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设计越来越新颖,教学手段越来越先进,我惊喜地发现数学课堂变得活跃了,学生胆子也变大了,他们都敢于提出问题并发表自己的意见。听是人们获取信息和提炼信息不可缺少的一个前提,甚至是一种能力。它是人们日常进行交际的重要手段,也是学好各门学科知识的基本功。据研究,在人们的各种交往活动中,“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这一连串的数字告诉我们,良好的倾听习惯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取得外界信息的关键。而学会倾听,从听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需要通过很多时间和途径来培养的。因此,作为低段的数学教师,我们有责任,也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倾听习惯的培养。
一、晓之以理,认识倾听的重要性
良好的倾听能力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学习的基本功之一。美国学者丹尼斯认为“从小学到大学,大多数人的学习主要是通过课堂倾听来进行的。”只有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具备良好的倾听能力,才能更好地与他人合作、交流。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发展孩子倾听能力的前提和基本条件。要发展孩子的倾听能力,必须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礼貌和习惯,这是提高孩子听懂语言的重要保证。应让孩子懂得在听故事、听别人讲话时,要尊重他人,可以自然地坐着或站着,眼睛看着说话的人,并且不随便插嘴,安静地听他人把话说完。这是一种倾听礼貌。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学会倾听”。我们要求学生学会倾听,不但要求学生“听见”,还要求学生对所听的的内容进行欣赏、理解、批判等处理。
二、深入剖析,倾听缺失的原因
剖析原因,可从多方面去考虑。先从学生自身去考虑。心理学上说,儿童的心理发展是有年龄阶段性的,在儿童发展的各个不同的年龄阶段中都有其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低段年级的学生的年龄也决定了他们有其特有的心理特点。对三年级学生实际倾听习惯的调查,我发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散”,倾听的精神涣散,不会集中注意力,思想上常开小差,不爱听。现在的学生都是家中的“小太阳”,一家人都围着他转,所以孩子处处以自我为中心是必然的。他们喜欢表现自己,唱歌、跳舞、讲故事,样样都行。但他们不喜欢听别人说话,在别人刚开始说话时,他们就喜欢迫不及待地插嘴进来。
2.“假”,很多学生在课堂上都会努力表现出自己是在认真倾听的:双手平放在课桌上,身子挺得笔直,眼睛盯着教师或黑板一动也不动。其实,这是“假”听,因为学生如果真的在认真倾听,就不可能会有时间去注意手应该怎么放,身子应该怎么样。学生之所以要“假”听是为了引起老师的注意,渴望得到老师的肯定、表扬。
3.“忘”,不会边听边记,遗忘率高。一位美术老师曾做过一个试验:要求全班同学都把材料带齐了,才开始上手工课。结果,第二次上美术课时有1/3的学生带了材料,第三次上时有2/3的学生带了,可是一直到第五次,还是有三个同学给忘了。其实这是很自然的现象,因为儿童的记忆力虽然很强,但他们的遗忘率也是很高的,大人们常说孩子“左耳进,右耳出”,说的也就是这点。
4.“僵”,听不出讲话人的语脉和要点,头脑混乱。不会边听讲边和头脑中已有的知识作比较,思维不灵活。听到的内容和自己所想的不会融会贯通。往往前面的同学已经讲过了,举手回答还是相似或者雷同的答案。不会分辨内容的优劣。
从客观去考虑,学生的注意力还取决于教学的直观性和老师言语的生动性、形象性以及教学的客观环境和学生的情绪。教师在教学不同的内容时,采取的教学方式应当是不同的,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方法也应当多样化。譬如抽象的内容就需要教师借助自己的言语、教具、多媒体等不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有更直观的体验。老师上课时,不能只满足于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纪律很好,坐着一动不动就满足了,要对上课内容和方式等进行大胆创新,引
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积极的倾听状态,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也不能满足于只让孩子思考、表达,忽视对学生倾听的要求和方法上的指导。我始终认为,在教学中,应强调、听和说是同样重要的。
三、创设氛围,提高倾听的意愿
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的天性,在日常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儿童的这份天性,给予学生轻松愉悦的倾听环境,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巧用儿童化的语言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倾听的欲望,进而享受倾听的魅力。
四、学会倾听,教导倾听的方法
教师自己表达要规范,清楚到位,给学生以榜样。小到一个数字、一个符号的正确书写,一句简单的话都要细细地备,清清楚楚地教给学生,并有意识地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耐心地让小朋友们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认真倾听他们的每一句发言,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课堂中,我经常对学生讲:“听别人说是一种修养,使别人听是一种艺术!”让学生大胆去说,并要求学生在发言时,一定要努力让每个同学都听你讲。这样就改变了学生发言的对象不只是让老师听,更是要让同学们听。同时,不断地引导学生,告之善听者往往也是最善于思考的好学生。这样,慢慢地培养了学生会听、乐听、善听的良好习惯。
五、完善评价,形成倾听习惯
我们在教学中发现,好习惯要进行鼓励表扬,加以强化,而对于不良习惯要及时给予恰当的惩罚。如学生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解,同学的发言,乐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要及时给予表扬。对于不认真听讲的学生,要及时指出并给予批评,甚至是小小的惩罚。受到批评的学生心理就会很难受,并下决心努力改正。通过一个阶段的努力,学生学会倾听,乐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学习也主动上进了。
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日之功,学生良好倾听习惯的养成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耐心引导。倾听应该只是一种学习手段,我们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而学生学会倾听,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需要老师坚持不懈的努力。善于在课堂中抓住每个契机,适时引导,逐步形成倾听的良好习惯。让学生拥有一对金耳朵,会使我们的课堂更生动、更精彩,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裴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加强对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学周刊,2014(29).
一、晓之以理,认识倾听的重要性
良好的倾听能力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学习的基本功之一。美国学者丹尼斯认为“从小学到大学,大多数人的学习主要是通过课堂倾听来进行的。”只有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具备良好的倾听能力,才能更好地与他人合作、交流。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发展孩子倾听能力的前提和基本条件。要发展孩子的倾听能力,必须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礼貌和习惯,这是提高孩子听懂语言的重要保证。应让孩子懂得在听故事、听别人讲话时,要尊重他人,可以自然地坐着或站着,眼睛看着说话的人,并且不随便插嘴,安静地听他人把话说完。这是一种倾听礼貌。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学会倾听”。我们要求学生学会倾听,不但要求学生“听见”,还要求学生对所听的的内容进行欣赏、理解、批判等处理。
二、深入剖析,倾听缺失的原因
剖析原因,可从多方面去考虑。先从学生自身去考虑。心理学上说,儿童的心理发展是有年龄阶段性的,在儿童发展的各个不同的年龄阶段中都有其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低段年级的学生的年龄也决定了他们有其特有的心理特点。对三年级学生实际倾听习惯的调查,我发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散”,倾听的精神涣散,不会集中注意力,思想上常开小差,不爱听。现在的学生都是家中的“小太阳”,一家人都围着他转,所以孩子处处以自我为中心是必然的。他们喜欢表现自己,唱歌、跳舞、讲故事,样样都行。但他们不喜欢听别人说话,在别人刚开始说话时,他们就喜欢迫不及待地插嘴进来。
2.“假”,很多学生在课堂上都会努力表现出自己是在认真倾听的:双手平放在课桌上,身子挺得笔直,眼睛盯着教师或黑板一动也不动。其实,这是“假”听,因为学生如果真的在认真倾听,就不可能会有时间去注意手应该怎么放,身子应该怎么样。学生之所以要“假”听是为了引起老师的注意,渴望得到老师的肯定、表扬。
3.“忘”,不会边听边记,遗忘率高。一位美术老师曾做过一个试验:要求全班同学都把材料带齐了,才开始上手工课。结果,第二次上美术课时有1/3的学生带了材料,第三次上时有2/3的学生带了,可是一直到第五次,还是有三个同学给忘了。其实这是很自然的现象,因为儿童的记忆力虽然很强,但他们的遗忘率也是很高的,大人们常说孩子“左耳进,右耳出”,说的也就是这点。
4.“僵”,听不出讲话人的语脉和要点,头脑混乱。不会边听讲边和头脑中已有的知识作比较,思维不灵活。听到的内容和自己所想的不会融会贯通。往往前面的同学已经讲过了,举手回答还是相似或者雷同的答案。不会分辨内容的优劣。
从客观去考虑,学生的注意力还取决于教学的直观性和老师言语的生动性、形象性以及教学的客观环境和学生的情绪。教师在教学不同的内容时,采取的教学方式应当是不同的,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方法也应当多样化。譬如抽象的内容就需要教师借助自己的言语、教具、多媒体等不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有更直观的体验。老师上课时,不能只满足于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纪律很好,坐着一动不动就满足了,要对上课内容和方式等进行大胆创新,引
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积极的倾听状态,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也不能满足于只让孩子思考、表达,忽视对学生倾听的要求和方法上的指导。我始终认为,在教学中,应强调、听和说是同样重要的。
三、创设氛围,提高倾听的意愿
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的天性,在日常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儿童的这份天性,给予学生轻松愉悦的倾听环境,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巧用儿童化的语言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倾听的欲望,进而享受倾听的魅力。
四、学会倾听,教导倾听的方法
教师自己表达要规范,清楚到位,给学生以榜样。小到一个数字、一个符号的正确书写,一句简单的话都要细细地备,清清楚楚地教给学生,并有意识地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耐心地让小朋友们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认真倾听他们的每一句发言,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课堂中,我经常对学生讲:“听别人说是一种修养,使别人听是一种艺术!”让学生大胆去说,并要求学生在发言时,一定要努力让每个同学都听你讲。这样就改变了学生发言的对象不只是让老师听,更是要让同学们听。同时,不断地引导学生,告之善听者往往也是最善于思考的好学生。这样,慢慢地培养了学生会听、乐听、善听的良好习惯。
五、完善评价,形成倾听习惯
我们在教学中发现,好习惯要进行鼓励表扬,加以强化,而对于不良习惯要及时给予恰当的惩罚。如学生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解,同学的发言,乐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要及时给予表扬。对于不认真听讲的学生,要及时指出并给予批评,甚至是小小的惩罚。受到批评的学生心理就会很难受,并下决心努力改正。通过一个阶段的努力,学生学会倾听,乐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学习也主动上进了。
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日之功,学生良好倾听习惯的养成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耐心引导。倾听应该只是一种学习手段,我们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而学生学会倾听,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需要老师坚持不懈的努力。善于在课堂中抓住每个契机,适时引导,逐步形成倾听的良好习惯。让学生拥有一对金耳朵,会使我们的课堂更生动、更精彩,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裴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加强对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学周刊,201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