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shica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也是非智力因素发展的基础,因此,课堂教学应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
  一、思维深刻性的培养
  思维的深刻性是良好思维品质的基础。它表现在对化学问题的深入思维,要求学生用扎实的双基、透彻的概念以及化学知识的本质和规律,去认真分析和深刻理解题意,灵活、准确地解决具体问题。对于初中生来说,其化学思维的深刻性往往受到思维具有离散性所影响,从而在化学概念与原理、化学性质与变化、实验操作与手段的本质理解呈孤立、间断的状态或停留在机械记忆的水平上,影响了思维能力的提高。离散性还表现在对化学概念、原理、规律只满足于形式上的理解,忽视其来龙去脉,或只注重内涵而忽视其外延,对化学知识理解应用起到不良的影响。
  克服思维的离散性,提高思维的深刻性,必须逐步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思维特点和规律,正确认识化学复杂运动形式,抓住关键形成思维中心,以逐步达到增强思维的深刻性。在初中教学中,还应把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结构体系,并挖掘它们之间内在联系和对立统一关系,使学生形成“多则择优,优则达快”的思维方式。
  二、思维逻辑性的培养
  这是思维的重要品质,它表现思维的条理性和有序性。由于初中生的思维处在半幼稚半成熟时期,造成他们在认识问题过程中存在混乱现象,即思维的无序性。这种无序性还反映在学生不能正确把握有关化学概念及知识间的因果关系,造成多步推理的困难。
  作为描述性为主的初中化学,很有必要以理论为指导,以反应规律为线索,加强推理教学,增强化学知识的条理性、规律性。同时,教师要时刻注意正确引导,进行归纳总结,做到触类旁通。在“无序”变“有序”的过程中,督促学生复习和理解重点知识,记忆有关结论,强化巩固所学的知识,并按类型精选有关习题进行有目的练习,使所学的知识由“无序”到“有序”,由“会”到“活”,由“活”到“用”。
  三、思维精密性的培养
  这是思维特殊的品质,化学思维的精密性(或精确性)表现在从量的角度来理解或研究化学概念理论、物质及其变化规律。它是深刻理解化学知识的需要,也是教学大纲所要求的。但是,初中教学毕竟是以描述性为主的化学定量研究与化学计算,必须恰当地建立在所掌握化学知识的基础上,不能脱离初中化学原理与化学事实去搞偏而怪的空洞的化学计算。教师在精选题型、题量上要使学生在思维的精密上得到训练与加强。
  为了使思维的精密性得以提高,我们可以运用不同的知识讨论、分析同一问题,加强知识间的联系,这种训练由教师给学生输入一个信息,然后,学生根据这个信息和已掌握的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输出许多新的信息,逐步减少思维的片面性,从而提高思维的精密性。
  四、思维敏捷性的培养
  它反映了思维的锐敏程度和迅速程度。敏捷性应以正确性为前提,它是上述几种思维品质的集中表现。在教学实践中,因思维定势缘故,思考问题方法总受某种“模式”的束缚,而极大影响了思维的敏捷性。如,我们讲到物质的组成和结构时,学生容易接受“原子分子物质”这种模式,而对于原子、离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却认识不足,由于知识面掌握不全,就谈不上敏捷性。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将零碎的化学知识联系成一个整体,使他们学会知识迁移的能力,是克服思维定势的一个方法。同时,配合增加足够数量的习题,以及经过一定的解题技能的训练,对于提高思维敏捷性有着明显的帮助。
  如何搞好这方面的训练呢?我们总结以下几点:
  (l)变化练习,深化双基;
  (2)定时练习,训练速度;
  (3)一题多解,训练思路;
  (4)多题一解,掌握规律;
  (5)设计新情景,培养迁移能力;
  (6)一般题争取一题一得,典型题一题多得(包括知识、思路、方法等)。
  此外,我们还注意到,初中生化学思维品质的培养,离不开化学实验与化学直观教学所具有的鲜明性、形象性、直观性的特点及其使学生产生形象思维的作用,是其它手段所不具备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配合及平衡,能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因此,在教学中还应高度重视化学实验与化学直观教学。
  (作者单位:青海省海晏县民族寄宿制中学812200)
其他文献
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的一种直接的整体感受,是人们掌握语言文字必须的最基本的、最重要的能力。低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规范的语言、文字,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较弱,因此,培养学生的语感极为重要,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呢?笔者认为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在教学中读,以朗读为重点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等许多格言‘道出了读书的重要性。在施读过程中,
当今人们所面临的是一个“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准确而迅速的接受大量信息,经过辨析、判断,并及时作出反馈,应该成为每一个中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因此对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效益的提高便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了。同时也是对我们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给予更严峻的考验。而阅读本身就是一种复杂的思维过程,是阅读者对所阅读的材料进行筛选、加工的过程。所以教师应该培养学生掌握高效而实用的阅读技能与方法。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又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学生作文又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因为作文能力是学生语文水平的综合体现。但在语文教学中听说训练起步早,基础较好;读写训练中,阅读训练的分量较重,时间多,范围广,写作训练无论从时间上还是数量上相对来说都较少,而且收效甚微。可见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任务还很艰巨。在这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本人逐渐摸索了一些作文教学的方法,望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
多年来,音乐教师单纯把音乐课堂的目标重点放在音乐知识的认识和音乐技能的训练上,一味强求学生进行枯燥的技能训练,偏重讲解乐理知识,“填鸭式”教学几乎成为音乐课堂教学普遍采用的方法。这种教学模式,忽视学生的学习潜能,主动性与能动性,缺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中学音乐教学中,该如何提高音乐课堂的有效性呢?  一、巧妙导入,激发质疑动机  认知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学生萌发追求的动力,是奋勇探索、排除艰难,不断进
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训练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自能读书的能力,学生通过积极主动阅读,逐渐形成能力,培养语感,提高语文素养。  以往,我只注重教,向学生传授知识,忽略了能力培养,总认为,该讲的我都讲了,我问你答,我读你听,我写你抄,久而久之,造成了知识积累学生的零思考。有一次,我讲完课,问一个学习好的学生,记住多少,他却摇摇头。由此,我深有感触,看似滔滔不绝的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