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性分析静电场中电场强度、电势、电势能的变化

来源 :数理化学习·高一二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dheih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场强度、电势、电势能等是描述静电场的力或能的性质的物理量,以选择题为载体分析各量的变化情况也一直是高考的热点问题,本文将通过近几年的高考真题阐述上述各量的定性分析方法.
  一、电场强度(E)
  1.电场线的疏密表示电场强度的相对大小
  电场线是描述电场的形象方法,用电场线上每点的切线方向表示该点的电场强度方向,用电场线的疏密表示电场强度的相对大小,在同一幅图中,电场强度较大的地方电场线较密.
  例1(2009年上海高考)两电荷量分别为q和-q的点电荷放在x轴上,相距为L,能正确反映两电荷连线上场强大小E与x关系的是图1中的( )
  图1 图2解析:如图2所示,根据两等量异种点电荷周围的电场线分布情况可知,两电荷连线的中点场强最小,但不为零,关于中点对称的连线上的两点场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同,所以两点电荷的连线上的场强先减小后增大,选项(A)项正确.
  2.等差等势面的疏密表示电场强度的相对大小
  电场中电势相同的各点构成的面叫等势面,两相邻等势面间的电势之差相等的等势面叫等差等势面.等差等势面的疏密和电场线的疏密一致,同样可以表示电场强度的相对大小.
  图3例2(2009年上海高考)位于A、B处的两个带有不等量负电的点电荷在平面内电势分布如图3所示,图中实线表示等势线,则( )
  (A) a点和b点的电场强度相同
  (B) 正电荷从c点移到d点,电场力做正功
  (C) 负电荷从a点移到c点,电场力做正功
  (D) 正电荷从e点沿图中虚线移到f点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解析:a、b两点处的等势面疏密程度不同,故电场强度大小不同,同时同一检验电荷在a、b两点受力方向不同,故电场强度的方向也不同,选项(A)错误;因为电场线与等势面垂直,且由电势较高的等势面指向电势较低的等势面,有φd>φc>φe>φf>φa=φb,故将正电荷由c点移到d点电场力做负功,选项(B)错误,将负电荷从a点移到c点电场力做正功,选项(C)正确;正电荷沿虚线由e点移到f点,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整个过程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选项(D)正确.选项(C)(D)正确.
  3.φ-x图象的斜率表示电场强度的大小
  φ-x 图象表示电势随位置变化的关系.如果在x方向上取极小的一段,可以把此段对应的电场看做是匀强电场,φ-x图象上某一点切线的斜率ΔφΔx表示该位置的电场强度.
  图4例3(2009年江苏高考)空间某一静电场的电势φ在x轴上分布如图4所示,x轴上两点B、C的电场强度在x方向上的分量分别是EBx、ECx,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EBx的大小大于ECx的大小
  (B) EBx的方向沿x轴正方向
  (C) 电荷在O点受到的电场力在x方向上的分量最大
  (D) 负电荷沿x轴从B移到C的过程中,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解析:根据图4电势随位置变化的规律,此电场是一正点电荷产生的电场.由φ-x图象的斜率可得到EBx>ECx,选项(A)正确;同样根据斜率可知O点x轴方向的场强为零,电荷在O点受到的电场力在x方向上的分量也为零,选项(C)错误;沿电场方向电势降低,在O点左侧,EBx的方向沿x轴负方向,在O点右侧,ECx的方向沿x轴正方向,选项(B)错误;负电荷沿x轴从B移到C的过程中,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所以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选项(D)正确.选项(A)(D)正确.
  例4(2011年上海高考)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位于x轴上,相对原点对称分布,正确描述电势φ随位置x变化规律的是图5中的( )
  图5解析:将两个等量异种电荷的电场分为三个区域:正电荷的左侧、正负电荷之间、负电荷右侧,因电场线起始于正电荷,终止于负电荷,在正电荷的左侧,电场线向左侧;正、负电荷之间,电场线向右侧;负电荷右侧,电场线向左侧.根据电场线指向电势降低的方向和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中点的场强不等于零(利用图象的斜率判断)而电势等于零的特点,逐段分析知选项(A)正确.
  二、电势(φ)
  1.电场线指向电势降低的方向
  电场线不仅可以通过疏密程度表示场强的相对大小,而且沿其方向电势降落最快.
  图6例5(2008年江苏高考)如图6所示,实线为电场线,虚线为等差等势线,且AB=BC,电场中的A、B、C三点的场强分别为EA、EB、EC,电势分别为φA、φB、φC,AB、BC间的电势差分别为UAB、UBC,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有( )
  (A) φA>φB>φC (B) EC>EB>EA
  (C) UAB  解析:A、B、C三点处在一条电场线上,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降低,有φA>φB>φC,选项(A)正确;由电场线的疏密程度可以看出电场强度的相对大小关系为EC>EB>EA,选项(B)正确;由图6中的等差等势线的分布可以直接看出UAB  2.电场线由电势高的等势面指向电势低的等势面
  等势面也是用来形象描绘电场的,等势面和电场线的关系:电场线跟等势面垂直,并且由电势高的等势面指向电势低的等势面.
  图7例6(2009年全国高考Ⅰ)如图7所示,一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关于y轴(沿竖直方向)对称,O、M、N是y轴上的三个点,且OM=MN.P点在y轴右侧,MP⊥ON.则( )
  (A) M点的电势比P点的电势高
  (B) 将负电荷由O点移动到P点,电场力做正功   (C) M、N两点间的电势差大于O、M两点间的电势差
  (D)在O点静止释放一带正电粒子,该粒子将沿y轴做直线运动
  图8解析:由图7可知M和P两点不处在同一电场线上,这时可以根据电场线和等势线的特点分别大致画出过M点和P点的等势线,如图8中的虚线所示,由于电场线由电势高的等势面指向电势低的等势面,有φM>φP,选项(A)正确;同理,有UOP>0,将负电荷由O点移到P点电场力做负功,选项(B)错误;可以借助匀强电场中的公式U=Ed及电场线疏密程度定性讨论UOM、UMN的大小,O到M的平均电场强度大于M到N的平均电场强度,所以有UOM>UMN,选项(C)错误;从O点释放带正电粒子后,该粒子所受电场力的方向始终沿y轴正方向,则带电粒子将沿y轴做直线运动,选项(D)正确.选项(A)(D)正确.
  3.利用UAB=φA-φB判断电势的变化
  若电场中A点的电势为φA,B点的电势为φB,则它们之间的电势差可以表示为UAB=φA-φB,当A点电势比B点高时,UAB为正值,UBA则为负值.
  图9例7(2009年福建高考) 如图9所示,平行板电容器与电动势为E的直流电源(内阻不计)连接,下极板接地.一带电油滴位于电容器中的P点且恰好处于平衡状态.现将平行板电容器的上极板竖直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则( )
  (A) 带电油滴将沿竖直方向向上运动
  (B) P点的电势将降低 (C) 带电油滴的电势能将减小
  (D) 若电容器的电容减小,则极板带电荷量将增大
  解析:上极板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后,板间电压仍为E,故电场强度E将减小,油滴所受电场力减小,油滴将向下运动,选项(A)错误;根据题意,P点的电势大于0,设P点和下极板间的电势差为UP0,有UP0=φP-φ0,由于φ0=0,所以φP=UP0=EdP0,距离dP0不变,电场强度E减小,P点与下极板间的电势差减小,所以P点的电势降低,选项(B)正确;两极板间电场方向竖直向下,所以P点的油滴应带负电,根据电势能EP=qφ,当P点电势减小时,油滴的电势能增加,选项(C)错误;根据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公式,由于d增大,电容C应减小,极板带电荷量Q=CE将减小,选项(D)错误.选项(B)正确.
  4.利用E-x图象的面积判断电势的变化
  根据UAB=∑Eixi=φA-φB,可得到E-x图象与横轴包围的面积表示电势差,从而可以判断电势的变化情况.
  图10例8(2010年江苏高考)空间有一沿x轴对称分布的电场,其电场强度E随x变化的图象如图10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O点的电势最低
  (B) x2点的电势最高
  (C) x1和- x1两点的电势相等
  (D) x1和x3两点的电势相等
  解析:图象反映了x轴上任意一点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其中E的绝对值反映了电场强度的大小,E的正负反映了电场强度的方向.由于要判断电势的高低,可画出电场线.设E>0时,E沿x轴正方向,E<0时,E沿x轴负方向,如图11(甲)所示,反之亦可,如图11(乙)所示.沿电场线电势降低,所以O点电势可能最高,也可能最低,选项(A)(B)错误;根据U=Ed,虽然电场强度是变量,但U仍可用图象的面积表示,由于面积相等可分析得到x1和-x1两点的电势相等,选项(C)正确;x1、x3两点电场强度相等,电势不相等,选项(D)错误.另外,本题E随x的变化情况和同种点电荷中垂线上电场的分布类似,可以借助这个模型讨论相应位置电势的高低.选项(C)正确.
  图11三、电势能(Ep)
  1.电场力做的功等于电势能的减少量
  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为W=-ΔEp,即电场力做的功等于电势能的减少量.若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若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
  图12例9(2009年广东高考)如图12所示,在一个粗糙水平面上,彼此靠近地放置两个带同种电荷的小物块.由静止释放后,两个物块向相反方向运动,并最终停止.在物块的运动过程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两个物块的电势能逐渐减少
  (B) 物块受到的库仑力不做功
  (C) 两个物块的机械能守恒
  (D) 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始终小于其受到的库仑力
  解析:根据题目情境,两带同种电荷的小物块由静止释放后,将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这时库仑力对它们均做正功,故两个物块的电势能逐渐减少,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两小物块运动过程中,因摩擦力和电场力做功,发生了机械能和其他形式能量的相互转化,故机械能不守恒,选项(C)错误;在两小物块远离至停止的过程中,开始电场力大于滑动摩擦力,后来电场力小于滑动摩擦力,最后电场力等于静摩擦力,选项(D)错误.选项(A)正确.
  2.根据Ep=qφ分析电势能的变化
  根据电势能Ep=qφ可知,电势能的大小不仅与电场有关,还与电荷的正负有关,即正电荷在正(负)电势位置有正(负)电势能,负电荷在正(负)电势位置有负(正)电势能.
  例10(2011年江苏高考)一粒子从A点射入电场,从B点射出,电场的等势面和粒子的运动轨迹如图13所示,图中左侧前三个等势面彼此平行,不计粒子的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粒子带负电荷
  (B) 粒子的加速度先不变,后变小
  (C) 粒子的速度不断增大
  (D) 粒子的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图13图14解析:由于电场线与等势面垂直,所以可以画出相应的电场线,如图14所示.由于运动轨迹弯向电场力的一侧,所以电场力与电场强度方向相反,粒子带负电,选项(A)正确;又等势面先平行并且密集,后变稀疏,说明电场强度先不变,后变小,则粒子受电场力先不变,后变小,所以加速度先不变,后变小,选项(B)正确;由于粒子带负电,其在图中的任一位置,电势能为负,根据Ep=qφ可知,粒子运动过程中电势能在一直增大,选项(D)错误;根据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粒子的动能不断地转化为电势能,所以粒子的速度一直减小,选项(C)错误.选项(A)(B) 正确.
  总之,定性分析电场强度、电势、电势能三个量的变化时,首先要理解三个物理量并掌握相互之间的关系及相应的规律,然后才能根据题目的物理情境和设置的问题选用适当的方法快速求解.[江苏省如皋中学 (226500)]31-32(即11-16)
其他文献
图1重庆一名货车司机蔡东生练成一门高超绝技,在不到2分钟的时间,使28颗麻将骰子经过骰盅的摇晃,叠成“惊天骰子大罗汉”,为此他收到了上海大世界基尼斯世界纪录组委会寄来的确认函,摇骰子也成了大世界基尼斯之最,他还将去北京参加央视《挑战》节目,与国外掷骰高手一拼高下. 你别认为“骰子奇观”是电影中使用的电脑特技,其实我们都可以进行这项活动.  用一个内径大小为6 cm左右的玻璃杯,将8粒骰子快速摇动后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努力发挥阵地和窗口作用 为推动协会工作和煤炭教育科研服务@朱德仁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
期刊
平抛运动是高中物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平抛运动相关题型的解法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位移方法,二是速度方法.而不管是哪一种方法,其中心思想都是矢量的分解与合成,利用直线运动公式求出相关量,再放入矢量三角形中进行求解,这种方法过于繁琐,而且运算量相对于一般物理题显得过大.本文则主要阐述平抛运动中对于某段时间中点速度的求解问题,区别于一般解法,此方法将更加快捷准确.  平抛运动,就是指将物体从某一高度以一
据新华社西昌4月10日电:2011年4月 10日4时4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第八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这是一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这次发射是本年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的第一次发射,也是我国“十二五”期间的首次航天发射.什么是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呢?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年出版的高中《物理》第三册(选修本)第96面关于通信卫星轨道的叙述中有这样一段
并购是公司资本扩张的重要手段,也是公司快速成长的途径之一。通过并购能够实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满足企业资本的低成本、高效率扩张需求。但由于并购本身的复杂性,很多企
锌α2糖蛋白(ZAG)是由多种上皮细胞分泌的新型脂肪因子,在减轻IR中发挥重要作用,可增强Ins信号转导,影响脂肪因子及炎症因子表达.ZAG改善IR的具体机制尚未明确,本文对ZAG与IR
力学研究是物体的受力与运动的关系.经典力学以三条途径(包括五条重要规律)建立起二者的联系,如图1所示.  图1不同题目有不同特点,所对应的规律也不同.力学中首先考虑使用两个守恒定律.从两个守恒定律的表达式看出多项都是状态量(速度、位置),所以守恒定律能解决状态问题,不能解决过程(位移s,时间t)问题,不能解决力(F)的问题.若是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优先考虑使用两个守恒定律.若物体(或系统)涉及到速
力学中的板块模型指滑块与滑板(车)相互作用时的一类题型,它在力学是最常见、最典型的,是力学的精华所在和高考的热点难点之一,现对进行归类分析,从中探讨解决这类问题的规律和方法.  一、单滑块单滑板问题  例1如图1所示,一质量为M,长为L的长方形木板B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在其右端放一质量为m的小木块A,m
溶液中分子、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一直是高考化学的热点考题,也是很多考生最常见的失分点之一,这种题型思维容量大、要求学生能够仔细分析出溶液中看不见、摸不着的各种分子、离子的浓度大小关系,因而区分度大,是高考命题者多年坚持考查的经典题型之一.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在于思维混乱、不能有效建构起解题模型,不能掌握此种题型的解题套路、不能将溶液中微观而抽象的电离、水解平衡关系形象化、具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立足于学生原有的知识与能力,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的内在动力.学生自我提出问题,明确并分析问题,收集所需的可靠信息(见表1),提出各自的实验方案,讨论确定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通过实验进行验证,最终获得结论.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探究的过程比探究的结果更为重要,在问题解决中提高学生知识建构的效率.  一、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