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想品德课教材中有许多显性或隐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特别是七年级的思想品德课教材较具体而生动地介绍了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陶冶高尚道德情操,正确解决思想心理问题的道理和方法,教师如果能结合学生的特点,利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就可以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
一、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只有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才能使学生敞开心扉,深入到学生的心灵世界,与学生同忧共喜,了解学生的心理、思想问题,为学生排忧解难,真正实现为学生释疑解惑。在潜移默化中去影响学生,为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健康成长的心理环境。
爱岗敬业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前提。教师要同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首先必须提高自身修养,认真履行好自己的职责,热爱自己的岗位,热爱自己的学生,决不能把自己的岗位仅仅视为谋生的手段。
热爱学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核心。教师对学生的热爱能激起学生愉快的体验,引起学生对教师的尊敬,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态度的端正,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以及高尚情操的陶冶和身心的健康发展。
精通业务是良好师生关系的关键。“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要有一桶水。”只有精通业务的教师,才能很好地消化教材内容和了解学生的特点,根据时代的要求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心理品质,取得良好教育和教学效果。
作风民主是师生关系的桥梁。只有作风民主,才能开启学生的心灵窗户,透彻了解学生的爱好,个性特点乃至精神世界,才能根据学生的愿望和需求因材施教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二、要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求和欲
良好的情境可以增强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环境进行“心理”加工,为学生创造一些富有感染性的教学环境和氛围。使学生在身心愉悦中学习,产生“如人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的效果,使课上出“味道”。让学生得到“情感一活动一体验”三者的结合的感受。
应根据学生的认知实际,联系学生贴近又感兴趣的日常事例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的内容,传授知识。贴近学生的日常事例,学生既看得到,听得见,最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堪称是思想品德教学的常规武器。如教学八年级第二单元《明辨是非》时,我组织学生讨论进人中学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从而使学生明确了青少年的思想、心理、情感、行为都要受到社会生活和周围环境的影响,这样起到了端正学习态度,立志做一名合格的学生的教学效果。
新颖的图画能使人印象深刻。不仅能唤起回忆联想,还能激发人的情感,因而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教学中要注意选择一些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图画,寓教于画,使学生“思”在其中,较好地掌握内在的知识含量,从而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认识自我》时,我引导学生认真学习,分析《羊和长劲鹿》的插图,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看待自己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才能如实地作出恰当的,正确地自我认识和评价。
小品是我们喜闻乐观的一种艺术形式。它常以讽刺、幽默、夸张等手法来揭示某一主题。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搜集自编或让学生创编一些小品:在课堂上让学生即兴表演,因势得导,质疑引思,提高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的心理品质得到锻炼。
教材中有些内容较枯燥,抽象,如果只靠一支粉笔,一张嘴难以调动和激发学生。如能巧妙地应用音乐材料穿插于课堂教学之中,就如“美酒加佳肴”,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课堂实效。如在教学《调控情绪》时我播放了《国歌》,学生在雄壮的歌声中精神振奋,志气高昂,从而明确了高声歌唱或放声喊叫是调节情绪的方法之一。
情境的创设是多种多样的,不管用哪种形式创设情境,都要目的明确,组合合理,时机适宜,从多角度发挥其功能。
三、增加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
由于七年级的学生阅历较浅、知识不足,有些内容显得较深,难以理解,鲁迅先生有句名言“浅则清,深则浊。”因此,我们在上课时应尽力做到:力求浅近,化难为易,贴近学生,使学生乐于接受,易于接受,重视引导学生动口、动手、动脑,主动参与,以求取得较好实效。
让学生自己动口,七年级学生不仅爱听故事,还喜欢自己讲故事,因此在教学中遇到相关故事,可以让学生自己讲述,在讲述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这样可以由事明理,使学生初步认识到锻炼心理品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如在教学《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一课时,我让学生讲述美国盲聋女作家海伦的故事,然后引导组织学生讨论海伦是如何从任性、蛮横、暴躁的性格逐渐转变为具有开朗、乐观和乐于向社会奉献的品格。这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又为后面的明理作了埔垫。
让学生自己动手。如我在教学《认识你自己》一课时。在学生搞清相关基本道理的基础上,让他们动手做“自我画像一一我是谁”。通过这一环节,学生在自我分析中受到了一定生动的自我教育。既让学生弄懂了一些心理常识的知识点。又加深对自己的了解,使思想品德课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相互渗透,起到了相辅相成的作用。
重视让学生动口、动手的同时充分动脑。课堂教学的关键就在于让学生动脑。特别是教学心理常识更应如此,不仅要发挥学生的形象思维,更要着力于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要让学生逐步学会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为此,我在教学中比较注意设置悬念,启发提问。如通过李冰修筑都江堰和司马迁发奋著书的事例,让学生思考与解答问题,来认识挫折对人所具有的积极作用,以及能否经受挫折的不同结果,取决于一个人对挫折的态度及承受能力,我还要求学生举例说明“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的道理,这样起到教育学生绝不能坐享其成,而应培养承受挫折的能力和创造精神的目的。
动口、动手和动脑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在教学中。要从学生和教材的实际出发,发挥三者的整体效应,使之实现为教学目的服务。
总之,心理健康作为现代人立身之本,是21世纪人才必备的素质。而对日益增多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我们应当用思想品德课特有的作用,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教会学生掌握心理调节技术,自行消除心理障碍,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一、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只有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才能使学生敞开心扉,深入到学生的心灵世界,与学生同忧共喜,了解学生的心理、思想问题,为学生排忧解难,真正实现为学生释疑解惑。在潜移默化中去影响学生,为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健康成长的心理环境。
爱岗敬业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前提。教师要同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首先必须提高自身修养,认真履行好自己的职责,热爱自己的岗位,热爱自己的学生,决不能把自己的岗位仅仅视为谋生的手段。
热爱学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核心。教师对学生的热爱能激起学生愉快的体验,引起学生对教师的尊敬,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态度的端正,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以及高尚情操的陶冶和身心的健康发展。
精通业务是良好师生关系的关键。“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要有一桶水。”只有精通业务的教师,才能很好地消化教材内容和了解学生的特点,根据时代的要求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心理品质,取得良好教育和教学效果。
作风民主是师生关系的桥梁。只有作风民主,才能开启学生的心灵窗户,透彻了解学生的爱好,个性特点乃至精神世界,才能根据学生的愿望和需求因材施教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二、要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求和欲
良好的情境可以增强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环境进行“心理”加工,为学生创造一些富有感染性的教学环境和氛围。使学生在身心愉悦中学习,产生“如人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的效果,使课上出“味道”。让学生得到“情感一活动一体验”三者的结合的感受。
应根据学生的认知实际,联系学生贴近又感兴趣的日常事例帮助学生理解教材的内容,传授知识。贴近学生的日常事例,学生既看得到,听得见,最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堪称是思想品德教学的常规武器。如教学八年级第二单元《明辨是非》时,我组织学生讨论进人中学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从而使学生明确了青少年的思想、心理、情感、行为都要受到社会生活和周围环境的影响,这样起到了端正学习态度,立志做一名合格的学生的教学效果。
新颖的图画能使人印象深刻。不仅能唤起回忆联想,还能激发人的情感,因而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教学中要注意选择一些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图画,寓教于画,使学生“思”在其中,较好地掌握内在的知识含量,从而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认识自我》时,我引导学生认真学习,分析《羊和长劲鹿》的插图,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看待自己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才能如实地作出恰当的,正确地自我认识和评价。
小品是我们喜闻乐观的一种艺术形式。它常以讽刺、幽默、夸张等手法来揭示某一主题。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搜集自编或让学生创编一些小品:在课堂上让学生即兴表演,因势得导,质疑引思,提高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的心理品质得到锻炼。
教材中有些内容较枯燥,抽象,如果只靠一支粉笔,一张嘴难以调动和激发学生。如能巧妙地应用音乐材料穿插于课堂教学之中,就如“美酒加佳肴”,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课堂实效。如在教学《调控情绪》时我播放了《国歌》,学生在雄壮的歌声中精神振奋,志气高昂,从而明确了高声歌唱或放声喊叫是调节情绪的方法之一。
情境的创设是多种多样的,不管用哪种形式创设情境,都要目的明确,组合合理,时机适宜,从多角度发挥其功能。
三、增加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
由于七年级的学生阅历较浅、知识不足,有些内容显得较深,难以理解,鲁迅先生有句名言“浅则清,深则浊。”因此,我们在上课时应尽力做到:力求浅近,化难为易,贴近学生,使学生乐于接受,易于接受,重视引导学生动口、动手、动脑,主动参与,以求取得较好实效。
让学生自己动口,七年级学生不仅爱听故事,还喜欢自己讲故事,因此在教学中遇到相关故事,可以让学生自己讲述,在讲述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这样可以由事明理,使学生初步认识到锻炼心理品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如在教学《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一课时,我让学生讲述美国盲聋女作家海伦的故事,然后引导组织学生讨论海伦是如何从任性、蛮横、暴躁的性格逐渐转变为具有开朗、乐观和乐于向社会奉献的品格。这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又为后面的明理作了埔垫。
让学生自己动手。如我在教学《认识你自己》一课时。在学生搞清相关基本道理的基础上,让他们动手做“自我画像一一我是谁”。通过这一环节,学生在自我分析中受到了一定生动的自我教育。既让学生弄懂了一些心理常识的知识点。又加深对自己的了解,使思想品德课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相互渗透,起到了相辅相成的作用。
重视让学生动口、动手的同时充分动脑。课堂教学的关键就在于让学生动脑。特别是教学心理常识更应如此,不仅要发挥学生的形象思维,更要着力于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要让学生逐步学会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为此,我在教学中比较注意设置悬念,启发提问。如通过李冰修筑都江堰和司马迁发奋著书的事例,让学生思考与解答问题,来认识挫折对人所具有的积极作用,以及能否经受挫折的不同结果,取决于一个人对挫折的态度及承受能力,我还要求学生举例说明“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的道理,这样起到教育学生绝不能坐享其成,而应培养承受挫折的能力和创造精神的目的。
动口、动手和动脑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在教学中。要从学生和教材的实际出发,发挥三者的整体效应,使之实现为教学目的服务。
总之,心理健康作为现代人立身之本,是21世纪人才必备的素质。而对日益增多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我们应当用思想品德课特有的作用,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教会学生掌握心理调节技术,自行消除心理障碍,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以适应时代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