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朗读训练 提高语文素养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朗读是学生语文学习的一项基本功。朗读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技能,还能让学生从中受到品德教育、审美教育,从而更深入地去理解文本。因而,抓好朗读训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在角色中诵读,体验文章情感
  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是十分有道理的。对文章的理解光靠教师的讲解是不够的,往往是教师说得磨破了嘴,学生还是“云里雾里”。而让学生自由朗读、互相学习、教师指导,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指导学生分角色表演朗读,目的是通过学生自己声情并茂的朗读,去体验那些渗透于字里行间的隐隐情愫。如学习《青蛙看海》,从指导预习到第一课时的教学,孩子们对故事已经熟读成诵,初步领会了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到达理想的彼岸。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我让孩子们分角色朗读,在青蛙看海的“难”与“不难”的碰撞中,孩子的思维之花悄悄绽放,加上图画和语言的渲染,他们一下子入情入境了。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海,美丽而宽广、神秘而充满诱惑。怎样才能看到她呢?如果你是小青蛙,那苍鹰是谁呢?是老师和妈妈。小松鼠是谁呢?是朋友,是老师,是伙伴,是伴侣。是啊,有了指引,有了陪伴,有了鼓励,我们就离那片海越来越近了。美妙的课堂、幸福的享受,情感的洗礼、精神的共振,如此美丽,如此难忘。
  
  二、在分析中精读,提高作文水平
  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文章不是无情物,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深入领会其中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学生丰富了知识,锻炼了思维,学到了作文的方法和技巧,写起文章来也就得心应手。
  “耳醉于音,心同其情”,好的作品一定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逐渐养成主动读书的好习惯。书越读越多,积累的材料也越来越多,做到“腹中藏书一万卷”,自然“下笔如有神”。爱读了,会写了,学生的积极性也会随之提高,长期坚持,语文成绩也就提高了。如果拿到一篇文章,我们走马观花看一遍,粗枝大叶,贪图求快,不思考不分析,结果书读得很多,却像沙子过水一样,不能留下深刻印象。我们通过认真朗读,反复推敲,遇到一些不认识的字查查工具书,读准音,弄清意思;对一些好的句子,反复朗读,仔细琢磨,刨根问底。这样日积月累,知识也就越来越丰富了,这对提高作文能力大有好处。
  
  三、在情境中品读,培养学生语感
  朱作仁教授指出:“不少语文教学上的弊病,如脱离语言文字,进行架空分析,或离开课文的整体而布置大量零碎的练习,结果事倍功半,学生所得甚微,这都跟忽视语感的培养有关。”新课标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语感不可能通过教师的“讲”而获得,朗读才是正确的途径。
  1.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获得语感
  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正确、敏锐、丰富的感受力。要想听懂别人的话,正确表达自己的内心所想,必须培养较强的语言感受能力。能够快速培养学生语感的唯一捷径便是朗读。教学时,教师应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把课文人物的思想感情转化为自我的思想感情。如教学《九寨沟》,在让学生初读课文后,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视频、声音、图片等资料把美丽而神奇的九寨沟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自然而然体会到了九寨沟宛如“童话世界”的美妙,有如身临其境,已经把自己当成文中的主人公、小导游,游九寨,赏美景。在教师精心创设的情境中,学生不禁陶醉于祖国的山水美景,折服于灵幻的异兽珍禽,深入地体会文章含义及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培养学生语感。
  2.引领学生在诵读中体察语感
  作家老舍先生说:“除了注意文字的意义外,还注意文字的声音与音节。这就发挥了语言的音韵美。我们不要叫文字老趴在纸上,也须叫文字的声响传到空中。”老舍先生虽然讲的是文学创作,但我们阅读作品时也要进行音韵美的赏析。教学时,应充分利用它来作为语感训练的材料。如,教学《烟台的海》这一课时,应安排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有表情、有情感地反复潜心诵读,抑扬的语调、变化的速度、语音的轻重,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烟台四季不同的海上奇观和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感情。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有目的地、合理地、有重点地加强朗读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
其他文献
作文是一种展示生命、反映生活、与人交流、引发感想的活动。在写作指导中,我们要引导学生体验生活,观察事物,从生活中收集素材并真实地记录,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样日积月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通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与完整。  一、前置性学习,为语文课堂教学服务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凡是学生能做到的,教师不要包办。在预习阶段,教师可要求学生:①通过查阅工具书,掌握生字,理解词语。②标出自然段,画出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句、段。③思考课后习题。④查阅搜集与本课相关的
作家李锐说:“作家就是在词语的池塘里游泳的人。”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在知识的梯子上攀登时,使他迈出最初的,在我看来也是最宽阔的步伐的,就是通过词来认识世界。让词在儿童的
鸡传染性鼻炎为呼吸道疾病中主要传染性疾病之一,感染率和死亡率均较高,尤其是在夏季是其发生高峰期。主要介绍了鸡传染性鼻炎的病原、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诊断方
从刘勰的“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到李吉林老师的“物”激“情”、“情”发“辞”、“辞”促“思”,情境教学已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然而“情境”实践中,依旧有不少遗憾……    1.情境与生活相连,何需寻寻觅觅    (一个大雾弥漫的上午)  师:看——(师张贴课题“雾姑娘”及一幅“飞天”样的古代美女图在黑板上)她就是“雾姑娘”,美不美啊?想和她做朋友吗?  生:很美!  生:想!  师:“雾姑娘”来了!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对话”,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这种对话教学理念下,教学过程在本质上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学过程追求的是一种沟通、理解和创新,体现的是对话主体间视界的融合、精神的相遇、理性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提问”便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一、精心选择问“点”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阅读教学中的提问,主要的目的在于引导学
日前,由北京鑫茂华商进出口有限公司申请的进境澳大利亚肉牛(屠宰用)检疫许可证获质检总局批准,这是渤海新区首个获得这一资格的企业,标志着黄骅进境澳大利亚肉牛项目正式进入运营
为进一步提升规模养猪场、屠宰企业生物安全水平,2019年,浙江将开展生猪产业全链条严管“百场示范、千场提升”行动,力争全年完成1000家规模养猪场、屠宰企业改造提升,好中选
奶牛隐性乳房炎是危害奶牛场生产作业的重要疾病之一,防治不当将造成巨额经济损失。对四川雅安地区某牛场的86头泌乳期奶牛进行隐性乳房炎发病情况的调查统计。采用兰州乳房
我校地处农村边远山区,学生阅读量少,知识面窄。对于作文,学生怕写,老师怕教,学生作文水平不高。針对作文能力难以提高的问题,我校教研人员深入乡属各小学,深入课堂进行调研,全面了解作文教学的情况。以下是存在的主要问题:  1.作文教学的研究活动少,阅读与作文脱节,作文教学未得到重视。  2.作文训练少。大部分教师只对语文园地的习作进行训练,而作文是一种技能,仅靠这几次习作训练是很难提高习作水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