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提升教师职业幸福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juan25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幸福是什么?按照心理学的定义,幸福就是人的某种需要得到满足所产生的愉悦状态。因此,幸福是一种心理体验,它必须建立在个体需要得到一定程度满足的基础上,如果个体需要不被满足,就不会产生幸福的感觉。
  幸福是恒久的,每个人都在追求幸福;幸福又是多元的,满足不同的需要就会有不同的幸福。然而最持久的幸福是工作的成功所带来的职业幸福。职业幸福与人的生命质量紧密相关,是人幸福的重要源泉。传统的教师观认为,在中小学阶段,学生学的都是基础知识,任何一个高于学生知识水平的成人都可以成为他们的老师,但是教育实践证明,“学者未必是良师”。培养人的工程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程,教师这一职业不是“人人能为、人人可为”的普通职业,其特殊性体现在有国家的学历标准、职业道德要求、必备的教育知识和教育能力以及严格的教师资格管理制度;其特殊性还体现在教师要不断应对社会发展对教师提出的挑战。教师要获得职业的成功,品尝职业的幸福,就要不断地促进自身专业的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过程,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教师的专业发展,二是教师专业的发展。前者指向的是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后者指向的是教师群体,即教师职业的专业发展。教师个体专业发展是教师素质不断内化,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是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基础和源泉,是教师专业化的核心与根本,教师职业专业化是教师群体专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不过,教师专业化最终体现在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水平的提高,依赖于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追求。因此,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迫切需要在其中起着关键作用的教师尽快地实现其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获得专业发展的途径多种多样,要使教师获得专业的顺利发展,必须要依据教师专业发展动力,引导教师参加专业学习活动。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外部动力,二是内部动力。外部动力主要源于社会进步和教育的发展对教师角色与行为的规范、要求和期望,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师进行的有计划、有目的的培训和提高。内部动力源自教师自我角色愿望、需要以及实践和追求,也就是在自我专业发展意识的引导下,教师自身对专业发展的主观追求。长期的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证明,内部动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性动力,外部动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条件和保证。省教育厅将今年定为“教师培训年”,积极地组织教师培训,正是顺应了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与规律。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教育的均衡发展提出了现实的要求。以往的城乡二元结构,造成了教育的城乡差别;考试制度的制约,导致了重点校与非重点校的差别。长期的失衡导致了教育的不公平。要改变这种不公平,除了改变教育的硬环境、改善教育的基础设施外,更重要的是要改善教育的软条件,即提高教师的素质。因为教师素质的均衡是保证教育公平的最重要的环节,加强教师培训是普遍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
  知识作为蕴藏在人力资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其作用日益得以显现。人类获得知识的重要方式——教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及期望越来越高。教育要发展,教师是保证。因此,社会对教师素质以及教师队伍建设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新时期的教师,不仅要有高尚的师德,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精深的学科知识,扎实的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知识,还要具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适应现代教学的能力,研究学生的能力,自我调控的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与人合作、交流、沟通的能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等。而这些能力都不是一次教育能完成的。教师发展的“三阶段理论”认为,教师的发展要经历“求生存阶段”,即教师初入教学岗位,开始适应教学情境;“调整阶段”,即教师已熟悉教学内容,开始关注学生和寻求教学技巧;“成熟阶段”,即教师对一切教育活动得心应手。但是这三个阶段不会自动转化,对于处于求生存阶段的初任教师来说,虽然他们的知识结构比较新,学历层次相对较高,但由于刚刚走上教师工作岗位,对教师的角色认识还很模糊,缺乏把知识转化为实际教学能力方面的经验,需要加强教育教学能力的培训。同时,在教师的专业成长中会出现“高原现象”,具体表现为: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效率不高,不思进取,安于现状。这就需要进行更新知识、更新教育理念和提高综合素质方面的培训,帮助教师重新制定发展目标。专家型教师只有成熟阶段才能出现,也只有这个阶段的教师才能真正体会教师职业的幸福。
  教育的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过程,不同于任何一个生产过程,它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教育的目标是在教师与学生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实现的,试想,教师如果失去了幸福感,怎么可能培养出幸福的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要使孩子成为有教养的人,第一就是要有欢乐、幸福及对世界的乐观感受。教育的真正目的不仅是为未来生活做准备,更在于促进个体获得幸福的体验,提升幸福的意识,发展创造幸福的能力。没有幸福感的教师,怎能引导学生去感受幸福,创造幸福!没有幸福的教育,就失去了教育的意义,也失去了教育的和谐。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是实现教育本质的必然需要,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和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是相辅相成的。当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较强的时候,就会促进个人的专业成长;如果教师个人的专业化水平较高,又可以促进自身的职业幸福感。要实现教育的最高目标,就必须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育原本是幸福的,因为教育的过程是幸福的。教育教人求真、求善、求美,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生活热情,挖掘学生的巨大潜能、塑造学生的高尚人格,实现和提升生命的价值,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是幸福的,学生也是幸福的。马克思曾经说过,“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是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用幸福唤醒幸福,幸福的教师唤醒学生的幸福,才能实现教育的和谐:让教师持续发展,享受今天的幸福;让学生健康成长,追求明天的幸福。
其他文献
科学的绿化综合养护管理,应根据树木的不同时期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才能养护得当、养护的好。但是,园林树木养护管理工作的项目是很繁杂的,各地区情况不同;各树种甚至同品种不同年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低、中年级的英语课以让学生接触、认识英语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目的,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并不多,学生可以在唱唱跳跳的快乐课堂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但到了五
真实。这里的真实包含两个方面.1.有效的活动必须是学生真实的活动,也就是说,所有的学生确确实实参与了活动。例如,在小组讨论中经常出现少数学生侃侃而谈.其他人无所事事,甚至说闲
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日益增强,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发展现代农业已成为21世纪的普遍趋势.日本是世界上农业发展较现代化的地区之一,借鉴日本发
就民族职业学院图书馆在素质教育实践中应发挥的作用进行初步的探讨。
改革开放推动着时代的进步,激发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在这一派繁荣的新形势下,图书馆工作必将进行一场新的变革。
后进生是指在学习、思想、品德等方面较为落后的同学。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帮助后进生转化是每位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后进生的自我转化也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后进生应如何实现自我转化呢?    一、增强自信法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要诀”,自信能使人产生一种强大的、向上的精神动力。人只有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才能自信地完成学习任务。科学家爱迪生回答他成功的秘诀时说:
王立华,1979年生,山东省临沂八中教师、班主任。首届全国十佳班主任,山东省中小学优秀教师师德报告团成员,山东省2006年度教育创新人物,2006年《中国教育报》全国推动读书十大人物。出版著作《自主管理:创新教育的制度建构》《回归生命——一位班主任的生命教育实践》,发表教育    按照预期规划,最近学校召开了一次家长会。在结束集中讲解这一环节后,家长会进入了另一个环节——“和家长个别交流”。  “
巫山县实验小学,是在“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由城乡两所小学整合而成的一所城镇移民学校。学生主要是城乡移民子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留守儿童,他们来自不同区乡,学习基础参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