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自学过程是教师引领学生自觉的不断探索、不断发现、自主理解和掌握知识、拓宽思路的一个历程,要想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授之以渔”,让学生掌握自学方法,这样就能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让学生亲历实践,独立探究,脑、口、手三者并用。这样汲取知识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才会相得益彰。从而实现课堂上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探究发现 自学能力
一、引言
《新课标》指出:“要正确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二、农村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现状分析
数学是一门基础课程,数学对于拓展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尤为重要,我认为学生从小就应该锻炼思维能力,因为这对他们后续的学习能起到良好的铺垫作用。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堂上因材施教的同时要理论结合实践并重,使学生的学习认知不仅仅停留在书本上,更要让学生深入了解、不断探究其中的奥妙,反复加强实践训练[1]。
经常解题便是最快捷的方式方法,在学生解题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从不同的思维角度出发,想出不同的解题方法。首先要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为什么这样选这个公式来解决?有什么理论依据?在分析问题时首先要考虑:题中哪个条件是最有利于解决问题?哪个条件是虚拟的,多余的?哪个条件必须经过我们分析计算才能得出结果?从而锻炼学生能够灵活地运用已有知识解决一些新问题,并进行不断探索,发现新规律,寻求新方法。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强化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不由自主地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更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发展。自然而然的,学生在遇到新知识时,他们就会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思考,能充分运用旧知识作为切入点去探究、去解决新问题,从而使他们知道数学中没有完全陌生的全新的知识,只要你乐于探究、乐于思考就会发现新的问题完全可以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解决,但是这种能力还需要你多练习、多做题,熟能生巧就是这个道理。
三、农村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培养的措施与方法
1.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例如在讲如何判断:三角形的高不变,底扩大2倍,面积就扩大2倍,以及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不变,它的高扩大2倍,面积就扩大2倍等问题时,教学过程中应及时引领学生探究许多关于多边形的问题,让他们自己通过实践得出答案,一节课下来学生就会兴趣盎然,大大增强探索的成就感,让他们学有所获,学有所得。
还有一次在讲“切西瓜有几种方法?”这个问题时,我首先引领学生自己寻找生活中遇到的类似的实际问题,让他们自己研究,如果还弄不明白,就让学生模拟切西瓜。在动手实践的同时思考解决问题,这样动手操作和理论应用相结合不仅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拓宽了学生的思考空间,学生自己得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成就感和满足感油然而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更是高涨,再遇到同样的问题时学生就能自己寻求办法主动解决。
2.兴趣的培养与团队合作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在课堂教学中最关注的就是这样一点,如果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那么即使在遇到再大的困难,他们也会坚持不懈。所以说把兴趣作为学习的动力尤为重要,我主张让学生把兴趣带到数学的领域中,因为就数学而言其本身就是一种开拓思维的锻炼,如果加上学生对其产生浓厚兴趣,那么一切就会水到渠成,对数学的认知和理解能力就会不断提高,自学能力就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注重学生兴趣培养的同时我更注重学生的团队合作,我认为个人的思维总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在遇到一些新知识时某些学生往往会陷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窘境,而通过团队合作这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组成学习小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组内成员一起讨论解题思路,共同分析解题办法,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还可以集思广益,使解题效率大大提高,准确率也相对提高了。特别是组内学生在互相质疑、互相分析时思维火花的碰撞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一些学生的错误见解可以及时得到更正,正确思路可以得到认可,对学生更是一种激励,使学生得学习兴趣更浓厚。这样既完善了合作学习的形式,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小就知道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是一种团队精神,而团队合作共赢的意识也潜移默化地植入学生心中[2]。
3.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分层次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班级的学生是存在个性差异的,每个人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都在一定程度上有很大的差别,对于那些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较强的学生,他们懂得独立地思考问题,能顺利而快速地解答出老师所提出的问题[3]。
而对于那些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较差的同学,他们不知道从哪个角度去分析,不知道怎样去学,对于题中给的条件他们也不知道哪个条件是多余的,更不会灵活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这样学习效率就会很低,他们根本不会独立地进行思考,因此老师就要花费很大的时间和精力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从他们的实际情况出发,相应地降低问题的难度,给他们独立自主的思考空间。教师再适时进行引领启迪,让他们自己解决简单的问题,这样就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知道独立解决问题的好处,同时也让他们体验到了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乐趣。他们有了克服困难的勇气,自信心增强了,学习兴趣浓厚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自学能力也随之提高了。
五、结语
让学生从“学会”变为“会学”,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方法,而学生具备自学能力就相当于他们拥有了打开宝藏的金钥匙。
参考文献:
[1]周丽.浅谈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上),2012(04).
[2]高政华.小数教法课堂上的“自学辅导法”[J].吉林教育,2009(34).
[3]杨宁.浅谈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2(19).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探究发现 自学能力
一、引言
《新课标》指出:“要正确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二、农村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现状分析
数学是一门基础课程,数学对于拓展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尤为重要,我认为学生从小就应该锻炼思维能力,因为这对他们后续的学习能起到良好的铺垫作用。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堂上因材施教的同时要理论结合实践并重,使学生的学习认知不仅仅停留在书本上,更要让学生深入了解、不断探究其中的奥妙,反复加强实践训练[1]。
经常解题便是最快捷的方式方法,在学生解题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从不同的思维角度出发,想出不同的解题方法。首先要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为什么这样选这个公式来解决?有什么理论依据?在分析问题时首先要考虑:题中哪个条件是最有利于解决问题?哪个条件是虚拟的,多余的?哪个条件必须经过我们分析计算才能得出结果?从而锻炼学生能够灵活地运用已有知识解决一些新问题,并进行不断探索,发现新规律,寻求新方法。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强化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不由自主地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更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发展。自然而然的,学生在遇到新知识时,他们就会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思考,能充分运用旧知识作为切入点去探究、去解决新问题,从而使他们知道数学中没有完全陌生的全新的知识,只要你乐于探究、乐于思考就会发现新的问题完全可以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解决,但是这种能力还需要你多练习、多做题,熟能生巧就是这个道理。
三、农村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培养的措施与方法
1.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例如在讲如何判断:三角形的高不变,底扩大2倍,面积就扩大2倍,以及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不变,它的高扩大2倍,面积就扩大2倍等问题时,教学过程中应及时引领学生探究许多关于多边形的问题,让他们自己通过实践得出答案,一节课下来学生就会兴趣盎然,大大增强探索的成就感,让他们学有所获,学有所得。
还有一次在讲“切西瓜有几种方法?”这个问题时,我首先引领学生自己寻找生活中遇到的类似的实际问题,让他们自己研究,如果还弄不明白,就让学生模拟切西瓜。在动手实践的同时思考解决问题,这样动手操作和理论应用相结合不仅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拓宽了学生的思考空间,学生自己得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成就感和满足感油然而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更是高涨,再遇到同样的问题时学生就能自己寻求办法主动解决。
2.兴趣的培养与团队合作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在课堂教学中最关注的就是这样一点,如果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那么即使在遇到再大的困难,他们也会坚持不懈。所以说把兴趣作为学习的动力尤为重要,我主张让学生把兴趣带到数学的领域中,因为就数学而言其本身就是一种开拓思维的锻炼,如果加上学生对其产生浓厚兴趣,那么一切就会水到渠成,对数学的认知和理解能力就会不断提高,自学能力就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注重学生兴趣培养的同时我更注重学生的团队合作,我认为个人的思维总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在遇到一些新知识时某些学生往往会陷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窘境,而通过团队合作这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组成学习小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组内成员一起讨论解题思路,共同分析解题办法,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还可以集思广益,使解题效率大大提高,准确率也相对提高了。特别是组内学生在互相质疑、互相分析时思维火花的碰撞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一些学生的错误见解可以及时得到更正,正确思路可以得到认可,对学生更是一种激励,使学生得学习兴趣更浓厚。这样既完善了合作学习的形式,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小就知道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是一种团队精神,而团队合作共赢的意识也潜移默化地植入学生心中[2]。
3.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分层次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班级的学生是存在个性差异的,每个人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都在一定程度上有很大的差别,对于那些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较强的学生,他们懂得独立地思考问题,能顺利而快速地解答出老师所提出的问题[3]。
而对于那些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较差的同学,他们不知道从哪个角度去分析,不知道怎样去学,对于题中给的条件他们也不知道哪个条件是多余的,更不会灵活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这样学习效率就会很低,他们根本不会独立地进行思考,因此老师就要花费很大的时间和精力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从他们的实际情况出发,相应地降低问题的难度,给他们独立自主的思考空间。教师再适时进行引领启迪,让他们自己解决简单的问题,这样就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知道独立解决问题的好处,同时也让他们体验到了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乐趣。他们有了克服困难的勇气,自信心增强了,学习兴趣浓厚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自学能力也随之提高了。
五、结语
让学生从“学会”变为“会学”,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方法,而学生具备自学能力就相当于他们拥有了打开宝藏的金钥匙。
参考文献:
[1]周丽.浅谈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学习(上),2012(04).
[2]高政华.小数教法课堂上的“自学辅导法”[J].吉林教育,2009(34).
[3]杨宁.浅谈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