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转变数学学习方式,倡导有意义的学习方式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让位于师生的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关键词]过程与方法 互动 数学
《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它还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课程目标,要求学生三方面得到统一和谐的发展。“过程和方法”这一教学目标的准确把握和娴熟运用难度较大,因为“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是指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以及所运用的方法,这是学生能力的重要表现形式,隐含着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等科学素养。
一、强化目标意识,以目标指导教学
让学生明确目标,这是强调师生积极性、主动性,以其共同为达标而努力的重要步骤。为此,在进行“互动式”教学模式时,必须以目标为导向,发挥目标导向的功能。
(1)教前诊断:了解学生在学习新内容的必备铺垫或有关的“双基”情况,并吸收学生的意见,使全体学生进入学习的准备状态。
(2)展示目标:进行定向学习。让学生一上课就明白这节课该学什么,学习掌握到什么程度,然后与教师默契配合,成功达标。
(3)围绕目标互动:教师凭借教学目标,利用教材中固有的知识,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了解学习目标,以新旧知识的联系或冲突中引发学生需求,从尝试练习,看书自学入手,通过质疑问难,学习讨论等环节,使书本上枯燥的规则,抽象的数学为自身所内化。
(4)目标检测:了解课堂教学效果,掌握学生达标情况。
二、构建新的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具有超常的稳定性,除了因为它主要以教师为中心,从教师的教出发,易被教师所接受外,还因为它提供了较明确的可操作的教学模式。要想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新的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学模式是很有必要的。比如,“四阶段八环节”模式就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教学模式,其模式的教学环节如下:
新知导入阶段
1、复习铺垫
(5分钟以内)
2、导入新知
3、启发诱导(获取新知过程的教学)
新知获取阶段
(15分钟左右)
4、归纳小结(获取新知结论的教学)
新知理解阶段
5、“双基”训练
(8分钟左右)
6、变式训练
新知应用阶段
7、课堂练习
(10分钟左右)
8、课堂小结
应用此模式进行教学,我们强调:教师重在引导、激励,贵在传道、授法;学生重在参与、获取,贵在乐学、勤思。
三、教学设计具体化,精心考虑过程与方法的可行性
良好的教学设计是有效的实现“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进行师生互动的前提。在设计教学方案和教学流程时,教师应该“稚化思维”——从学生的角度去设计教学过程。
1、找准切入点 有效的教学必须找准切入点。找准切入点的基础工作首先是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准确把握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基础,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性格特征,以便在教学互动过程中“有的放矢”,让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其次需要在分析教材、研究教材的基础上,重组教学内容,科学地设计教学互动的目标与主题,从而引领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展开。
2、点击兴奋点 要维持教学互动的良好氛围,保持学生积极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就要善于培植学生的兴奋点,不断地激发和引导学生就某些问题进行质疑、讨论、争辩和探索。教师的教学智慧和教学艺术,就表现在如何合理而有效地点击学生愿意兴奋、能够兴奋的关键点和关节点上,从而不断地推动学生智力和思维水平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3、寻求发散点 教学互动中,教师要努力寻求知识生成、知识扩展的发散点,要善于打开学生思维的空间,释放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开发学生沉睡的潜能。当然,要想有效进行思维的发散,首先要求教师具有开放的思维方式和广阔的知识背景。
4、形成整合点 教学活动要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和预期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学不仅要放的开,也要收的拢,不仅要有知识总量的增值,更要形成知识的序列和结构。在教学互动中,教师要始终清醒地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具有一种围绕预定的教学目标,把握教学过程整体性和结构性的强烈意识和能力。
四、教学理念主体化,不断追求过程与方法的生成性
数学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学习模式,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教学流程中应该充分运用“以学生为主体,以思维为中心,以过程为主线”的教学策略。教师应该努力做到“心理换位”——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从优化学生课堂学习心理环境角度出发,进行平等对话,构建互教互学的“学习共同体”,不断追求过程与方法的生成性,达到学生乐学的目的。教学理念主体化要求:
1、立足主体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形成主体概念,确立主体意识,做自己学习和发展的主人。要使学生认识到,“我是学习的主人而非学习的奴隶”,教学的过程是“我和老师共同完成的”:“学习是我自己的事,不是老师要求我做的,而是我主动要求做的”,读书而不“唯书”,尊师而不“唯师”,“老师先知于我,但是我会比老师更出色”。
2、发挥能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强化学生的能动意识,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的过程不是消极的“等、靠、听、记”,而是一个主动进步与发展的过程,“学习是快乐的,所以我应该主动去学习”;“现有的知识对于我来说,我是能够理解的”……唯有这样,学生才能够主动地参与教学互动,成为学习的主体。
3、富于批判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品质,使学生不仅能够主动地掌握知识,而且能不断地产生疑惑和问题,逐步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质疑的过程、批判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就是思维加工的过程,也是创新的基础和源泉。教师要不断培养学生在求同中存异的思维,在吸收中批判的能力,在互动交流中自我评价的习惯。
4、展现创造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包括创造性的思维与创造性的表达。学习的过程应该是一种学创结合的过程,学是创的前提与基础,创是学的延伸与发展。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创造,就能够感受和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与成功。
五、教学内容问题化,活化师生互动 过程的思维质量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学生多元智能发展的起点,设疑是激发学生求知、开拓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教学内容问题化就是教师通过设置一系列问题情景,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不断用问题解决的学习行为方式和科学的事实、理由,寻找分析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形成结构化了的科学方法。应该注意的是,设疑必须围绕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个核心来进行,即都必须强调提问的有效性。
有效提问第一要使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要求教师尽可能多地提开放性问题,或适当变动情景将封闭性问题转化为具有一定开放性的问题。第二要使问题保持一定的难度,提问应该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学生提出需经过思考又能回答的问题。第三在于提问时机、动机的把握,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及时回应,并且这种回应能促进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当教师的提问既无一定的开放性,又没有一定的难度时,反而会带来“满堂问”的干扰,提问就失去了意义。所以,广大数学教师应该努力学习、领会新课程理念,认真钻研教学内容,摸清学情,积极开展校本教研,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尽可能使所提问题在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实现从“教教材”向“用教材”的转变。
六、教学过程探究化,优化学生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进行学习的心理机制或途径是同化,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的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学习的心理机制或途径是顺应,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探究是发现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
教学过程探究化要注意:①选择富有吸引力、挑战性和实效性的问题;②注重对结论获得的过程与方法的探索;③学生是探究的主体,力求全体参与;教师是探究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要通过探究使学生满怀成功的喜悦。
六、主体参与有效化,内化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观念
主体参与是否有效的最主要体现是学生有无思考的时间与空间、教师能否让学生充分地倾述、教师是否热情、善于倾听、善于指导、善于激励,而关键在教师善于倾听。善于倾听的教师总是能够将学生的“声音”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资源。倾听是一种对话,是一种互动,能够有效对话和互动的教师都是善于倾听者,能够留出足够的“等待”时间,为学生的回答提供及时的指导与激励。善于倾听的标志是学生感受到教师在等待和倾听,尊重自己的倾述,对自己充满信任,
有效倾听应该是:第一,让绝大多数学生参与“提问”和对提问的“回应”。否则回答只有少数学生能准确回答,课堂就会变成几个学生的舞台和多数学生的看台,久而久之,多数学生就会因为教师不倾听自己的“发言”感到乏味而拒绝。第二,让学生感到教师在倾听。教师的反馈行为会在很大程度上鼓励或妨害学生的参与。教师在提问过程中显示出对学生的关注、欣赏,能够极大地激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教师提问学生的过程应该成为学生相信自己、展现自己、欣赏自己的过程,这是提问方式带来的成就感和成功体验,是一种巨大的学习动力。面对回答问题有困难的学生,面对错误答案时,教师需要“容忍不同”,不要打断学生的回答,应该给予知识上和情感上的鼓励。必要时,教师需要“追问”、“补充”和“欣赏”学生的回答,让学生感到教师一直在关注问题的回答进程。
近几年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深入人心,对“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进行了大量实践,取得了一些成绩。也有许多困惑,主要有互动有“温度”而缺乏“深度”,有探究之形而缺乏探究之效的现象。这些都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反思、研究、改进。
[关键词]过程与方法 互动 数学
《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它还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课程目标,要求学生三方面得到统一和谐的发展。“过程和方法”这一教学目标的准确把握和娴熟运用难度较大,因为“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是指学生探索知识的过程以及所运用的方法,这是学生能力的重要表现形式,隐含着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等科学素养。
一、强化目标意识,以目标指导教学
让学生明确目标,这是强调师生积极性、主动性,以其共同为达标而努力的重要步骤。为此,在进行“互动式”教学模式时,必须以目标为导向,发挥目标导向的功能。
(1)教前诊断:了解学生在学习新内容的必备铺垫或有关的“双基”情况,并吸收学生的意见,使全体学生进入学习的准备状态。
(2)展示目标:进行定向学习。让学生一上课就明白这节课该学什么,学习掌握到什么程度,然后与教师默契配合,成功达标。
(3)围绕目标互动:教师凭借教学目标,利用教材中固有的知识,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了解学习目标,以新旧知识的联系或冲突中引发学生需求,从尝试练习,看书自学入手,通过质疑问难,学习讨论等环节,使书本上枯燥的规则,抽象的数学为自身所内化。
(4)目标检测:了解课堂教学效果,掌握学生达标情况。
二、构建新的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具有超常的稳定性,除了因为它主要以教师为中心,从教师的教出发,易被教师所接受外,还因为它提供了较明确的可操作的教学模式。要想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新的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学模式是很有必要的。比如,“四阶段八环节”模式就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教学模式,其模式的教学环节如下:
新知导入阶段
1、复习铺垫
(5分钟以内)
2、导入新知
3、启发诱导(获取新知过程的教学)
新知获取阶段
(15分钟左右)
4、归纳小结(获取新知结论的教学)
新知理解阶段
5、“双基”训练
(8分钟左右)
6、变式训练
新知应用阶段
7、课堂练习
(10分钟左右)
8、课堂小结
应用此模式进行教学,我们强调:教师重在引导、激励,贵在传道、授法;学生重在参与、获取,贵在乐学、勤思。
三、教学设计具体化,精心考虑过程与方法的可行性
良好的教学设计是有效的实现“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进行师生互动的前提。在设计教学方案和教学流程时,教师应该“稚化思维”——从学生的角度去设计教学过程。
1、找准切入点 有效的教学必须找准切入点。找准切入点的基础工作首先是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准确把握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基础,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性格特征,以便在教学互动过程中“有的放矢”,让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其次需要在分析教材、研究教材的基础上,重组教学内容,科学地设计教学互动的目标与主题,从而引领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展开。
2、点击兴奋点 要维持教学互动的良好氛围,保持学生积极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就要善于培植学生的兴奋点,不断地激发和引导学生就某些问题进行质疑、讨论、争辩和探索。教师的教学智慧和教学艺术,就表现在如何合理而有效地点击学生愿意兴奋、能够兴奋的关键点和关节点上,从而不断地推动学生智力和思维水平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3、寻求发散点 教学互动中,教师要努力寻求知识生成、知识扩展的发散点,要善于打开学生思维的空间,释放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开发学生沉睡的潜能。当然,要想有效进行思维的发散,首先要求教师具有开放的思维方式和广阔的知识背景。
4、形成整合点 教学活动要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和预期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学不仅要放的开,也要收的拢,不仅要有知识总量的增值,更要形成知识的序列和结构。在教学互动中,教师要始终清醒地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具有一种围绕预定的教学目标,把握教学过程整体性和结构性的强烈意识和能力。
四、教学理念主体化,不断追求过程与方法的生成性
数学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学习模式,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教学流程中应该充分运用“以学生为主体,以思维为中心,以过程为主线”的教学策略。教师应该努力做到“心理换位”——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从优化学生课堂学习心理环境角度出发,进行平等对话,构建互教互学的“学习共同体”,不断追求过程与方法的生成性,达到学生乐学的目的。教学理念主体化要求:
1、立足主体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形成主体概念,确立主体意识,做自己学习和发展的主人。要使学生认识到,“我是学习的主人而非学习的奴隶”,教学的过程是“我和老师共同完成的”:“学习是我自己的事,不是老师要求我做的,而是我主动要求做的”,读书而不“唯书”,尊师而不“唯师”,“老师先知于我,但是我会比老师更出色”。
2、发挥能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强化学生的能动意识,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的过程不是消极的“等、靠、听、记”,而是一个主动进步与发展的过程,“学习是快乐的,所以我应该主动去学习”;“现有的知识对于我来说,我是能够理解的”……唯有这样,学生才能够主动地参与教学互动,成为学习的主体。
3、富于批判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品质,使学生不仅能够主动地掌握知识,而且能不断地产生疑惑和问题,逐步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质疑的过程、批判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就是思维加工的过程,也是创新的基础和源泉。教师要不断培养学生在求同中存异的思维,在吸收中批判的能力,在互动交流中自我评价的习惯。
4、展现创造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包括创造性的思维与创造性的表达。学习的过程应该是一种学创结合的过程,学是创的前提与基础,创是学的延伸与发展。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创造,就能够感受和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与成功。
五、教学内容问题化,活化师生互动 过程的思维质量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学生多元智能发展的起点,设疑是激发学生求知、开拓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教学内容问题化就是教师通过设置一系列问题情景,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不断用问题解决的学习行为方式和科学的事实、理由,寻找分析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形成结构化了的科学方法。应该注意的是,设疑必须围绕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个核心来进行,即都必须强调提问的有效性。
有效提问第一要使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要求教师尽可能多地提开放性问题,或适当变动情景将封闭性问题转化为具有一定开放性的问题。第二要使问题保持一定的难度,提问应该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学生提出需经过思考又能回答的问题。第三在于提问时机、动机的把握,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及时回应,并且这种回应能促进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当教师的提问既无一定的开放性,又没有一定的难度时,反而会带来“满堂问”的干扰,提问就失去了意义。所以,广大数学教师应该努力学习、领会新课程理念,认真钻研教学内容,摸清学情,积极开展校本教研,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尽可能使所提问题在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实现从“教教材”向“用教材”的转变。
六、教学过程探究化,优化学生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进行学习的心理机制或途径是同化,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的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学习的心理机制或途径是顺应,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探究是发现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
教学过程探究化要注意:①选择富有吸引力、挑战性和实效性的问题;②注重对结论获得的过程与方法的探索;③学生是探究的主体,力求全体参与;教师是探究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要通过探究使学生满怀成功的喜悦。
六、主体参与有效化,内化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观念
主体参与是否有效的最主要体现是学生有无思考的时间与空间、教师能否让学生充分地倾述、教师是否热情、善于倾听、善于指导、善于激励,而关键在教师善于倾听。善于倾听的教师总是能够将学生的“声音”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资源。倾听是一种对话,是一种互动,能够有效对话和互动的教师都是善于倾听者,能够留出足够的“等待”时间,为学生的回答提供及时的指导与激励。善于倾听的标志是学生感受到教师在等待和倾听,尊重自己的倾述,对自己充满信任,
有效倾听应该是:第一,让绝大多数学生参与“提问”和对提问的“回应”。否则回答只有少数学生能准确回答,课堂就会变成几个学生的舞台和多数学生的看台,久而久之,多数学生就会因为教师不倾听自己的“发言”感到乏味而拒绝。第二,让学生感到教师在倾听。教师的反馈行为会在很大程度上鼓励或妨害学生的参与。教师在提问过程中显示出对学生的关注、欣赏,能够极大地激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教师提问学生的过程应该成为学生相信自己、展现自己、欣赏自己的过程,这是提问方式带来的成就感和成功体验,是一种巨大的学习动力。面对回答问题有困难的学生,面对错误答案时,教师需要“容忍不同”,不要打断学生的回答,应该给予知识上和情感上的鼓励。必要时,教师需要“追问”、“补充”和“欣赏”学生的回答,让学生感到教师一直在关注问题的回答进程。
近几年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深入人心,对“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进行了大量实践,取得了一些成绩。也有许多困惑,主要有互动有“温度”而缺乏“深度”,有探究之形而缺乏探究之效的现象。这些都需要我们进一步的反思、研究、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