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生物作为初中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重在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生命的精神,同时为高中生物学习打下牢固的理论知识基础,新课程标准下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当前初中生物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生物课堂教学 学习兴趣 探索精神
初中生物教学大纲要求:学生通过学习生物的生活习性、生理功能、形态结构等基础知识,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同时培养学生一定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探索精神,鼓励学生通过学习生物知识获得全面发展。因此,生物课堂的有效性研究愈发重要,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情感培养等,成为很多生物老师的关心问题[1]。
一、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1.思想上不够重视生物教学。目前,很多地区的生物考试成了会考科目,也就是学生在中考前参加考试,总分不计入中考成绩,这样导致学生和老师对生物教学不重视。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为初中生物学习可以为高中生物打下牢固的理论知识基础。同时初中生处于青春期,学习一些基本的生理知识,对于自身的成长很有意义。
2.课堂教学形式单一。生物教学应该结合一定的实验探究环节或者多媒体模拟试验教学,但是目前大部分生物课堂仍然“一支粉笔、一堂课”,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生正处于对什么都比较好奇的年龄,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鼓励学生通过探究性试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3.课堂教学中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生物课堂教学多呈现极端化,一种完全把课堂交给学生,教师没有及时给予指导,初中生控制能力有限,课堂学习效率不高;一种是教师的满堂灌,课堂上大部分时间讲知识,提问学生,总结问题,看起来课堂充实,但是不利于学生自主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2]。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成为热点,通过对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笔者结合多年的生物教学经验,提出新课标下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有效性策略供大家参考。
二、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有效性策略
1.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备课和讲课过程中要思考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学生对课堂知识感兴趣,主动参与学习,学习效率才会提高[3]。比如:学习表皮细胞这节课中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教师课前准备好载玻片、盖玻片、镊子、碘液和洋葱,学生一看顿时好奇,自己很想动手做,教师通过擦、滴、取、展、盖、染、吸等步骤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在制作过程中学生动手练习,教师给予及时的点拨。整堂课学习气氛比较浓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课堂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
2.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做课堂的主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有些生物实验课,教师可以采用分组教学。比如:学习《种子的萌发》这节课,教师可以先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分组,每组5至7个人为宜,每组优等生、中等生和差等生的比例差不多,每组准备好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因为种子的萌发从准备种子到观察现象需要两天左右,所以教师提前对这节课进行准备。教师首先鼓励学生以组为单位,提出问题、预测可能的实验现象和设计好实验步骤。然后结合学生对实验的观察,进行小组内讨论,最后总结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在萌发过程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样一堂课中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3.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多媒体教学的特点:直观形象性,便于学生理解一些比较抽象的问题;高效性,教师一节课的内容通过几十张幻灯片播放就讲解得非常清楚。比如:学习《血液循环》这堂课,教师导课什么是动脉血、静脉血、动脉和静脉,再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动脉里流动的一定是动脉血吗?静脉里流动的一定是静脉血吗?带着这样的疑问,教师开始通过幻灯片演示血液循环途径动画示意图。学生通过观看血液循环的动态画面,很容易理解血液循环的两种途径体循环和肺循环。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本来枯燥无趣的内容变得形象直观,有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高。
4.加入生活常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把生活知识带入课堂,通过生活实践更好地认知一些生物理论知识,掌握运用生物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最终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比如教学《人体的营养》这节课,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进行拓展,结合本课教学大纲要求,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注意饮食营养,为什么吃水果时要用清水冲击或者削皮,炒菜之前先把蔬菜在清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并注意饮食卫生,不挑食,注意荤素搭配。同时鼓励学生注意按时休息,坚持体育锻炼,以积极阳光的心态学习和生活。这样的课堂既可以向学生传授知识内容,又把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
要培养学生在认知方面进行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情感方面使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和谐统一发展。《初中生物学新课程标准》提出把“教学过程”变为“学习过程”,在“以生为本”教育理念下努力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黎云鹏.浅谈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学园,2012.06.
[2]郭彦辉.浅谈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策略[J].教学前沿,2014.01.
[3]刘明华.浅析如何构建初中生物课堂有效性[J].教育科研,2013.03.
关键词: 生物课堂教学 学习兴趣 探索精神
初中生物教学大纲要求:学生通过学习生物的生活习性、生理功能、形态结构等基础知识,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同时培养学生一定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探索精神,鼓励学生通过学习生物知识获得全面发展。因此,生物课堂的有效性研究愈发重要,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情感培养等,成为很多生物老师的关心问题[1]。
一、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1.思想上不够重视生物教学。目前,很多地区的生物考试成了会考科目,也就是学生在中考前参加考试,总分不计入中考成绩,这样导致学生和老师对生物教学不重视。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为初中生物学习可以为高中生物打下牢固的理论知识基础。同时初中生处于青春期,学习一些基本的生理知识,对于自身的成长很有意义。
2.课堂教学形式单一。生物教学应该结合一定的实验探究环节或者多媒体模拟试验教学,但是目前大部分生物课堂仍然“一支粉笔、一堂课”,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生正处于对什么都比较好奇的年龄,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鼓励学生通过探究性试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3.课堂教学中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生物课堂教学多呈现极端化,一种完全把课堂交给学生,教师没有及时给予指导,初中生控制能力有限,课堂学习效率不高;一种是教师的满堂灌,课堂上大部分时间讲知识,提问学生,总结问题,看起来课堂充实,但是不利于学生自主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2]。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成为热点,通过对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笔者结合多年的生物教学经验,提出新课标下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有效性策略供大家参考。
二、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有效性策略
1.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备课和讲课过程中要思考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学生对课堂知识感兴趣,主动参与学习,学习效率才会提高[3]。比如:学习表皮细胞这节课中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教师课前准备好载玻片、盖玻片、镊子、碘液和洋葱,学生一看顿时好奇,自己很想动手做,教师通过擦、滴、取、展、盖、染、吸等步骤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在制作过程中学生动手练习,教师给予及时的点拨。整堂课学习气氛比较浓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课堂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
2.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做课堂的主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有些生物实验课,教师可以采用分组教学。比如:学习《种子的萌发》这节课,教师可以先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分组,每组5至7个人为宜,每组优等生、中等生和差等生的比例差不多,每组准备好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因为种子的萌发从准备种子到观察现象需要两天左右,所以教师提前对这节课进行准备。教师首先鼓励学生以组为单位,提出问题、预测可能的实验现象和设计好实验步骤。然后结合学生对实验的观察,进行小组内讨论,最后总结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在萌发过程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样一堂课中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3.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多媒体教学的特点:直观形象性,便于学生理解一些比较抽象的问题;高效性,教师一节课的内容通过几十张幻灯片播放就讲解得非常清楚。比如:学习《血液循环》这堂课,教师导课什么是动脉血、静脉血、动脉和静脉,再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动脉里流动的一定是动脉血吗?静脉里流动的一定是静脉血吗?带着这样的疑问,教师开始通过幻灯片演示血液循环途径动画示意图。学生通过观看血液循环的动态画面,很容易理解血液循环的两种途径体循环和肺循环。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本来枯燥无趣的内容变得形象直观,有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高。
4.加入生活常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把生活知识带入课堂,通过生活实践更好地认知一些生物理论知识,掌握运用生物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最终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比如教学《人体的营养》这节课,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进行拓展,结合本课教学大纲要求,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注意饮食营养,为什么吃水果时要用清水冲击或者削皮,炒菜之前先把蔬菜在清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并注意饮食卫生,不挑食,注意荤素搭配。同时鼓励学生注意按时休息,坚持体育锻炼,以积极阳光的心态学习和生活。这样的课堂既可以向学生传授知识内容,又把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
要培养学生在认知方面进行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情感方面使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和谐统一发展。《初中生物学新课程标准》提出把“教学过程”变为“学习过程”,在“以生为本”教育理念下努力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黎云鹏.浅谈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学园,2012.06.
[2]郭彦辉.浅谈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策略[J].教学前沿,2014.01.
[3]刘明华.浅析如何构建初中生物课堂有效性[J].教育科研,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