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18年5月26日,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与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在北京会议中心共同举办“改革开放40周年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创新发展”研讨会,会议围绕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宣传、建设用好马克思主义学院、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效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和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努力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8年5月26日,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与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在北京会议中心共同举办“改革开放40周年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创新发展”研讨会暨北京青年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揭牌仪式和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分中心揭牌仪式。来自教育部、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全国高职高专党委书记论坛、全国高职思政联盟理事会、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及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新疆、广东等地25所高职高专院校的专家、学者,就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宣传、建设用好马克思主义学院、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效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40年春风化雨,新时代砥砺奋进,思政课教育教学取得长足发展
1977年,我国开始改革高校招生制度,恢复了高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开始春回大地,备受重视。1978年4月22日,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思政课建设经历了从“两课”初现的“85方案”,到正式设置“两课”的“95方案”,从进一步丰富“两课”内容的“98方案”,再到规范“两课”称谓、科学调整课程设置的“05方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制定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宣部、教育部先后印发了《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2017年本)》《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政课程建设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和指导。
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下,高校思政课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主要体现在:一是思政课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最新经验,充分体现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充分吸收了广大一线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建议;二是思政课师资队伍建设发生重大变化,从师资数量到师资质量都有较大幅度的提升;三是思政课教学方法创新发展,形成了特色化、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如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学组专题式教学法、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集体研究式教学法、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演练式教学法、天津商务职业学院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等;四是思政课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的学科归属感更加强烈;五是思政课的教学科研机构设置更加科学合理。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17年底,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到653家,其中,高职高专院校马克思主义学院77家。
推进高职院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创新发展,是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客观需要
高等职业教育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中萌生、发展和逐步壮大,高等职业教育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更是在这一伟大历程中不断汲取营养、创新发展,始终坚守自己职责使命。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宣传、教育和研究,多次对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学科建设作出了重大部署和重要指示,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进入了历史最好机遇期。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推进思政课教育教学创新发展,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客观需要。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有学习、研究、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會主义思想的政治自觉和理论自觉,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和提升思政课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建设用好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及思政课高精尖分中心,在建设思路上高位谋划,在建设布局上精准科学,在建设举措上博采众长;要以改革开放和攻坚克难的巨大勇气,在改革纵深端上下功夫、在教学支撑点上下功夫、在课程供给侧上下功夫,着力提高高职院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效果,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贡献。一是要依托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的资源优势,全力打造高水平的高职高专思政课建设示范基地,力争做到理论内涵有支撑、课程建设有提升、人才培养有推进、科学研究有标志、学科建设有贡献;二是要对高职高专思政课的课程规划、教材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和服务,特别是要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三进”工作;三是要大力培养高职高专思政课教师、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和团青骨干,通过集中教育培训,着力培养一批对党忠诚、信仰坚定、素质优良的思政课教师和团青骨干。
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更要深入研究教育对象所处的社会和地区背景,更要紧密结合教育对象特点,要把办好职业教育作为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战略担当,要从教育对象的长远发展出发,将培养爱党爱国、勇于担当的优秀大学生作为学校的历史使命,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要与其他教育形成合力,培养理想信念坚定、高尚爱国情操、扎实职业本领和动手能力强的新时代优秀青年。 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提升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作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相比,在办学条件、办学环境、培养目标、学术研究和教师队伍上都有自己的特殊性,高职思政课的建设相应有其自己的特点,需要在实践中找出符合其规律的工作措施和办法,要发挥高校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和教研室的作用,组织开展常态化、制度化的集体大备课,制作和推广一批思政课精品示范公开课,助力思政课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
高职院校要进一步解决好思政课教育教学的问题,使课堂讲授内容真正能够入脑、入心。一是在改革纵深端下功夫,聚焦教学中讲不活、讲不透等特殊问题,深入研究高职院校学生的需求及特征,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手段和技术应用,提高学生的抬头率和获得感;二是在教学支撑点上下功夫,组织集中培训和集体备课,指导教师学好、用活新编教材,积极參与马克思主义学院“1 1”共建和思政课教师“1 X”的培养计划,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及教学的能力;三是在课程供给侧下功夫,结合学校办学实际,加强特色课程的研发,组织名师讲堂、辅导报告,立项研究等系列方式,解读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学生提供丰富而持续的理想滋养,引导他们学而信、学而用。
高职院校的专业性特色鲜明,在思政课的教育教学上要结合学校特点、专业特性打造特色,构建“一校一品”①“一系一品”②特色教学项目,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转化,实现课堂全覆盖,推动“三进”工作;要更加贴近学生的发展特点,创新学习形式,确保学习效果;理论教学要与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在社会实践中增强认同感、培养学生的“四个自信”;要多措并举,加强制度设计,增强学生的参与性。在思政课教育教学中,要注意将工匠精神的培育与思政课教育教学相结合,通过课程教学引领、专业培养渗透,实现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课上与课下、教学与管理、校内与校外的多维度融通。
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建立真学、真信、真教、真干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新时代的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有着非常好的机遇,也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要着力将马克思主义学院打造成学习、研究、宣传、践行马克思主义的先头部队,就要着力加强内涵建设,重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广大思政课教师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不断提升自身理论素养,树立理论自信;要建设教学科研的共同体,集中学习、集中研讨、相互听课、共同提升。构建大的思政格局,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学校思政课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思政课教师要将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紧密结合,通过科研反哺教学,通过教学为科研开辟新的空间。一是要突出主题,将教学重点、理论难点、社会热点和学生特点紧密结合;二是要抓住两个基本层面,既要抓住理论层面的热点、难点问题,也要抓住实践层面的热点、难点问题;三是要注重三个紧密结合,即紧密结合思想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紧密结合青年学生的特点和需要、紧密结合新时代对思政课建设的要求;四是要突出四个基本要求,即做到深耕教材、创新内容、讲清理论、投入情感。
加强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打造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宣传和人才培养的坚强阵地
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与本科院校相比,从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都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各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发展还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高职院校要把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好,必须发愤图强、脚踏实地。学校党政领导要带头认真学习研究《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2017年本)》和《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实际,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内设机构建设与创新,整合校内资源,建立宣传系统、学生工作系统、教学系统的协同机制,系统管理,形成合力。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校内二级机构中的领头羊、排头兵和顶梁柱作用,在课程建设、学科建设、队伍建设、学院建设中敢于担当又能够担当。
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建设中必须要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鲜明导向和办学原则。干部、教师队伍必须要有坚定的政治信念、扎实的理论修养和良好的精神状态,学院的党政班子政治上要坚强,理论上要清醒,作风上要扎实,工作上要高标准、严要求,从事马克思主义教学和研究的教师要对马克思主义真学、真信、真教、真干。
注释:
①“一校一品”,天津市于2018年3月发布《关于新时代天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攻坚的实施意见》,提出将实施高校“课程思政”创新改革,即深化“课程思政”机制创新、充分发挥思政必修课主渠道作用、建设“课程思政”系列优质课程、完善“课程思政”激励引导措施。其中,建设“课程思政”系列优质课程,各高校按照“一校一品”的总体布局,集中力量建设一批“新时代”系列思政选修品牌课、一批综合素养精品课和一批专业育人特色课,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②“一系一品”是天津各高校进一步贯彻落实天津市委意见,推进“一校一品”工作落实中提出的在各院系打造自己的特色品牌.
(作者单位:北京青年政治学院)
[责任编辑:卜 珺]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
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和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努力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8年5月26日,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与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在北京会议中心共同举办“改革开放40周年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创新发展”研讨会暨北京青年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揭牌仪式和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分中心揭牌仪式。来自教育部、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全国高职高专党委书记论坛、全国高职思政联盟理事会、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及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新疆、广东等地25所高职高专院校的专家、学者,就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宣传、建设用好马克思主义学院、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效果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40年春风化雨,新时代砥砺奋进,思政课教育教学取得长足发展
1977年,我国开始改革高校招生制度,恢复了高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开始春回大地,备受重视。1978年4月22日,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思政课建设经历了从“两课”初现的“85方案”,到正式设置“两课”的“95方案”,从进一步丰富“两课”内容的“98方案”,再到规范“两课”称谓、科学调整课程设置的“05方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制定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宣部、教育部先后印发了《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2017年本)》《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政课程建设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和指导。
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下,高校思政课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主要体现在:一是思政课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最新经验,充分体现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充分吸收了广大一线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建议;二是思政课师资队伍建设发生重大变化,从师资数量到师资质量都有较大幅度的提升;三是思政课教学方法创新发展,形成了特色化、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如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学组专题式教学法、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集体研究式教学法、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演练式教学法、天津商务职业学院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等;四是思政课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的学科归属感更加强烈;五是思政课的教学科研机构设置更加科学合理。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17年底,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到653家,其中,高职高专院校马克思主义学院77家。
推进高职院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创新发展,是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客观需要
高等职业教育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中萌生、发展和逐步壮大,高等职业教育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更是在这一伟大历程中不断汲取营养、创新发展,始终坚守自己职责使命。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宣传、教育和研究,多次对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学科建设作出了重大部署和重要指示,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进入了历史最好机遇期。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推进思政课教育教学创新发展,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客观需要。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有学习、研究、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會主义思想的政治自觉和理论自觉,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和提升思政课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建设用好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及思政课高精尖分中心,在建设思路上高位谋划,在建设布局上精准科学,在建设举措上博采众长;要以改革开放和攻坚克难的巨大勇气,在改革纵深端上下功夫、在教学支撑点上下功夫、在课程供给侧上下功夫,着力提高高职院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效果,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贡献。一是要依托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的资源优势,全力打造高水平的高职高专思政课建设示范基地,力争做到理论内涵有支撑、课程建设有提升、人才培养有推进、科学研究有标志、学科建设有贡献;二是要对高职高专思政课的课程规划、教材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和服务,特别是要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三进”工作;三是要大力培养高职高专思政课教师、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和团青骨干,通过集中教育培训,着力培养一批对党忠诚、信仰坚定、素质优良的思政课教师和团青骨干。
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更要深入研究教育对象所处的社会和地区背景,更要紧密结合教育对象特点,要把办好职业教育作为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战略担当,要从教育对象的长远发展出发,将培养爱党爱国、勇于担当的优秀大学生作为学校的历史使命,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要与其他教育形成合力,培养理想信念坚定、高尚爱国情操、扎实职业本领和动手能力强的新时代优秀青年。 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提升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作为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相比,在办学条件、办学环境、培养目标、学术研究和教师队伍上都有自己的特殊性,高职思政课的建设相应有其自己的特点,需要在实践中找出符合其规律的工作措施和办法,要发挥高校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和教研室的作用,组织开展常态化、制度化的集体大备课,制作和推广一批思政课精品示范公开课,助力思政课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
高职院校要进一步解决好思政课教育教学的问题,使课堂讲授内容真正能够入脑、入心。一是在改革纵深端下功夫,聚焦教学中讲不活、讲不透等特殊问题,深入研究高职院校学生的需求及特征,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手段和技术应用,提高学生的抬头率和获得感;二是在教学支撑点上下功夫,组织集中培训和集体备课,指导教师学好、用活新编教材,积极參与马克思主义学院“1 1”共建和思政课教师“1 X”的培养计划,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及教学的能力;三是在课程供给侧下功夫,结合学校办学实际,加强特色课程的研发,组织名师讲堂、辅导报告,立项研究等系列方式,解读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学生提供丰富而持续的理想滋养,引导他们学而信、学而用。
高职院校的专业性特色鲜明,在思政课的教育教学上要结合学校特点、专业特性打造特色,构建“一校一品”①“一系一品”②特色教学项目,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转化,实现课堂全覆盖,推动“三进”工作;要更加贴近学生的发展特点,创新学习形式,确保学习效果;理论教学要与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在社会实践中增强认同感、培养学生的“四个自信”;要多措并举,加强制度设计,增强学生的参与性。在思政课教育教学中,要注意将工匠精神的培育与思政课教育教学相结合,通过课程教学引领、专业培养渗透,实现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课上与课下、教学与管理、校内与校外的多维度融通。
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建立真学、真信、真教、真干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新时代的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有着非常好的机遇,也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要着力将马克思主义学院打造成学习、研究、宣传、践行马克思主义的先头部队,就要着力加强内涵建设,重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广大思政课教师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不断提升自身理论素养,树立理论自信;要建设教学科研的共同体,集中学习、集中研讨、相互听课、共同提升。构建大的思政格局,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学校思政课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思政课教师要将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紧密结合,通过科研反哺教学,通过教学为科研开辟新的空间。一是要突出主题,将教学重点、理论难点、社会热点和学生特点紧密结合;二是要抓住两个基本层面,既要抓住理论层面的热点、难点问题,也要抓住实践层面的热点、难点问题;三是要注重三个紧密结合,即紧密结合思想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紧密结合青年学生的特点和需要、紧密结合新时代对思政课建设的要求;四是要突出四个基本要求,即做到深耕教材、创新内容、讲清理论、投入情感。
加强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打造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宣传和人才培养的坚强阵地
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与本科院校相比,从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都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各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发展还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高职院校要把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好,必须发愤图强、脚踏实地。学校党政领导要带头认真学习研究《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2017年本)》和《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实际,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内设机构建设与创新,整合校内资源,建立宣传系统、学生工作系统、教学系统的协同机制,系统管理,形成合力。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校内二级机构中的领头羊、排头兵和顶梁柱作用,在课程建设、学科建设、队伍建设、学院建设中敢于担当又能够担当。
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建设中必须要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鲜明导向和办学原则。干部、教师队伍必须要有坚定的政治信念、扎实的理论修养和良好的精神状态,学院的党政班子政治上要坚强,理论上要清醒,作风上要扎实,工作上要高标准、严要求,从事马克思主义教学和研究的教师要对马克思主义真学、真信、真教、真干。
注释:
①“一校一品”,天津市于2018年3月发布《关于新时代天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攻坚的实施意见》,提出将实施高校“课程思政”创新改革,即深化“课程思政”机制创新、充分发挥思政必修课主渠道作用、建设“课程思政”系列优质课程、完善“课程思政”激励引导措施。其中,建设“课程思政”系列优质课程,各高校按照“一校一品”的总体布局,集中力量建设一批“新时代”系列思政选修品牌课、一批综合素养精品课和一批专业育人特色课,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②“一系一品”是天津各高校进一步贯彻落实天津市委意见,推进“一校一品”工作落实中提出的在各院系打造自己的特色品牌.
(作者单位:北京青年政治学院)
[责任编辑:卜 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