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聋哑生由于丧失了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他们获得的信息少,思维受到限制,因而接受能力差,表达能力弱,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他们会表现出自卑、孤僻、自闭、固执、烦躁等不良脾气。开启这群特殊孩子的心扉,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规范行为,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是特殊教育最为重要的一课。
【关键词】聋哑;了解;沟通;培养;自信
聋哑生丧失了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主要靠视觉来了解客观世界,他们视觉敏锐、思想专注、模仿力强。但是,由于生理上的缺陷,他们获得的信息少,思维受到限制,因而接受能力差,表达能力弱。针对聋哑学生的这些情况,怎样才能做好他们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
一、充分了解和掌握聋哑生特点,遵循特殊教育规律因材施教
在从事特殊教育短短的四年半时间里,我也经历了从迷茫到豁然开朗的心路历程。刚开始,面对这样一群既不会说话又听不见声音只知道胡闹的孩子,不要说交流、合作了,连简单的日常生活规律都难以规范,即使你使出浑身解数,他们依然茫然地我行我素、无动于衷,自己也紧张得不知所措。比如我班里的一名万姓男生,自由散漫惯了,该休息的时候不上床休息,上课的时候坐立不安,随意走动,更为甚者,他还喜欢小偷小摸,即使不是据为己有,也要把东西藏匿起来捉弄别人。经过深入了解,他是一位留守的特殊儿童,父母常年外出打工,由年迈的爷爷看护,是村里出了名的顽童。掌握了他的情况后,我并没有放弃,而是努力从他身上发现闪光点。结果我发现他具有一定的劳动技能,不怕苦,不怕累。于是我就给他安排了扫地、抹桌子、浇花等任务,每次检查他都完成得很出色,我也趁机表扬了他,得到老师的表扬后他干得更起劲了。经过悉心引导,他渐渐地改掉了诸多不良的习惯,学习也进步了,还乐于助人。在学校,除了上好文化课之外,我们还要与学生同劳动、同游戏、同吃住,肩负起学生的日常生活起居。每个学生的身体条件、兴趣爱好、思想状况、学习进程、家庭情况都要一清二楚,我们用爱心、耐心、恒心、诚心取得了学生的信赖,也收获了学生的成长、进步。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学生的了解也进一步加深,现在我们每个教师都已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二、充分發挥教师自身的榜样示范作用
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学生具有向师性的特点,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知识的化身,是道德的典范,是人格的楷模,是莘莘学子人生可靠的引路人,这就决定了教师的一言一行无时不刻在影响着学生。因此,作为老师就应该时刻注重自身修养,用自己的文明举止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学生排队做操的时侯,老师也认真地排好队伍,姿势正确,身挺直,精神饱满,让学生看到老师也和他们一样在认真做。铃响后准时进教室上课,每次上课前把讲台整理一下,看到教室地面有纸屑,就主动拾起放进垃圾桶里,不随地吐痰等行动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行为。在穿着打扮方面,教师仍然是学生的榜样,在要求学生不戴首饰、衣着整洁的同时,自己也一样做到。教师的言行举止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中。但是,聋哑生的行为大多都是受到教师教育督促下表现出一种暂时性的行为,并没有内化为自己的一种素养。只有这种暂时性的行为进行长时间的坚持训练,才能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就是在平时的点滴训练中形成的。
三、讲道理,倾心交流,培养聋哑生良好的品德
聋哑学生毕竟也是孩子,他们由于身体的残疾,在很多方面,他们并不能清楚地意识到行为的好坏,因此老师就要及时了解学生,与他们真心对话,进行沟通交流,帮助学生纠正不正确行为。排队时,有的学生站立不直,随意走动。我就会走过去,拍拍肩,“这样站直才是个帅小伙嘛!”上课时有学生喜欢把脚翘在课桌的横杆上,我会轻轻地走到他身旁,用眼睛示意一下,如果他还没有意识到,就轻轻地用手把他的双脚放下。只要有学生出现此类行为,老师就用行动来阻止。老师的一个善意的眼神,一个甜美的微笑,都会纠正他们一些不良的行为。当遇到比较顽躁的学生时就得软硬兼施,除了对照操行评分进行适当的处罚外,更重要的还是要讲道理,与他倾心交流,让他明白其中的道理。从课堂常规、课间活动到日常生活方面,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对日后的成长有很重要的意义。同时,学校以重大节日为契机,积极开展主题活动。如“雷锋就是你我他”“懂得奉献,学会感恩”“卫生习惯连着你我他”等等。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从思想到行为上发生质的转变将道德认识逐步内化为自身的道德行为。
四、树立信心,帮助聋哑生走出迷茫,找到前进的方向
随着年龄的增长,聋哑生一方面表现出自卑孤僻、固执烦躁的脾气,不愿主动与他人交往;另一方面又自尊好胜,怕别人小看自己。作为一名特殊教育的教师,如何开启这群孩子的心扉,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人生之路是更重要的一课。自卑的人会产生对自己的憎恨,憎恨自己的不完美,憎恨自己的无能,即使自己可以做好的事情也不敢去尝试;一旦有了自信,就有了战胜困难、解决问题的信心。那如何才能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呢?针对聋哑这样的特殊学生来说,老师的评价很重要,因为他们的判断能力较弱,老师心理投射是他们形成自我评价的主要来源,他们需要从老师给予的肯定评价中确立自信。并且评价的标准要适当地降低,对他们要多作肯定性评价,珍视他们的每一个小小的成功。比如谁的字写得好、谁的画画得好、手工谁做得好、起床后谁的被褥叠得整齐、谁爱劳动、谁乐于助人……都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在写成绩报告册时,评价他们聪明、能干、乖巧、有上进心,写些激励性语言,他就认为自己确实是这样,教师对学生的情感、肯定评价就形成了积极的心理效应,适当的赞美言辞就会像雨露般滋润他们的自信心。此外,我还经常用一些励志的名言警句和故事鼓励他们,如:有志者事竟成!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定的信念!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张海迪的故事、霍金的故事,台湾画家谢坤山的故事都会让这些孩子湿润的眼睛又绽放出坚定的光芒!
特殊教育是一项系统长久的教育工程,自从踏进特殊教育学校的大门,我就坚定成为特师队伍中的一员,做特殊教育永不退缩的守望人。我坚信:聋虽特殊激情培育后栽幼苗亦俊秀,哑不一般倾心养教迟开花朵更芬芳!
【参考文献】
[1]吴克求 .开启孩子的心扉.香港金陵出版社,1992.
[2]陈云英.中国特殊教育.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1994.
[3]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关键词】聋哑;了解;沟通;培养;自信
聋哑生丧失了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主要靠视觉来了解客观世界,他们视觉敏锐、思想专注、模仿力强。但是,由于生理上的缺陷,他们获得的信息少,思维受到限制,因而接受能力差,表达能力弱。针对聋哑学生的这些情况,怎样才能做好他们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
一、充分了解和掌握聋哑生特点,遵循特殊教育规律因材施教
在从事特殊教育短短的四年半时间里,我也经历了从迷茫到豁然开朗的心路历程。刚开始,面对这样一群既不会说话又听不见声音只知道胡闹的孩子,不要说交流、合作了,连简单的日常生活规律都难以规范,即使你使出浑身解数,他们依然茫然地我行我素、无动于衷,自己也紧张得不知所措。比如我班里的一名万姓男生,自由散漫惯了,该休息的时候不上床休息,上课的时候坐立不安,随意走动,更为甚者,他还喜欢小偷小摸,即使不是据为己有,也要把东西藏匿起来捉弄别人。经过深入了解,他是一位留守的特殊儿童,父母常年外出打工,由年迈的爷爷看护,是村里出了名的顽童。掌握了他的情况后,我并没有放弃,而是努力从他身上发现闪光点。结果我发现他具有一定的劳动技能,不怕苦,不怕累。于是我就给他安排了扫地、抹桌子、浇花等任务,每次检查他都完成得很出色,我也趁机表扬了他,得到老师的表扬后他干得更起劲了。经过悉心引导,他渐渐地改掉了诸多不良的习惯,学习也进步了,还乐于助人。在学校,除了上好文化课之外,我们还要与学生同劳动、同游戏、同吃住,肩负起学生的日常生活起居。每个学生的身体条件、兴趣爱好、思想状况、学习进程、家庭情况都要一清二楚,我们用爱心、耐心、恒心、诚心取得了学生的信赖,也收获了学生的成长、进步。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学生的了解也进一步加深,现在我们每个教师都已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二、充分發挥教师自身的榜样示范作用
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学生具有向师性的特点,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知识的化身,是道德的典范,是人格的楷模,是莘莘学子人生可靠的引路人,这就决定了教师的一言一行无时不刻在影响着学生。因此,作为老师就应该时刻注重自身修养,用自己的文明举止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学生排队做操的时侯,老师也认真地排好队伍,姿势正确,身挺直,精神饱满,让学生看到老师也和他们一样在认真做。铃响后准时进教室上课,每次上课前把讲台整理一下,看到教室地面有纸屑,就主动拾起放进垃圾桶里,不随地吐痰等行动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行为。在穿着打扮方面,教师仍然是学生的榜样,在要求学生不戴首饰、衣着整洁的同时,自己也一样做到。教师的言行举止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中。但是,聋哑生的行为大多都是受到教师教育督促下表现出一种暂时性的行为,并没有内化为自己的一种素养。只有这种暂时性的行为进行长时间的坚持训练,才能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就是在平时的点滴训练中形成的。
三、讲道理,倾心交流,培养聋哑生良好的品德
聋哑学生毕竟也是孩子,他们由于身体的残疾,在很多方面,他们并不能清楚地意识到行为的好坏,因此老师就要及时了解学生,与他们真心对话,进行沟通交流,帮助学生纠正不正确行为。排队时,有的学生站立不直,随意走动。我就会走过去,拍拍肩,“这样站直才是个帅小伙嘛!”上课时有学生喜欢把脚翘在课桌的横杆上,我会轻轻地走到他身旁,用眼睛示意一下,如果他还没有意识到,就轻轻地用手把他的双脚放下。只要有学生出现此类行为,老师就用行动来阻止。老师的一个善意的眼神,一个甜美的微笑,都会纠正他们一些不良的行为。当遇到比较顽躁的学生时就得软硬兼施,除了对照操行评分进行适当的处罚外,更重要的还是要讲道理,与他倾心交流,让他明白其中的道理。从课堂常规、课间活动到日常生活方面,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对日后的成长有很重要的意义。同时,学校以重大节日为契机,积极开展主题活动。如“雷锋就是你我他”“懂得奉献,学会感恩”“卫生习惯连着你我他”等等。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从思想到行为上发生质的转变将道德认识逐步内化为自身的道德行为。
四、树立信心,帮助聋哑生走出迷茫,找到前进的方向
随着年龄的增长,聋哑生一方面表现出自卑孤僻、固执烦躁的脾气,不愿主动与他人交往;另一方面又自尊好胜,怕别人小看自己。作为一名特殊教育的教师,如何开启这群孩子的心扉,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人生之路是更重要的一课。自卑的人会产生对自己的憎恨,憎恨自己的不完美,憎恨自己的无能,即使自己可以做好的事情也不敢去尝试;一旦有了自信,就有了战胜困难、解决问题的信心。那如何才能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呢?针对聋哑这样的特殊学生来说,老师的评价很重要,因为他们的判断能力较弱,老师心理投射是他们形成自我评价的主要来源,他们需要从老师给予的肯定评价中确立自信。并且评价的标准要适当地降低,对他们要多作肯定性评价,珍视他们的每一个小小的成功。比如谁的字写得好、谁的画画得好、手工谁做得好、起床后谁的被褥叠得整齐、谁爱劳动、谁乐于助人……都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在写成绩报告册时,评价他们聪明、能干、乖巧、有上进心,写些激励性语言,他就认为自己确实是这样,教师对学生的情感、肯定评价就形成了积极的心理效应,适当的赞美言辞就会像雨露般滋润他们的自信心。此外,我还经常用一些励志的名言警句和故事鼓励他们,如:有志者事竟成!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定的信念!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张海迪的故事、霍金的故事,台湾画家谢坤山的故事都会让这些孩子湿润的眼睛又绽放出坚定的光芒!
特殊教育是一项系统长久的教育工程,自从踏进特殊教育学校的大门,我就坚定成为特师队伍中的一员,做特殊教育永不退缩的守望人。我坚信:聋虽特殊激情培育后栽幼苗亦俊秀,哑不一般倾心养教迟开花朵更芬芳!
【参考文献】
[1]吴克求 .开启孩子的心扉.香港金陵出版社,1992.
[2]陈云英.中国特殊教育.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1994.
[3]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