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外部需求、技术追赶与企业创新——基于中国微观数据的研究

来源 :南开经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tanghao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国际外部需求给我国企业出口造成影响的背景下,从企业层面研究国际外部需求对我国创新的影响,并揭示企业技术追赶水平在其中产生的异质性作用.首先,本文厘清了国际外部需求通过规模效应和竞争效应影响企业创新及其影响程度随技术追赶能力变化而变化的作用机制.其次,本文将2011—2013年专利数据库、海关数据库和工业企业数据库进行匹配,结合全球200个目的地和3800种产品的进口贸易数据,构建出企业层面的国际外部需求影响及创新指标.本文的实证研究印证了理论假说:国际外部需求对企业创新有显著影响,技术追赶接近于国际前沿的企业创新更多地受到国际外部需求的正向影响.本文还进一步发现,国际外部需求作用只发挥在专利垄断程度低和产品替代性低的行业企业内,并且外资企业和非发明创新对国际外部需求表现出的反应更大.本文的研究表明,应准确把握国际外部需求对自主创新的微观影响,同时加快我国产业技术追赶,促进创新专利资源的有效配置,降低专利垄断程度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国际外部需求的正面创新效应.
其他文献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理论学习纲要》的出版.是我国思想理论界、教育界的一件大事。《纲要》比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理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特别是其教育理论,提供了一本很好的辅助材料。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理论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理论、毛泽东教育思想和邓小平教育理论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理论为根本指针。
当前,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在教育部的关心和指导下,首都教育正向着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迈进,理应在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理论,探索中国特色教育现代化途径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因此,我们要通过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理论,深入把握其形成的历史背景、理论和实践基础及其科学体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理论是在我国教育事业快速、健康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完善起来的。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清华大学的建设取得了多方面的丰硕成果,广大师生员工切实感受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理论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重要指导意义。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重点,以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为基础.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结合少年儿童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使广大少年儿童“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坚定爱国信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成果.在统筹"两个大局"时代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不断丰富发展.从坚持自力更生到实行改革开放,进而到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发展经济的辩证思维.新中国成立以来创造的"两个奇迹",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制度、体制和政策优势.站在新的历史时点,"两碳战略"这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新路径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永续发展.在此基础上,要抓住科技创新和扩大内需两大战略重点,明确加快建设科
本文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框架下探讨技术进步过程中劳动生产率维度和生态生产率维度的差异,并根据两种生产率的差异定义了技术变化过程中生态可持续性的标准,分析了在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条件下生态不可持续的基本逻辑.在此基础上,我们在马克思线性生产框架下提供了一个经济体生态可持续性的动态测量方法,并利用1990—2015年的Eora数据对包括中国在内的88个经济体的碳排放和水足迹可持续性进行了测算,验证了生态马克思主义关于技术的经济效率和生态效率存在系统性偏离的论断.在整个样本期间内,约有2/3的国家碳排放不可持续,
本文以1999—2003年我国专利试点政策的实施为准自然实验,以倍差法考察了政策的实施效果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专利试点政策对城市创新产生了长期可持续的积极影响,不仅显著提高了发明专利的申请量和授权量,还显著提高了新增发明专利的总体质量;虽然程度不同,但试点城市中的企业、研究机构和个人等各类创新主体的创造力均有提高,专利申请"老手"和"新军"都提高了其专利质量.进一步研究表明,专利试点政策通过增加相关城市政府研发投入、改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和提高专利代理服务水平等渠道提升了城市创新水平,创新激励中互
西部地区发展问题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一直备受关注.在西部大开发的政策环境下,西部地区作为连接国内外合作的要地,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了解"一带一路"倡议对西部地区沿线省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效应,有助于了解各省份在参与"一带一路"倡议中是否对自身贸易畅通和对外贸易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本文基于对西部地区"一带一路"倡议沿线省份进出口贸易现状的梳理,通过回归合成法进行"反事实"构建,了解到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政策下,西部地区沿线省份进出口贸易整体得到了提升,但存在影响效应尚不稳定、
西部内陆自贸区的设立标志着我国自贸区的建设迈向了试点探索新里程与区域新突破,从沿海到内陆,从东北到西南,将有力促进我国形成东中西协调、陆海统筹的全方位和高水平区域开放新格局.本文基于反事实思想,运用最新发展的回归控制法(HCW),从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总额、地方财政收入4个指标维度横向对比分析和评估了四川、重庆、陕西实施自贸区政策的影响效果,并对评估结果进行变换控制组和变换试点地区实施时间的安慰剂稳健性检验.研究表明,对于不同的经济指标,自贸区政策对三个省份的影响呈现明显差异.相较未实施自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