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传统应试教育中,学生们成为了分数的“机器”,语文这门人文性较强的科目也是如此。但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发展,高中语文课堂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感悟語言文字,还需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这已是当前高中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本文笔者以高中语文教学与审美情感的培养为研究中心,以期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能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语文;审美情感;培养策略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充分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可见,在语文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审美教育。“审美”在现代汉语中释义为欣赏、体会美的感受后,要谨慎、辩证的辨别。在新课程大背景下,语文因其较强的人文性,审美情感的培养已成为教学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但是,当前部分老师依旧坚持传统的授课方式,依旧以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这对于当今的语文教学而言是不合时宜的,且学生的审美素养没有培养与发挥的空间,机械教学充斥着整个课堂,这样的教学是没有实质性的教学意义的,学生依旧无法摆脱机械学习与考试机器的命运。因此,新时期的语文教学,老师要及时更新教学观念,深入研究与挖掘语文教材中美的元素,让学生接受美的熏陶,善用美的眼光来看待世界。
一、注重营造美
1.营造美的氛围
语文教学是提高学生人格、素养等品质的基本途径。语文老师首先需从自身做起,重视提高自身审美情感的提高,然后以自身形象、外界事物及教材美来熏陶、启迪和感染学生,让学生逐渐摆脱低级趣味的东西,以乐观、健康的态度生活与学习。同时,审美情感的培养需要先净化学生的心灵,老师要尽最大努力让学生与审美对象产生情感碰撞,为学生营造美的氛围,这样才能达到以美育德、以美启智、以美育人的目的。
2.启发学生思维
老师要重视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引导学生用美的知识及个人的情感体验来创造美,因而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可以巧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主动发现文本立意的美,研读文本中美的词语、句子与段落,让学生深入感受美。
二、以教材为本感悟美
中华民族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其中蕴含的优秀文化数不尽数,而纳入到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经过千挑万选的,不仅能满足学生的掌握知识与考试的目的,更能满足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对于学生的发展十分重要。此外,语文教材是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师要乐于积极挖掘教材中的积极思想,向学生展示语文学科学习的魅力,从而引导学生深入的去感悟美。
比如在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时,这是一篇哲理至深的文章,它选取的是“完璧归赵”的相关描述,作者对蔺相如的描写,充分体现出了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暴、顾全大局、公忠体国和勇于改过的精神。为了让学生真正的感悟文章之情,感受美的存在,真正的懂得伟大的精神。在授课初,老师可以先播放“蔺相如”相关的图片、视频来渲染气氛,之后以一段与蔺相如相关的趣事展开教学。这样设计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真正感悟到为人处世之美,让学生懂得知错就改的意义。再如在学习《背影》时,此文初读就可了解此篇是描述父子离别时的情景,它主要通过对父亲背影的描述,体现了父子间浓厚的亲情。为了让学生感悟这份亲情,感受亲情的美,在课堂初,老师可以巧用几组父子亲情的图片渲染教学氛围,然后开始正文的讲解。这样设计的目的很简单,即让学生感悟人间之情的美,让学生逐渐学会感恩。
三、重视体会美
1.作文中发现美
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情感的培养,即是让学生发现美、感悟美与体会美。因而在作文教学中,老师需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深层次的熏陶学生,让学生主动在写作中创造美和表达美。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老师要让学生走入作者的内心世界,让学生体会作者内心的转变,然后通过提出问题或学生质疑等方式,通过事实与证据等步骤,让学生在科学的探索中感受每篇课文的思想观念及情感,得到美的熏陶。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对于学生的审美情感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在具体的作文教学中,老师需引导学生将智慧放于思考与研究中,逐渐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表达与写作能力,可以从全班学生中选出一篇作文作为范例,然后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们集体修改,由此教会学生立意、组织语言、体现情感的方法,唤醒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及创新意识。同时,生活与语文学习联系较为密切,老师要培养学生成为善于观察生活美、热爱生活的人,体会生活的真谛,这样才能实现发现美、欣赏美、品味美的目的。同时,古今中外的书籍种类非常丰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课外广读的习惯,这对于丰富学生的视野、陶冶情操极为重要。此外,写作欲望影响学生的写作水平,所以老师可以多组织学生去校外郊游、做活动等,让学生收集较多与生活美相关的素材,从而感受大自然的美,引导学生将美的素材融入到美的创作中。
2.以情境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特的体验
既然陈旧的传授式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教学的发展,那么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需重视情境式教学的运用,让学生感受学习与生活的一致性,获得心灵的启发与渲染。同时,课外阅读是学生与课文文本交流的最佳方式,既能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语文是一门生活性較强的学科,能真实的反应社会与生活,高中生正处于独立思考事物的重要时期,所以此时期的语文教学,老师应重视情境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去感知与体验生活,将学生带入到更为广阔的社会领域中,使学生真实的体验各种生活。这样当课堂与生活零距离时,学生的视野才能得到无限拓展,审美情感才能得到无限提高,这样的语文课堂才能是绚丽多彩的。
四、结束语
总之,高中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情感的最佳时期,此时期的语文教学,需从营造美、感悟美和体验美着手,熏陶、感染与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从而循循渐进的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有效促进学生德、智共同发展,从而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福敏.探析语文教学中审美情感的培养[J].学周刊,2015(25).
[2]刘永会.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情感的培养[J].读书文摘,2014(8).
关键词:高中语文;审美情感;培养策略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充分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可见,在语文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审美教育。“审美”在现代汉语中释义为欣赏、体会美的感受后,要谨慎、辩证的辨别。在新课程大背景下,语文因其较强的人文性,审美情感的培养已成为教学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但是,当前部分老师依旧坚持传统的授课方式,依旧以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这对于当今的语文教学而言是不合时宜的,且学生的审美素养没有培养与发挥的空间,机械教学充斥着整个课堂,这样的教学是没有实质性的教学意义的,学生依旧无法摆脱机械学习与考试机器的命运。因此,新时期的语文教学,老师要及时更新教学观念,深入研究与挖掘语文教材中美的元素,让学生接受美的熏陶,善用美的眼光来看待世界。
一、注重营造美
1.营造美的氛围
语文教学是提高学生人格、素养等品质的基本途径。语文老师首先需从自身做起,重视提高自身审美情感的提高,然后以自身形象、外界事物及教材美来熏陶、启迪和感染学生,让学生逐渐摆脱低级趣味的东西,以乐观、健康的态度生活与学习。同时,审美情感的培养需要先净化学生的心灵,老师要尽最大努力让学生与审美对象产生情感碰撞,为学生营造美的氛围,这样才能达到以美育德、以美启智、以美育人的目的。
2.启发学生思维
老师要重视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引导学生用美的知识及个人的情感体验来创造美,因而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可以巧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主动发现文本立意的美,研读文本中美的词语、句子与段落,让学生深入感受美。
二、以教材为本感悟美
中华民族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其中蕴含的优秀文化数不尽数,而纳入到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经过千挑万选的,不仅能满足学生的掌握知识与考试的目的,更能满足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对于学生的发展十分重要。此外,语文教材是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师要乐于积极挖掘教材中的积极思想,向学生展示语文学科学习的魅力,从而引导学生深入的去感悟美。
比如在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时,这是一篇哲理至深的文章,它选取的是“完璧归赵”的相关描述,作者对蔺相如的描写,充分体现出了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暴、顾全大局、公忠体国和勇于改过的精神。为了让学生真正的感悟文章之情,感受美的存在,真正的懂得伟大的精神。在授课初,老师可以先播放“蔺相如”相关的图片、视频来渲染气氛,之后以一段与蔺相如相关的趣事展开教学。这样设计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真正感悟到为人处世之美,让学生懂得知错就改的意义。再如在学习《背影》时,此文初读就可了解此篇是描述父子离别时的情景,它主要通过对父亲背影的描述,体现了父子间浓厚的亲情。为了让学生感悟这份亲情,感受亲情的美,在课堂初,老师可以巧用几组父子亲情的图片渲染教学氛围,然后开始正文的讲解。这样设计的目的很简单,即让学生感悟人间之情的美,让学生逐渐学会感恩。
三、重视体会美
1.作文中发现美
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情感的培养,即是让学生发现美、感悟美与体会美。因而在作文教学中,老师需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深层次的熏陶学生,让学生主动在写作中创造美和表达美。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老师要让学生走入作者的内心世界,让学生体会作者内心的转变,然后通过提出问题或学生质疑等方式,通过事实与证据等步骤,让学生在科学的探索中感受每篇课文的思想观念及情感,得到美的熏陶。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对于学生的审美情感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在具体的作文教学中,老师需引导学生将智慧放于思考与研究中,逐渐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表达与写作能力,可以从全班学生中选出一篇作文作为范例,然后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们集体修改,由此教会学生立意、组织语言、体现情感的方法,唤醒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及创新意识。同时,生活与语文学习联系较为密切,老师要培养学生成为善于观察生活美、热爱生活的人,体会生活的真谛,这样才能实现发现美、欣赏美、品味美的目的。同时,古今中外的书籍种类非常丰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课外广读的习惯,这对于丰富学生的视野、陶冶情操极为重要。此外,写作欲望影响学生的写作水平,所以老师可以多组织学生去校外郊游、做活动等,让学生收集较多与生活美相关的素材,从而感受大自然的美,引导学生将美的素材融入到美的创作中。
2.以情境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特的体验
既然陈旧的传授式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教学的发展,那么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需重视情境式教学的运用,让学生感受学习与生活的一致性,获得心灵的启发与渲染。同时,课外阅读是学生与课文文本交流的最佳方式,既能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语文是一门生活性較强的学科,能真实的反应社会与生活,高中生正处于独立思考事物的重要时期,所以此时期的语文教学,老师应重视情境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去感知与体验生活,将学生带入到更为广阔的社会领域中,使学生真实的体验各种生活。这样当课堂与生活零距离时,学生的视野才能得到无限拓展,审美情感才能得到无限提高,这样的语文课堂才能是绚丽多彩的。
四、结束语
总之,高中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情感的最佳时期,此时期的语文教学,需从营造美、感悟美和体验美着手,熏陶、感染与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从而循循渐进的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有效促进学生德、智共同发展,从而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福敏.探析语文教学中审美情感的培养[J].学周刊,2015(25).
[2]刘永会.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审美情感的培养[J].读书文摘,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