既使学生感兴趣,又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
  2.联系实际,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
  联系学生实际向学生时时渗透数学意识。学了角的认识后,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有角。学习了圆的知识以后,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说明为什么车轮的形状是圆的,三角形的行不行,为什么?还可以让学生想办法找出盆底、锅盖等的圆心在哪里。学了“认位置”一课,除了教室中的“位置”外,还可以想到什么地方有“位置”问题,这样可以使学生联想到电影院、公共汽车、书架等生活中与“位置”有关的问题。通过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广泛运用,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看问题,用数学头脑想问题,增强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由此可以看出,使学生从小就学会用数学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事物,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是多么有必要。
  3.加强教材中的有效资源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
  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是普遍存在的,其呈现形式又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在挖掘生活中数学问题的同时,不要忽略了教材中的有效资源。如一年级教材“生活中的数”就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资源,其优点并不在于资源本身,而在于由此可以使学生联想到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数,并以此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像这样的生活实例教材中比比皆是,而且这些资源又都是经过专家精心筛选的,因此这些非常宝贵的可利用资源,要注意充分地利用。
  4.培养学生学会从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
  在数学教学中,要不断地培养学生学会从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并通过分析这些问题,从而解决这些问题,最后再通过回顾这些问题与结论的可行性来推动数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让学生感受到所学的数学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联
  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应用,因此教师应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感受到所学的数学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联,而且是实用的。学生掌握了某项数学知识后,可以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的环境。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勤于估算,也能锻炼学生在生活中用好数学。
  操作与实践是学生体会数学服务于生活最主要的手段,他既能巩固所学的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如学习了比例后,引导学生思考:你能用所学的知识测量出学校旗杆的高度吗?学生们通过讨论:用一根竹竿立在阳光下,先量出竹竿和它的影长,再量出旗杆的影长,用“竹竿的影长∶竹竿的长=旗杆的影长∶旗杆的高”解比例,很快算出旗杆的高度。
  调查统计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运用十分广泛,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
  总之,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构建生活化的数学课堂,就是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场景中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他们就能很容易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就能灵活地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就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世界,学生的学习过程就会成为一个生动活泼、富有成效的活动过程。因此,数学教学应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1-0154-01  初一几何是整个初中几何的基础和入门,是我们几何教学的关键和重点,是初中学生数学成绩出现两极分化的一个分化点。这个重要环节处理不好,可以说是我们几何教学的失败。那么怎样把握这个关键环节,顺利地进行初一几何的教学呢?  用好“摆、折、画”等教学手段,可以让学生全面感知和体验周围的事物,理解图形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1-0155-02  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是抽象、概括,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容易接受直观形象的事物。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数学课堂教学,为学生创设生动、形象、直观、形声结合、视听并举的教学情境,不仅能优化教学过程,而且能实现异地通讯和资源共享。利用多媒体辅助数学课堂教学应体现不同学段的特点,实现有效教学。  一、关
本文以生产量较大的31个芍药切花品种为材料,通过大规模贮藏试验,研究不同芍药切花品种的贮藏特性、采后预处理剂以及贮存衰老过程中抗氰呼吸等生理因子的变化,从采后预处理
近年来,农林业生产经营中盲目的水肥供应造成的资源浪费以及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发展滴灌栽培以及相应的水肥管理技术,可以在有效利用水分、养分资源的同时大幅度提高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1-0161-02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在呈现作为知识与技能的数学结果的同时,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使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寻求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实践也证明: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亲身经历知识的发生过程,理解和体验数学,能促使学生有效地建构
通过对内蒙古5个不同地区枸杞叶枯病的调查研究,确定其致病菌为细链格孢菌(Alternaria tenuis Nees),并对该菌的生物学特性、病原菌毒素活性检测、毒素的致病机理及几种药剂的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1-0160-01  数学教学改革在本课程改革系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相信每位数学教师都会在课改的潮流中动足脑筋,各显神通。但在教学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学生听课效率低、数学思维发展缓慢、识图能力有限等实际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有很多,我想:“向45分钟要效率”是其中重要的环节之一。那如何创设有效的数学教学课堂
本文以亚洲百合品种‘普瑞头’(Prato)和‘精粹’(Elite)为试材,系统地研究了在哈尔滨地区自然冷凉气候条件下,外源水杨酸处理对百合鳞茎膨大发育的影响。本试验初步探明了外源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