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化学的发展离不开实验,学习化学也离不开实验。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中,化学新课程改革在理念和内容上都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即倡导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的实质,是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积极从事各种探究活动,亲自发现科学概念和原理,掌握探究技能。作为中学化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实验来说,它更是一种最生动、最直观的教学手段。因此,新课改的化学教学一定要把实验技术的研究放在相当重要的位置,在具体的实验教学中有步骤地进行改革、探索,而要做到这一些,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推动学生实验与并进式实验向“微型实验、点滴化实验”转变
在化学课堂教学实验中,由学生动手操作的实验主要有学生实验和并进实验两大类。与演示实验相比,它更有利于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训练、培养,更能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积极性,对实验的各种现象更易观察,从而印象也更深刻。并进式实验(又称边讲边实验)是学生实验与教师讲授新课相结合的一种课堂教学形式。这种教学形式的实验内容多为定性实验,并且具有使用仪器简单、药品的用量和种类较少等特点。例如,在“元素周期表”的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并进式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但是镁、铝分别与盐酸反应现象不明显,因而收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果将该实验改在点滴板上进行,也就是做微型实验,减少水的用量,相对增加了酸的浓度,同时,选用变色灵敏的pH试纸进行检测,既缩短了实验时间,又大大提高了实验的准确性。具体步骤如下:在点滴板两穴上各放一小块pH试纸,在试纸上滴一滴水,分别将去掉氧化膜的镁条和铝条按压在湿润的试纸上,观察现象。实验结果是镁条立刻在pH试纸上留下蓝色的印迹,一段时间后(约30秒)铝条出现浅绿色印迹,说明镁比铝的金属活动性强。另外,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发学生智力,我们还可以用锌、铁、铅、铜等金属重复上述实验,观察到锌、铁、铅均有显色现象,而铜没有,从而可以定性区分金属的活动性。
微型实验是近年来国际化学实验改革创新的一门前沿课题,是绿色化学的一种新方法、新技术。所谓微型实验,就是以尽可能少的化学试剂来获取所需化学信息的实验方法与技术。虽然它的化学试剂用量一般只为常规实验用量的几十分之一,但其效果却可以达到准确、明显、安全、方便和防止环境污染等目的。实验用量少,污染少,仪器便宜,符合当今社会环保潮流。因此,采用微型化学实验来辅助中学化学教学,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将问题情境教学法应用于演示实验中,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探究功能
问题情境教学法又称问题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需要,从教材入手提出一定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通过问题解决以达到理解和掌握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体系,因而创设问题情境是实施问题教学法的关键。只有那些难度适中且有助于学生形成“既熟悉又陌生”的认知冲突的问题,才能构成问题情境的最佳素材。
这次新课程改革的教材中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实验素材。这些实验素材与旧教材的实验素材相比较,具有现象明显、启迪性强、来源于生活等特点,极易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在探讨石灰石的利用时,可用于谦写的一首《石灰吟》的诗:“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我们可用这首诗来设计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之间的相互转换的问题情境。
三、发展新的化学实验教学评价观
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评价,一般采用量化方法,采取纸笔测试和实验操作两种形式,主要评价学生在化学实验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达标情况,过分关注评价结果,过分注重学术性和规范化,脱离生活实际,使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处于被动的被评价的地位,其弊端日益明显。因此,化学实验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势在必行。
化学实验教学评价的发展观要求评价方式由单一型向多样性转变。量化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使化学实验教学评价不再单一用纸笔测试成绩去体现。在教学中应注意不要直接说“对”或“错”,而应让有不同看法的其他学生也发表意见,再作出评判。定性评价是通过搜集、分析、整理有关资料,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语式评价,这些资料可以来源于学生间的交谈、發言、观察学生的表现、学生的实验报告、同学或小组的观点等等,如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感情、思维品质、实验创新能力、实验探究能力等方面进行定性评价,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全面发展。量化和定性评价相结合,即等级加评语的方式能科学客观反映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使学生明确发展方向。◆(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县莲塘第一中学)
□责任编辑:周瑜芽
一、推动学生实验与并进式实验向“微型实验、点滴化实验”转变
在化学课堂教学实验中,由学生动手操作的实验主要有学生实验和并进实验两大类。与演示实验相比,它更有利于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的训练、培养,更能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积极性,对实验的各种现象更易观察,从而印象也更深刻。并进式实验(又称边讲边实验)是学生实验与教师讲授新课相结合的一种课堂教学形式。这种教学形式的实验内容多为定性实验,并且具有使用仪器简单、药品的用量和种类较少等特点。例如,在“元素周期表”的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并进式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但是镁、铝分别与盐酸反应现象不明显,因而收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果将该实验改在点滴板上进行,也就是做微型实验,减少水的用量,相对增加了酸的浓度,同时,选用变色灵敏的pH试纸进行检测,既缩短了实验时间,又大大提高了实验的准确性。具体步骤如下:在点滴板两穴上各放一小块pH试纸,在试纸上滴一滴水,分别将去掉氧化膜的镁条和铝条按压在湿润的试纸上,观察现象。实验结果是镁条立刻在pH试纸上留下蓝色的印迹,一段时间后(约30秒)铝条出现浅绿色印迹,说明镁比铝的金属活动性强。另外,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发学生智力,我们还可以用锌、铁、铅、铜等金属重复上述实验,观察到锌、铁、铅均有显色现象,而铜没有,从而可以定性区分金属的活动性。
微型实验是近年来国际化学实验改革创新的一门前沿课题,是绿色化学的一种新方法、新技术。所谓微型实验,就是以尽可能少的化学试剂来获取所需化学信息的实验方法与技术。虽然它的化学试剂用量一般只为常规实验用量的几十分之一,但其效果却可以达到准确、明显、安全、方便和防止环境污染等目的。实验用量少,污染少,仪器便宜,符合当今社会环保潮流。因此,采用微型化学实验来辅助中学化学教学,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将问题情境教学法应用于演示实验中,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探究功能
问题情境教学法又称问题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需要,从教材入手提出一定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通过问题解决以达到理解和掌握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体系,因而创设问题情境是实施问题教学法的关键。只有那些难度适中且有助于学生形成“既熟悉又陌生”的认知冲突的问题,才能构成问题情境的最佳素材。
这次新课程改革的教材中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实验素材。这些实验素材与旧教材的实验素材相比较,具有现象明显、启迪性强、来源于生活等特点,极易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在探讨石灰石的利用时,可用于谦写的一首《石灰吟》的诗:“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我们可用这首诗来设计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之间的相互转换的问题情境。
三、发展新的化学实验教学评价观
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评价,一般采用量化方法,采取纸笔测试和实验操作两种形式,主要评价学生在化学实验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达标情况,过分关注评价结果,过分注重学术性和规范化,脱离生活实际,使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处于被动的被评价的地位,其弊端日益明显。因此,化学实验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势在必行。
化学实验教学评价的发展观要求评价方式由单一型向多样性转变。量化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使化学实验教学评价不再单一用纸笔测试成绩去体现。在教学中应注意不要直接说“对”或“错”,而应让有不同看法的其他学生也发表意见,再作出评判。定性评价是通过搜集、分析、整理有关资料,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语式评价,这些资料可以来源于学生间的交谈、發言、观察学生的表现、学生的实验报告、同学或小组的观点等等,如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感情、思维品质、实验创新能力、实验探究能力等方面进行定性评价,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全面发展。量化和定性评价相结合,即等级加评语的方式能科学客观反映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使学生明确发展方向。◆(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县莲塘第一中学)
□责任编辑:周瑜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