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程走下神坛,让资源走近学生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bt2009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开发利用区域资源以满足学生发展的地域性、本土性、差异性,更好地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课堂中,教师引进区域资源,注重发挥区域资源在情感激发、知识建构、价值引领中的有效作用。
  关键词: 区域资源 品德课堂 教学策略
  随着品德课程的逐步推进和生长,区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和重视,但在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师引进了大量区域资源,然而,资源利用的目的性不强,课堂上呈现出资源堆砌、为资源而资源的现象。那么什么时候利用区域资源才更有效呢?
  一、体验中的情感激发
  品德课程重在体验,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反思。区域资源的利用应重视学生在体验中的情感激发,入情入境,才能引发共鸣,从而促进学生德性的生长。
  如《想想他们的难处》一课,重点让学生体会残疾人的不便,了解一些身残志坚人的精神。在生活中能够尊重、关心他们。然而,现在的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生活在蜜罐之中,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很难从他人角度思考问题。对于身边的特殊人群缺少起码的尊重,更多的是漠视。如何让孩子们转变观念,唤醒他们内心的真、善、美,是该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上这课之前,笔者所在学校曾组织去京口区特教中心进行了一次“手拉手,献爱心”的活动。一部分学生走进了特教中心,与那里的学生一起画画,一起游戏,一起交谈。上课教师便利用了这一资源,将当时拍摄的一段录像经过剪辑,在课堂上播放,还请了当时去特教中心的学生谈了谈自己的感受。然而,课堂上并未出现我们期望的教学效果,学生还是游离在教学之外,他们在看录像时,甚至觉得自闭儿童的样子很奇怪,发出了刺耳的笑声。课后,笔者进行了反思,为什么资源利用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资源本身并没有出错,那就是它出现的时机不对。这段录像的呈现应该放在学生体验聋哑人的生活之后,用于激发学生情感。第二次的试教,学生在体验完残疾人的生活不便后,再次看这段录像,便没有了前一次的喧闹,课堂上一片寂静。接下来的表达环节,我们看到了学生的蜕变。“我原来总觉得我现在的生活一点意思都没有,可是,今天我看到了他们,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幸运的人。我要把我的幸福和他们分享。”“听不到,说不出,该是多么痛苦呀,要是我,一天都难以坚持。我要珍惜我现在拥有的一切。”……这次的区域资源在学生体验活动结束之后呈现,深化了道德认识,升华了道德情感。
  二、活动中的知识建构
  《品德与生活(社会)》的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的课程目标中,分为“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和“知识”三个方面。因此,这门课程还肩负着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基本常识的任务。区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建构知识方面能起到一定作用。中年级的《不说话的朋友》中,为了帮助学生建立公共设施的概念,教师在讲解完公共设施的概念后,出示了一组在马路上、小区里、超市中拍摄的图片,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公共设施,找到的就站起来说。这个环节中,学生有判断错误的,教师就让学生对照公共设施的概念再判断。学生便很快给出了正确答案。这里,教师开发的区域资源,将学生的视线由身边引向生活,由抽象转为形象,通过生活场景图的再现,学生真正理解了公共设施的含义。
  三、导行中的价值引领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因此,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应该是这门学科的主要任务。
  《可怕的物种入侵》一课,目的在于激发学生探究物种入侵问题,理解生物之间、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性,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一开始,学生对于物种入侵抱有一种隔岸观火的态度,他们认为“物种入侵”这样的话题离他们的生活太远了,当教师呈现出小区花坛里的成片的空心莲子草时,学生的目光便不再游离。这样的画面,他们见过,只是平时并不知道,这就是“外来入侵物种”。当教师出示邻近区域,大片土地长满“加拿大一株黄花”的图片时,学生震惊了,因为他们已经了解了“加拿大一株黄花”的超强生命力,了解了他对于其他物种的威胁,而当这样的事情就真实地发生在眼前的时候,他们便再也不能处之泰然了。这堂课中,区域资源的引进,激发了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帮助学生建立了正确的价值导向。
  实践证明,区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让课程走下了神坛,让教材走近了学生,让课堂充满了生机,让品德教育走进了学生的内心,它像一股清泉,为品德教学带来了活力。
  参考文献:
  [1]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2]《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及课程标准解读.人民教育出版社.
  [3]管志英.浅谈品德课课程资源的开发.湖州市南浔锦绣实验学校.
其他文献
摘 要: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并未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课应有的功效。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教育部社会科学司组织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彩教案’评选”活动。作者结合自己多年教学经验,就编写教案过程中应把握的几个问题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精彩教案 注意问题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具备的基本功效是在培养大学生的过程中,既积极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政治倾向,使大学生树立共产主义伟大理
摘 要: 作者在《在莫泊桑葬礼上的演说》的课堂教学中采用以媒体为辅的教学方式,转换传统教师与学生的位置,尝试其他方法,试图突破语文教学难点。  关键词: 解放 角色 朗读 实践  新课程改革不再是陌生的话题,正如历史的进步总是伴随着倒退,课改总是在曲折中不断推进,毕竟时代发展已经给传统的教学提出质疑,容忍已成为历史。  苏教版中学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的演说词单元真是让教者颇为伤神,不知道一时该把握什
摘 要: 写作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表达的过程。在写作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为了适应新课程标准要求,满足新世纪人才的需要,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写作的创新显得尤其重要。  关键词: 想象 作文教学 培养方法  一、现状  调查显示,现在的中学生十个学生九个都怕作文。平时写作文绝大多数都是出于应付:或抄袭别人,或“吮破笔杆”“挤扁了牙膏皮”拼凑而
前苏联心理学家赞可夫主张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十分重视学生的“情绪生活”,设法营造符合文本需求的合理的基本情绪基调,可以让学生更贴切地接受语文熏陶。运用白板媒体进行语文教学,恰当寻求文字以外的外部介入能营造教学设计所需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产生学习语文的渴望,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一、与美共舞,在与美景的互赏中生成学习向往  白板以美妙的声像效果将课文内容以声感、形感、色感、动感直接作
摘 要: 文章剖析了三视图的产生缘由及本质,通过对学生认知情况、知识的产生过程、教学方式等方面的分析,阐述了模拟知识产生过程进行教学的合理性。  关键词: 三视图 认知结构 教学方式  生活实践的需要而创造知识,以便认识自然并应用和交流。三视图的产生和发展亦是如此,为修建美观适用的建筑,在修建前需要对该建筑的整体轮廓和结构进行标准的描述,创造了三视图。知识的产生过程与人对知识的认识过程近似吻合,基
摘 要: 本文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本框架,结合马林诺夫斯基的语境理论及叶斯柏森的教学观研究课堂活动。通过阶段性教学实验、问卷调查及试卷中作文模块的成绩分析显示,建构主义框架下的英语词汇语境教学的课堂设计优化了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环节,有利于提高英语词汇教学和学习效率。  关键词: 英语教学 词汇 建构主义理论 语境 语言功能  1.引言  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课堂活动能否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
课堂教学,是一个组织严密、和谐、有序的小系统,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有机体。教师、学生、教材是教学过程中的三个实体。调动三体的内在动因,协调三者之间的机制,是优化数学教学过程的重要方面,在教学中我从这三个方面的相互联系中探讨教学过程的优化。  一、教学内容的优化,把凝聚在知识里面的智力因素提取出来  这方面,我注重了智力价值较高的五种教学内容:(一)基础性的知识。它能反映事物的共性,掌握了它,就有举一
摘 要: 作者通过对上犹户外运动现状调查与分析,提出相应的发展思路和建议,从而促进上犹旅游产业发展,开创上犹旅游产业发展新局面,为相关部门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体育休闲 旅游产业 生态视角  由于全民体育健身和旅游意识增强,户外运动以其特殊行业特色和巨大发展潜力成为当今生态休闲旅游发展的热点,是休闲体育旅游的主要方式之一,已逐渐形成一个体育活动项目群,包括登山、攀岩、野外生存、峡谷运动、山地
一、教材解读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化学(必修1)第一章第二节《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第三课时。在常态教学中教师对于教材分析不透,教师理解教材还停留在旧教材,教学目标是各种物理量的转化和配制溶液的步骤记忆上,教学目标仅仅为了完成“知识与技能”,淡化“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加大各种物理量转化的训练,希望一步到位,把教学内容分成两课时,完成所有与浓度有关的计算和
摘 要: 担当班主任是教师成长道路上必不可少的一种经历,没有当过班主任的教师生涯是不完整的。作者通过日积月累的努力,成了一名合格的班主任、一名优秀的班主任。  关键词: 师德 情怀 爱 坚持  2013年10月21日,作为一个从教第二年就当班主任的年轻教师,我有幸被学校选中,参加兵团骨干班主任培训,像消防员一样东奔西跑、忙碌热闹的班主任能参加这样的培训提高自己,我内心十分雀跃。  上午第一堂课,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