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船的鸟》教学设计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wsxws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初想】
  本篇课文以一个儿童的视角,写他眼中的翠鸟,语言浅近、朴素,文风恬淡、清新。“搭”是“乘、坐”之意,可以搭船、搭车、搭飞机………搭配的对象众多,可主体都是人。但本文搭船的主体却是一只小鸟,一个“搭”字,赋予鸟儿以人性和灵性,字里行间充满了童真,让读者感悟到人和动物相处的融洽与和谐。本文文字浅显,对于有着一定阅读经验的三年级学生来说,理解课文内容并不难。
  本课所在的单元是一个习作单元,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同时它也是习作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编者选文以服务习作指导为主要目的。因此,在教学策略的选择上,本文的教学目标应指向习作指导,让学生在学习文本内容的同时,了解并学习作者观察与描写事物的方法,进而为习作奠定基础。
  通读全文,可以发现课文第2、3、4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三个自然段从三个不同角度展开,写作策略各不相同。第2自然段从静态角度描写翠鸟色彩之美;第3自然段以连续的问句述说作者的联想,充满无限童趣;
  第4自然段则从动态角度写翠鸟捕鱼,突出动作之快,
  连续动作的描写体现出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和扎实的写作功底。写作角度不同,教学策略也应有所区别。
  【教学目标】
  1.多种形式识字,认识“父、搭”等4个生字的音形义,读准多音字“啦”,会写“搭、亲”等13个生字,“母亲、外祖父”等11个词语。
  2.准确观察字形,运用已经掌握的写字方法,正确、美观地书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和词语。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品读描写翠鸟外形、动作的语句,感受作者仔细观察、抓住特点的写作方法。
  4.在迁移运用中学会抓住特点细致观察,体会细
  致观察的乐趣,反复诵读,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5.结合从课文中习得的观察和写作方法,观察自己感兴趣的一种动物、植物或一处场景,记录观察所得,为单元习作做准备。
  【教学重点、难点】
  习得观察事物的方法,并能迁移运用。
  【教学过程】
  一、分享聚焦
  1.板书课题,学习生字“搭”。
  谈话: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5课《搭船的鸟》,和老师一起写课题。“搭”为左右结构,右边上面是“艹”,横画高于左边,下面是个“合”,“丿”画低于提,笔画穿插,字就好看了。
  (生齐读生字“搭”。理解“搭船”的意思。)
  迁移运用:乘飞机就可以叫——;乘车也可以叫——;在这里,乘的是船,就叫——
  (齐读课题)
  2.分享:这是一只
其他文献
和师父于永正老师通电话时,他随口问我:“刘杰,你在忙什么呢?”我说:“在写教学随笔呢。”然后不好意思地说:“就是质量还要再提高……”于老师爽朗地笑了,说:“先不管写得怎么样,剜到篮里就是菜!”挂上电话,想到师傅说的“剜到篮里就是菜”这句朴实的大白话,我感到非常亲切,颇有共鸣。  我曾经这样请教于老师:“在您的成长过程中,哪件事给您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于老师说:“我上初一时,南开大学刚毕业的李晓旭
阅读本身是与文本对话并进行自我建构的过程。每个人对文本的理解不一样,如读《红楼梦》,“经学家看到《易》,道学家看到淫,才子看到缠绵,革命家看到排满,流言家看到宫闱秘事”,每个读者因为所处时代及阅读境遇不同,对文本的理解大不相同。  这些内容所表达的意思是于泽元教授的《群文阅读的理论与实践》一书在探讨“阅读”本质时所阐述的,也正是我读完这本书时的感受。  在读此书之前,我大约看过20余篇有关群文阅读
一、课前展诗气,引“书”  师:同学们,请用一两句话欢迎一下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师。  (生说,师相机点评。)  师:从同学们的发言中可以看出,你们很有才华,一定读了不少书吧。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腹有诗书气自华”嘛!说起“书”,我想起了一首诗。  二、涵泳诗书国,读“书”  (出示狄金森的诗《神奇的书》。生齐读。)  师:读得真好。就让我们带着这种神奇,带着这种期待,走进“书”的王国,好不好?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七贤中心幼儿园开心农场的葡萄终于成熟了。教师和孩子们一起采摘和品尝葡萄,体验劳动的快乐和丰收的喜悦。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或来到美工活动区用纸黏土“制作葡萄”,或用蜡笔画出葡萄园丰收的景象……通过此次活动,孩子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劳动带来的成就感,明白了“有播種才有收获”。  摄影报道/赵翠红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认识一群新朋友,你们知道是谁吗?  生:是一群动物。  师:你怎么知道?  生:因为黑板上写着“有趣的动物”。  师:你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那你们知道,我们要讨论动物的什么吗?  生:讨论他们的有趣。因为黑板上写的课题是“有趣的动物”。  师:真能干!读书呀,就应像这两位同学一样会倾听,会观察,我们就能享受更多的学习乐趣。希望今天咱们也能收获很多乐趣。现在就
特级教师周益民认为:“谜语等民间文学样式是一种活体记忆,是生命开端状态的存在,儿童因为它们而在语言中获得一种迥异现实的生命体认,它们是个体源初的精神家园、话语故乡。”确实,谜语源自我国古代民间,历经几千年的演变和发展,是古代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文化产物。它极具吸引力,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暗射所言之物,吸引充满好奇心的儿童开动脑筋,激发智慧。身为母语启蒙教师的我们有责任带领学生感受谜语中的智慧,领悟谜语的
从写作角度看,读者意识是一种作文教学观,它倡导在近似真实的情境中进行写作。“我是小主编”活动,通过“主编来约稿”“主编来审稿”“主编来定稿”三个学习活动,在课堂中创设一种逼真的环境和氛围,唤醒学生的读者意识,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改进习作课堂教学,解决习作教学“为谁写”“为何写”和“判断写得好不好”的问题,从而促进学生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  一、“主编”来约稿,激发读者意识  课堂中习作情境可以虚拟
【设计初想】  统编本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习作策略单元,主题是续写故事。围绕这一主题,通过编排的课文,体现出“学习预测—练习预测—独立预测”的渐进发展过程。本单元中的活动设计,如看题目预测内容、边读边预测故事情节、口语交际预测“名字里的故事”均与预测方法的学习紧密相关。单元习作“续写故事”就是要引导学生迁移运用所学预测方法续写故事。由此可见,课堂教学的重心应该转移到“合理预测”同学们如何帮助李晓明
朗读是一种深度的“理解”,唯有真正理解语言内容之后,才能情由心生、以声传情,读出文字背后的内涵情韵;朗读也是一种特殊的“表达”,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字正腔圆,也不是通常说法上的正确流利,它是通过语气、节奏、重音、停连等,把朗读者自己的独特理解和移情体验,借助自己的声音媒质个性化地表达出来,是对文本的一次“二度表达”。因而,朗读在语文教学中,就不仅仅只是一个教学手段,也是把语言文字、内涵思想,由此岸推
教育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彰显学生的“内心美德”,为学生的幸福成长奠基。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的神圣使命并非与学生未来的就业挂钩。语文是一门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感悟祖国语言魅力、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重要学科。教语文除了教给学生“字词句段篇”“语修逻法文”等方面的技能、技巧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包括听的习惯、说的习惯、读的习惯、写的习惯、书的习惯和思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