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来源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教研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ovo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每一篇文章中都记叙着作者的思维方式、思想感情和精神气质,要使学生能敏锐地扑捉文中细腻的情趣,领会文章所蕴含的丰富情感,进而全面掌握文章的思想内容,是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的最高境界。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呢?
  
  一、在范读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不仅语言优美,而且形象鲜活、情感丰富,常常蕴涵着动人心魄的艺术美。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不单是借助课文内容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以自己对学生真挚的爱心,借助作者的情感与学生进行交流。教师要努力使自己的语言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情感,用真情感染学生的心灵,引起感情上的共鸣,这才是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前提。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范读起着”传染语言感“的作用。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自身情感的调节、引发和调动,让自己融入到课本里,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情绪,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进入课文描述的境界里,才能用心去感受、理解、欣赏、评价文中的人与事、景与物、理与情,不仅观其言,还要品其味、悟其神,获得准确鲜明的感知。
  
  二、在美的感情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讲解只能使学生知道,而朗读更能使学生去感受。作者的感情是极丰富、复杂的,光靠教师的讲述和学生的体会是不深刻的,应让学生用心灵去感应。在多种形式的自读、分层次的理解读中,反复体会语言,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加深,对情感的体会更加深入,在情感的上升过程中,充分感知课文的生动及作者感情的奔涌,学生受到蕴藏其中的情感熏陶后,从而对文字产生真切而强烈的感受。
  
  三、在情境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必须使学生的情感角色同步进入语言所描绘的情感氛围中,才能達到身临其境的境界,只有让学生感受到,才能激起他们的情感进入作者所描绘的世界,并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发挥电教媒体生动、形象、感染力强的特点,活化教材,根据教材特点和理解语言文字的需要,灵活地运用电教手段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丰富语言感知,使之接受直观视觉的影响,激发情感、强化感知,学生的朗读能力会有明显提高。
  
  四、在真切的感受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朗读首先给学生以温暖的心理暗示,朗读就是对文章的欣赏,是有情趣的,可以带来美感与愉悦感,让学生对朗读产生了一种渴望与期待,有的抑扬铿锵,有的缠绵悱恻,有的悠扬明快,有的清新含蓄。只有反复朗读,才能体味出其中的味道;只有读出感情,才能把文字演绎成各种丰富的画面和意境,从中体会到美,感受到美。
  
  五、在文字训练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一篇文章的语言都是经过作者精雕细刻,是妙不可言的,教师只有切实在语言文字上下功夫,朗读的培养才有效果,特别要在文章中抓住那些重点的、精美的句段作为朗读培养点,进行比较、揣摩、欣赏。如《忆江南》一课,先让学生对照注释初读,解决字音词的问题后,再让学生边读边划句子节奏,然后找出朗读时要变化的语气。如“能不忆江南”要读出疑问的语气:“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要读出对江南风光的赞美之情。请学生尝试,然后带动下面的学生,大家就能快一些进入角色,为更高层次的朗读打下良好的基础。
  语文的知识性、审美性、人文性都可以在读中体现,在这个过程中,要反反复复地对各式各样的朗读材料进行感受和领悟,反复地进行感性的和理性的认识。这样,学生对朗读的感受就会逐渐从肤浅、狭窄、迟钝走向深刻、全面、灵敏和迅速,而培养学生对朗读的灵敏、全面、深刻的能力也正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所在。
其他文献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尤其是作为—个班主任,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学生的朋友和向导,是学校各种教育力量的完美结合。班主任的工作是艰辛和复杂的,它在学校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在过去的传统教学中,语文教学大多是“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单一模式,教师大多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因而在课堂上形成了“教师全盘讲,学生被动听”的局面。现代教育理念则不同,大力提倡课堂教学要讲究民主。因为宽松、和谐、民主、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能使学生产生自觉参与其中的欲望,激发他们探索未知的兴趣,从而诱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必
《新课程标准》对学生课外阅读量作了具体的规定,这就把学生课外阅读提到了一个重要的位置。然而学生阅读能力的水平并不让人乐观,为此,教给学生有效的读书方法十分有必要。读书是语文学习的一种很好的方法,教会了学生读书也就教会了学生对语文的自主学习。   一、 读“通”    一篇好的文章到手,对于喜欢读书的学生当然是先睹为快,然而由于小学生识字量的限制,不可能对文章中的每一个字都能认识,这就需要首先扫除文
创新教育已成为时代的要求,语文教学也离不开创新教育。它可以给语文教学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只有把创新教育巧妙地融入语文教学,并从某种程度上指导语文教学,才能推进语文教学整体改革,提高素质教育水平。因此,如何把创新教育巧妙、有机地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并为语文教学服务就显得至关重要。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实践:  一、创设和谐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教师要始终以平等宽容的态度对待成长中的学生,不但要尊
在新课程背景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为许多语文教师探讨的课题。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呢?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要讲究阅读方法  阅读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师生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了“讲”和“练”上,如此讲来讲去,学生还是不会读书,更不爱读书,阅读能力自然不会高。作为教师,应该真正把《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朗读训练的要求落到实处,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中学物理教材中有许多课文不是给学生方法论、世界观的有向引导,就是给学生某种高尚情感的感化、积极思想的陶冶和人生观的启迪,因此,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就成为德育教育渗透的方向。  一、明确初中物理学科中德育的培养目标,做到有向渗透  1.爱国主义是德育教育的中心内容,向学生介绍我国在物理学方面对世界的杰出贡献,增强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宣传我国现代科学技术的伟大成就和科技工作者奋发图强的事迹,加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而识字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而且识字教学也是一项十分枯燥的工作。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孩子们的识字质量呢?,我认为应激发孩子的识字兴趣,教给孩子识字方法,培养孩子识字能力。怎样才能做到使孩子对枯燥的汉字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增强自我识字的能力呢?我认为可采用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 激发识字兴趣     低年级的孩子天真活泼,爱交朋友。根据这一特点,教学时,可以将生字形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民族创新精神的培养,创新潜能的开发,基础在教育,关键在教育。所以有人说,创新就是教育终极存在的价值所在,就是教育的真谛所在,要义所在,中学数学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数学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如何把创新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呢?我在教学中感悟到了以下几点策略:    一、教师要
一、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内容,体会威尼斯独特的风光,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感情。2.了解威尼斯小艇的特点,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抓住事物的特点写”的方法。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小学生责任意识的缺失越来越让我们担忧。由于绝大多数孩子是独生子女,在家里被宠惯了,自立意识和生活能力差,依赖性强,特别是缺乏对自己、对父母、对学校、对社会的责任感,表现出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这让我们意识到对学生加强责任教育的紧迫性。下面,就小学生责任感的培养谈谈我们的一些做法:    一、以完善德育常规为基础,构建德育管理    1.每学期第一个月,是我校的“行为规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