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鸣·共融·共生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ym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量古诗文的入选是当下统编本教材的重要特色之一。对于各学段的古诗文教学目标,课标有着不同的说明。如第一学段是在诵读中“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第二学段除了展开想象之外,增加了“体验情感”“领悟诗文大意”;第三学段,关注“语调、韵律、节奏”,从中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这给我们的日常古诗文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启示。在高年级古诗文教学中,笔者抛开传统的“直译、冠情、背诵”的刻板流程,引导学生从音韵入手,在反复朗读中感知诗词之美;从厘清诗人思绪入手,由景及情,感悟诗人情感脉动;从文字品悟入手,由文到画,由画悟文,在品读中言意共生。
  一、关注音韵:由读到悟,意韵共鸣
  通过“语调、韵律、节奏” 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是第三学段古诗文教学的要求。围绕这一目标,笔者在学生古诗阅读之初,便以各种形式的诵读,带着学生去体会诗人或显露、或隐藏的情感,再逐步与之产生共鸣。
  如在学习五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时,笔者让学生自由读、同桌互读、小组四人合作朗读,在读中发现范成大描写农村夏忙场景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取的是“ɑ”这一响亮的韵脚,因而读起来声音响亮、铿锵,更让人觉得意趣横生。读前两句语速可稍快些,能表现出农家繁忙的耕织场景;读后两句语速可稍缓一些,读“学种瓜”,语调还可微微上扬,天真可爱的孩童形象就更深入人心。而雷震的《村晚》朗读起来也是铿锵有力,这也得益于诗人选择了让这首诗押的“ei”韵,似乎那不成曲调的短笛声一直在耳畔回响。这首诗尤其应重读两个“满”字,“水满陂”“浸寒漪”尾音可稍微拉长,更有恬静悠远的感觉,后两句的“横”“信口”也可略微拉长,那悠闲的乡村生活也更令人无比向往。而与这两首诗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押“ng”韵的《稚子弄冰》,作者杨万里通过这声音低沉的韵脚,以及语气、语速的变化,使得这首诗的情感变化一读便知,可以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稚子先得意后懊恼的心理变化,而诗中那可爱的稚子形象定会浮现于眼前。
  古诗词的韵律美还体现在节奏停顿上。众人皆知大多诗词都以平仄交互成句,这是中国古典诗词的独特表达形式,因此引导学生吟诵时感知诗的节奏美,能增强诗的表达效果。以《稚子弄冰》为例: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在传统读法的基础上稍做处理,诗中的“脱、当、穿、碎”得以突显,诗中贪玩而又活泼的儿童从敲冰时的高兴到碎冰时的惊讶形象,更深入人心。
  韵脚不同,节奏不同,所传达的诗韵也就不同,在发现这些音韵的特点之后,笔者再让学生去诵读体会,整首诗的基调便很好地奠定了,学生在吟诵中不仅感受到诗的韵律美,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体会思想感情”,也在反复诵读体会中得到了落实。
  二、理清思绪:由景及情,情意共融
  我们知道,“直译、冠情、背诵”的古诗教学流程,让题材广泛、风格多元、情意俱备的古典诗词逐渐失去了原有的音律美、修辞美、意境美。学生在极其被动、枯燥乏味的机械记忆中,会逐渐对经典失去阅读、积累的热情。因此,教者应对诗词进行研读分析后,打破常规的教学方式,找到恰当的创新教学支点,调动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热情,最大限度地挖掘经典诗词的价值并传承。
  如五年级下册第9课《古诗三首》中的《从军行》,诗人从青海湖、长云、雪山、孤城等这些极易令人触景生情的景色写起,勾勒出了戍边将士战斗生活的孤寂、艰苦。此时,应对诗人的经历、生活时代、社会环境,以及该诗的写作背景都作详尽的了解。只有“知人”才能“论世”,学生在诗人的情感、遭遇中自然会产生深度共鸣,情意共融。接着,笔者再让学生阅读后两句,发现将士们历经“百战”所以“穿金甲”,由此可知戍边时间的漫长,战斗的频繁激烈,敌军的凶悍,边境的荒凉,即使如“白骨掩蓬蒿”般牺牲,将士们的报国之志依然没有磨灭,反而更加坚定,在身经百战后依然发出“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言壮语,令人无比震撼,这一下子就扣住了学生的心。学生在朗读中,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如黄沙漫天飞舞的边塞,将士们奋勇拼杀,敌人无比凶残,身上的铠甲也已经被塞外的风沙磨得破旧不堪,但仍志气昂扬,顶风迎战,之后再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真正做到情景融为一体。戍边将士虽艰辛,但他们的豪情满怀、爱国之心、报国之志定会铭刻于学生心中。诗人借眼中所见景物,转换成一个个意象,营造出特定的意境,心中情感自然流露。
  学生入诗动情,与诗人心意相通,感触油然而生,对古诗的理解便会喷涌而出,学生的诗性思维、诗意表达自然而然得到提升。同样,在对其他类似的诗的阅读中,我们都可以引领学生去追寻作者的心路,由诗人选取的景品悟他们心中的情,在言意共生中将古诗读得有滋有味。
  三、品读诗文:由文及形,言意共生
  薛法根老师认为语文课程的价值就是让学生在学习中与文本进行思维碰撞,习得语言的功能,掌握言语智慧,灵活使用语言。语文课堂也应该以语言为载体,追寻文本内在的价值,与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无论是口头表达还是书面表达,它都是一种思维外化的活动。表达者将脑海里的思维内容转化为文字,文字便循着作者的思绪呼之欲出了。教学中,笔者采用品读诗文的方式,让学生从文字中发现画面,体会意境,继而再反过来促进对诗文的感悟、理解。
  如教学《村晚》,诗中提及了“池塘”“绿草”“碧水”“山”“落日”等景物,直观形象,富有声、光、色之美。读到诗句,我们就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水草丰茂的池塘,清澈而又波光粼粼;那远山、落日,那傍晚安静闲适的景象,使人心态归于宁静,而那横在牛背上信口吹笛的牧童,更使这乡村增添了情趣。在景物描写之后,诗人转而进行了人物的刻画,在显和隐、静与动的丰富画面中,我们的审美得到了高度的提升。然而,对于阅历尚不够丰富的学生来说,他们很难从字面上一下子就能体会到诗中各种意象的别致风味。同时,仅仅引导学生还原诗句所描写的画面,也会将古诗教学简单地置于悟诗意、品情感的浅层阅读之中,无法揣摩这经典文化的丰富意蕴,学生脑海中浮现出的一个个池塘、落日等景物,也只是对简单物品的了解。
  因此,在教学时,为了不让学生的思绪仅仅停留于对诗的画面的再现层面,笔者引导学生去想象“草”“池塘”之“满”,“山‘衔’落日‘浸’寒漪”,草丰水满、倒影荡漾……如此一片生机。“衔”字运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落日高悬山头的景致,炼字的精妙让人联想到杜甫“四更山吐月”的“吐”字同样之妙。池中的绿草、澄净的池水,还有青山与落日,以“浸”字串联,池塘更显热闹。这色彩和谐的画面,学生在描述中不仅读出了画中之景、画外之音,还将静止的画面解读成三维立体、动静结合的“微视頻”,原本简短的诗文也就变成了有声有色的场景,学生在表达中不知不觉感知了文字的表达之美、艺术之美、形态之美,其意境也更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中了。
  总之,作为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载体,汉字是充满人文情怀的;而作为只有“拈断数根须”,方能“吟安一个字”的古典诗词,更是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民族思想情怀、艺术特色。在陪伴学生诵读古诗文经典时,我们教师要让学生诵读生情,循文悟意,言意兼得,这样,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才能真正渗入学生的骨子里。
  (作者单位:江苏如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田 晟
其他文献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七贤中心幼儿园开心农场的葡萄终于成熟了。教师和孩子们一起采摘和品尝葡萄,体验劳动的快乐和丰收的喜悦。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或来到美工活动区用纸黏土“制作葡萄”,或用蜡笔画出葡萄园丰收的景象……通过此次活动,孩子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劳动带来的成就感,明白了“有播種才有收获”。  摄影报道/赵翠红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认识一群新朋友,你们知道是谁吗?  生:是一群动物。  师:你怎么知道?  生:因为黑板上写着“有趣的动物”。  师:你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那你们知道,我们要讨论动物的什么吗?  生:讨论他们的有趣。因为黑板上写的课题是“有趣的动物”。  师:真能干!读书呀,就应像这两位同学一样会倾听,会观察,我们就能享受更多的学习乐趣。希望今天咱们也能收获很多乐趣。现在就
特级教师周益民认为:“谜语等民间文学样式是一种活体记忆,是生命开端状态的存在,儿童因为它们而在语言中获得一种迥异现实的生命体认,它们是个体源初的精神家园、话语故乡。”确实,谜语源自我国古代民间,历经几千年的演变和发展,是古代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文化产物。它极具吸引力,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暗射所言之物,吸引充满好奇心的儿童开动脑筋,激发智慧。身为母语启蒙教师的我们有责任带领学生感受谜语中的智慧,领悟谜语的
从写作角度看,读者意识是一种作文教学观,它倡导在近似真实的情境中进行写作。“我是小主编”活动,通过“主编来约稿”“主编来审稿”“主编来定稿”三个学习活动,在课堂中创设一种逼真的环境和氛围,唤醒学生的读者意识,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改进习作课堂教学,解决习作教学“为谁写”“为何写”和“判断写得好不好”的问题,从而促进学生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  一、“主编”来约稿,激发读者意识  课堂中习作情境可以虚拟
【设计初想】  统编本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习作策略单元,主题是续写故事。围绕这一主题,通过编排的课文,体现出“学习预测—练习预测—独立预测”的渐进发展过程。本单元中的活动设计,如看题目预测内容、边读边预测故事情节、口语交际预测“名字里的故事”均与预测方法的学习紧密相关。单元习作“续写故事”就是要引导学生迁移运用所学预测方法续写故事。由此可见,课堂教学的重心应该转移到“合理预测”同学们如何帮助李晓明
朗读是一种深度的“理解”,唯有真正理解语言内容之后,才能情由心生、以声传情,读出文字背后的内涵情韵;朗读也是一种特殊的“表达”,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字正腔圆,也不是通常说法上的正确流利,它是通过语气、节奏、重音、停连等,把朗读者自己的独特理解和移情体验,借助自己的声音媒质个性化地表达出来,是对文本的一次“二度表达”。因而,朗读在语文教学中,就不仅仅只是一个教学手段,也是把语言文字、内涵思想,由此岸推
教育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彰显学生的“内心美德”,为学生的幸福成长奠基。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的神圣使命并非与学生未来的就业挂钩。语文是一门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感悟祖国语言魅力、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重要学科。教语文除了教给学生“字词句段篇”“语修逻法文”等方面的技能、技巧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包括听的习惯、说的习惯、读的习惯、写的习惯、书的习惯和思的习惯。
【设计初想】  本篇课文以一个儿童的视角,写他眼中的翠鸟,语言浅近、朴素,文风恬淡、清新。“搭”是“乘、坐”之意,可以搭船、搭车、搭飞机………搭配的对象众多,可主体都是人。但本文搭船的主体却是一只小鸟,一个“搭”字,赋予鸟儿以人性和灵性,字里行间充满了童真,让读者感悟到人和动物相处的融洽与和谐。本文文字浅显,对于有着一定阅读经验的三年级学生来说,理解课文内容并不难。  本课所在的单元是一个习作单元
一、语文教育的现状  在目前的教育大背景下,“素质教育”依旧带着“应试化”的味道,语文教学从低年级开始便应该抓实抓牢基础知识。以提高学生智力发育水平,实现“看得见”的语文能力的提升。然而,为应对各级“质量检测”,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很多教师直接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放在对文化知识的识记、解析上,大量做题削弱了学生对语文的体验与感悟,忽略了语文的“审美与艺术价值”,学生的学习变得枯燥无趣,语文学科的功能
诗教,是我国最早、最重要的教育方式之一。最早倡导诗教的是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他认为“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等。两千多年来,诗教培养出了一批批有影响的“大家”和“普众”。诗教能使人修炼德行、明理学文、熏陶心志、启迪智慧。语文课程是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而诗词是最具中华语言特色的文体,统编本教材中大量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