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秋战国,是战乱不息的春秋战国;百家诸子,是攻伐不止的百家诸子。百家争鸣,诸子论道,其间景况,不亚信陵、长平。在这场空前的大辩论中,儒家凭着孔子的教化之功,长时间居于擂主位置。百家倒儒,是争鸣中最主要的部分。其中,历经孔老之争、孟墨之辩,儒家逐渐走向顶峰。而荀子,既是让儒家走向顶峰的集大成者,又是儒家的掘墓人。
荀子是诸子中杀性最烈的一位,除了认作老师的孔子,他对诸子发起了无差别的批判与攻讦,尤其是孟子。针对性善论,他提出截然相反的“人性本恶”。荀子自称孔子的唯一传人,性恶论也是针对老子的。老子讲求人法于自然,要求保真存璞。而荀子的性恶论,强调人的自然天性是万恶之源,保真存璞只会造就恶人。由此,荀子四道得以建立。
针对性恶论这一基础,荀子首先提出“化性起伪”。“人之性者恶也,其善者伪也”,后天的教化,让人披上一层善的伪装,从而在伪装的潜移默化中化去恶的本性。它认为人性本恶,但人有智,将智牵引向善的方面,通过智的建设来抹除天性的恶。智的建设,便是礼乐教化。在性恶论中,教化拥有超然的地位,所以荀子又延伸出了“圣人者,人之所积而致也”的观点。这是对孔子“人非生而知之者”的补充,与“化性起伪”一同构成了荀子的道德教化论。
如果说“化性起伪”是内圣,那么“名分使群”便是外王。基于人性本恶,荀子将人的天性与社会性进行了区分对待,认为人与动物的最大差异在于人有名有分,并在名分的作用下联系成群,即社会。
继道家之后,荀子又瞄准了墨家。墨子讲求平等的爱,而名分使群要求突出强调人与人的差异,以构建一个上下有序的社会。荀子将重心放在礼上,礼分親疏,定尊卑。名即君臣之名,分即父子之分,兼相爱,无名无分,无君无父与禽兽何异。圣人以隆礼重法为手段,广施教化,让物欲导向的天性借名分相连结成群,从而限制人的行为,使物欲竞争有序化、规则化。
天人相分,针对的是几乎不参与争鸣、逍遥世外的庄生。虽然同为道家,相比老子,庄子更偏重于无为。于是便有了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逍遥论,一死生齐彭殇的齐物论,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的非命论。天人相分,无疑是对庄子立道的根本,即逍遥论的驳斥。荀子在《天论》中写道:“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明确地将天与人放在对立面上,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补有余,两者在根本上是绝对对立的。而逍遥论追求人与天的统一,在荀子看来就是错其在己,而慕其在天的小人。
百家诸子在孟子盛极一时之后,被荀子劈头盖脸地攻讦,儒家顶峰,由此达成。
成也荀子,败也荀子。准确来说是其弟子,成了儒家的掘墓人。
法家的根本可以上溯到管仲伊尹,集大成者便是韩非。法家的立足点,在于立法治国。但先前法家之所以不被承认,就在于法家根基不稳,其立足点是不具备合理性的证明,缺少思辨化体系。因此,称荀子为“法家之祖”并不为过,他的性恶论可以说让法家真正步入了百家的行列。
人性本恶,所以要用法来制裁。于是,礼法之争悍然开启。继荀子之后,礼盛极一时,法家的法在当时社会现实下具有无上的优越性。到战国后期,兼并战争规模不断扩大,在军事上穷兵黩武,以至于耗费相当大的礼已不堪大用。且相比于礼的长效特征,法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巩固一定区域的统治。于是在攻伐中,与四十万赵军一起坑杀的,还有儒家的礼。
基于法的直接与强硬,法家组织起了一整套以法为纲的治国方略,即在法的约束下中央集权,用军队和暴力以强制的手段要求服从,而不是用仁德感化。于是,王霸之争开启,对外的急速扩张必然伴随着对占领区加强控制力度的要求,而王道之长在于长期的稳定统治,霸道虽后患无穷,但在此时隐伏不发,显然占绝对优势,儒家再败。
关于法的运作原理,法家提出人好利恶害,法要根据人趋利避害的天性,以利诱之,以害驱之。这与儒家的义利观和道德教化论相悖。然而,虽然后患无穷,但见效快,且短期效果好。这也引导君、臣、民走向了对立面,毁去了儒家圣主贤臣、恩泽万民的大同理想。
倒儒的最后一刀来自荀子的亲传弟子韩非。韩非是反儒主力的中坚,其联道抗儒的手段使儒家不断被削弱,几近油尽灯枯。他称“礼乐诗书仁义孝悌”是愚诬之说,奉行老子的绝圣弃智,收束教育权力,愚民以治民。后来的焚书坑儒,就是对韩非子这一思想的延续,使儒家陷入绝境,几近消亡。
(作者系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5班学生)
荀子是诸子中杀性最烈的一位,除了认作老师的孔子,他对诸子发起了无差别的批判与攻讦,尤其是孟子。针对性善论,他提出截然相反的“人性本恶”。荀子自称孔子的唯一传人,性恶论也是针对老子的。老子讲求人法于自然,要求保真存璞。而荀子的性恶论,强调人的自然天性是万恶之源,保真存璞只会造就恶人。由此,荀子四道得以建立。
针对性恶论这一基础,荀子首先提出“化性起伪”。“人之性者恶也,其善者伪也”,后天的教化,让人披上一层善的伪装,从而在伪装的潜移默化中化去恶的本性。它认为人性本恶,但人有智,将智牵引向善的方面,通过智的建设来抹除天性的恶。智的建设,便是礼乐教化。在性恶论中,教化拥有超然的地位,所以荀子又延伸出了“圣人者,人之所积而致也”的观点。这是对孔子“人非生而知之者”的补充,与“化性起伪”一同构成了荀子的道德教化论。
如果说“化性起伪”是内圣,那么“名分使群”便是外王。基于人性本恶,荀子将人的天性与社会性进行了区分对待,认为人与动物的最大差异在于人有名有分,并在名分的作用下联系成群,即社会。
继道家之后,荀子又瞄准了墨家。墨子讲求平等的爱,而名分使群要求突出强调人与人的差异,以构建一个上下有序的社会。荀子将重心放在礼上,礼分親疏,定尊卑。名即君臣之名,分即父子之分,兼相爱,无名无分,无君无父与禽兽何异。圣人以隆礼重法为手段,广施教化,让物欲导向的天性借名分相连结成群,从而限制人的行为,使物欲竞争有序化、规则化。
天人相分,针对的是几乎不参与争鸣、逍遥世外的庄生。虽然同为道家,相比老子,庄子更偏重于无为。于是便有了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逍遥论,一死生齐彭殇的齐物论,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的非命论。天人相分,无疑是对庄子立道的根本,即逍遥论的驳斥。荀子在《天论》中写道:“大天而思之孰与物畜而制之。”明确地将天与人放在对立面上,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补有余,两者在根本上是绝对对立的。而逍遥论追求人与天的统一,在荀子看来就是错其在己,而慕其在天的小人。
百家诸子在孟子盛极一时之后,被荀子劈头盖脸地攻讦,儒家顶峰,由此达成。
成也荀子,败也荀子。准确来说是其弟子,成了儒家的掘墓人。
法家的根本可以上溯到管仲伊尹,集大成者便是韩非。法家的立足点,在于立法治国。但先前法家之所以不被承认,就在于法家根基不稳,其立足点是不具备合理性的证明,缺少思辨化体系。因此,称荀子为“法家之祖”并不为过,他的性恶论可以说让法家真正步入了百家的行列。
人性本恶,所以要用法来制裁。于是,礼法之争悍然开启。继荀子之后,礼盛极一时,法家的法在当时社会现实下具有无上的优越性。到战国后期,兼并战争规模不断扩大,在军事上穷兵黩武,以至于耗费相当大的礼已不堪大用。且相比于礼的长效特征,法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巩固一定区域的统治。于是在攻伐中,与四十万赵军一起坑杀的,还有儒家的礼。
基于法的直接与强硬,法家组织起了一整套以法为纲的治国方略,即在法的约束下中央集权,用军队和暴力以强制的手段要求服从,而不是用仁德感化。于是,王霸之争开启,对外的急速扩张必然伴随着对占领区加强控制力度的要求,而王道之长在于长期的稳定统治,霸道虽后患无穷,但在此时隐伏不发,显然占绝对优势,儒家再败。
关于法的运作原理,法家提出人好利恶害,法要根据人趋利避害的天性,以利诱之,以害驱之。这与儒家的义利观和道德教化论相悖。然而,虽然后患无穷,但见效快,且短期效果好。这也引导君、臣、民走向了对立面,毁去了儒家圣主贤臣、恩泽万民的大同理想。
倒儒的最后一刀来自荀子的亲传弟子韩非。韩非是反儒主力的中坚,其联道抗儒的手段使儒家不断被削弱,几近油尽灯枯。他称“礼乐诗书仁义孝悌”是愚诬之说,奉行老子的绝圣弃智,收束教育权力,愚民以治民。后来的焚书坑儒,就是对韩非子这一思想的延续,使儒家陷入绝境,几近消亡。
(作者系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5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