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4年,我成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十年后,我经历了山东省新课程改革。那一次课程改革,对我来说,像是一次“检验”,也像是一次“反思”。课改检验了我工作十年来的专业素养、教学能力和创新精神,我意识到,自己有扎实的专业能力,但仍需紧跟时代,不断创新;我开始反思自己以往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是否总是能做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是否总是能从学情和学生心理发展实际需求出发,是否总是能创造和谐高效的课堂。新课改后的十七年,我在诸多变化中学会了应变,在所有的变与不变中,我的教育初心从未改变,教师职业带给我的幸福感与日俱增。
一、多变的教材:在课改中求索
1. 教材变化带来困惑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高中历史教学从重视“双基教学”到“三维目标”,再到当下的“核心素养目标”。大学实习期间跟随的指导教师是“双基教学”的实践者,他特别善于运用顺口溜等技巧引导学生们掌握基本知识。踏上教学岗位后,经历的主要是三维目标教学和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这期间有过三次教材版本的变化,2004年以前使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版教材(以下简称“人教版教材”),2004年到2019年使用的是岳麓书社版教材(以下简称“岳麓版教材”);从2019年9月开始使用部编教材。
人教版教材按时间顺序进行通史讲授:中国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世界近代史、现代史。体系完整、语言表达清晰、逻辑性强。
新课改开始,全国高中历史教材有四个版本,烟台地区使用的是岳麓版教材。这个版本的教材按照专题模式呈现,三本必修教材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视角展开,六本选修教材涵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社会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六个方面。受历史教师人数有限、学生选考教材的多样性等因素影响,县市高中要开齐所有选修课很困难,所以大多数县市高中都是从六本选修教材中选一本给学生集体开设。岳麓版教材与人教版教材相比,变化很大。最初开始使用这版教材的时候不是很适应,时常在心里批评教材语言表达逻辑性差。其他教师也有同感,尤其是在集体备课的时候,“××课节题目和子目、段落、语句之间的逻辑怎么理不清”“知识碎片化倾向较为明显,教材像散文。同一知识内容,一会儿出现在教材正文大字部分,一会儿出现在教材小字或者注释部分,学生看不到整体知识”,这类声音此起彼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很怀念之前的人教版教材,时常拿出来进行教学参考,对岳麓版教材抱有一种质疑、抗拒的态度。后来,四个版本的教材在市场竞争中不断调整,教材在变薄,体系也清晰了很多,岳麓版教材最终体现出了优势并获得了全国大部分地区的认可,我们也逐渐适应、认可了岳麓版教材。
2019年9月,山东省高一开始统一使用部编教材。部编教材有两本必修教材,以通史呈现,上册讲的是中国通史,下册讲的是世界通史,所有学生必修学习;三本选择性必修教材,以专题方式呈现,供等级考学生学习;选修内容包括“史学入门”与“史料研读”,供学生自主学习,学校不统一开设。与2004年课改相比,这次课程教材的体系与选取内容的变化,没有给我们一线教师带来太多的困惑。
山东省是第一批正式使用部编教材的省份,之前虽然有省份使用过试教版教材,但没有留下太多参考资料,备课时找不到太多优秀的参考资料。相对来说,老教师更喜欢借鉴已有的资料与经验,年轻教师更擅长自主创新。但我认为与新课改、新教材相对应的,是教师的新思考、新理念。所以,年龄对我来说不是限制,我一边借鉴已有资料和教学经验,一边积极学习新的专业技能,用心把握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点。由此,开启了我的新一轮课改之路。
2. 主动改变教学方法
在2004年之前,我的课堂教学更多的时候是由我来把控课堂,我会把精心准备的知识“掰碎了传递给学生”;从2005年开始,为了应对“一个课标、多个版本教材”的变化,原来的传递式教学逐渐转变为开放式教学,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思考时间还给学生。力求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教师由之前课堂的操控者变为学生课堂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最终达到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学科思维能力的目的。
2010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这一年,我们学校积极开展关于构建普通高中学习共同体的实验,我作为“莱阳市名师”多次被派到昌乐二中学习。最初,我“照方抓药”地复制了昌乐二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开放式课堂模式,让课堂活跃、开放起来,但我过分夸大了导学案的作用,使导学案成了知识传递的代名词,教师主导讲授的教学状况并沒有太多改变。我的课堂只是看起来变成了“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其中”,但学生的深度思维并没有被调动起来,在看似热闹的过程中,有些“学困生”成为合作学习的局外人。这让我开始反思:怎样才能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我加强了阅读,多次与新老同事交流,珍惜每一次外出学习的机会,抓紧向专家老师们请教。
在外出学习过程中,我接触到了黎加厚教授的“学习地图”模式,开始改变传统的课前线性预习教学法。2011年,我给莱阳市入职三年之内的所有高中历史教师上“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示范课时,把课前线性预习改变为结构化预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课上,我一改以往使用填空式导学案导学的做法,采用“学习地图”模式,将学习问题单下发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结构化预习,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课前线性预习开始向结构化预习转变。
结构化预习之后的课堂结构由传统的五环节变为“了解—理解—见解”三步走模式,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越来越积极,越来越主动。原来的五环节课堂使学生听完课感慨“学历史,果真如此”,如今的三步走课堂结束时,学生感慨“懂历史,原来如此”。而我也由仅仅站在讲台上、奋战在黑板前的传授者变为适时站在学生后面观察、站在学生中间合作、站到学生前面的引导者。
在助力学生成长与备战高考的同时,新改课也成就了我:2009年被授予“莱阳市优秀教师”;2011年获得了烟台市“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2004年以来先后四次获评烟台市高中历史优质课;2016年执教的“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获评山东省优质课。这些来自业界的高度评价和肯定,也鼓励我进一步充实、提高自己。 二、内化于心:教学理念的改变
1. 从重视教学预设到重视教学实际生成
在新课改之前,我也算是那个年代里的优秀教师,非常重视教学设计。每晚躺在床上,我都要把写好的教学设计在脑子里过几遍,预想第二天的课堂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应该如何解决。所以,即使是刚毕业的我,也未出现过被学生“晾挂黑板”“问倒在讲台上”的尴尬,反而收获了教学副校长“路过”听课,动员其他年轻教师来学习的成就感,更取得了所教班级全市第一名的好成绩。正因为突出的教学成绩,我被教育局从普通高中调到了重点高中。这件事极大地鼓舞了我,喜悦之后,我也开始反思,按照预设演练好的“剧本”能让一位优秀教师走多远?
来到重点高中,我一如既往地投入新课改中,教学理念上也能与时俱进。大约从2011年开始,我的课堂最大的变化是不再刻意强调按教学设计走好每一步,而是更注重课堂实际生成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系列追问。每个晚上,更多的是用心总结当天课堂过程中的亮点与不足,并及时把反思形成文字。反思时,最少追问自己三个问题:第一,今天的课堂学生愿意听的环节是哪些?为什么?第二,今天课堂对核心问题的解决方法是否得当?过程性效果如何评价?第三,今天历史课堂的核心素养目标是否落实得当?立德树人是否只是标签式?整堂课还可以进行哪些方面的精细化调整?这些反思为二次、三次备课提供了有益借鉴。这次改变,使我坚定了“课堂不是排练好的,是在与学生的互动中实时生成的”信念,坚信能根据课堂中学生不同表现适时调整教学的教师,才能走得更远。
2. 从重视教学结果到重视教学过程性评价
执教以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最重视的还是自己的教学结果,研究的重点是教材、教法与学法。从2016年,特别是使用部编教材以来,我的理念发生了变化,从重视教学结果转向重视教学过程性评价,从知识能力本位转为素养本位,从重视学生的知识学习过程转为发展核心素养的过程,从发展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制订教学评价目标,将问题解决的水平作为教学评价目标的核心内容。
如何基于立德树人的目标,真正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从微观教学来看,在每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我都会依据课程标准精神,参照学业质量评价标准相关要求,将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学习及掌握情况的教学评价划分为四个层次,满足绝大多数学生的课堂需求。我鼓励学生们互相评价,彼此分享历史学习的心得,共同进步。从宏观的历史思维来看,我努力提升自己的思维站位,培养学生“大历史”的逻辑框架,鼓励他们记录自己的成长历程—“档案袋评价法”,定期与学生单独谈心,不会因为学生某次成绩下滑而忽视对其整体学习的肯定。
“风物长宜放眼量”,教学过程性评价不仅带给学生知识上的改变,而且也对他们的发展产生了长远影响。学历史,可以让年轻的学生们站在世纪的节点上,了解我们过去对未来的构想,完成我们现在对过去的追思、对未来的畅想,以及我们将在未来对现在的回望。这种深远的影响超越了教师个人和高考评价的限制,会让他们走得更远、更好。
三、不变的初心:在前行中坚守
1. 坚持专业阅读的初心不变
最初,为了解决新课改带来的困惑而进行了任务清单式阅读。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我从任务式阅读变为主动阅读、醉心阅读,把阅读当作一种生活习惯,不再有“等有时间再阅读”的心理。《黄爱华与智慧课堂》让我体会到每堂课的开讲要“趣”、新授要“实”、练习要“精”和结尾要“活”;《追求 探索 卓越—四十位教育名家名师风采录》使我坚定名师成长的基本规律,我坚守这些基本方式,具有了高度的“成长自觉”。阅读让我归于平静,与伟人、名人对话;思考让我穿越岁月的迷雾,锤炼自己的教育智慧。人有思想,才有魅力,教师更是如此。大师的思想如火把,教师的思想可以为蜡烛;火把可以照亮更广阔的空間,蜡烛至少可以照亮一间教室的灵魂,引导学生的灵魂向更高更远处健康地发展。
2. 和谐的师生关系从未改变
“用心灵赢得心灵,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二十七年的教育工作,我用自己的爱心、耐心、真心赢得学生们的亲近、尊重和喜欢。刚工作的时候,学生们喊我“芹姐”,甚至给我起外号“二丫”,因为我讲第二次鸦片战争那一课时,学生们突然联想到了主持人王小丫。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们喊我“芹姨”“秀芹妈妈”,很多学生会把自己最私密的事情向我倾诉。因为很多学生把他们的负面情绪倾诉给我,关系亲近的同事戏称我为“垃圾桶”。已经毕业的学生,大多喊我“老任”,遇到开心的事情与我分享,遇到烦心事依然会找我讨主意;跟几位在莱阳的学生则是像亲人一样交往,他们的孩子会时常来我家小住;不止是教师节、春节等节日,时时都会收到学生来自天南海北的温暖问候。教师身份带给我的幸福感与日俱增。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执教二十七年来,每一次面对课程改革、教学创新,我都能从容不迫地应对挑战,发挥专业能力,做到每次课前精心准备、讲课时有所创新、课后及时反思。如果让我再选择一次,回到18岁,我还会义无反顾地选择历史系,选择成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
(作者单位:山东省莱阳市第九中学)
责任编辑:胡玉敏
huym@zgjszz.cn
一、多变的教材:在课改中求索
1. 教材变化带来困惑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高中历史教学从重视“双基教学”到“三维目标”,再到当下的“核心素养目标”。大学实习期间跟随的指导教师是“双基教学”的实践者,他特别善于运用顺口溜等技巧引导学生们掌握基本知识。踏上教学岗位后,经历的主要是三维目标教学和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这期间有过三次教材版本的变化,2004年以前使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版教材(以下简称“人教版教材”),2004年到2019年使用的是岳麓书社版教材(以下简称“岳麓版教材”);从2019年9月开始使用部编教材。
人教版教材按时间顺序进行通史讲授:中国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世界近代史、现代史。体系完整、语言表达清晰、逻辑性强。
新课改开始,全国高中历史教材有四个版本,烟台地区使用的是岳麓版教材。这个版本的教材按照专题模式呈现,三本必修教材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视角展开,六本选修教材涵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社会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六个方面。受历史教师人数有限、学生选考教材的多样性等因素影响,县市高中要开齐所有选修课很困难,所以大多数县市高中都是从六本选修教材中选一本给学生集体开设。岳麓版教材与人教版教材相比,变化很大。最初开始使用这版教材的时候不是很适应,时常在心里批评教材语言表达逻辑性差。其他教师也有同感,尤其是在集体备课的时候,“××课节题目和子目、段落、语句之间的逻辑怎么理不清”“知识碎片化倾向较为明显,教材像散文。同一知识内容,一会儿出现在教材正文大字部分,一会儿出现在教材小字或者注释部分,学生看不到整体知识”,这类声音此起彼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很怀念之前的人教版教材,时常拿出来进行教学参考,对岳麓版教材抱有一种质疑、抗拒的态度。后来,四个版本的教材在市场竞争中不断调整,教材在变薄,体系也清晰了很多,岳麓版教材最终体现出了优势并获得了全国大部分地区的认可,我们也逐渐适应、认可了岳麓版教材。
2019年9月,山东省高一开始统一使用部编教材。部编教材有两本必修教材,以通史呈现,上册讲的是中国通史,下册讲的是世界通史,所有学生必修学习;三本选择性必修教材,以专题方式呈现,供等级考学生学习;选修内容包括“史学入门”与“史料研读”,供学生自主学习,学校不统一开设。与2004年课改相比,这次课程教材的体系与选取内容的变化,没有给我们一线教师带来太多的困惑。
山东省是第一批正式使用部编教材的省份,之前虽然有省份使用过试教版教材,但没有留下太多参考资料,备课时找不到太多优秀的参考资料。相对来说,老教师更喜欢借鉴已有的资料与经验,年轻教师更擅长自主创新。但我认为与新课改、新教材相对应的,是教师的新思考、新理念。所以,年龄对我来说不是限制,我一边借鉴已有资料和教学经验,一边积极学习新的专业技能,用心把握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点。由此,开启了我的新一轮课改之路。
2. 主动改变教学方法
在2004年之前,我的课堂教学更多的时候是由我来把控课堂,我会把精心准备的知识“掰碎了传递给学生”;从2005年开始,为了应对“一个课标、多个版本教材”的变化,原来的传递式教学逐渐转变为开放式教学,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思考时间还给学生。力求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教师由之前课堂的操控者变为学生课堂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最终达到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学科思维能力的目的。
2010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这一年,我们学校积极开展关于构建普通高中学习共同体的实验,我作为“莱阳市名师”多次被派到昌乐二中学习。最初,我“照方抓药”地复制了昌乐二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开放式课堂模式,让课堂活跃、开放起来,但我过分夸大了导学案的作用,使导学案成了知识传递的代名词,教师主导讲授的教学状况并沒有太多改变。我的课堂只是看起来变成了“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其中”,但学生的深度思维并没有被调动起来,在看似热闹的过程中,有些“学困生”成为合作学习的局外人。这让我开始反思:怎样才能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我加强了阅读,多次与新老同事交流,珍惜每一次外出学习的机会,抓紧向专家老师们请教。
在外出学习过程中,我接触到了黎加厚教授的“学习地图”模式,开始改变传统的课前线性预习教学法。2011年,我给莱阳市入职三年之内的所有高中历史教师上“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示范课时,把课前线性预习改变为结构化预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课上,我一改以往使用填空式导学案导学的做法,采用“学习地图”模式,将学习问题单下发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结构化预习,激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课前线性预习开始向结构化预习转变。
结构化预习之后的课堂结构由传统的五环节变为“了解—理解—见解”三步走模式,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越来越积极,越来越主动。原来的五环节课堂使学生听完课感慨“学历史,果真如此”,如今的三步走课堂结束时,学生感慨“懂历史,原来如此”。而我也由仅仅站在讲台上、奋战在黑板前的传授者变为适时站在学生后面观察、站在学生中间合作、站到学生前面的引导者。
在助力学生成长与备战高考的同时,新改课也成就了我:2009年被授予“莱阳市优秀教师”;2011年获得了烟台市“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2004年以来先后四次获评烟台市高中历史优质课;2016年执教的“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获评山东省优质课。这些来自业界的高度评价和肯定,也鼓励我进一步充实、提高自己。 二、内化于心:教学理念的改变
1. 从重视教学预设到重视教学实际生成
在新课改之前,我也算是那个年代里的优秀教师,非常重视教学设计。每晚躺在床上,我都要把写好的教学设计在脑子里过几遍,预想第二天的课堂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应该如何解决。所以,即使是刚毕业的我,也未出现过被学生“晾挂黑板”“问倒在讲台上”的尴尬,反而收获了教学副校长“路过”听课,动员其他年轻教师来学习的成就感,更取得了所教班级全市第一名的好成绩。正因为突出的教学成绩,我被教育局从普通高中调到了重点高中。这件事极大地鼓舞了我,喜悦之后,我也开始反思,按照预设演练好的“剧本”能让一位优秀教师走多远?
来到重点高中,我一如既往地投入新课改中,教学理念上也能与时俱进。大约从2011年开始,我的课堂最大的变化是不再刻意强调按教学设计走好每一步,而是更注重课堂实际生成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系列追问。每个晚上,更多的是用心总结当天课堂过程中的亮点与不足,并及时把反思形成文字。反思时,最少追问自己三个问题:第一,今天的课堂学生愿意听的环节是哪些?为什么?第二,今天课堂对核心问题的解决方法是否得当?过程性效果如何评价?第三,今天历史课堂的核心素养目标是否落实得当?立德树人是否只是标签式?整堂课还可以进行哪些方面的精细化调整?这些反思为二次、三次备课提供了有益借鉴。这次改变,使我坚定了“课堂不是排练好的,是在与学生的互动中实时生成的”信念,坚信能根据课堂中学生不同表现适时调整教学的教师,才能走得更远。
2. 从重视教学结果到重视教学过程性评价
执教以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最重视的还是自己的教学结果,研究的重点是教材、教法与学法。从2016年,特别是使用部编教材以来,我的理念发生了变化,从重视教学结果转向重视教学过程性评价,从知识能力本位转为素养本位,从重视学生的知识学习过程转为发展核心素养的过程,从发展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制订教学评价目标,将问题解决的水平作为教学评价目标的核心内容。
如何基于立德树人的目标,真正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从微观教学来看,在每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我都会依据课程标准精神,参照学业质量评价标准相关要求,将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学习及掌握情况的教学评价划分为四个层次,满足绝大多数学生的课堂需求。我鼓励学生们互相评价,彼此分享历史学习的心得,共同进步。从宏观的历史思维来看,我努力提升自己的思维站位,培养学生“大历史”的逻辑框架,鼓励他们记录自己的成长历程—“档案袋评价法”,定期与学生单独谈心,不会因为学生某次成绩下滑而忽视对其整体学习的肯定。
“风物长宜放眼量”,教学过程性评价不仅带给学生知识上的改变,而且也对他们的发展产生了长远影响。学历史,可以让年轻的学生们站在世纪的节点上,了解我们过去对未来的构想,完成我们现在对过去的追思、对未来的畅想,以及我们将在未来对现在的回望。这种深远的影响超越了教师个人和高考评价的限制,会让他们走得更远、更好。
三、不变的初心:在前行中坚守
1. 坚持专业阅读的初心不变
最初,为了解决新课改带来的困惑而进行了任务清单式阅读。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我从任务式阅读变为主动阅读、醉心阅读,把阅读当作一种生活习惯,不再有“等有时间再阅读”的心理。《黄爱华与智慧课堂》让我体会到每堂课的开讲要“趣”、新授要“实”、练习要“精”和结尾要“活”;《追求 探索 卓越—四十位教育名家名师风采录》使我坚定名师成长的基本规律,我坚守这些基本方式,具有了高度的“成长自觉”。阅读让我归于平静,与伟人、名人对话;思考让我穿越岁月的迷雾,锤炼自己的教育智慧。人有思想,才有魅力,教师更是如此。大师的思想如火把,教师的思想可以为蜡烛;火把可以照亮更广阔的空間,蜡烛至少可以照亮一间教室的灵魂,引导学生的灵魂向更高更远处健康地发展。
2. 和谐的师生关系从未改变
“用心灵赢得心灵,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二十七年的教育工作,我用自己的爱心、耐心、真心赢得学生们的亲近、尊重和喜欢。刚工作的时候,学生们喊我“芹姐”,甚至给我起外号“二丫”,因为我讲第二次鸦片战争那一课时,学生们突然联想到了主持人王小丫。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们喊我“芹姨”“秀芹妈妈”,很多学生会把自己最私密的事情向我倾诉。因为很多学生把他们的负面情绪倾诉给我,关系亲近的同事戏称我为“垃圾桶”。已经毕业的学生,大多喊我“老任”,遇到开心的事情与我分享,遇到烦心事依然会找我讨主意;跟几位在莱阳的学生则是像亲人一样交往,他们的孩子会时常来我家小住;不止是教师节、春节等节日,时时都会收到学生来自天南海北的温暖问候。教师身份带给我的幸福感与日俱增。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执教二十七年来,每一次面对课程改革、教学创新,我都能从容不迫地应对挑战,发挥专业能力,做到每次课前精心准备、讲课时有所创新、课后及时反思。如果让我再选择一次,回到18岁,我还会义无反顾地选择历史系,选择成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
(作者单位:山东省莱阳市第九中学)
责任编辑:胡玉敏
huym@zgjsz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