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离不开语言,精妙的语言能把学生带入美妙的化境。教师的主导地位能否最大限度的体现出来,就看她能否圆熟的运用艺术性语言引导学生进入语文学习的乐园。毫无疑问,设疑是教学语言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启发学生思维的主要方式。语文新课标指出:课堂提问(即设疑),是以语文学习材料为依托,教师通过对文章的研读产生思维碰撞生发出来的“火花”。这需要教师既立足于学生,又力图使学生能超越“自我”,让学生享受到语言、心灵沟通的愉悦。现实教学中,许多教师的课堂提问却是随心所欲,没有一个系统的提问设计,这样,不仅起不到课堂提问在教学中应起到的积极作用,还使学生对语文课堂产生厌倦情绪。
纵观我国的教育历史,我们的教育家非常重视生成式教学。孔子的“循循然善诱人”,叶圣陶的“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如何诱导?一要提问,二要指点。而好的提问“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形,纯熟之功弥深”。大教育家的精辟之言不言而喻。因此,精彩的提问不仅可以启发学生领悟学习内容,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调动学生学语文的积极性。诚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的最大成功是学生乐学,教学的最大失败是学生厌学。教师的提问若能与学生的心理倾向相一致,就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某种意义上说,“兴趣在教学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课堂提问就是激发学生兴趣有效的形式之一。教师为了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就必须用多种有趣的问题来调动学生的兴趣,教学对象、内容的不同,教师要不时的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用巧妙地设疑获得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因此,问题设计的质量高低关乎一节课的成败。那么,如何进行巧妙地设疑呢?笔者就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从以下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一.抓住文本的兴趣点设疑。所谓兴趣点,就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求知欲望的关键处。在文中能否找到兴趣点考量着一个教师功力的高低。比如我在执教《山中访友》这篇文章时,感触颇深,至今记忆犹新。上课伊始,我直书课题——山中访友,随后设计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想象:作者到山中去访问一个什么样的朋友呢?首先要求学生不看书做出构思想象。学生思考了一会后,全班百分之八十的学生举起了小手,信口开河。学生甲说:去访一位像陶渊明一样的怀才不遇的隐士;学生乙说:作者只是去访一户在山里的帮助过自己的普通的樵夫;学生丙说:作者到山中去访一个武功天下无双的武者;学生丁说:去访一位得道的高僧,论经讲佛。学生的兴趣高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表现欲此起彼伏。此时,我不动声色,让学生翻开书,自己去书中找答案,看谁说得对,学生们急于想知道自己猜得对不对,一个个急不可待地翻开书尽情的读起来。读完后,个个瞠目乍舌,出乎自己意料之外的“朋友”令他们惊讶不已。由此,我便顺藤摸瓜,顺其自然的以表现手法为突破口,学生在期待中愉快的欣赏了美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抓住文本中疑惑点设疑。以疑惑点为突破口,既可化难为易,又可以打开学生的阅读思路,活跃学生的思维。课文中的疑惑点也是文本中的重点、难点,因此,抓住文本中的疑惑点提问非常必要。去年我在教《风筝》这篇文章时,师生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学生对文中“精神的虐杀”这句感到难于理解,首先我引导学生查词典“虐杀”这一词是什么意思,接着,我设置了三个问题:A.作者对小弟的精神虐杀过程中,作者与弟弟各自有哪些表现?B.他为什么那样对待自己的小弟?C.这种“虐杀”在当时只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吗?首先,要求学生四人一组进行合作探究,再拿到班上交流。在交流过程中问题的理解一个个慢慢被突破。我——傲然、按自己的意愿办事、成就感;小弟——瑟缩、惊惶、绝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路打开了。我又问学生:如果这个小弟是你家中的小弟,你会如何处理?学生通过比较之后得出的结论是小弟不会反抗。在第二个问题时学生很容易便联想到封建家庭中的男尊女卑、长兄如父等封建家庭等级制度对孩子身心发展的影响。从而更进一步联想到整个封建社会,再结合历史知识完成了对第三个问题的回答,这样巧妙地设疑使重难点得到了有效地突破。由此可见,巧妙设疑是解读文本的关键,也是引导学生突破难点的有效捷径之一。
三.抓住文本的发散点设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当拘泥于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序,预先设定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成的体验,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在教学中充分发掘教材因素,抓住教材中最能引起发散思维的发散点设问,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这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是十分有益的。何谓“发散点”呢?笔者认为,发散点是指课文中蕴含的具有一定引发、激活思维发散活动功能的材料源。换句更通俗的话说,就是课文中的一些能够启发学生产生多元化想法的问题。从理论上讲,一篇课文的各个环节和内容中都客观存在着“可发散点”。但是,不同“点”的可挖掘深度毕竟不同,能够引起思维发散的广度也不同,对于训练的意义和价值自然也就不同。我在教学中就有过这样的尝试,我在课前设计《散步》一文的思维发散训练时,曾设计过这样一个思路:我将婆孙俩将走大路与走小路的矛盾冲突拟定为“可发散点”,启发学生思考谁的想法更有道理;以此为点,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让学生在辩证的思维中感悟课文。同样,在设计《陋室铭》一文的发散思维训练时,我有过两个思路:思路一是将“往来无白丁”这句话拟定为“可发散点”,启发学生思考是不是没有文化的人就不能与其交往;思路二将思考“安贫”与“乐道”的内在联系拟定为“可发散点”,启发学生思考二者是否根本对立,绝对相互制约。同样,经过对比,我认为后一种思路更好。通常情况下,有价值的“可发散点”并非一目了然,往往以隐性的居多,这就需要教师在训练前精研课文,以敏锐的眼光和缜密的思维寻找、遴选。同时,在一篇文章中如何找文本中的发散点呢?笔者认为,文章不同,方法各异。其常见的方法有以下几种:材料发散法——以某个物品为发散点,设想它的多种用途;功能发散法——从某事物的功能出发,构想出获得该功能的各种可能性;结构发散法——以某事物的结构为发散点,设想出利用该结构的各种可能性;形态发散法——以事物的形态为发散点,设想出利用某种形态的各种可能性;组合发散法——以某事物为发散点,尽可能多地把它与别的事物组合成新事物;因果发散法——以某个事物发展的结果为发散点,推测出造成该结果的各种原因,或者由原因推测出可能产生的各种结果。我在讲解《皇帝的新装》一文时,我便综合运用材料发散、因果发散等方法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皇帝游行结束后,回到皇宫他可能会做什么?”学生们展开想像,一个个举起了小手争先恐后的回答。学生一:“我认为皇帝会下令抓住那两个骗子,因为他们触犯了皇帝的尊严,而后他会把那两个骗子处死。”学生二:“我不同意这种看法,以皇帝虚伪的性格,他处死了骗子则表明了他是一个蠢才,连这样的当也能上?不是蠢才是什么?他可不愿承认这一点,我想他会制作一个特殊的容器,把那件不存在的衣服珍藏起来,而且下令抓住那个小孩子,让他当奴隶,而这种做法也会得到所有大臣的赞同,所以皇帝做这件事的可能性更大些。”学生在发言过程中,不仅拓展了思维的广度,而且学会了结合现实中人性的理性思维进行综合分析,思维能力得到了较好的培养。像这样类似的文章很多,如《我的叔叔于勒》《威尼斯商人》《孤独之旅》等。
总而言之,好的提问,犹如春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好比水中投石,激起千层浪花,打破学生脑海中的平静,使之涟漪阵阵、波澜迭起。为了提高课堂效率,不妨从巧妙地设疑入手,一定会给你的语文课堂带来惊喜。
颜复锦,语文教师,现居湖北秭归。本文编校:左晓光
纵观我国的教育历史,我们的教育家非常重视生成式教学。孔子的“循循然善诱人”,叶圣陶的“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如何诱导?一要提问,二要指点。而好的提问“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形,纯熟之功弥深”。大教育家的精辟之言不言而喻。因此,精彩的提问不仅可以启发学生领悟学习内容,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调动学生学语文的积极性。诚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的最大成功是学生乐学,教学的最大失败是学生厌学。教师的提问若能与学生的心理倾向相一致,就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某种意义上说,“兴趣在教学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课堂提问就是激发学生兴趣有效的形式之一。教师为了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就必须用多种有趣的问题来调动学生的兴趣,教学对象、内容的不同,教师要不时的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用巧妙地设疑获得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因此,问题设计的质量高低关乎一节课的成败。那么,如何进行巧妙地设疑呢?笔者就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从以下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一.抓住文本的兴趣点设疑。所谓兴趣点,就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求知欲望的关键处。在文中能否找到兴趣点考量着一个教师功力的高低。比如我在执教《山中访友》这篇文章时,感触颇深,至今记忆犹新。上课伊始,我直书课题——山中访友,随后设计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想象:作者到山中去访问一个什么样的朋友呢?首先要求学生不看书做出构思想象。学生思考了一会后,全班百分之八十的学生举起了小手,信口开河。学生甲说:去访一位像陶渊明一样的怀才不遇的隐士;学生乙说:作者只是去访一户在山里的帮助过自己的普通的樵夫;学生丙说:作者到山中去访一个武功天下无双的武者;学生丁说:去访一位得道的高僧,论经讲佛。学生的兴趣高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表现欲此起彼伏。此时,我不动声色,让学生翻开书,自己去书中找答案,看谁说得对,学生们急于想知道自己猜得对不对,一个个急不可待地翻开书尽情的读起来。读完后,个个瞠目乍舌,出乎自己意料之外的“朋友”令他们惊讶不已。由此,我便顺藤摸瓜,顺其自然的以表现手法为突破口,学生在期待中愉快的欣赏了美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抓住文本中疑惑点设疑。以疑惑点为突破口,既可化难为易,又可以打开学生的阅读思路,活跃学生的思维。课文中的疑惑点也是文本中的重点、难点,因此,抓住文本中的疑惑点提问非常必要。去年我在教《风筝》这篇文章时,师生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学生对文中“精神的虐杀”这句感到难于理解,首先我引导学生查词典“虐杀”这一词是什么意思,接着,我设置了三个问题:A.作者对小弟的精神虐杀过程中,作者与弟弟各自有哪些表现?B.他为什么那样对待自己的小弟?C.这种“虐杀”在当时只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吗?首先,要求学生四人一组进行合作探究,再拿到班上交流。在交流过程中问题的理解一个个慢慢被突破。我——傲然、按自己的意愿办事、成就感;小弟——瑟缩、惊惶、绝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路打开了。我又问学生:如果这个小弟是你家中的小弟,你会如何处理?学生通过比较之后得出的结论是小弟不会反抗。在第二个问题时学生很容易便联想到封建家庭中的男尊女卑、长兄如父等封建家庭等级制度对孩子身心发展的影响。从而更进一步联想到整个封建社会,再结合历史知识完成了对第三个问题的回答,这样巧妙地设疑使重难点得到了有效地突破。由此可见,巧妙设疑是解读文本的关键,也是引导学生突破难点的有效捷径之一。
三.抓住文本的发散点设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当拘泥于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序,预先设定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成的体验,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在教学中充分发掘教材因素,抓住教材中最能引起发散思维的发散点设问,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这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是十分有益的。何谓“发散点”呢?笔者认为,发散点是指课文中蕴含的具有一定引发、激活思维发散活动功能的材料源。换句更通俗的话说,就是课文中的一些能够启发学生产生多元化想法的问题。从理论上讲,一篇课文的各个环节和内容中都客观存在着“可发散点”。但是,不同“点”的可挖掘深度毕竟不同,能够引起思维发散的广度也不同,对于训练的意义和价值自然也就不同。我在教学中就有过这样的尝试,我在课前设计《散步》一文的思维发散训练时,曾设计过这样一个思路:我将婆孙俩将走大路与走小路的矛盾冲突拟定为“可发散点”,启发学生思考谁的想法更有道理;以此为点,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让学生在辩证的思维中感悟课文。同样,在设计《陋室铭》一文的发散思维训练时,我有过两个思路:思路一是将“往来无白丁”这句话拟定为“可发散点”,启发学生思考是不是没有文化的人就不能与其交往;思路二将思考“安贫”与“乐道”的内在联系拟定为“可发散点”,启发学生思考二者是否根本对立,绝对相互制约。同样,经过对比,我认为后一种思路更好。通常情况下,有价值的“可发散点”并非一目了然,往往以隐性的居多,这就需要教师在训练前精研课文,以敏锐的眼光和缜密的思维寻找、遴选。同时,在一篇文章中如何找文本中的发散点呢?笔者认为,文章不同,方法各异。其常见的方法有以下几种:材料发散法——以某个物品为发散点,设想它的多种用途;功能发散法——从某事物的功能出发,构想出获得该功能的各种可能性;结构发散法——以某事物的结构为发散点,设想出利用该结构的各种可能性;形态发散法——以事物的形态为发散点,设想出利用某种形态的各种可能性;组合发散法——以某事物为发散点,尽可能多地把它与别的事物组合成新事物;因果发散法——以某个事物发展的结果为发散点,推测出造成该结果的各种原因,或者由原因推测出可能产生的各种结果。我在讲解《皇帝的新装》一文时,我便综合运用材料发散、因果发散等方法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皇帝游行结束后,回到皇宫他可能会做什么?”学生们展开想像,一个个举起了小手争先恐后的回答。学生一:“我认为皇帝会下令抓住那两个骗子,因为他们触犯了皇帝的尊严,而后他会把那两个骗子处死。”学生二:“我不同意这种看法,以皇帝虚伪的性格,他处死了骗子则表明了他是一个蠢才,连这样的当也能上?不是蠢才是什么?他可不愿承认这一点,我想他会制作一个特殊的容器,把那件不存在的衣服珍藏起来,而且下令抓住那个小孩子,让他当奴隶,而这种做法也会得到所有大臣的赞同,所以皇帝做这件事的可能性更大些。”学生在发言过程中,不仅拓展了思维的广度,而且学会了结合现实中人性的理性思维进行综合分析,思维能力得到了较好的培养。像这样类似的文章很多,如《我的叔叔于勒》《威尼斯商人》《孤独之旅》等。
总而言之,好的提问,犹如春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好比水中投石,激起千层浪花,打破学生脑海中的平静,使之涟漪阵阵、波澜迭起。为了提高课堂效率,不妨从巧妙地设疑入手,一定会给你的语文课堂带来惊喜。
颜复锦,语文教师,现居湖北秭归。本文编校:左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