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案例教学法”逐渐在高校教学过程中普及运用,也是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尤其像《经济法基础》这样综合性与实践行较强的学科,如何使学生“学以致用”?这对教师在课程设计和案例选择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案例教学 经济法基础 远程教育
20世纪初,哈佛大学创造了案例教学法。即围绕一定培训的目的把实际中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供学员思考分析和决断的案例(通常为书面形式),通过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方式,来提高学员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依照法律工作中立案办法把教学内容编成案例形式来进行教学很受欢迎,在当今世界的教育和培训中受到重视和广泛的应用。
一、案例教学法在《经济法基础》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经济法基础》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财经类专科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经济法的内容广泛而丰富,因而本门课程涉及的内容也极其广泛,几乎覆盖了所有经济管理工作的全部业务范围;2. 经济法受经济发展的原因,发展、变化、更新速度更快,因而课程的内容也在不断的补充和修改;3. 经济法涉及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多个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知识跨度较广;4. 经济法理论不仅具有抽象性,而且其实际操作性也很强。由于该学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实践性、操作性及与时俱进的发展性,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该门课程的教学若不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很难较理想地达到教学目标。
然而,我们又无法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仍然沿用“填鸭式”教学模式,单单靠教师向学生灌输。而财经专业专科学生基础知识尤其是法律基础知识掌握较少,尤其是电大的学生来自各行各业,脱离学习环境时间较长,枯燥的经济法律理论学习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长此以往,这样的教学模式使这门课程成了空洞的理论,必将严重影响到学生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严重影响到学生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案例教学法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二、《经济法基础》案例的撰写与挑选
(一)针对性
案例是为教学服务的,因此我们在挑选案例的时候应该紧贴教学目标,突出主题。即根据本章的教学目的而选择案例,让挑选的案例更具有针对性,服务于教学目的, 否则即使是很好的案例也不能起到相应的教学效果。作为教师应当有目的地、合理地使用案例,并不是案例越多越好,关键而在于精。
(二)真实性
我们挑选的案例最好是真实的,贴近生活的。对于社会上刚刚发生的,有较大影响的案例,应该作为我们案例教学的首选,因为这样的案例学生对其内容有一定了解,尤其是发生在名人或是著名企业的案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更容易吸引到学生的注意力,也便于学生参与讨论,这样更有助于学生理解。
(三)时效性
经济法律与其他法律相比受经济发展变化的影响更大,随着近十年来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很多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使得经济法律也随之调整,如:2006年《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的重大修改,2012年修改中的《专利法》和《著作权法》……这就需要教师在自己选取案例时,更加注重案例的实效性,紧密联系最新的立法动态和司法解释,注重其现实指导意义。
三、“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方式
我们采用“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如:教师在课堂中口述案例,然后让学生讨论;通过学生扮演角色再现案例情景或以模拟法庭形式,并分组讨论;利用多媒体技术等方式,模拟再现实际情景。根据教学实践,通常案例会放在课程的前段从而引出课程内容,或是通过案例对理论知识作进一步理解和补充。在导入案例的过程中,作为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内容:首先,使用案例教学的一个主要方面在于可以使学生参与其中,所以教师要先为其创造“轻松”的教学氛围,以便于学生能够“畅所欲言”;其次,教师应变“灌输”为“引导”,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自己的理解和判断,哪怕与“正确答案”不符,也应对积极思考的学生予以鼓励和肯定;第三,给学生创造讨论与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可以接收到不同的观点,学会别人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方法,不仅做到“学会”而且做到“会用”。
将“案例教学法”运用到《经济法基础》课程教学中,能够帮助教师解决难以讲解的法律理论,有效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案例教学法”适应了新时期教育理念的要求,它能够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注重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真正的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此外,“案例教学法”还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菊霞,叶得明,王建平. 经济法案例教学中应处理好的关系[J]. 学术纵横,2007(6) : 129.
[2]陈媛媛. 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J]. 无锡南洋学院学报,2008(4) : 30-33.
[3]李雪梅. 讨论式案例教学法在经济法教学中的组织实施[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1) : 12.
【关键词】案例教学 经济法基础 远程教育
20世纪初,哈佛大学创造了案例教学法。即围绕一定培训的目的把实际中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供学员思考分析和决断的案例(通常为书面形式),通过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方式,来提高学员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依照法律工作中立案办法把教学内容编成案例形式来进行教学很受欢迎,在当今世界的教育和培训中受到重视和广泛的应用。
一、案例教学法在《经济法基础》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经济法基础》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财经类专科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经济法的内容广泛而丰富,因而本门课程涉及的内容也极其广泛,几乎覆盖了所有经济管理工作的全部业务范围;2. 经济法受经济发展的原因,发展、变化、更新速度更快,因而课程的内容也在不断的补充和修改;3. 经济法涉及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多个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知识跨度较广;4. 经济法理论不仅具有抽象性,而且其实际操作性也很强。由于该学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实践性、操作性及与时俱进的发展性,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该门课程的教学若不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很难较理想地达到教学目标。
然而,我们又无法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仍然沿用“填鸭式”教学模式,单单靠教师向学生灌输。而财经专业专科学生基础知识尤其是法律基础知识掌握较少,尤其是电大的学生来自各行各业,脱离学习环境时间较长,枯燥的经济法律理论学习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长此以往,这样的教学模式使这门课程成了空洞的理论,必将严重影响到学生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严重影响到学生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案例教学法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二、《经济法基础》案例的撰写与挑选
(一)针对性
案例是为教学服务的,因此我们在挑选案例的时候应该紧贴教学目标,突出主题。即根据本章的教学目的而选择案例,让挑选的案例更具有针对性,服务于教学目的, 否则即使是很好的案例也不能起到相应的教学效果。作为教师应当有目的地、合理地使用案例,并不是案例越多越好,关键而在于精。
(二)真实性
我们挑选的案例最好是真实的,贴近生活的。对于社会上刚刚发生的,有较大影响的案例,应该作为我们案例教学的首选,因为这样的案例学生对其内容有一定了解,尤其是发生在名人或是著名企业的案例,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更容易吸引到学生的注意力,也便于学生参与讨论,这样更有助于学生理解。
(三)时效性
经济法律与其他法律相比受经济发展变化的影响更大,随着近十年来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很多新情况新问题的出现使得经济法律也随之调整,如:2006年《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的重大修改,2012年修改中的《专利法》和《著作权法》……这就需要教师在自己选取案例时,更加注重案例的实效性,紧密联系最新的立法动态和司法解释,注重其现实指导意义。
三、“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方式
我们采用“案例教学法”的实施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如:教师在课堂中口述案例,然后让学生讨论;通过学生扮演角色再现案例情景或以模拟法庭形式,并分组讨论;利用多媒体技术等方式,模拟再现实际情景。根据教学实践,通常案例会放在课程的前段从而引出课程内容,或是通过案例对理论知识作进一步理解和补充。在导入案例的过程中,作为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内容:首先,使用案例教学的一个主要方面在于可以使学生参与其中,所以教师要先为其创造“轻松”的教学氛围,以便于学生能够“畅所欲言”;其次,教师应变“灌输”为“引导”,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自己的理解和判断,哪怕与“正确答案”不符,也应对积极思考的学生予以鼓励和肯定;第三,给学生创造讨论与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可以接收到不同的观点,学会别人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方法,不仅做到“学会”而且做到“会用”。
将“案例教学法”运用到《经济法基础》课程教学中,能够帮助教师解决难以讲解的法律理论,有效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案例教学法”适应了新时期教育理念的要求,它能够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注重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真正的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此外,“案例教学法”还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菊霞,叶得明,王建平. 经济法案例教学中应处理好的关系[J]. 学术纵横,2007(6) : 129.
[2]陈媛媛. 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J]. 无锡南洋学院学报,2008(4) : 30-33.
[3]李雪梅. 讨论式案例教学法在经济法教学中的组织实施[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1)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