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6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而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整合的提法早已在中国学前教育专业领域倡导多年,但时至今日,依然有不少误解,扭曲了整合的本意。
理解素质教育,把握整合的目的
要理解整合,首先要明确我们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应对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迈进的必然选择,是旧教育观念向新教育理念的转变,是一场深刻的教育革命。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基。中共中央办公厅颁布的《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
《决定》对素质教育的内涵交待得非常清楚。第一,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包括幼儿园在内的各级各类教育必须坚持。第二,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是提高国民的根本素质,而其中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即培养学生有自己的创新想法,并能通过自己的实践把创新想法变为现实的能力。素质教育已不再像过去那样强调对知识与方法简单的灌输,而主张教师的引导是隐性的、富有启发性的。实现如此启发式引导的关键在于教师要弄清课程所涉及的知识、技能间内在的生态的联系。只有如此,才知道如何引导、启发。第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书本不是知识的本源,实践才是知识的源泉。因此,领域整合的目的在于在真实的生活实践中真正实施素质教育。
理解幼儿生活实践的内涵,把握整合的重要途径
纵观人类历史发展,从远古到现代,人类一直是在生存需要的推动下,在自我探索中实现自我发展的。生存需要始终给人类自身以强大的发展动力和正确方向。但凡养育过孩子的人都会认识到,孩子刚开始是会自我学习的,但包办的生活、灌输的教育却容易剥夺幼儿自我发展的能力。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人类的一切知识归根结底都是为实践服务的。《决定》所指出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体现在幼儿园教育中就是幼儿园教育应与幼儿的生活紧密结合。
比如,让幼儿观察红薯的生长过程,进而发现红薯的栽培技术,而不是从成人那里学会现成的栽培技术,就属于生存性教育实践活动。红薯栽培活动帮助幼儿认识到了食物的来源,这样的基本生存问题本身就属于健康领域;伴随红薯的栽培,幼儿了解了一系列的科学发现,体验了使用工具带来的便利,了解了劳动工具的发明过程,这就涉及科学领域;为了相关活动的顺利开展,幼儿之间建立起各种自发的劳动协作关系,涉及社会领域;同样,幼儿感受到了相关因素对于生存的意义,也是审美价值发现的过程,是真正的审美活动,体现了艺术领域的核心追求;而上述所有活动都是语言发展的源泉和途径。
很显然,通过真实的生活实践,我们实现了五大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
理解领域核心能力,把握整合的关键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与《指南》对五大领域的划分,是为了满足幼儿教育工作者深入认识幼儿教育规律的需要,而不是为了直接指导教育活动的开展。要切实有效地发挥《纲要》、《指南》对教育活动的指导作用,就要实现领域的整合。而领域整合的基础是分析,因此我们特别需要弄清楚五大领域的核心能力。只有弄清核心能力,才能清楚地看到领域之间的内在联系,自然实现领域整合。
健康
健康领域的教育在引导幼儿认识自然与生活的前提下,逐步实现幼儿生活的自理,并促进幼儿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只有通过幼儿生活能力的培养,才能抓住健康领域的核心。这里所指的生活能力不单是生活技能的培养,而是幼儿学会解决自己生活中的问题。比如,洗手。如果仅把洗手程序分解直接贴在盥洗室,让幼儿通过观察模仿学会洗手,容易流于形式,偏向灌输。但如果激发了幼儿自己产生洗手的需要,引导幼儿自己学会洗手,则是素质教育的落实。
语言
弄清语言领域核心能力的关键在于首先要弄清语言是什么。语言不是知识,语言仅是表征知识的符号,是传递知识的载体,不要把知识教育等同于语言教育。其次,要弄清语言是如何产生的。语言是在共同生活需要的驱动下,在无法独自满足自己需要的情况下,在共同建构社会劳动协作关系的过程中产生的。语言是交流经验的手段,是有共同经验的人群为了交流的需要而对经验进行集体约定的声音和符号系统。交流的需要是语言产生的动力,共同经验是语言产生的源泉。没有共同经验做基础,语言就成为躯壳,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一般,幼儿的口头语言发展是滞后于其实践活动的,因为他不可能知道新的实践活动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表达。因此,发展口头语言的一般方法是让幼儿在新的实践活动之后,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叙述自己的活动,尝试描述新的实践经验,逐渐发展口头语言。另外,幼儿用于表征新获得经验的“绘画”及其他“艺术形式”是幼儿书面语言的创造性发展载体,同样不能忽视。
艺术
艺术产生之初是人们交流的手段,发挥更多的是语言的功能。就艺术领域来说,其目标无论是感受美、表现美、还是创造美,究其本质是启蒙并培养幼儿正确的审美价值观。审美的核心是对价值的褒扬,构成价值的基础是需要的正确满足。所谓需要的正确满足是指需要的满足要合理,不仅要有利于自己的健康生活,还要有利于他人的健康生活,并有利于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其核心是要反映一定时代的核心价值追求。需要的满足与否总伴随相应的情绪、情感、态度问题。因此,创造安全的心理氛围、形成对事物的正确认知、合理满足幼儿的需要,是形成幼儿正确审美观的基础。艺术就其形式来说,就是对美的事物的再现。美的本质就是能够合理满足人的生存需要,它是审美的关键所在。比如,北京某幼儿园小班的孩子在经历了数天严重雾霾天气后,自己用几种不同的灰色和少许橘色,绘制了一幅关于雾霾天气的涂鸦,很好地表达了自己对雾霾天气的感受,其效果令人震撼,充分体现了艺术的审美价值所在。 社会
要清楚社会领域的核心能力,关键要理解人的社会性是如何产生的。社会性是有共同生存需要的人们,由于彼此不能独立满足自己的生存(生活)需要而主动建构的社会劳动协作关系。幼儿园社会领域的基本教育方法是在激发幼儿满足生活需要的过程中,引导幼儿建构相应的交往方式、交往规则及培养价值选择能力。打个简单的比方,两个孩子要把一盆花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由于力量所限,谁都无法单独搬动,于是两个人经过一番商量,一起把它抬到了另一个地方。而老师在旁观察,在他们需要时给予支持,而不是一味地要求他们服从。否则,如果挪动花盆的要求是老师提出的,抬花盆的办法也是老师建议的,孩子只是在服从指示、机械行动,那自然不是我们期待中的素质教育。
科学
科学领域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科学技术知识的获得,而是以科学技术为探究手段,满足幼儿不断发展的生活需要。满足自身不断发展的生活需要,是幼儿进行科学探究的根本动力和价值所在。幼儿科学教育旨在以幼儿所需生活资料为对象,进行科学探究,认识相应事物的属性和发展变化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探究新的方式方法,更有效地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在这方面,只有充分发挥人类认识史一般规律的指导作用,才能让幼儿真正感受、理解科学知识(技术)产生发展的过程。比如,幼儿园的饮水问题。我们不是要给孩子直接提供适宜温度的饮水,而是要在激发孩子给开水降温的需要的基础上,引导孩子学会给开水降温的方法,并学会判断适宜的温度。
在真实的生活实践中,五大领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共同成为实现生存目的的手段。以科学技术的发现、发明(科学领域)满足不断增长的生存需要(健康领域),以自发的劳动协作(社会领域)为主要劳动方式,通过实践范围的不断扩大发展相应的语言(语言领域,包含作为“形式艺术”的语言),实现健康生存(健康领域)的目的,并在生存目的实现的基础上感受审美(艺术领域)的价值所在,最终实现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
总之,领域整合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开展素质教育活动,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萌发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实施好素质教育,就要在幼儿园建构真实的生活实践主题教育模式。而要把握好生活实践主题教育模式,就要理解清楚五大领域的分类实质、领域核心能力及其相互联系。只有如此,才能超越领域的束缚,实现领域的整合。
理解素质教育,把握整合的目的
要理解整合,首先要明确我们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应对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迈进的必然选择,是旧教育观念向新教育理念的转变,是一场深刻的教育革命。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基。中共中央办公厅颁布的《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
《决定》对素质教育的内涵交待得非常清楚。第一,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包括幼儿园在内的各级各类教育必须坚持。第二,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是提高国民的根本素质,而其中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即培养学生有自己的创新想法,并能通过自己的实践把创新想法变为现实的能力。素质教育已不再像过去那样强调对知识与方法简单的灌输,而主张教师的引导是隐性的、富有启发性的。实现如此启发式引导的关键在于教师要弄清课程所涉及的知识、技能间内在的生态的联系。只有如此,才知道如何引导、启发。第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书本不是知识的本源,实践才是知识的源泉。因此,领域整合的目的在于在真实的生活实践中真正实施素质教育。
理解幼儿生活实践的内涵,把握整合的重要途径
纵观人类历史发展,从远古到现代,人类一直是在生存需要的推动下,在自我探索中实现自我发展的。生存需要始终给人类自身以强大的发展动力和正确方向。但凡养育过孩子的人都会认识到,孩子刚开始是会自我学习的,但包办的生活、灌输的教育却容易剥夺幼儿自我发展的能力。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人类的一切知识归根结底都是为实践服务的。《决定》所指出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体现在幼儿园教育中就是幼儿园教育应与幼儿的生活紧密结合。
比如,让幼儿观察红薯的生长过程,进而发现红薯的栽培技术,而不是从成人那里学会现成的栽培技术,就属于生存性教育实践活动。红薯栽培活动帮助幼儿认识到了食物的来源,这样的基本生存问题本身就属于健康领域;伴随红薯的栽培,幼儿了解了一系列的科学发现,体验了使用工具带来的便利,了解了劳动工具的发明过程,这就涉及科学领域;为了相关活动的顺利开展,幼儿之间建立起各种自发的劳动协作关系,涉及社会领域;同样,幼儿感受到了相关因素对于生存的意义,也是审美价值发现的过程,是真正的审美活动,体现了艺术领域的核心追求;而上述所有活动都是语言发展的源泉和途径。
很显然,通过真实的生活实践,我们实现了五大领域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
理解领域核心能力,把握整合的关键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与《指南》对五大领域的划分,是为了满足幼儿教育工作者深入认识幼儿教育规律的需要,而不是为了直接指导教育活动的开展。要切实有效地发挥《纲要》、《指南》对教育活动的指导作用,就要实现领域的整合。而领域整合的基础是分析,因此我们特别需要弄清楚五大领域的核心能力。只有弄清核心能力,才能清楚地看到领域之间的内在联系,自然实现领域整合。
健康
健康领域的教育在引导幼儿认识自然与生活的前提下,逐步实现幼儿生活的自理,并促进幼儿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只有通过幼儿生活能力的培养,才能抓住健康领域的核心。这里所指的生活能力不单是生活技能的培养,而是幼儿学会解决自己生活中的问题。比如,洗手。如果仅把洗手程序分解直接贴在盥洗室,让幼儿通过观察模仿学会洗手,容易流于形式,偏向灌输。但如果激发了幼儿自己产生洗手的需要,引导幼儿自己学会洗手,则是素质教育的落实。
语言
弄清语言领域核心能力的关键在于首先要弄清语言是什么。语言不是知识,语言仅是表征知识的符号,是传递知识的载体,不要把知识教育等同于语言教育。其次,要弄清语言是如何产生的。语言是在共同生活需要的驱动下,在无法独自满足自己需要的情况下,在共同建构社会劳动协作关系的过程中产生的。语言是交流经验的手段,是有共同经验的人群为了交流的需要而对经验进行集体约定的声音和符号系统。交流的需要是语言产生的动力,共同经验是语言产生的源泉。没有共同经验做基础,语言就成为躯壳,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一般,幼儿的口头语言发展是滞后于其实践活动的,因为他不可能知道新的实践活动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表达。因此,发展口头语言的一般方法是让幼儿在新的实践活动之后,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叙述自己的活动,尝试描述新的实践经验,逐渐发展口头语言。另外,幼儿用于表征新获得经验的“绘画”及其他“艺术形式”是幼儿书面语言的创造性发展载体,同样不能忽视。
艺术
艺术产生之初是人们交流的手段,发挥更多的是语言的功能。就艺术领域来说,其目标无论是感受美、表现美、还是创造美,究其本质是启蒙并培养幼儿正确的审美价值观。审美的核心是对价值的褒扬,构成价值的基础是需要的正确满足。所谓需要的正确满足是指需要的满足要合理,不仅要有利于自己的健康生活,还要有利于他人的健康生活,并有利于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其核心是要反映一定时代的核心价值追求。需要的满足与否总伴随相应的情绪、情感、态度问题。因此,创造安全的心理氛围、形成对事物的正确认知、合理满足幼儿的需要,是形成幼儿正确审美观的基础。艺术就其形式来说,就是对美的事物的再现。美的本质就是能够合理满足人的生存需要,它是审美的关键所在。比如,北京某幼儿园小班的孩子在经历了数天严重雾霾天气后,自己用几种不同的灰色和少许橘色,绘制了一幅关于雾霾天气的涂鸦,很好地表达了自己对雾霾天气的感受,其效果令人震撼,充分体现了艺术的审美价值所在。 社会
要清楚社会领域的核心能力,关键要理解人的社会性是如何产生的。社会性是有共同生存需要的人们,由于彼此不能独立满足自己的生存(生活)需要而主动建构的社会劳动协作关系。幼儿园社会领域的基本教育方法是在激发幼儿满足生活需要的过程中,引导幼儿建构相应的交往方式、交往规则及培养价值选择能力。打个简单的比方,两个孩子要把一盆花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由于力量所限,谁都无法单独搬动,于是两个人经过一番商量,一起把它抬到了另一个地方。而老师在旁观察,在他们需要时给予支持,而不是一味地要求他们服从。否则,如果挪动花盆的要求是老师提出的,抬花盆的办法也是老师建议的,孩子只是在服从指示、机械行动,那自然不是我们期待中的素质教育。
科学
科学领域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科学技术知识的获得,而是以科学技术为探究手段,满足幼儿不断发展的生活需要。满足自身不断发展的生活需要,是幼儿进行科学探究的根本动力和价值所在。幼儿科学教育旨在以幼儿所需生活资料为对象,进行科学探究,认识相应事物的属性和发展变化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探究新的方式方法,更有效地满足自己的生活需要。在这方面,只有充分发挥人类认识史一般规律的指导作用,才能让幼儿真正感受、理解科学知识(技术)产生发展的过程。比如,幼儿园的饮水问题。我们不是要给孩子直接提供适宜温度的饮水,而是要在激发孩子给开水降温的需要的基础上,引导孩子学会给开水降温的方法,并学会判断适宜的温度。
在真实的生活实践中,五大领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共同成为实现生存目的的手段。以科学技术的发现、发明(科学领域)满足不断增长的生存需要(健康领域),以自发的劳动协作(社会领域)为主要劳动方式,通过实践范围的不断扩大发展相应的语言(语言领域,包含作为“形式艺术”的语言),实现健康生存(健康领域)的目的,并在生存目的实现的基础上感受审美(艺术领域)的价值所在,最终实现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
总之,领域整合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开展素质教育活动,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萌发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实施好素质教育,就要在幼儿园建构真实的生活实践主题教育模式。而要把握好生活实践主题教育模式,就要理解清楚五大领域的分类实质、领域核心能力及其相互联系。只有如此,才能超越领域的束缚,实现领域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