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开发利用区域资源以满足学生发展的地域性、本土性、差异性,更好地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课堂中,教师引进区域资源,注重发挥区域资源在情感激发、知识建构、价值引领中的有效作用。
关键词: 区域资源 品德课堂 教学策略
随着品德课程的逐步推进和生长,区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和重视,但在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师引进了大量区域资源,然而,资源利用的目的性不强,课堂上呈现出资源堆砌、为资源而资源的现象。那么什么时候利用区域资源才更有效呢?
一、体验中的情感激发
品德课程重在体验,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反思。区域资源的利用应重视学生在体验中的情感激发,入情入境,才能引发共鸣,从而促进学生德性的生长。
如《想想他们的难处》一课,重点让学生体会残疾人的不便,了解一些身残志坚人的精神。在生活中能够尊重、关心他们。然而,现在的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生活在蜜罐之中,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很难从他人角度思考问题。对于身边的特殊人群缺少起码的尊重,更多的是漠视。如何让孩子们转变观念,唤醒他们内心的真、善、美,是该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上这课之前,笔者所在学校曾组织去京口区特教中心进行了一次“手拉手,献爱心”的活动。一部分学生走进了特教中心,与那里的学生一起画画,一起游戏,一起交谈。上课教师便利用了这一资源,将当时拍摄的一段录像经过剪辑,在课堂上播放,还请了当时去特教中心的学生谈了谈自己的感受。然而,课堂上并未出现我们期望的教学效果,学生还是游离在教学之外,他们在看录像时,甚至觉得自闭儿童的样子很奇怪,发出了刺耳的笑声。课后,笔者进行了反思,为什么资源利用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资源本身并没有出错,那就是它出现的时机不对。这段录像的呈现应该放在学生体验聋哑人的生活之后,用于激发学生情感。第二次的试教,学生在体验完残疾人的生活不便后,再次看这段录像,便没有了前一次的喧闹,课堂上一片寂静。接下来的表达环节,我们看到了学生的蜕变。“我原来总觉得我现在的生活一点意思都没有,可是,今天我看到了他们,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幸运的人。我要把我的幸福和他们分享。”“听不到,说不出,该是多么痛苦呀,要是我,一天都难以坚持。我要珍惜我现在拥有的一切。”……这次的区域资源在学生体验活动结束之后呈现,深化了道德认识,升华了道德情感。
二、活动中的知识建构
《品德与生活(社会)》的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的课程目标中,分为“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三个方面。因此,这门课程还肩负着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基本常识的任务。区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建构知识方面能起到一定作用。中年级的《不说话的朋友》中,为了帮助学生建立公共设施的概念,教师在讲解完公共设施的概念后,出示了一组在马路上、小区里、超市中拍摄的图片,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公共设施,找到的就站起来说。这个环节中,学生有判断错误的,教师就让学生对照公共设施的概念再判断。学生便很快给出了正确答案。这里,教师开发的区域资源,将学生的视线由身边引向生活,由抽象转为形象,通过生活场景图的再现,学生真正理解了公共设施的含义。
三、导行中的价值引领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因此,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应该是这门学科的主要任务。
《可怕的物种入侵》一课,目的在于激发学生探究物种入侵问题,理解生物之间、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性,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一开始,学生对于物种入侵抱有一种隔岸观火的态度,他们认为“物种入侵”这样的话题离他们的生活太远了,当教师呈现出小区花坛里的成片的空心莲子草时,学生的目光便不再游离。这样的画面,他们见过,只是平时并不知道,这就是“外来入侵物种”。当教师出示邻近区域,大片土地长满“加拿大一株黄花”的图片时,学生震惊了,因为他们已经了解了“加拿大一株黄花”的超强生命力,了解了他对于其他物种的威胁,而当这样的事情就真实地发生在眼前的时候,他们便再也不能处之泰然了。这堂课中,区域资源的引进,激发了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帮助学生建立了正确的价值导向。
实践证明,区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让课程走下了神坛,让教材走近了学生,让课堂充满了生机,让品德教育走进了学生的内心,它像一股清泉,为品德教学带来了活力。
参考文献:
[1]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2]《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及课程标准解读.人民教育出版社.
[3]管志英.浅谈品德课课程资源的开发.湖州市南浔锦绣实验学校.
关键词: 区域资源 品德课堂 教学策略
随着品德课程的逐步推进和生长,区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和重视,但在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师引进了大量区域资源,然而,资源利用的目的性不强,课堂上呈现出资源堆砌、为资源而资源的现象。那么什么时候利用区域资源才更有效呢?
一、体验中的情感激发
品德课程重在体验,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反思。区域资源的利用应重视学生在体验中的情感激发,入情入境,才能引发共鸣,从而促进学生德性的生长。
如《想想他们的难处》一课,重点让学生体会残疾人的不便,了解一些身残志坚人的精神。在生活中能够尊重、关心他们。然而,现在的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生活在蜜罐之中,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很难从他人角度思考问题。对于身边的特殊人群缺少起码的尊重,更多的是漠视。如何让孩子们转变观念,唤醒他们内心的真、善、美,是该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上这课之前,笔者所在学校曾组织去京口区特教中心进行了一次“手拉手,献爱心”的活动。一部分学生走进了特教中心,与那里的学生一起画画,一起游戏,一起交谈。上课教师便利用了这一资源,将当时拍摄的一段录像经过剪辑,在课堂上播放,还请了当时去特教中心的学生谈了谈自己的感受。然而,课堂上并未出现我们期望的教学效果,学生还是游离在教学之外,他们在看录像时,甚至觉得自闭儿童的样子很奇怪,发出了刺耳的笑声。课后,笔者进行了反思,为什么资源利用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资源本身并没有出错,那就是它出现的时机不对。这段录像的呈现应该放在学生体验聋哑人的生活之后,用于激发学生情感。第二次的试教,学生在体验完残疾人的生活不便后,再次看这段录像,便没有了前一次的喧闹,课堂上一片寂静。接下来的表达环节,我们看到了学生的蜕变。“我原来总觉得我现在的生活一点意思都没有,可是,今天我看到了他们,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幸运的人。我要把我的幸福和他们分享。”“听不到,说不出,该是多么痛苦呀,要是我,一天都难以坚持。我要珍惜我现在拥有的一切。”……这次的区域资源在学生体验活动结束之后呈现,深化了道德认识,升华了道德情感。
二、活动中的知识建构
《品德与生活(社会)》的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的课程目标中,分为“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三个方面。因此,这门课程还肩负着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基本常识的任务。区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建构知识方面能起到一定作用。中年级的《不说话的朋友》中,为了帮助学生建立公共设施的概念,教师在讲解完公共设施的概念后,出示了一组在马路上、小区里、超市中拍摄的图片,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公共设施,找到的就站起来说。这个环节中,学生有判断错误的,教师就让学生对照公共设施的概念再判断。学生便很快给出了正确答案。这里,教师开发的区域资源,将学生的视线由身边引向生活,由抽象转为形象,通过生活场景图的再现,学生真正理解了公共设施的含义。
三、导行中的价值引领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因此,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应该是这门学科的主要任务。
《可怕的物种入侵》一课,目的在于激发学生探究物种入侵问题,理解生物之间、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性,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一开始,学生对于物种入侵抱有一种隔岸观火的态度,他们认为“物种入侵”这样的话题离他们的生活太远了,当教师呈现出小区花坛里的成片的空心莲子草时,学生的目光便不再游离。这样的画面,他们见过,只是平时并不知道,这就是“外来入侵物种”。当教师出示邻近区域,大片土地长满“加拿大一株黄花”的图片时,学生震惊了,因为他们已经了解了“加拿大一株黄花”的超强生命力,了解了他对于其他物种的威胁,而当这样的事情就真实地发生在眼前的时候,他们便再也不能处之泰然了。这堂课中,区域资源的引进,激发了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帮助学生建立了正确的价值导向。
实践证明,区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让课程走下了神坛,让教材走近了学生,让课堂充满了生机,让品德教育走进了学生的内心,它像一股清泉,为品德教学带来了活力。
参考文献:
[1]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2]《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及课程标准解读.人民教育出版社.
[3]管志英.浅谈品德课课程资源的开发.湖州市南浔锦绣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