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新课程理念的体现

来源 :新校园·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klcj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在前言部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在课程目标部分规定了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是由四方面组成,即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以上四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对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是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实现的。其中,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和态度离不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同时,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它目标的实现为前提。
  
  一、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
  
  首先,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必须适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基础上,创设“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参与合作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促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的发展”,使人人体验成功的喜悦。感悟学习数学的乐趣。
  其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传统的“讲数学”、“听数学”、“练数学”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鼓励学生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发现和掌握数学知识。
  最后。转变教学评价标准。传统的教学评价重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介方式多样化。评价“注重学生数学学习过程,多用激励性评价”,“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不同学生不同的需要应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
  
  二、正确处理三维目标的关系
  
  为转变过去只重知识传授的教学。新课程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体现了数学教不仅只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获得的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应用技能;体会数学与人类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加强对数学的理解,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决心。
  
  三、把握特点,适用教材
  
  与传统小学数学教材相比,新课程对小学数学教材做了重大变革,其突出了:注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创造良好的课程环境;倡导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所学的数学知识都必须是我们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所以每一小节数学知识的出现,教材都提供了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数学知识。为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材提供了大量的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素材,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通过数学活动获得数学知识。倡导自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教材中很多问题的设计都富有弹性,使不同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产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开发和利用教育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相互交往的一种活动,而教材给我们提供的只是表态性教学素材,它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加上教材编写过程中受篇幅的限制,教材编写人员与学生所处地域不同。因此一套教材所提供的各种素材并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每一位学生。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用好”教材,而不能“教好”教材,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要灵活运用教材,开发和利用校内外一切有利于教学活动的课程资源。如教学“分类”时,教师充分利用校内课程资源,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扩大取材范围,增加了学生熟悉的玩具、书、衣物等,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思考空间,同时向学生展示“有大堆零乱物品”的场景,使学生自觉产生要收拾、整理的愿望。从而引出课题,渗透分类思想。然后以评选“最佳小管家”作为奖励机制,让学生共同把教室里的杂物,按品种进行分类。每组选取一样后,让每组学生把小组内的物品按照一定的标准,再一次进行分类。让物品摆放得有序、整齐和美观。从而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存在分类,明白学习分类的必要性。使学生对学习分类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课堂上,再通过大家齐动手整理教室,自己动手整理书包,使学生非常容易地掌握了“分类”的方法,也养成了整洁爱美的良好习惯。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就是生活。数学就在身边。
  
  五、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推进了数学应用的发展,使得数学几乎渗透到每一个科学领域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学习数学。不能仅停留在掌握知识的层面上,而必须学会应用。只有如此,才能使所学的数学富有生命力,才能真正实现数学的价值。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注意从小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那么怎样理解应用意识呢?《标准》关于应用意识的刻画,为我们理解应用意识提供了基本依据。
  ,
  无论从数学的产生还是从数学的发展来看,数学与日常生活有广泛联系,小学阶段的数学内容,走到大街上到处可以找到,因此,有的专家把小学数学称为“街头数学”,说明它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标准》北师大版教材第一册第一页,通过卡通人物讨论什么是数学的对话,智慧老人:“数学就在你的身边。”淘气:“我认识了5个小朋友。”笑笑:“汽车的轮子是圆的。”机灵狗:“嘻嘻,这就是数学!”使学生从入学第一天起,就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随着年级的升高,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大数,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哪些问题可以用除法解决。这些都有利于培养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其他文献
摘 要: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教学中应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主人翁的姿态主动参与,自主探索,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那么怎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自主学习呢?  关键词:被动接受;主动参与;激发;创新    一、优化课堂教学    英语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课堂教学要把2/3的时间留给学生,要求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结合
摘 要:当前政治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是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教学重形式,轻实质,而学生却没有得到真正有效的发展。因此,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提高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成为教师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  关键词:新课程;政治教学;_有效性;提高;策略  课堂教学改革是学校教育改革的主渠道。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之时。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了教师关注的焦点,也是教师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重大
摘 要:时代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新课程改革要求高中教育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中存在着各种问题,高中政治教师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学习方法指导,减少评价机制的负面影响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关键词:政治;教学;自学;能力    当今世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说到底就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时代的必然要求,是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的
近年来,常听说某些学校摒弃“师道尊严”。提倡师生互动和谐。是的,我也主张师生互动和谐,可我仍然坚持“师道尊严”。只是,此“师道尊严”,非彼“师道尊严”。“尊其师,方可信其道”,只有坚持正确的“师道”,使之“信其道”,才能为教师赢得真正的“尊严”;反之,师的“尊严”不再,“师道”也荡然无存。  历史证明:教育乃国家昌盛,民族兴旺发达之本。是世界人类进步之本。所以不但学生应当尊重老师,全社会都应当尊师
摘 要:钢琴技能课是幼儿师范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课。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正确、熟练地运用钢琴演奏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乐曲、歌曲、律动曲等;能用钢琴组织幼儿一日生活及各种活动。本文根据从事幼儿师范钢琴教学工作实践,在培养学生掌握钢琴弹奏的基础理论、掌握弹奏钢琴的基本技能和技巧等方面。分析和研究了在幼儿师范教学中,注重钢琴弹奏基本功训练的实践教学、注重视奏能力培养和注重钢琴即兴伴奏
思想品德课教材中有许多显性或隐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特别是七年级的思想品德课教材较具体而生动地介绍了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陶冶高尚道德情操,正确解决思想心理问题的道理和方法,教师如果能结合学生的特点,利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就可以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    一、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只有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才能使学生敞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