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 任重道远

来源 :江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hu7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在阐述语文课程目标时,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叶圣陶先生也曾经指出:“学生须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课外阅读能为课堂教学提供“广阔的智力背景”,并“发展学生的爱好和才能,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要想实现这一教育目标,开展课外阅读,特别是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接触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名著,确实非常必要。
  怎样让学生在这三年之中把十部名著读下来,而且读得不那么“痛苦”,不仅能完成课标中要求的阅读量,而且能够让学生在多样的方法中获得丰富的知识,在丰富的知识中打造厚实的文学功底,在厚实的功底中得到自豪感和成就感,从而转化成实践中的一种能力。这个任务摆在了每个高中语文教师的面前。为此,参考他人的意见并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我觉得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及早启动,循序渐进
  刚进校的时候,教师就应该让学生明白名著阅读的重要性。这时候的学生是对高中充满了新奇感,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正准备大展拳脚的时候,教师应及时抓住这一时机,因势利导地对他们进行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三年的高中学习是一个整体,阅读训练也应该是一个整体,但这三年的训练过程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由于高一学生的阅读水平普遍不高,所以阅读的内容也不能太难,因此可以选择十部名著中比较简单的《老人与海》、《家》、《巴黎圣母院》等作为高一的阅读内容;高二时阅读内容为《红楼梦》、《孔子》、《哈姆雷特》、《雷雨》等;高三年级可把《三国演义》、《堂吉诃德》等作为阅读内容。
  二、方法指导,事半功倍
  浏览,泛读,精读,三者相结合。对于阅读的方法,不强求统一,而是引导学生自主选择。默读、朗读、浏览式、赏析式、圈点式、摘录式、批注式、比较式、对话式……不拘一格。让他们读写抄评、听说论辩、评价鉴赏融为一体,让学生在多样的方法中获得丰富的知识,在丰富的知识中打造厚实的文学功底,在厚实的功底中获得自豪感和成就感,从而保持经久不衰的阅读激情。
  在课外阅读的积累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把好的文章或段落背诵下来;可以引导学生做摘抄,如在阅读过程中把优美的词句、语段摘抄在读书笔记上并写上点评或心得;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圈点批注……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积累方法或几种积累方法结合,让学生在自主积累的过程中感受到阅读的收获。
  只是,每开始读一部新的名著,教师有必要导读,先对本书的写作背景、作者生平、成书情况等作一简单的介绍。也可以让学生自行阅读小说《序言》部分,了解有关情况。重点的章回要提醒学生重点把握,尤其要重视书的总纲性的章节。读完一部作品,尤其是像《红楼梦》这样的作品,要整理形成人物、情节的框架结构表,重点的情节与人物挂钩,有利于人物的理解和主题的把握,对以后的精读有很大的好处。
  三、搭建展示平台,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
  学生对阅读缺乏兴趣,是因为感受不到阅读的快乐,没有体会到阅读所带来的成就感。所以,我们要努力通过一些活动,来展示学生在阅读名著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要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感受阅读的乐趣,品味最原始最底层的读书体验,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深入阅读的积极性和原动力。
  1.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定的阅读量。把每星期的语文自习课、阅读课空出来,让学生集中时间阅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量的阅读,这样效率比较高。
  2. 举行优秀读书笔记评比。鼓励学生读完之后,写读书笔记,读书笔记的内容以命题或半命题的形式,可以让他们复述主要故事情节,可以让他们就某一个人物作出评价。
  3.定期举行专题活动,提高阅读兴趣。萧伯纳曾说:“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流之后,我们就各有了两种思想。”交流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它本身就是一种碰撞和融合,两种思想交流之后或许可以产生第三种甚至更多思想。由于名著的博大精深和耐人寻味,使得交流在阅读中成为一种必需。这些活动包括辩论赛、名著资料展、名著经典电影欣赏、专家讲座、名著情景剧表演等。
  四、考试渗透,检查名著阅读成果
  高中的语文考试现在一般是采用高考类型形式的试题,这样,就造成了有些平时感觉读了很多东西、表达很好、思维很有深度的学生考试却考不过什么名著也没有涉猎的学生。而这会使学生对于名著阅读缺少动力。所以,我们一定要努力在考试题目中渗透对名著阅读的检查,以督促学生开展课外阅读。
  阅读名著的训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经过三年的训练,学生的收获应该是丰厚的。学生通过阅读名著,知识储量会大大增加,领悟鉴赏力会不断增强,人格修养、审美情趣以及作文水平都将会得到提高。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第三中学)
  责任编辑:刘伟林
其他文献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许多教师纷纷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语文课堂教学,加快教学节奏,加大课堂密度,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  一﹑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是一项能在计算机中综合、集成、处理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及视频等多种媒体的现代化科学技术,通过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手段可以制作新奇的具有动画效果的能满足学生多种需要的教学课件,从而极大地从各个方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刺激学生
今年端午的赛龙舟,泗村的壮汉们,不但要争名次,还要争一所学校回来!rn去年的端午龙舟赛,泗村屈居“老二”.为了摘掉“老二”的帽子,泗村人忙了一整年.
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也是近年来地方高校教育改革的重点,近年来地方高校在新闻专业的改革中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以喀什大学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为例,分析了当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土木系基本是男生的天下.在我们的印象里,土木系的男生举止粗野,表情冷漠,根本不懂什么艺术.可是,偏偏在这个不被看好的系里,却出了个才华横溢的诗人.
莲,根可食用,籽可入药。春发秋藏,形态优美,花香独特。自古乐府《江南曲》中“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的诗句在民间传咏以来,不少文人墨客以其为寄情偶像,同所处的生活环境连接在一起,紧扣莲“宁静恬美”的形态特征,以“观照自身”,写成许多传世佳作。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三篇文章——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明末清初李渔的《芙蕖》和现代作家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就是写莲诸作中的精品。这三篇文章,虽然同写一物,但各
中学思想品德教学工作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培养人才、促进民族进步和国家发展等方面,起着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却普遍存在思想品德课教师难教、学生厌学、效果不能令人满意的现象。  造成这种尴尬局面的主要原因有:首先是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盛行。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上重物质文明、轻精神文明的不良风气,对学生产生了不良影响。其次,当前社会上不正之风的存在和影响。腐败、贪污、色情等不正之风对学生影
人文性是语文的基本特点之一。从孔子的“因材施教”和“教学无类”,到上世纪80年代的“素质教育”,再到上世纪末“人文性”与“工具性”激烈论战,我们不能不承认,倡导语文“人文性”的呼声越来越高,这也带来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巨大变革。但是,过重强调语文“人文性”所带来的弊病也不容忽视。在近年的听课中,我发现了一个普遍性的问题,那就是学生“书”还没读懂,教师已将话题引到了人文教育上。可以说,教师重视了“文以载
刀迎门挂在墙壁上,每一个进来的人都觉得好奇,一个单身女孩子,怎么就选了这样一把刀作饰品呢?
腊月快要过完了,还是没下雪.天不是很冷.王老太太出屋看看,是个晴天,就说老东西,出来晒太阳吧.rn邻居的房子高,都是新盖的小洋楼,挡住了风,却挡不住阳光,满院子暖暖的阳光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