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研细读学《论语》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ly72083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设想】
  《当仁,不让于师》系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先秦诸子选读》中《论语》选读部分的第二节,涉及《论语·子张》等十三则内容,从不同角度呈现了孔门师生的关系,刻画了孔子及子贡、颜渊等弟子的不同形象,其中第1~3则重在表现孔子的伟岸形象,第4~8则重在记述孔子的不同言论,第9~13则重在传达孔子的真情实感。
  全课教学设计有意打破十三则内容的课本顺序,选择第1~3则、第9则和第11~13则按照“师生关系”的内容定位展开第一课时的学习,而第4~8则、第10则作为第二课时“孔子性情”的学习内容。本课作为第一课时,在结合具体语境感受《论语》的思想魅力和语言艺术之外,期待通过现场教学建立语文课堂背景下师生平等对话的秩序,并进一步构建关系民主、状态和谐、思维活跃、逻辑严谨的学习体验场。
  高二年级学生在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阶段已零星接触过《论语》的部分篇章和句子,且在高中阶段中国古代史的学习中对先秦时期诸子百家争鸣的文化现象也有所了解。因此,《当仁,不让于师》一课的学习重点可确定为:学生借助已学知识,对照课文注释,自行疏通文意后,从零散的材料中梳理出孔子及其弟子的人物性格、心理等信息,并做个性化的解说。
  围绕上述学习重点,课堂教学当立足于“弟子心中的孔子”“弟子面前的孔子”同一关系中的两类人物形象的分析,一方面通过选择性朗读感受《论语》选文的语言艺术,另一方面通过追问式对话探寻《论语》选文的思想魅力,在逐步还原对话情境的过程中尽可能逼近真实的孔子及其弟子形象。
  【教学实录】
  一、弟子心中的孔子
  (一)子贡的辩护
  师:大家好!中国古代关于师徒之间关系有许多表述,大家能说说吗?
  生1: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生2: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生3: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生4:韩愈《师说》里强调“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师:孔子在中国历史上被誉为“万世师表”,他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情况,使平民有受教育的机会。那么,他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否如以上四位同學所说的呢?请大家朗读《当仁,不让于师》中的第1~3则。
  (学生自由朗读)
  师:面对叔孙武叔对孔子的诽谤,孔子的哪位弟子给予了有力的回击?
  生5:子贡。
  师:你对子贡其人有无了解?
  生5:子贡就是端木赐,子贡是他的字,他是卫国人。
  师:还有吗?
  生5(稍作迟疑):子贡比孔子小三十一岁。
  师:谁能说说课文注释之外的信息?
  生6(举手):子贡口才极佳,还善于经商。
  师:子贡在孔门弟子中以言语闻名,工于辞令,处事通达,曾任鲁国、卫国之相,有外交家的风范。此外,子贡善于买卖,后来成为孔门弟子中的首富,而他诚信经商的风气被誉为“端木遗风”。这样一个头脑灵活、口齿伶俐的学生在面对叔孙武叔诽谤自己的老师时有何反驳?
  生7:子贡说:“这样做没有用,孔子是诽谤不了的。其他人的贤良,象丘陵一样,还可以超越;孔子却象日月,别人没法超过。虽然有人要自绝于日月,但对日月又有什么损伤?只能表明他不自量力而已。”
  师:“无以为也”后面标注的是感叹号,你觉得子贡的回应具有怎样的语气?
  生7:理直气壮,有一种斩钉截铁的意味。
  师:你试试看,能不能读出理直气壮、斩钉截铁的感觉来?
  生7(高声朗读):无以为也!
  师:子贡随后的话包含怎样的语气?
  生7:既有反问,又有感叹。
  师:读读看。
  生7: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师:“仲尼不可毁也”一句的重音放在哪个字词上合适?
  生7:不可。
  师:“不可”属于否定句式,却给人一种什么感觉?
  生7:肯定的感觉。
  师:“仲尼不可毁也”其实是一句掷地有声的断言,请你读一下。
  生7(神色凝重):仲尼不可毁也。
  师:好,这一句读得语气深沉。“其何伤于日月乎?”的反问之下,“多见其不知量也!”的感叹之余,有没有别的意味在其中?
  生7:反问之下有子贡对叔孙武叔诽谤孔子的否定,感叹之余有子贡对叔孙武叔诽谤孔子的鄙夷。
  师:一问实为否定,一叹满含鄙夷。来,大家一起朗读第1则,感受子贡的言语之能。
  (学生齐读,音调铿锵)
  师:子贡采用何种语言方式驳斥叔孙武叔?
  生8:打比方,子贡把其他人比作丘陵,把孔子比作日月,对比之下说明孔子没有人能超越。
  师:子贡心目中的孔子高如日月,其中包含一个学生对老师怎样的感情?
  生8:无比的敬仰之情,子贡认为自己的老师是最棒的,谁都比不上。
  师:因心怀崇敬之情,并有口才之利,子贡巧妙地回击了他人对孔子的诽谤。可当身边的人说出“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的话时,子贡作何反应?
  生9:子贡的确保持了谦恭的态度,他没有正面回应陈子禽的问题,而是委婉地批评了陈子禽的冒失,并盛赞了孔子的伟大。
  师:子贡是如何批评陈子禽的?
  生9: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
  师:句中“知”为何读四声?
  生9:知,通“智”。子贡认为高贵的人说一句话就可以表现出是否明智,所以说话不可以不谨慎。
  师:这个陈子禽“仲尼岂贤于子乎?”的发问,在子贡看来是否明智、谨慎?   生9:子贡的言下之意,陈子禽这样发问并非君子所为,既不明智,也不谨慎。
  师:陈子禽,名陈亢,也是孔子的学生,他称得上是孔门弟子中的一个另类,杨绛先生在《〈论语〉趣》一文中写道:“《论语》里只有一个人从未向夫子问过一句话,他就是陈亢,字子禽,他只是背后打听孔子。”念及同门之谊,子贡委婉批评陈子禽之后,又是如何盛赞孔子的?
  生9: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师:“道之斯行”中“道”字为何读三声?
  生9:道,通“导”,意思是“引导”。
  师:子贡此番先驳陈子禽的不当之问,后树孔子的伟岸形象,一破一立之间为我们后世读者刻画了两个鲜活的形象——陈子禽,人前不问是非,反而背后议论短长的无聊之徒;子贡,维护师长尊严,言语分寸得当的谨慎君子。请你为大家领读第2则。
  生9:“陈子禽谓子贡曰”起——
  (学生齐声跟读)
  师:此处的“犹”字与第1则中的“犹可逾也”中的“犹”字含义是否相同?
  生10:不同,“犹可逾也”中的“犹”字意思是“尚且、还”,“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中“犹”字意思是“犹如、像”。
  师:看来子贡又在运用打比方的说法,你能解释这四句话的含义吗?
  生10:第一句的含义是:夫子不可企及,就像天不能搭阶梯爬上去一样。
  师:此句言孔子德行之高,可与天齐,远在众人之上。第二句呢?
  生10:第二句的含义是:如果夫子被封为诸侯或者得到封邑而成为卿大夫,那就像我们所说的:叫百姓立于礼百姓就会立于礼,引导百姓百姓就会跟着走,安抚百姓百姓就会归附,发动百姓百姓就会团结协力。
  师:“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运用了何种修辞?
  生10:排比。
  师:刚才大家朗读这一句时,语调过于平缓,你不妨为大家重新朗读一遍。
  生10: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來,动之斯和。
  师:很好,“抑扬顿挫”的语感出来了。“所谓”之后可稍作停顿,排比句式,连贯而出,可一气呵成。
  生10(再次朗读):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
  师:此句言孔子从政之能,近乎圣人,深为众人信服。第三句呢?
  生10:他活着的时候人人敬爱他,很荣耀;他死了,人人感到悲哀。
  师:此句属于何种修辞?
  生10:对比。
  师:生前,人人敬爱,备享荣耀,易;死后,人人怀念,悲哀不已,难。此句言孔子人格之美,温润如玉,颇得众人拥戴。第四句呢?
  生10:怎么可能赶得上他呢?
  师:子贡认为谁不能赶得上孔子?
  生10:众人。
  师:子贡在不在众人之列?
  生10:在众人之列,子贡借此表明了自己才德赶不上孔子的立场。
  师:第四句用疑问语气读出是否恰当?
  生10:第四句应用反问语气读出。
  师:子贡不愧是孔门弟子中以言语闻名的代表,连用比喻、排比、对比、反问,一个堪称“圣贤”的伟岸孔子形象呼之欲出。第2则不过一组对话,寥寥数语,却包含了三个人物形象,可谓言简义丰。大家可再次朗读一遍,体会体会。
  (学生自由朗读)
  (二)颜渊的讴歌
  师: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谁也不改其乐?
  生(齐答):颜回。
  师:大家对颜回有何了解?
  生11:颜回,字子渊,又称颜渊,鲁国人,孔子最看重的弟子,比孔子小三十岁。
  师:与子贡不同,颜渊在孔门弟子中以德行闻名,居于七十二贤之首,因好学、仁爱而为人推崇,有“复圣”之誉。第3则中,“颜渊喟然叹曰”是否消极?
  生12:不消极。
  师:“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如何理解?
  生12:即便想追随他,也没有办法了。
  师:颜渊说都无法追随了,还不消极?
  生12:不消极,因为颜回认为自己老师的学识道德值得一辈子学习。
  师:何以见得?
  生12:颜渊叹气说:老师的学识道德,往上看越发觉得高远,钻研它越发觉得坚实。往前看它时在前面,忽然间却发现在后面。
  师:这一声叹息,是感叹,更是赞叹。孔子是如何让弟子想要不学习都不能的?
  生12: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师:此处“以”字是何用法?
  生12:介词结构作状语,属于后置现象,“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可以翻译为“用各种文献典籍使我知识、视野广博,用礼这种规范来约束我”。
  师:是谁“欲罢不能”?
  生12:是颜渊,他说:已经竭尽了我的才能,老师的学识道德依然像一座卓然矗立的东西。其实,颜渊是把孔子当作了终身学习的榜样。
  师:如此看来,一个愿意终身学习的人不会陷于消极的情绪之中。那么,孔子是否凌驾于弟子之上而强迫他们学习?
  生(齐答):没有。
  师: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因此面对弟子时仁心以待,反而凭借无与伦比的德才引发颜渊对他的极端崇拜。这种极端崇拜的心态有待商榷,弟子们对孔子可谓“高山仰止,景行景止”,孔子对弟子们又是如何呢?请大家对照课本朗读第9则。
  (学生齐声朗读)
  二、弟子面前的孔子
  (一)一点点偏心
  师:孔子反复赞叹的弟子是谁?   生13:是颜回,也就是第3则中的颜渊。
  师:孔子因何发出赞叹?
  生13: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师:此句中暗含对比,你能否加以说明?
  生13:孔子将“人”与“回”进行对比,面对“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的生活条件,别人受不了这种愁苦,颜回却不改变他的快乐。
  师:大家能否用一个成语来形容处于艰苦的饮食居住环境中的颜渊?
  生(齐答):安贫乐道。
  师:于是,孔子不禁发出了何种赞叹?
  生(齐答):贤哉,回也!
  师:孔子本可以这样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为何要重复两次“贤哉,回也!”?
  生13:如果少了“人不堪其忧”,便不能用别人不堪其苦反衬出颜回苦中作乐的品质;如果再少了“贤哉,回也!”,便不能表达出孔子对颜回由衷的赞叹。
  师:请你朗读第9则,注意读出你所说的由衷之意、赞叹之情。
  生13: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师:两处“贤哉,回也!”在朗读时是否一样处理?
  生13:应该不一样,前面的“贤哉,回也!”带有论断的意味,后面的“贤哉,回也!”包含赞美的感情。
  师:也就是说,第一处“贤哉,回也!”句末虽是感叹号,不妨以陈述语气读出;第二处“贤哉,回也!”的感叹语气要胜于前者?
  生13:是的。
  师:好,请你再读一遍。
  生13: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师:“贤哉”之“贤”作何解释?
  生13:有才德。
  师:孔子逢人便夸颜渊,《论语》中季康子、鲁哀公都曾问过孔子“弟子孰为好学?”的问题,孔子的答案都是“有颜回者好学”。但是,像颜渊这样“苦而乐学”就是达到了“贤”的标准吗?
  生13:我认为是,那些以苦为乐不放弃学习的学生经常受到老师的赞许,孔子这么说应该没错的。
  生14:我认为不完全是,在求学阶段“苦而乐学”也许就是“贤”,但我们总要走向工作岗位,“贤”的标准就不止于“苦而乐学”了,我们必须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出实质性的贡献,才能获得尊重与认可。
  师:你认为颜渊是学习上的贤者,却未必是事业上的贤者?
  生14:对,您刚才提到季康子、鲁哀公问孔子弟子中谁最为好学,孔子的答案还有后半句“不幸短命死矣”,颜回死得早,所以并没有什么建树。
  师:颜渊的确不曾入仕,而是终身追随孔子,先是寸步不离与孔子周游列国,后来协助孔子整理文化典籍,真正做到了“竭吾才”“罢不能”。若拿子贡与颜渊相比,颜渊是孔子学说的钻研者,其舞台是书案;而子贡则是孔子学说的践行者,其舞台是政坛。志向不同,故而选择有别。两位同学的见解各有不凡之处,第一位同学联系了校园内的现实生活,具有发现眼光;第二位同学则由求学延伸至工作,具有发展眼光。孔子之所以对颜渊极尽赞美,或许有一层不便明说的理由,那就是孔子在颜渊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
  (生惊疑,议论纷纷)
  师:请大家把课本翻到第28页,齐声朗读第五节第3则。
  生(齐读):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师:孔子和颜渊两人有何相似之处?
  生15:师生都能苦中作乐,安贫乐道。
  师:不止如此,请大家把课本翻到第36页,齐声朗读第七节第3则。
  生(齐读):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师:以此观之,孔颜两人又有何相似之处?
  生16:师生都是好学之人。
  师:因为相似,孔子对颜渊不免有那么一点点——
  生(齐答):偏爱!
  师:孔子偏爱颜渊,是否对其他弟子便吝啬了师长之爱呢?请大家朗读第11~13则。
  (学生自由朗读)
  (二)一阵阵心痛
  師:生老病死,人所难免。在看望身患疾病的伯牛时,孔子有何言行?
  生17: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师:“亡之,命矣夫!”是何意?
  生17:死亡,这是命啊。
  师:孔子在看望可能身患麻风恶疾的弟子伯牛时,能这样直言不讳吗?
  (生迷惑不解)
  师:课文注释认为此处“之”字作语气助词,如果作人称代词,译为“这个人”,“亡”又该如何翻译?
  生17:丧失了这个人,这是命中注定的吧!
  师:在当时的医疗条件下,伯牛身患麻风恶疾,可谓无药可救。师生缘分将尽之际,孔子亲往探望,哪个细节最能打动你?
  生17:最打动我的细节是“自牗执其手”。孔子隔着窗子看望,说明伯牛的确得的是具有传染性的麻风病,而孔子却能握住伯牛的手,实在是令人感动。
  生18:最打动我的细节是“斯人也而有斯疾也!”重复了两次。与“贤哉,回也!”是赞叹的重复不同,“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是痛惜的重复。
  师:请你翻译过来。
  生18:这么好的人却得了这么恶的病啊!这么好的人却得了这么恶的病啊!
  师:伯牛的不幸令孔子不甘,不甘之余又是不忍。孔子伸出的双手,指尖流淌的是温暖的关爱、深重的情谊。同学们,有时候我们给予别人最温馨的礼物、最贴心的问候或最有力的鼓舞,不过是紧紧地握住对方的手。同样是因病早亡的颜渊,孔子得到他的死讯时情绪上经历了怎样的波动?   生19:孔子先是说:“噫!天丧予!天丧予!”后来又说:“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师:两句话有何不同?
  生19:第一句话的含义是:“唉!上天要了我的命!上天要了我的命!”第二句话的含义是:“真的哀痛过度了吗?不为这个人哀痛,还为谁哀痛呢?”
  师:标点上有何差别?
  生19:第一句话连用三个感叹号,表现了孔子得知颜渊死讯后哀叹连连,心如刀割;第二句话两个问号,用反问的语气显示了孔子痛彻心扉的伤感。
  师:一般情况下,亲近的人传来死讯,人们的反应或嚎啕大哭,或哽咽泪下,孔子也莫能外。爱之深,痛之切,仁者爱人,故能如此。世界上最像自己、最懂自己的那个人走了,无怪乎孔子痛彻心扉,因为颜渊是孔子并无血缘却爱如己出的儿子。师生有时如父子,有时如兄弟,有时如益友,孔子一生对己对人,都采取平视姿态。事实上,在孔子那个时代,周围的人对孔子也采取平视态度,并不奉若神明,而孔子也坦然接受这种平视。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下节课我们将共同学习第4~8则和第10则,从另外一个侧面接近在弟子面前丝毫不掩饰真性情的孔子。
  【板书设计】
  当仁,不让于师
  师——孔子——平等者中的首席
  生——能言善辩的子贡、谦恭好学的颜渊、重病缠身的伯牛
  【教学反思】
  王开林先生曾著文《孔子是个悲剧人物》称:“……不过《论语》只是孔子妙言谠论的缩编,除此之外,他还讲过海量的空话、套话、废话、错话,甚至胡话、瞎话、梦话,却全部被过滤和删除了,后者加前者,融合起来,才是孔子完整的话语系统。一位有血有肉有情有义有头有绪的孔子,后人纵然用非凡的想象力去重构,也可能只是瞎子点灯——白费蜡。”然而,当《论语》选读第二节《当仁,不让于师》的13则选文呈现在我们面前时,理出文本头绪,还原人物形象,感知情感心理等一番功夫还是必须要费的。
  由此,重组文本而后确定教学顺序成为课堂设计的首要任务。常见的《当仁,不让于师》课例,多从第10则入手,该则所记内容与今日之教学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师生畅谈的优容典雅、和谐从容令人心驰神往,将《侍坐章》作为学习重点并无不妥,但对孔子与弟子之间亦师亦友的关系全无了解,便直入第10则的话语系统之中,难免浅尝多于深味,得皮毛而不见血肉。于是,本课决定费一番功夫,先着力于人物关系的梳理和师生感情的把握,铺垫充分后再将学习的目光聚焦于《侍坐章》。
  第一课时的铺垫涉及四项学习任务:
  其一,人物介绍顺口问之。子贡、颜渊、伯牛弟子三人生平介绍详略有别,详说前两人,略讲第三人,有意补充子贡、颜渊并列孔门十哲的信息——子贡以言语闻名,至今犹传“端木遗风”;颜渊以德行闻名,享有“复圣”之誉。教学用意在于重申“名师出高徒”的论断,借以引出孔子的伟岸形象。
  其二,选文诵读反复练之。《论语》语录体的特点在课本选文中表现为内容简短,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诵读的难度,提高了学生诵读热情。字音异读、句子停顿、语气变化皆是学生诵读选文时格外用力之处,学生不厌其烦一句多读,朗朗上口之际,各则选文的字义、句意、情味漸渐明晰起来。
  其三,句意疏通追问达之。言简义丰的《论语》语言在理解上常常因为高度的精炼与省略而令学生无所适从,学生诵读之余还须结合详尽的课文注释疏通句意。“信、达、雅”的翻译要求,在学生复述句意的过程中,针对字词、句式、常识等要点,以点拨、纠偏的提示策略尝试落实并有所推进。
  其四,语言品味涵泳悟之。人物选择何种语言,多源于人物秉持何种信仰、怀抱何种情感。语言品味还得回到语境中,引导学生把自己还原为人物,在特定的情境下,透过语言形式的外衣抵达人物心理的内核,本课的语言学习包括语言的翻译、分析、质疑、补充等多个层面,喜见个别学生顿悟。
  凭想象力重构《论语》中孔子的语言系统,属于文学创作的领域。语文课堂上的《论语》选文的学习还应以理解力为主,虚构容易偏离真实,立足真实的人性去探讨孔门师生的关系、情感也许更合乎理性。鲍鹏山先生在《孔子:黑暗王国的残烛》中坦言:“我觉得,孔子确实是悬挂在那个遥远古世纪的一盏明灯,他使我们对那个遥远的时代不再觉得晦暗和神秘,他使那时代的人与后代与我们沟通了。”可见,作为后世学习者的我们花一点心思、下一通气力、费一段时间去点亮这盏明灯是绝对值得的。
其他文献
《北大岁月》一书由荣渠在北大五十年间不同发展时期的日记、书信和诗词构成。它真切记录了荣渠在北大度过的求学、治学岁月,展现了他由一名热血大学生成为一名学养深厚、声望卓著的学者,为真理上下求索的心路历程。作为他的同窗至友,我为有这本书的问世倍感欣喜。  近来,对于名人自传、回忆录中本人或他人荣辱得失记述的真实程度的疑虑,常见于报端。这是因为它们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按照一定的规划和设计、根据事后的“回忆”
《在柏林》是美国作家奥莱尔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创作的一篇微型小说,入选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小说单元。这篇小说没有直面战争,而是选取了生活中的一个横截面,描写了车厢中发生的一幕,诠释了对战争的思考,对人性的感悟。我们都知道,微型小说创作最突出的艺术手法就是对结尾的处理。囿于篇幅所限,微型小说一般不会完整地讲述一个故事,最有技巧的地方在结尾。微型小说总会制造一种突然一转的结尾,造成一种独特的艺术
夏代始建于公元前二十一世纪,距今已有四千多年。商代始建于公元前十六世纪,距今也有三千多年。夏商统治时间累计,长达千年。这一时间约相当于中华文明史的五分之一,是宋元明清四朝历史长度的总和。毋庸置疑,夏商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然而,由于年代久远,文献缺乏,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夏商的了解非常有限。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已经慨叹:“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
从古到今,印度人一直视恒河为圣河,他们在河中洗涤罪孽,并将恒河之滨的瓦拉纳西城的石阶视为火化轮回的福地。在印度,恒河和其他河流汇流处都是神地,其中以恒河与亚穆纳河的汇流处安拉哈巴德最为神圣,这颗星球上最大的宗教集会大壶节就在那里举行,圣雄甘地的部分骨灰也撒在那里。  恒河从高山流向大海,从今世流向来生,孕育了宗教哲学艺术之花,决定了流域的精神生活形态。多数东方宗教——印度教、佛教、耆那教和锡克教都
2006年底,美国的权威期刊《大西洋月刊》编辑部邀请十位著名历史学家,其中有四位是普利策奖获得者,投票选举100位美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人物。  “影响”的定义是什么?历史人物有着不同的职业背景、分属不同的社会阶层,一位了不起的作家和一位总统,一位宗教领袖和一位企业家,他们的可比性在哪里?当今风流人物和过去名人的可比性在哪里?十九世纪的巨富约翰·洛克菲勒的影响单从时间维度看超过了当今人物比尔·克林
《走进新课程》是一本研究新课程、进行课程改革思考的书。早在2002年就读完并付诸教学实践。今天再读并对照自己的教学实践,感触最深的一点仍然是: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   践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理念,关键的一点是要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是“满堂灌”,就是“满堂问”,学生只是机械的听、机械地回答,总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给予的知识,甚至死记硬背。而《走进新课程》要求学生做学习的
陈子谦先生《论钱钟书》中有一篇《(谈艺录·序)笺释》,细读之后觉得作者用力甚勤,钩稽故实,力求诠释钱钟书先生的序文,使其词意豁显,语无剩义。这对一般青年读者是大有裨益的。但有几处似仍不够准确,现依次提出,并陈拙见,以求正于作者及广大读者。    1、序文:“麓藏阁置,以待贞元。”  陈注[十四]:“贞元,年号。唐德宗(李适)、金海陵王(完颜亮)、元成宗(奇渥温铁穆尔)曾用此年号。序文用以比喻开明盛
亚里士多德是逻辑学的创始人,也是形而上学的开创者,在哲学史和逻辑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王路先生所著《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说》一书,不仅详细地评介了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说,而且从整个哲学和逻辑发展历史的角度,分析了它在现代的意义,给人以很大的启迪。以下我从逻辑与哲学两个方面谈谈亚里士多德逻辑给予我们今人的启示。  先看看亚里士多德逻辑在逻辑上给予我们的启示。亚里士多德逻辑的现代意义首先体现在以下方面。 
最近十几年,我出版了若干著作,其中多有涉及学术史、教育史、文化史的。如此治学,说好听点,叫作“跨学科”;说不好听,则是“不务正业”。世人所理解的“正业”,就是你拿学位谋教职的那个“学科”或“学科方向”。近年中国学界的一大迷思,正是这“独尊正业”,而极力贬斥“野狐禅”。谈“学问”而过分看重“学科”与“边界”,这可不是好现象。依我浅见,学者一旦“进入状态”,问题意识、论述对象、思想方法、文章趣味等交相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不是被动地,简单地去接受信息的过程,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和体系。学习者根据自身已有的知识、背景、经验对外部传递过来的信息主动地选择、加工、处理。从而将接受到的信息进行解释,生成个人独特的意义或者独特的解释。在这个过程中,因为个人已有的知识经验不同,调动经验也会不同,那么对接受到知识经验的处理选择和解释都会不同,自然生成的新的解释,或者叫知识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