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掌握法语复合时态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yu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法语时态考验法语学习者的基本功。然而,法语时态对于很多学生而言纷繁复杂,很难记忆。本文将法语时态化零为整,分为简单时态和复合时态,概括复合时态的“共性”,分析复合时态的规律,提供凝练简洁的口诀,以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轻而易举地掌握法语复合时态。
  关键词: 法语 复合时态 助动词 过去分词
  法语时态是法语学习者最大的学习障碍,很多同学在众多的时态中“纠结”,甚至“沦陷”。其实,法语的时态归纳起来只有两类:简单时态和复合时态。简单时态只有一个动词构成,动词的词根不变,词缀发生相应变化。复合时态由两部分构成,即助动词 过去分词,助动词只有两个,即avoir和être,过去分词需要与主语和提前的直接宾语进行配合,基本形式和配合规则都一样。只要熟练掌握两个助动词的变化形式和过去分词的配合规则,就可以快速而准确地掌握法语的复合时态。
  一、法语复合时态皆表“完成”
  复合时态和简单时态是对应关系,相对于简单时态而言,复合时态表示“完成”的概念。比如,复合过去时态的构成是助动词的直陈式现在时 过去分词,对应的是直陈式现在时,表示现在已经完成的动作;愈过去时的构成是助动词的未完成过去时 过去分词,对应的是未完成过去时和复合过去时,表示过去的过去;先将来时的构成是助动词的简单将来时 过去分词,对应的是简单将来时,表示现在之后、将来之前发生的动作;条件式过去时的构成是助动词的条件式现在时 过去分词,对应的是条件式现在时,表示事后遗憾;虚拟式过去时的构成是助动词的虚拟式现在时 过去分词,对应的是虚拟式现在时,表示相对于主句而言已经发生的动作;不定式过去时的构成是助动词的不定式现在时 过去分词,对应的是不定式现在时,也表示相对于主句而言已经发生的动作。
  从中我们不难发现,法语的复合时态都表示“完成”,都只变助动词。这意味着,我们只要牢牢记住两个助动词的几个变化形式即可,这样可以大大降低背诵难度。
  二、助动词皆是avoir和être
  法语复合时态的助动词只有两个:avoir和être。以être作助动词的动词主要有17个:na?觘tre(出生),partir(出发),venir(来),monter(上去),rester(逗留),arriver(到达),entrer(进入),sortir(出去),descendre(下来),tomber(掉落),aller(去),mourir(死亡),passer(经过),revenir(回来),rentrer(回来),retourner(回来),devenir(变成)。这些动词作不及物动词,涉及位置移动,一旦发生立即结束。比如,来来去去,进进出出,上上下下,出发到达。出世入世、生生死死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位移,所以助动词也是être,比如,Elle est morte.Elle est née en 1980.
  除了这17个以être作助动词的动词之外,所有代词式动词的助动词也是être。比如,Il s’est couché tard cette nuit.Elle s’est levée t?觝t ce matin.
  除了这两种情况,其他动词的助动词都是avoir。比如,Il a bien dormi.可以说,所有的及物动词的助动词都是avoir.
  需要注意的是,在17个以être作助动词的动词中,有四个动词属于双性动词,兼具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两种性质,即monter,descendre,rentrer和passer。当它们作及物动词时,助动词是avoir,当它们作不及物动词时,助动词是être。比如,当passer的含义为“度过”时,属于及物动词,助动词用avoir。例如,Il a passé ses vacances d’été chez son oncle.当passer的含义为“经过”时,属于不及物动词,助动词用être。例如,Il est passé sur le pont.
  以上举的例子都是复合过去时态,其他复合时态的助动词的选择也要遵循这些规则,只是助动词的形式要根据时态进行调整而已。
  三、过去分词的配合皆循同一规则
  法语复合时态中的过去分词不仅形式一样,而且配合规则一样。笔者总结了一个口诀,可帮助大家轻松记忆:
  复合表完成,
  先看位移否,
  位移必配合,
  自反看场合,
  直配间不配,
  有作助动词,
  一般不配合,
  直宾若提前,
  要和直宾配。
  下面以复合过去时态为例,结合例句说明法语复合时态中过去分词的配合。
  比如,Elle est rentrée chez elle.动词rentrer是位移动词,所以一定要和主语配合,在其过去分词rentré后面加上e.
  Elles se sont embrassées.
  Elles se sont téléphoné.
  这两句话都含有自反代词se,我们要判断一下se是直接宾语还是间接宾语。判断方法很简单,embrasser的用法是embrasser qn,而téléphoner的用法是téléphoner à qn,所以,前一句话中的se是直接宾语,后一句话中的se是间接宾语。按照“直配间不配”的原则,前一句的过去分词embrassé要和主语配合,加es,后一句的过去分词téléphoné不需要和主语配合。
  Elle a pris une robe.
  Elle a acheté des fleurs.
  这两句话的助动词都是avoir,按照“有作助动词,一般不配合”的原则,这两句话都不需要和主语配合。
  但是,如果这两句话中的直接宾语提前,则必须和直接宾语配合,即:
  Voilà la robe qu’elle a prise.
  Voilà les fleurs qu’elle a achetées.
  “la robe”和“les fleurs”都是直接宾语,将它们提到动词的前面,过去分词“pris”、“acheté”分别要和“la robe”,“les fleurs”配合,分别加上“e”,“es”。
  其他所有法语复合时态的过去分词配合都适用这一口诀,只要将这一口诀掌握,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综上所述,法语的复合时态尽管表达不同的含义,但是都具有“完成”的共同特征,而且在助动词的选择和过去分词的配合上,都遵循一样的规则。如果我们将法语的复合时态化零为整,记住它们的“共性”,相信大部分学习者都会惊讶地发现,原来复杂的法语语法竟然如此简单。教师在课堂上如果能够配合电影片段、广告、歌曲和动画等多媒体手段,直观而生动地进行讲解,那么相信一定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熟练掌握法语复合时态。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结合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就小学数学快乐小学提出几条可行的建设性策略。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快乐学习 教学策略  一、引言  什么是快乐学习?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快乐学习就是在以纲要为基准的前提下,
食品写作(Food Writing)是创造性写作专业(Creative Writing)门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欧美很多高校都专门开设了此类课程和研究项目。很多美食作家通过自身的旅行探店,家庭烹饪,亲身品尝的经历,探寻食品烹饪背后所隐藏的历史文化和人情风物。按照世界各地菜系风格的不同,被分割成若干部分,如法餐、意餐、日餐,等等。其中,中国食品(Chinese food)被很多作家单独列出,重点研究,
期刊
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有效的探究活动,不仅能使学生获得扎实有效的数学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能力的限制,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不可能完全等同于科学探究,无论是引导式教学探究还是非引导式教学探究,教师都应是整个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的引导是探究活动成功的关键。  一、在知识的迁移过程中设疑探究  古人云:“学起与思,思源于疑。”教
2011年版《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从而获得对数学的独特体验,把数学学习活动过程变成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善于采取各种教学活动策略,引导学生亲身参与数学知识学习过程,创造学生发现的机会、实践的条件,营造思辨的氛围,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建构数
摘 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个人从事各种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和兴趣引起的,有了动机、兴趣才能从事各种活动,从而达到一定的目的。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强化剂,在学生认识过程与学习活动中起着巨大的推动和内驱作用。兴趣是学习成功的秘诀,是获得知识的开端,是求知欲望的基础,点燃兴趣之火定能绽放绚丽之花。  关键词: 故事激趣 游戏激趣 比赛激趣 激将激趣 点燃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兴趣并不在于认识一眼就能
摘 要: 多媒体技术发展迅速,传统教学模式已略显陈旧,无法适应当今社会需求。同时传统教学模式较难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因此结合网络多媒体技术对英语教学模式进行全新构建已是大势所趋。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技术,将教学变得更为生动、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主体性。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对如何借助网络条件构建全新高职英语教学模式展开分析。  关键词: 网络条件 多媒体技术 高职英语教学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