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效教学是教育界永恒追求的目标,远至孔子,近至夸美纽斯、加涅,从古至今无研究者不想攻克这个难题。那么教师如何才能做到有效教学呢?教师的思维方式、教学方法运用是否恰当,不是教师说了算,必须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间断性反馈或学习结果作为评判的依据。因此,教师只有立足于学生实际,才能合理地选用真正适合学生的教与学的方法。
【教学案例】
二年级学生做过这样一道推理题:
小林:我比小凡大3岁。
小凡:我比小明小2岁。
小明:……
请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把他们的名字写出来。( )>( )>( )
结果发现:“小凡最小”错的学生很少,而“小林与小明谁大谁小”错的学生比较普遍。于是有了下面笔者与学生的交流过程。
师:这道题,你们是怎么想的?
生1:小林说“我比小凡大3岁”,说明小林比小凡大。小凡说“我比小明小2岁”,说明小凡比小明小。所以最大是小林,第二是小明,第三是小凡。
师:为什么小林最大呢?(生1迟疑着答不上来)
师:有哪位小朋友能讲得更清楚?
生2:小林说“我比小凡大3岁”,说明小凡比小林小。小凡说“我比小明小2岁”,说明小凡比小明还要小。那么说明小凡最小。
师:嗯,从他的表达中,让我们明白了什么?(生齐答:小凡最小)对,小凡是最小的。那么小明与小林到底谁应该是最大的呢?
生3:小凡说“我比小明小2岁”,倒过来可以说“小明比小凡大2岁”。小林说“我比小凡大3岁”,小林比小凡大了3岁,小明比小凡大2岁,说明小林比小明大1岁。所以小林第一,小明第二,小凡最小。
师:很好。谁也听清楚了?
看到举手跃跃欲试的只有少数几位学生,笔者自己又重新叙述一遍推理过程。
师(再问):哪些小朋友听清楚了?
生4:小林说“我比小凡大3岁”,说明小凡比小林小3岁。小凡说“我比小明小2岁”,小凡比小明小2岁,小凡比小林小了3岁,说明小林最大,小明第二,小凡最小。
这时笔者观察到大多数学生仍是满头雾水,一双双充满疑惑的眼睛透露着无奈,想起上一届学生对这道题也存在着同样的不理解。笔者内心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但不急着结束此题讲解,仍等待学生消化这一知识,希望结果能出现转机。笔者又叫一位学生说说思考过程,没想到他的回答起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生5:小林说“我比小凡大3岁”,如果小凡是10岁的话,小林是10 3=13(岁)。小凡说“我比小明小2岁”,那意思是小明比小凡大2岁,小明应该是10 2=12(岁)。(笔者已根据他的回答在每句信息下面写出了算式)
生6迫不及待地接着说:假设小凡是10岁,那么小林是13岁,小明是12岁,最大是小林,第二是小明,第三是小凡。
这时,笔者看到刚才还不知所措的学生眼前一亮,恍然大悟似的,都笑着点头表示听明白了,并纷纷举手要求也来说说思考过程。
师:感谢刚才两位小朋友的发言,让我们终于弄清楚了图上三位小朋友的年龄关系。他们刚才用了什么办法让我们听得更明白了?谁也能学着他们的方法来说说你的思考过程……
【教学反思】
诸如以上情况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教师往往认为已经讲得很清楚的内容,学生却仍旧疑惑不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即使重复讲解多遍,收效仍然甚微。于是教师就会妄下结论,学生如此之笨,而事实上其中的原因有可能也是教师自身造成的。这个实例让笔者深刻体会到了以下三点。
一、感性具象,撑思维理解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学生有效的学习是一种以思维为核心的理解性学习,教学最终必须落实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意义建构上。所以需要依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及课堂的教学目标,智慧准确地判断出用什么方式方法才能让学生听懂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
从教学内容来分析,题目属于一道“简单推理题”,前面生3、生4的推理过程缜密得无可挑剔。可为什么大部分学生仍听不明白呢?原来,一个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生3讲的“小明比小凡大2岁,小林比小凡大了3岁,说明小林比小明大1岁”,在没有任何辅助手段作依托的情况下,对这句话的理解与推理还是存在相当大的跳跃性。对生4讲的“小凡比小明小2岁,小凡比小林小了3岁,说明小林最大”,同样也存在着无法理解的现实。
一个人认识一种数量关系,需要经过具象—表象—抽象的过程(张奠宙)。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借助丰富的感性材料,比如主题图、学具、简单示意图、线段图等,可以看得见摸得着,比较具体形象。然后是脑子里画图,形成思维表象,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生动。最后,直接面对数量关系,完全抽象地进行思考。假设“小凡是10岁”,使他的年龄得以具体化,一个假设信息可以较顺利地沟通信息与问题之间的关系,有效帮助学生获得感受、体验与理解,从而顺利解决问题。
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碰到学生无法理解与掌握的知识时,必须跳出成人固定的思维模式,深入了解学生的思维需求,创造性地寻找一种具象,有效支撑抽象思维,运用可以理解的思维方式展开学习。
二、差异教学,助认识丰富
由于学生个体的生活环境、已有经验、知识背景和智力发育的不同,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必然存在着“差异”。教师如果能尊重、正视差异,并根据这种差异设计、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的、充分的发展。
学生的学习差异首先表现为学习能力的差异。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感知敏锐、观察能力强、思维灵活、理解与掌握知识较快,总是一点就通;而有的学生则感知迟钝、观察能力弱、思维断层、理解掌握知识较慢、易出错,讲了多遍的知识点还是表现出后知后觉的样子。实施差异教学,对不同的学生可以制订不同的学习目标,这样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学生的学习差异也表现在思维的差异上,有的倾向于直觉思维,有的倾向于借助形象思维分析问题,有的倾向于抽象逻辑思考。前面教学中的生3、生4就是属于后者,而大部分学生在这道题上还不善于层层抽象推理,运用假设法不失为是一种很好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由于思维水平的差异,解决同一个问题会有各种不同的思考角度,产生“百家争鸣”的现象,形成对数学问题的丰富认识。
有效教学有时依赖于教师对教学策略的选择上。尊重差异,正视差异,可以让每个学生得以和谐发展。
三、还话语权,促知识建构
美国教育家弗兰德斯通过调查发现了所谓的三分之二规则:在课堂教学中,大约有三分之二的课堂时间要用来师生讲话。其中,大约三分之二的讲话时间是教师在讲话。教师的讲话中,大约有三分之二是直接影响学生的(如讲授、指导、控制、批评等)。而进一步的调查发现,这些影响学生的教师讲话中,大约有三分之二无法起到其应有的作用。既然如此,那么教师就应将话语权还给学生。
把话语权还给学生,宽容学生的错误和认识缺陷,耐心等待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当发现问题时,不要急于草草收场,也不要用教师的“讲”来代替学生的“思”,而是要为学生多创造一点思考的情境,多一点思考的时间,要舍得花时间进行适度等待。吴正宪老师曾说过:“等待是一种教学理念;等待是一种教学策略;等待是一种教学艺术。”等待学生找到适合自己思维的方法,等待他们学会运用已有的经验来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待他们把新知识纳入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中,知识领域得以开拓、思维得到启迪。
对于学习个体来说,不是拥有话语权就能主动发展了,倾听在数学课堂学习中同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听”是获取外界信息、提炼信息并内化信息的主要渠道,有效的倾听能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信息多向、立体互动的交流。引领学生带着自己的观点倾听与思考别人的发言,及时调整自己的观点,又要学会合理地评价、质疑别人的发言。使学生的思维由表层走向深入,促进知识的内化建构。
总之,教是为学服务的,教无定法,关键要看哪种方式对学生的知识建构最为有效。当教师上出一节失败的课、遇到学生无法理解与掌握的知识时,不要总是一味地责怪学生的无能,要多在自己身上寻找失败的症结,也许是教学方式方法上存在着与学生实际需求的不匹配。所以,教师要读懂学生的需求,从学生实际出发,寻找到适合学生的最佳教学策略,从而实现有效教学。
(浙江省桐乡市崇德小学语溪校区 314511)
【教学案例】
二年级学生做过这样一道推理题:
小林:我比小凡大3岁。
小凡:我比小明小2岁。
小明:……
请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把他们的名字写出来。( )>( )>( )
结果发现:“小凡最小”错的学生很少,而“小林与小明谁大谁小”错的学生比较普遍。于是有了下面笔者与学生的交流过程。
师:这道题,你们是怎么想的?
生1:小林说“我比小凡大3岁”,说明小林比小凡大。小凡说“我比小明小2岁”,说明小凡比小明小。所以最大是小林,第二是小明,第三是小凡。
师:为什么小林最大呢?(生1迟疑着答不上来)
师:有哪位小朋友能讲得更清楚?
生2:小林说“我比小凡大3岁”,说明小凡比小林小。小凡说“我比小明小2岁”,说明小凡比小明还要小。那么说明小凡最小。
师:嗯,从他的表达中,让我们明白了什么?(生齐答:小凡最小)对,小凡是最小的。那么小明与小林到底谁应该是最大的呢?
生3:小凡说“我比小明小2岁”,倒过来可以说“小明比小凡大2岁”。小林说“我比小凡大3岁”,小林比小凡大了3岁,小明比小凡大2岁,说明小林比小明大1岁。所以小林第一,小明第二,小凡最小。
师:很好。谁也听清楚了?
看到举手跃跃欲试的只有少数几位学生,笔者自己又重新叙述一遍推理过程。
师(再问):哪些小朋友听清楚了?
生4:小林说“我比小凡大3岁”,说明小凡比小林小3岁。小凡说“我比小明小2岁”,小凡比小明小2岁,小凡比小林小了3岁,说明小林最大,小明第二,小凡最小。
这时笔者观察到大多数学生仍是满头雾水,一双双充满疑惑的眼睛透露着无奈,想起上一届学生对这道题也存在着同样的不理解。笔者内心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但不急着结束此题讲解,仍等待学生消化这一知识,希望结果能出现转机。笔者又叫一位学生说说思考过程,没想到他的回答起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
生5:小林说“我比小凡大3岁”,如果小凡是10岁的话,小林是10 3=13(岁)。小凡说“我比小明小2岁”,那意思是小明比小凡大2岁,小明应该是10 2=12(岁)。(笔者已根据他的回答在每句信息下面写出了算式)
生6迫不及待地接着说:假设小凡是10岁,那么小林是13岁,小明是12岁,最大是小林,第二是小明,第三是小凡。
这时,笔者看到刚才还不知所措的学生眼前一亮,恍然大悟似的,都笑着点头表示听明白了,并纷纷举手要求也来说说思考过程。
师:感谢刚才两位小朋友的发言,让我们终于弄清楚了图上三位小朋友的年龄关系。他们刚才用了什么办法让我们听得更明白了?谁也能学着他们的方法来说说你的思考过程……
【教学反思】
诸如以上情况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教师往往认为已经讲得很清楚的内容,学生却仍旧疑惑不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即使重复讲解多遍,收效仍然甚微。于是教师就会妄下结论,学生如此之笨,而事实上其中的原因有可能也是教师自身造成的。这个实例让笔者深刻体会到了以下三点。
一、感性具象,撑思维理解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学生有效的学习是一种以思维为核心的理解性学习,教学最终必须落实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意义建构上。所以需要依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以及课堂的教学目标,智慧准确地判断出用什么方式方法才能让学生听懂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
从教学内容来分析,题目属于一道“简单推理题”,前面生3、生4的推理过程缜密得无可挑剔。可为什么大部分学生仍听不明白呢?原来,一个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还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生3讲的“小明比小凡大2岁,小林比小凡大了3岁,说明小林比小明大1岁”,在没有任何辅助手段作依托的情况下,对这句话的理解与推理还是存在相当大的跳跃性。对生4讲的“小凡比小明小2岁,小凡比小林小了3岁,说明小林最大”,同样也存在着无法理解的现实。
一个人认识一种数量关系,需要经过具象—表象—抽象的过程(张奠宙)。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借助丰富的感性材料,比如主题图、学具、简单示意图、线段图等,可以看得见摸得着,比较具体形象。然后是脑子里画图,形成思维表象,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生动。最后,直接面对数量关系,完全抽象地进行思考。假设“小凡是10岁”,使他的年龄得以具体化,一个假设信息可以较顺利地沟通信息与问题之间的关系,有效帮助学生获得感受、体验与理解,从而顺利解决问题。
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碰到学生无法理解与掌握的知识时,必须跳出成人固定的思维模式,深入了解学生的思维需求,创造性地寻找一种具象,有效支撑抽象思维,运用可以理解的思维方式展开学习。
二、差异教学,助认识丰富
由于学生个体的生活环境、已有经验、知识背景和智力发育的不同,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必然存在着“差异”。教师如果能尊重、正视差异,并根据这种差异设计、组织开展教学活动,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的、充分的发展。
学生的学习差异首先表现为学习能力的差异。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感知敏锐、观察能力强、思维灵活、理解与掌握知识较快,总是一点就通;而有的学生则感知迟钝、观察能力弱、思维断层、理解掌握知识较慢、易出错,讲了多遍的知识点还是表现出后知后觉的样子。实施差异教学,对不同的学生可以制订不同的学习目标,这样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学生的学习差异也表现在思维的差异上,有的倾向于直觉思维,有的倾向于借助形象思维分析问题,有的倾向于抽象逻辑思考。前面教学中的生3、生4就是属于后者,而大部分学生在这道题上还不善于层层抽象推理,运用假设法不失为是一种很好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由于思维水平的差异,解决同一个问题会有各种不同的思考角度,产生“百家争鸣”的现象,形成对数学问题的丰富认识。
有效教学有时依赖于教师对教学策略的选择上。尊重差异,正视差异,可以让每个学生得以和谐发展。
三、还话语权,促知识建构
美国教育家弗兰德斯通过调查发现了所谓的三分之二规则:在课堂教学中,大约有三分之二的课堂时间要用来师生讲话。其中,大约三分之二的讲话时间是教师在讲话。教师的讲话中,大约有三分之二是直接影响学生的(如讲授、指导、控制、批评等)。而进一步的调查发现,这些影响学生的教师讲话中,大约有三分之二无法起到其应有的作用。既然如此,那么教师就应将话语权还给学生。
把话语权还给学生,宽容学生的错误和认识缺陷,耐心等待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当发现问题时,不要急于草草收场,也不要用教师的“讲”来代替学生的“思”,而是要为学生多创造一点思考的情境,多一点思考的时间,要舍得花时间进行适度等待。吴正宪老师曾说过:“等待是一种教学理念;等待是一种教学策略;等待是一种教学艺术。”等待学生找到适合自己思维的方法,等待他们学会运用已有的经验来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待他们把新知识纳入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中,知识领域得以开拓、思维得到启迪。
对于学习个体来说,不是拥有话语权就能主动发展了,倾听在数学课堂学习中同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听”是获取外界信息、提炼信息并内化信息的主要渠道,有效的倾听能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信息多向、立体互动的交流。引领学生带着自己的观点倾听与思考别人的发言,及时调整自己的观点,又要学会合理地评价、质疑别人的发言。使学生的思维由表层走向深入,促进知识的内化建构。
总之,教是为学服务的,教无定法,关键要看哪种方式对学生的知识建构最为有效。当教师上出一节失败的课、遇到学生无法理解与掌握的知识时,不要总是一味地责怪学生的无能,要多在自己身上寻找失败的症结,也许是教学方式方法上存在着与学生实际需求的不匹配。所以,教师要读懂学生的需求,从学生实际出发,寻找到适合学生的最佳教学策略,从而实现有效教学。
(浙江省桐乡市崇德小学语溪校区 314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