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refly08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主阵地。如何转变教育观念、弃旧汲新,培养出一代有扎实基础、有创新精神、有开拓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今教师的首要任务,那么我们又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呢?
  
  一、设疑启智,营造创新氛围
  
  英语课堂教学中每一个教学步骤都应多设信息沟,层层递进,可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或语言材料,设计适量灵活性较大的思考题,或让学生从同一来源的材料或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培养学生积极求异的思维能力。设计此类思考题,让学生进行讨论、争论、辩论既调动了学生积极运用语言材料组织新的语言内容,又训练了他们从同一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的求异思维能力。
  当学生对这类讨论性问题产生兴趣时,他们会不畏艰难、积极主动地学习,老师应不失时机地给学生创造学习英语的氛围,加强语言信息的刺激,营造创新教学氛围。
  
  二、学生主体作用的确立
  
  (一)以学生明确的学习目标激励自身主体意识的不断增强
  学生是学习的承担者,是保障其主体地位的决定者。学生为了能使自己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把自己置于主体地位,应努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要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而英语就堪称为时代信息的首要载体。对于中国人来说,学好英语就等于打开了世界之窗,使自己与世界联系得更为密切。学生只有把英语学习的目的与自己全部生活的目标联系起来,才能把英语学习真正作为自己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才能真正增强自己的主体意识。
  2.要正确认识自己在学习中的作用。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认为:“English can not be taught.It must be learned.”学生必须认识到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方可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3.要善于自我激励学习动机。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对学习兴趣的形成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它是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形成的基本条件。一个有强烈学习动机的人,才会有强大的学习动力,也才能主动地投入英语学习中。
  4.要善于自我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学生要自觉地确立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总结学习方法,建立认知结构。从学习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某种满足感,并以兴奋活跃的思维状态面对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在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的同时,使基础知识转化为语言技能,并发展成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二)以教师正确的教学理念促进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做到:
  1.更新教学观念。首先,要具有新的人才观。二十一世纪将是高科技、高竞争的时代,对外语人才的要求显然与过去不同。二十一世纪要求青年一代具有广阔的胸怀,丰富的知识,聪敏的智慧,开拓的精神,高尚的道德,完善的人格。传授英语基础知识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之一,但还需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学生的能力,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其次,要认识到教师角色的转变。以往的英语课堂教学,教师多数扮演的是一种家长式的角色。而未来的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方面作出最重要的改变是“走出演讲的角色”,并认为“所有优秀的教师都是激励者、促进者、辅助者和协调者”。
  2.确立为学而教的指导思想。要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教师就要把以“教”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学”为重心,把以“研究教法”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研究学法”为重心,并做好教与学的最佳结合。以“学”为重心,其基本精神就是使学生爱学习,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面对21世纪对人才的需求,“授人以渔”已成为为师者的最高教育境界。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兴趣是一种学习的动力,学习英语的兴趣越浓,学习的积极性就越高,学习的效果就越好。课堂教学是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行为的重要场所之一,教师应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使课堂生动、充满乐趣。英语学习的兴趣产生之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方法会逐步改善,继而产生强烈的参与愿望。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发挥出的主体作用反过来又能促进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教与学真正进入良性循环。
  
  三、培养发散思维,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有位名人曾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有研究表明,讨论式、质疑式的教学有利于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的发展。要让学生丰富想象,积极探索求异,坚持独立见解,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通过设疑创设情境,给予每位学生参与的机会。让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的知识,大胆进行发散创造。如:在教过去进行时,出示一幅简笔画有关一位学生在学习的情况,而旁边有他的爸爸在看报。在出示图时我们可以先把这个学生在干什么遮住一半,然后问:“What were the children doing when his father was reading a newspaper?”那么這时学生们就会进行猜测,并积极发言,从而给他们提供了发散思维的机会。
  课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计新颖别致、并能唤起学生共鸣的问题。让学生在独立思想的基础上,再进行集体讨论,集思广益。也可以用所教的知识,让学生自由地求异发散、编写新的内容。如一篇文章教完之后可以在黑板上写几个关键词让学生自己去编一些内容。这样会使学生相互启发、相互交流,从而以创新意识来灵活运用语言知识。让学生凭自己的能力与摸索解决新问题,掌握新知识。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也得以真正提高。
  总之,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一种认识过程,也是一种探究过程。教育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探索与创造,英语的课堂教学只有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很好地进行统一,不断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逐步培养其求异创造能力。
其他文献
临床资料患者,女,68岁。主因面、颈部红斑40年余,鼻部破溃、糜烂2年余,于2013年2月就诊。40余年前患者左侧面部外伤后局部出现红褐色米粒大丘疹,皮损渐增大增多,延及鼻部、右
摘 要: 为更好地贯彻《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本文以“任务型教学”为切入点,从理论层面及具体实践方面,从任务型教学、交际法、习得、学习等概念入手,概要分析了任务型教学的必要性和局限性,并对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具体设计和实施任务进行了举例和阐述。  关键词: 任务型教学 初中英语课堂 必要性 局限性    前言    《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提高学生适应多元文化为背景的社会交际能力是时代的要求,
兴趣、知识和能力是现代小学生最需要的,也是英语教师所追求的。我们只有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多参与一些积极有效的、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使他们快快乐乐地获取知识,轻轻松松提高他们的英语素质。为此在教学中我进行了一些尝试,做到了以下几点,也从中品尝到了新课改的“甜头”。    一、让学生自主“动”起来    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心理
患者出现心脏骤停症状主要表现在,患者的心脏泵血功能机械突然间停止运作,进而引发患者全身的血液循环出现中断,并且患者的呼吸已经停止,患者的意识也在逐渐丧失.当患者出现
期刊
一穷人会运动发生在1933年5月。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我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1933年春,又侵占热河,接着攻打长城各口。虽然驻长城各口的一部分有爱国
近年来,我国高校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能否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关键还要看学校的管理水平。众所周知,管理的核心是人,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关系到管理的好坏。而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角色
改革开放前后,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改革开放之前,中国近代史研究受到传统思想的限制,因此,中古近代史研究的成果十分有限,因此积极探究改革开放前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的传播、创新和应用离不开创造性人才,创造性学生的培养也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翻译式”、“灌输式”教学方式仍然存在;英语实践的量少、内容死、面窄,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得不到应有的提高。当今的科技日新月异,经济发展迅速,这就给我们提出了挑战。创造性学生的培养离不开创造性劳动。    一、 巧设游戏情景,诱发创新兴趣    1.在课堂教学中穿
何谓中点四边形?依次连接四边形各邊中点所得的四边形称为中点四边形。  一、例题解析  例1:在北师大版教材《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三章中有这样一道题目:任意作一个四边形,并将其四边的中点依次连接起来,得到一个新的四边形,这个新四边形的形状有什么特征?请证明你的结论,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在做这道题时,我请学生画一画、推一推、量一量、猜一猜并证一证。  思路点拨:为了说明题目的一般性,我们在教材原图(图
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强化党建引领,与学校周边街道、社区和单位党组织开展党建共建共享共创活动,探索形成“五联五化”机制,充分发挥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