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中国扶贫事业进入“后扶贫时代”并不意味着贫困问题的终结,贫困的长期性、历史性、复杂性将会继续存在.后扶贫时代将面临防止脱贫群体返贫、如何实现可持续脱贫以及由精神脱贫等新问题,需要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贫困个体的发展两个层面展开,发展职业教育既是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之需,亦是贫困群体个体发展的长远之计.研究表明,在后扶贫时代更要关注相对贫困和多维贫困,重新审视现行的扶贫方式,从人才、技术和文化等多维度综合思考反贫困的具体路径.
【机 构】
: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江西南昌330013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扶贫事业进入“后扶贫时代”并不意味着贫困问题的终结,贫困的长期性、历史性、复杂性将会继续存在.后扶贫时代将面临防止脱贫群体返贫、如何实现可持续脱贫以及由精神脱贫等新问题,需要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贫困个体的发展两个层面展开,发展职业教育既是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之需,亦是贫困群体个体发展的长远之计.研究表明,在后扶贫时代更要关注相对贫困和多维贫困,重新审视现行的扶贫方式,从人才、技术和文化等多维度综合思考反贫困的具体路径.
其他文献
国际社会的多边融合是新时代许多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之一,也是我国高职教育建构跨界—全纳—定格之道的必然选择.对标杆国家进行全景式、立体化的“深描”,有利于在经验镜鉴与迁移中达到视界融合与循证分析.在专业设置管理方面,欧洲、亚洲和大洋洲高职教育发展的优势国家业已形成了自身的独特范式:瑞士的高等专业学院专业设置紧随职业迁徙,新加坡的理工学院专业适应和引领产业发展,澳大利亚的TAFE学院培训包分层对接行业需求.它们基于多元利益相关者共同制衡的专业设置格局和与职业资格证书相配套的能本教育,均可为我国2020-2
数字教育资源因其与课程教学紧密相关,且最易为教学者和学习者运用、体悟与接受,直接彰显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有机融合的深浅程度.2020年新修订的《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是进一步规范和推动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促进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基础性标准,对职业教育数字资源的类型、建设与应用设立了更高要求.基于职业教育数字教育资源发展的视角,从政策话语走向、内涵及其职业技能属性、特征与问题、发展趋势与实践策略等四个方面对《规范》进行解读,并就发展方向提出建议,即多途径、多手段优化数字教育资源配置,探索有效
美国的职业教育证书体系由副学士学位证书、行业认可证书、职业许可证、教育项目证书以及学徒培训证书构成.随着技术革新与产业发展的更迭,美国相关利益主体为提升证书体系的质量,实行可累加证书制度、促进行业认可证书融入学历教育系统以及建立证书导航系统.此改革呈现出积极满足雇主对技能人才的现实需求,注重学习者技术技能水平的持续提升以及治理主体多元化特点,能有效地弥合“技能鸿沟”.
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是应对职业世界变化和挑战的重要举措,本科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是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提质的实质性决策.基于职业教育的类型属性,本科职业教育是一种具有不可替代性的类型本科教育,其专业设置的内容和方式都具有内在的逻辑机理,如专业结构遵循需求驱动逻辑,专业规模遵循效益最佳逻辑,专业布局遵循专业与学科协同逻辑,专业口径划分遵循宽窄相济、适度从宽逻辑,专业方向开设遵循适当分化、柔性设计逻辑,以及专业目录设置遵循自成一体、纵横衔接逻辑.本科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还应具备相应的管理机制加以保障,可聚焦社会人才供
“双创”升级背景下,国家和社会对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作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和主阵地,创业学院仍存在定位与功能模糊,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度浅,创业师资缺乏,创业理论研究不足等问题,直接影响创新创业教育的提质升级.需从创业学院新定位、“普”“专”结合双创人才培养体系、三大平台创业实践体系、多元化创业师资队伍、“一站式”创业服务体系、团队化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研究等方面探析高职院校创业学院的建设路径.
借鉴城市空间论,搭建新生代农民工市民转化城市空间契合度理论模型,通过设计调研问卷对“长三角”地区部分城市的720名新生代农民工市民转化空间契合情况进行调查,从空间需求、空间供给双重视角,运用Biprobit模型分析并判别新型城镇化进程中“80后”“90后”农民工市民转化城市空间契合状态及差异性.结果 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市民转化城市空间供给与空间需求处于不协调状态;在市民转化城市空间供给方面很难满足新生代农民工需求,住房权益、就业机会、失业培训等方面保障性供给偏弱;“90后”农民工受城市空间“边界因素”负影
在产业升级经济结构调整的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层次上移,本科职业教育应运而生,通过对升格的职教本科院校办学定位和相关制度分析,结合路径演化规律,深入分析其变革风险,发现存在办学定位不明,人才培养目标易替代;综合化明显,专业建设易脱离“职业属性”;尚未充分调动利益相关者参与办学的积极性,办学效益提升乏力等风险.进而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组织文化等角度凝练变革路径,提出开展卓越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在骨干专业(群)建设背景下建设特色二级学科;借鉴创业型大学发展理念实现职教本科院校整体转型的变革路径,为其组织变革
提出职教本科发展的四组关键命题,以及一个以中国特色产业体系为中心变量的解释框架.指出职教体系的发育程度是由制造业与治理主体之间的博弈形塑.国家经济战略转变和新一轮技术革命对中国特色的产业结构体系的影响构成职教本科发展的现实基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使命与产业转型升级对企业技术升级影响构成职教本科发展的现实土壤;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构成职教本科发展的理论依据;职业院校办学质量提升和层次分化构成职教本科发展的基础.
运用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工具CiteSpace共现网络、聚类、突显率等功能,以“资格框架”或“资历框架”为主题在CNKI上检索到的发表于1999-2020年的566篇文章为研究对象,对研究机构、文献作者和关键词的发生频率、网状关系、类群关系和突显关系进行可视化处理形成相应图谱,揭示了国内近20年来资历框架研究机构、文献作者、关键词的频率、关系、类群和突显情况变化.研究表明,国家资历框架建设已具备政策、理论与实践的基础条件,行业资历标准和能力单元开发是国家资历框架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学分银行的系统运行机制与学分
民国政府新学制系统的实施,极大地推动了职业教育发展,商科职业教育作为民国职业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服务于社会商业经济发展,是商业人才供给的主渠道,对商业业态发展起到了促进和保障作用,商科职业教育逐步形成了一致并确定的“教以实用”思想.在商科课程的设置、教材的选用、教学方法的实施、学生实用素养的培养、技能训练的效能、商业学校的开办等方面,以实用为目标,服务社会商业经济发展、培养适用商业需求人才的教育导向十分鲜明,充分体现了商科职业教育的职业性特质和应用性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