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是人们用来交流的工具,是人类文化和知识的载体,它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包含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体现该民族的生活习惯和传统。文化是语言的底座环境。任何一种语言的教学都离不开对这种语言所表现的文化内涵的了解;离不开对形成和使用这种语言的文化背景的了解。既然语言和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那么在英语教学中除了传授语言知识之外,还必须进行与之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的教育,注意中外文化的差异。如果忽视这一点,外语教学就不能说是完整的。
关于英语教学中文化的差异可以先从词语学习开始。英汉存在理性意义相同或相近但情感意义、比喻意义、联想意义、搭配意义不同或差异较大的词语,主要包括动植物名词、颜色、数词等。比如“moon”一词:中国人看到月亮长联想到“嫦娥”、“中秋佳节”;而美国人看到“moon”则往往联想到登月、太空人等。再如“yellow”:在中国文化中,黄色一方面象征“至高无上的权利”,另一方面又象征着腐败、堕落,指色情、淫秽,如黄色书刊、黄色录像等;但在美国却没有什么特殊意义,如他们的“yellow pages”是指黄色电话号码簿。
英国著名语言学家Lyons认为,语言系统受两种结构的制约,一种是“底层结构”(structure),即人类共同的生理特征和世界的原有结构,这种结构使语言趋向一致;另一种是“超结构”或“上层结构”(superstructure),即各个民族不同的文化结构,它导致各民族的语言在形式上呈现各种各样的差异。正是这种差异的存在,使不同民族的交往不能顺利进行,甚至产生误解和不愉快。例如:在一次宴请外宾的酒席上,一位中国人指着另外一位中国人开玩笑地对外宾说:“他有‘妻管炎’。”他直接译成:“He suffers from tracheitis.”外宾听了不但没笑,反而感到莫名其妙,问道:“So what? Why are you laughing so hard when he is suffering from tracheitis?”显然,翻译只是解释了原文的意思,而没有表达出原文的文化色彩。
“气管炎”在汉语使用中,人们给他加上了特定的文化色彩——具有“怕老婆”的内涵义。这种内涵是通过它与汉语“妻管严”的谐音来实现的,而英语对等词“tracheitis”并不具有这样的内涵义。美国外语教学专家Winston Brembeck说过:“采取只知其语言不懂其文化的教学,是培养语言流利的大傻瓜的最好办法。”因此,在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学到地道的语言,并能结合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规约准确得体地进行交际,教师必须在进语言教学的同时,进行目的语文化的学习。
如何让学生更快更准确地了解相关语言的文化背景呢?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具体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文化风俗的区别,籍此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如:“You have a nice car.” 或“I like your new clothes.”等英语赞扬语的功能往往表示友好或引起谈话。另外,中国人对别人提供帮助往往采取“接受+感谢”的方式;而在西方,人们崇尚自立,常以“谢绝+解释”来做答。不同价值观念的冲突是造成“文化休克”的罪魁,而熟悉文化差异是避免这类冲突的关键。
教师可以利用电教手段让学生体验异国文化氛围。教师可根据所教内容收集选择一些涉及相关文化的录象、图片、电影等,让学生通过观看英语国家的日常生活情景(如商店售货员和顾客的谈话、打电话用语、朋友相遇时的谈话等),加深对英语国家文化习俗的了解。同时,要积极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让学生参与大量的课外英语交际活动(如:听英语讲座,听报告,听广播;观看录象;阅读英文报刊、小说;参与英语演讲比赛;组织英语游戏、故事表演等)。
教师在提高自身教学方法、自身语言基本功和文化素养的同时,还要注意中外文化的差异,提高学生文化习得意识,努力做到文化教育与语言教育同步提高。
关于英语教学中文化的差异可以先从词语学习开始。英汉存在理性意义相同或相近但情感意义、比喻意义、联想意义、搭配意义不同或差异较大的词语,主要包括动植物名词、颜色、数词等。比如“moon”一词:中国人看到月亮长联想到“嫦娥”、“中秋佳节”;而美国人看到“moon”则往往联想到登月、太空人等。再如“yellow”:在中国文化中,黄色一方面象征“至高无上的权利”,另一方面又象征着腐败、堕落,指色情、淫秽,如黄色书刊、黄色录像等;但在美国却没有什么特殊意义,如他们的“yellow pages”是指黄色电话号码簿。
英国著名语言学家Lyons认为,语言系统受两种结构的制约,一种是“底层结构”(structure),即人类共同的生理特征和世界的原有结构,这种结构使语言趋向一致;另一种是“超结构”或“上层结构”(superstructure),即各个民族不同的文化结构,它导致各民族的语言在形式上呈现各种各样的差异。正是这种差异的存在,使不同民族的交往不能顺利进行,甚至产生误解和不愉快。例如:在一次宴请外宾的酒席上,一位中国人指着另外一位中国人开玩笑地对外宾说:“他有‘妻管炎’。”他直接译成:“He suffers from tracheitis.”外宾听了不但没笑,反而感到莫名其妙,问道:“So what? Why are you laughing so hard when he is suffering from tracheitis?”显然,翻译只是解释了原文的意思,而没有表达出原文的文化色彩。
“气管炎”在汉语使用中,人们给他加上了特定的文化色彩——具有“怕老婆”的内涵义。这种内涵是通过它与汉语“妻管严”的谐音来实现的,而英语对等词“tracheitis”并不具有这样的内涵义。美国外语教学专家Winston Brembeck说过:“采取只知其语言不懂其文化的教学,是培养语言流利的大傻瓜的最好办法。”因此,在教学中,为了使学生学到地道的语言,并能结合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规约准确得体地进行交际,教师必须在进语言教学的同时,进行目的语文化的学习。
如何让学生更快更准确地了解相关语言的文化背景呢?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具体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文化风俗的区别,籍此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如:“You have a nice car.” 或“I like your new clothes.”等英语赞扬语的功能往往表示友好或引起谈话。另外,中国人对别人提供帮助往往采取“接受+感谢”的方式;而在西方,人们崇尚自立,常以“谢绝+解释”来做答。不同价值观念的冲突是造成“文化休克”的罪魁,而熟悉文化差异是避免这类冲突的关键。
教师可以利用电教手段让学生体验异国文化氛围。教师可根据所教内容收集选择一些涉及相关文化的录象、图片、电影等,让学生通过观看英语国家的日常生活情景(如商店售货员和顾客的谈话、打电话用语、朋友相遇时的谈话等),加深对英语国家文化习俗的了解。同时,要积极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让学生参与大量的课外英语交际活动(如:听英语讲座,听报告,听广播;观看录象;阅读英文报刊、小说;参与英语演讲比赛;组织英语游戏、故事表演等)。
教师在提高自身教学方法、自身语言基本功和文化素养的同时,还要注意中外文化的差异,提高学生文化习得意识,努力做到文化教育与语言教育同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