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从读懂学生需求开始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las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效教学是教育界永恒追求的目标,远至孔子,近至夸美纽斯、加涅,从古至今无研究者不想攻克这个难题。那么教师如何才能做到有效教学呢?教师的思维方式、教学方法运用是否恰当,不是教师说了算,必须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间断性反馈或学习结果作为评判的依据。因此,教师只有立足于学生实际,才能合理地选用真正适合学生的教与学的方法。
  【教学案例】
  二年级学生做过这样一道推理题:
  小林:我比小凡大3岁。
  小凡:我比小明小2岁。
  小明:……
  请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把他们的名字写出来。( )>( )>( )
  结果发现:“小凡最小”错的学生很少,而“小林与小明谁大谁小”错的学生比较普遍。于是有了下面笔者与学生的交流过程。
  师:这道题,你们是怎么想的?
  生1:小林说“我比小凡大3岁”,说明小林比小凡大。小凡说“我比小明小2岁”,说明小凡比小明小。所以最大是小林,第二是小明,第三是小凡。
  师:为什么小林最大呢?(生1迟疑着答不上来)
  师:有哪位小朋友能讲得更清楚?
  生2:小林说“我比小凡大3岁”,说明小凡比小林小。小凡说“我比小明小2岁”,说明小凡比小明还要小。那么说明小凡最小。
  师:嗯,从他的表达中,让我们明白了什么?(生齐答:小凡最小)对,小凡是最小的。那么小明与小林到底谁应该是最大的呢?
  生3:小凡说“我比小明小2岁”,倒过来可以说“小明比小凡大2岁”。小林说“我比小凡大3岁”,小林比小凡大了3岁,小明比小凡大2岁,说明小林比小明大1岁。所以小林第一,小明第二,小凡最小。
  师:很好。谁也听清楚了?
  看到举手跃跃欲试的只有少数几位学生,笔者自己又重新叙述一遍推理过程。
  师(再问):哪些小朋友听清楚了?
  生4:小林说“我比小凡大3岁”,说明小凡比小林小3岁。小凡说“我比小明小2岁”,小凡比小明小2岁,小凡比小林小了3岁,说明小林最大,小明第二,小凡最小。
  这时笔者观察到大多数学生仍是满头雾水,一双双充满疑惑的眼睛透露着无奈,想起上一届学生对这道题也存在着同样的不理解。笔者内心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但不急着结束此题讲解,仍等待学生消化这一知识,希望结果能出现转机。笔者又叫一位学生说说思考过程,没想到他的回答起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生5:小林说“我比小凡大3岁”,如果小凡是10岁的话,小林是10 3=13(岁)。小凡说“我比小明小2岁”,那意思是小明比小凡大2岁,小明应该是10 2=12(岁)。(笔者已根据他的回答在每句信息下面写出了算式)
  生6迫不及待地接着说:假设小凡是10岁,那么小林是13岁,小明是12岁,最大是小林,第二是小明,第三是小凡。
  这时,笔者看到刚才还不知所措的学生眼前一亮,恍然大悟似的,都笑着点头表示听明白了,并纷纷举手要求也来说说思考过程。
  师:感谢刚才两位小朋友的发言,让我们终于弄清楚了图上三位小朋友的年龄关系。他们刚才用了什么办法让我们听得更明白了?谁也能学着他们的方法来说说你的思考过程……
  【教学反思】
  诸如以上情况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教师往往认为已经讲得很清楚的内容,学生却仍旧疑惑不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即使重复讲解多遍,收效仍然甚微。于是教师就会妄下结论,学生如此之笨,而事实上其中的原因有可能也是教师自身造成的。这个实例让笔者深刻体会到了以下三点。
  一、感性具象,撑思维理解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学生有效的学习是一种以思维为核心的理解性学习,教学最终必须落实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意义建构上。所以需要依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及课堂的教学目标,智慧准确地判断出用什么方式方法才能让学生听懂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
  从教学内容来分析,题目属于一道“简单推理题”,前面生3、生4的推理过程缜密得无可挑剔。可为什么大部分学生仍听不明白呢?原来,一个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生3讲的“小明比小凡大2岁,小林比小凡大了3岁,说明小林比小明大1岁”,在没有任何辅助手段作依托的情况下,对这句话的理解与推理还是存在相当大的跳跃性。对生4讲的“小凡比小明小2岁,小凡比小林小了3岁,说明小林最大”,同样也存在着无法理解的现实。
  一个人认识一种数量关系,需要经过具象—表象—抽象的过程(张奠宙)。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借助丰富的感性材料,比如主题图、学具、简单示意图、线段图等,可以看得见摸得着,比较具体形象。然后是脑子里画图,形成思维表象,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生动。最后,直接面对数量关系,完全抽象地进行思考。假设“小凡是10岁”,使他的年龄得以具体化,一个假设信息可以较顺利地沟通信息与问题之间的关系,有效帮助学生获得感受、体验与理解,从而顺利解决问题。
  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碰到学生无法理解与掌握的知识时,必须跳出成人固定的思维模式,深入了解学生的思维需求,创造性地寻找一种具象,有效支撑抽象思维,运用可以理解的思维方式展开学习。
  二、差异教学,助认识丰富
  由于学生个体的生活环境、已有经验、知识背景和智力发育的不同,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必然存在着“差异”。教师如果能尊重、正视差异,并根据这种差异设计、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的、充分的发展。
  学生的学习差异首先表现为学习能力的差异。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感知敏锐、观察能力强、思维灵活、理解与掌握知识较快,总是一点就通;而有的学生则感知迟钝、观察能力弱、思维断层、理解掌握知识较慢、易出错,讲了多遍的知识点还是表现出后知后觉的样子。实施差异教学,对不同的学生可以制订不同的学习目标,这样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学生的学习差异也表现在思维的差异上,有的倾向于直觉思维,有的倾向于借助形象思维分析问题,有的倾向于抽象逻辑思考。前面教学中的生3、生4就是属于后者,而大部分学生在这道题上还不善于层层抽象推理,运用假设法不失为是一种很好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由于思维水平的差异,解决同一个问题会有各种不同的思考角度,产生“百家争鸣”的现象,形成对数学问题的丰富认识。
  有效教学有时依赖于教师对教学策略的选择上。尊重差异,正视差异,可以让每个学生得以和谐发展。
  三、还话语权,促知识建构
  美国教育家弗兰德斯通过调查发现了所谓的三分之二规则:在课堂教学中,大约有三分之二的课堂时间要用来师生讲话。其中,大约三分之二的讲话时间是教师在讲话。教师的讲话中,大约有三分之二是直接影响学生的(如讲授、指导、控制、批评等)。而进一步的调查发现,这些影响学生的教师讲话中,大约有三分之二无法起到其应有的作用。既然如此,那么教师就应将话语权还给学生。
  把话语权还给学生,宽容学生的错误和认识缺陷,耐心等待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当发现问题时,不要急于草草收场,也不要用教师的“讲”来代替学生的“思”,而是要为学生多创造一点思考的情境,多一点思考的时间,要舍得花时间进行适度等待。吴正宪老师曾说过:“等待是一种教学理念;等待是一种教学策略;等待是一种教学艺术。”等待学生找到适合自己思维的方法,等待他们学会运用已有的经验来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待他们把新知识纳入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中,知识领域得以开拓、思维得到启迪。
  对于学习个体来说,不是拥有话语权就能主动发展了,倾听在数学课堂学习中同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听”是获取外界信息、提炼信息并内化信息的主要渠道,有效的倾听能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信息多向、立体互动的交流。引领学生带着自己的观点倾听与思考别人的发言,及时调整自己的观点,又要学会合理地评价、质疑别人的发言。使学生的思维由表层走向深入,促进知识的内化建构。
  总之,教是为学服务的,教无定法,关键要看哪种方式对学生的知识建构最为有效。当教师上出一节失败的课、遇到学生无法理解与掌握的知识时,不要总是一味地责怪学生的无能,要多在自己身上寻找失败的症结,也许是教学方式方法上存在着与学生实际需求的不匹配。所以,教师要读懂学生的需求,从学生实际出发,寻找到适合学生的最佳教学策略,从而实现有效教学。
  (浙江省桐乡市崇德小学语溪校区 314511)
其他文献
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走过了30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民生为本。  民生,即人民生活,是挂在百姓嘴边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是挂在“政府”嘴边的“劳有所得、住有所居、病有所医、老有所养”。而这些体现在教师身上,就是工资、待遇、住房、社保、职称、专业发展、精神需求……  从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从“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迷乱中步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常生活
国内知名教育学论著上对教育的目的或者功能有这样的概括——传递人类知识、改善人的本性。这说的一点也不错,但仔细思考一下,又觉得说得还不够。教育还应该在培植人的善心、鼓励人的善行,使人获得知识的同时,还要使受教育者健康快乐地成长;受教育者在健康快乐地成长时,能获得学习的能力、创造的能力和在未来的人生中去从事自己觉得有意义,同时又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和民族有益的工作的能力;培养有自由精神有尊严的人。这
在当今情况下,什么人愿意当大学校长,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中国教育问题重重,当下几乎被国人万炮齐轰。大学因此也成为众矢之的,而大学校长则是首当其冲。因为,人们总是想起当年的蔡元培、胡适、梅贻琦、蒋梦麟、张伯苓等人,为什么现在的大学校长之中,就没有这样一些给大学以精神的校长呢?  其实,现在的大学校长也是有苦难言。他们虽是堂堂一校之长、法人代表,但是在自己的校园内究竟能有多少作为,是说不清楚
“问题是数学的核心,规律是数学的灵魂”。人教版数学教材“找规律”为培养学生发现规律的能力提供了很好的载体。教师如果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给学生留足空间,就能较好地展现学生的个性,拓展学生的思维。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两则教学片段,来谈一些思考。  【教学片段1】  (课前进行猜谜的游戏)  师:看来大家都是猜谜的能手,老师还想继续和大家来猜一猜,不过既然是数学课,咱们就一
成都郫县清水小学搬迁前夕,一位学生(孙悦)因家中搬迁原因未转校,学校将为其授课到最后,留守的19名老师仍按照原定课表为其上课。(见《华西都市报》)这样的场景似乎很温馨浪漫。小女孩对知识孜孜以求,心无旁骛,老师们传道解惑,诲人不倦。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居然会有这一幕,似乎一下子穿越了时空,回到了20年前那个对知识无比渴求的年代,真让人不敢相信。  于是溢美之辞纷至沓来,有人赞叹小女孩,有人褒奖教师,情绪
【摘 要】线段图是解决行程问题的重要工具,它既直观,又抽象,对学生分析其中的数量关系有重要的帮助。在梳理教材中关于解决行程问题运用线段图的笔墨不足之虞,解构教材内容,重新规划教学,突出“线段图”在解决行程问题中的作用。经历“会仿”“会画”“会用”三个阶段,力求将线段图内化为学生解决行程问题主动运用的有效工具。  【关键词】线段图;行程问题;内化  一、一道题目引发的思考  四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时,
【摘 要】2018年第5期的《教学月刊》有很多有亮点的文章,将整期文章从教材和学生两个角度进行分类整理,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一线教师可以借鉴文章作者的经验,做教材和学生的小研究。  【关键词】教材;学生;研究  本刊2018年第5期(以下简称“本刊”)的第一篇“专家特刊”是郑毓信教授的《用研究的精神从事教学》,文中提出,教师要坚持自己的独立思想,积极进行教学实践,认真开展总结和反思。我们知道教学是否
【摘 要】课堂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主阵地,教学素材、核心活动设计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因素。要让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在课堂生长,教师可以通过选好素材、提好问题、解决问题、评价反思等环节展开教学。  【关键词】课堂教学;核心素养;评价反思  课堂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培养的立足之地,怎样的课堂才能成为核心素养生长的沃土?笔者通过六年级的一节“问题解决”课,谈一些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
一、教学设计  (一)设计简说  在二年级的乘除法教材中,比较忽视“份数”和“每份数”的教学,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现在提倡算法多样化,“份数”和“每份数”的区别被渐渐弱化;另一方面学生的思维依靠具体的表象来支撑,这个抽象的数量关系并不能很好地把握。但是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线教师发现,对“份数”和“每份数”的理解与灵活运用,可为后续解决乘除法问题奠定基础。《鸟儿鸟儿飞进来》是获得了2009年博洛尼
我国语文教育经过60年的历程,教材中经典名篇的内容价值,自然也随着不同时期国家政治需求的变化而不断进行着变异与突围,其主要原因是,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认识还远没有成熟,基本上沿用过去的一些感性经验和照搬国外的现成理论。时至今日,我们仍然在文与道、工具性与人文性之间摇摆。对于语文教育的内容,至今没有梳理出得到大家公认、形成共识的构成系统来,更不用说其间选择的经典名篇的内容价值的考量。语文到底应该学什么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