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想起了1990年,那年第9期的《河南教育》,刊登了我的纪实教育散文《送你一束野菊花》。那是我的处女作,之前我不知道自己的文字还能散发出油墨的芳香。那年,我22岁,已经做了4年小学教师。
我的人生从22岁开始,有了一点梦想。我梦想着成为一名会写文章的语文老师,这样的语文老师,上起课来定然妙语如珠,与众不同;我梦想着成为一名会写文章的班主任,这样的班主任,与学生相处起来,言谈举止之间定然氤氲绵绵爱心,广受欢迎。
但现实和梦想之间,总是有着距离。此后的4年间,我只在《河南教育》上发表过两篇文章,就再也写不出东西来了。温和、宽厚的《河南教育》却依然给予我帮助。1993年,我凭借着在《河南教育》上发表的3篇文章和几张荣誉证书,调进豫南名校——信阳市第七中学,成为全市唯一一名有着小学教师职称的中学教师。
1995年,我遭到生平最大的一次打击,几乎丧失生活的信心。正在这时,我收到了《河南教育》编辑张舸老师9月11日写给我的简短而诚恳的约稿信。我已经好久没有得到这么厚重的尊重了!泪水顺着我的脸颊悄然滑落,打湿了我读了一遍又一遍的信笺。如今,13年过去了,张舸老师也已于6年前离开《河南教育》到别的部门发展,但我仍清楚记得那封信的内容和张老师刚劲有力的字体。后来,我又陆续收到过《河南教育》的几封约稿信。这在别人看来似乎是很平常的,而我在饱经磨难的日子里,收到它们,无异于收到生命的养分!就这样,我生命的潜能被挖掘出来,我走出了阴影,写作上时有灵感闪现,教育教学也在天天向上。
1997年,我被评为信阳市优秀教师,当地报纸、电视、电台纷纷报道我的事迹。1998年,《信阳晚报》的编辑时文红读了我连续发表在《河南教育》上的文章,于当年3月下旬,为我开设了《教师手记》专栏。不想,我的那些教育琐事,引起了广泛关注,《教师手记》成了《信阳晚报》的品牌栏目。1998年5月,信阳市市委宣传部主管副部长、市教育局副局长、报社总编、电视台的记者,聚集到我的单位,为我召开《教师手记》研讨会。就这样,我用文字引起了众人的关注,开始拥有一批固定的读者,在当地教育界有了一些名气。
也是在那一年,《河南教育》创刊20周年,我应邀参加了刊庆联谊会。那是我第一次走进编辑部,编辑老师们真诚儒雅、平易从容的不凡气度和修养,令我如沐春风。春风化雨,雨润心田。那次联谊会,我说的话不多,更多的时候,我是安静地聆听来自全国各地的骨干作者们畅谈心声,用心地记取编辑老师们的谆谆教诲——但是,我自己知道,在平静的笑容背后,我的内心正掀动着惊涛和风暴,站在《河南教育》的肩膀上,我看到了一个更广阔的世界。之前我曾有过的功利之心、世俗之气,都渐渐褪去。我清楚地感觉到,《河南教育》像朋友,似亲人,默默站在我的旁边。成长路上,她一直牵着我的手,让我可以不被虚名宠坏,陪着我淡淡地生活,默默地追求,静静地微笑。
那次联谊会,也让我和编辑老师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老师们每每出差到信阳,不管时间多么紧张,都会联系我,仔细询问我的工作和生活情况,给予我无私帮助。屈指算来,我和《河南教育》已经牵手18年,这18年间,有老编辑调离、退休,也有新编辑充实进来。让我感到无比温暖的是,调离的、退休的依然关注我的成长,新进的也与我交往渐密,在来来往往的文字交流中,我又多了几个知己。我是一个很孤独的人,从来没有见过自己的亲生父母,也没有兄弟姐妹,因此我生来胆小怯懦,也没有什么远大的目标和理想。但是,和《河南教育》牵手的日子,尤其是和编辑老师们交往的这18年间,我变得热情、宽容、踏实,交往的朋友多了起来。在教学上、写作上,我也能够帮助别人了,生活也有声有色了。
这么多年,我一直顺应《河南教育》的每一次改版,大部分的栏目,我都写过稿子。最多的时候,一年12期,期期有我的文章。我的很多读者都是通过《河南教育》认识我的。每每老朋友重逢、新朋友相聚,说起我的时候,没有人不提起《河南教育》。《河南教育》已经成了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
随着交往的深入,《河南教育》也给我搭建了一个更大的平台:冯振山老师介绍我认识了不少名师,使我的素质得以提升;王新荣老师向别的刊物推荐我,给了我更多的练笔机会;李序老师是我的老搭档,在她的引领之下,我有了长足的进步,在长期的合作之中,李老师还像亲人一样关心我的身体和生活状况,让我在不知不觉之间,提高了生活的质量;这两年,我和小卢老师合作比较多,在她的鞭策下,千把字的《班主任谈丛》我也会精心构思,字斟句酌,让自己学会真正用心来写作,品味到文字生花的情趣;小朱老师是我的新朋友,去年第10期我给她的《特别策划》写过稿子,在交流的过程中,我们两个人的思想还发生过强烈的碰撞呢,但碰撞所产生的火花,却给我带来了幸福——后来,我收到不少读者来信,说喜欢我的那篇文章。
遗憾的是,至今还没有和史主编交流过,但他的名字是早就知道的,也还知道有个可爱的唐姓小女孩曾调皮地叫他“十道墙”。我读过他采写的文章,能揣摩一点他办刊的风格,还能从编辑老师们对他的敬重中,领略到他的深刻、务实和大气。
《河南教育》的20年、25年刊庆征文我都积极参加了,这次30年刊庆的征文,我更是酝酿良久。这篇文章,我从昨天写到今天,并不是一气呵成,敲击键盘的时候,几次泪流满面,不能自已。因为,连我打字用的输入法,都是《河南教育》的编辑老师教给我的,我生命中最重要、最珍贵的品德和知识都是他们给的。我的初始学历只是个小中专,后来也不曾走进大学的校门。但是,这么多年来,我从农村小学走到县城小学,又走到市里的重点中学,评上河南省优秀教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我主持的班会,先后上了河南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这些,都不是我最初的水平所能达到的,而《河南教育》和河南教育人,就是我最生动的教材、最丰富的课堂、最无私的老师。
2005年9月,我把鲜花、掌声、荣誉悄悄放在身后,带着年迈的养父母和年幼的女儿,来到郑州市第十九中学,开辟新的生活。谁料想,正当我踌躇满志、奋力拼搏的时候,却大病了一场。当时丈夫在外地工作繁忙,父亲身患高血压、脑血管硬化,失明的母亲糖尿病病情日益严重,女儿也不适应北方的气候和新的学习环境,学习成绩急剧下滑。在长达10个月的时间里,我白天上课、备课、改作业,和学生及家长谈心,吃苦口的中药,晚上去医院打点滴,拖着病弱之躯独自一人穿行在夜深人静的街头。但我挺过来了,2007年夏天,我身体渐渐康复,工作渐入佳境,还买了房子,在这陌生的城市里开始安居乐业。我常常想,如果不是这么多年《河南教育》的扶持,我这个悲观羞怯的人,如何有这样的勇敢和气魄!
近来有一个强烈的念头:《河南教育》创刊30周年了,而我,作为她的铁杆粉丝,与她牵手18年来所发表的50万字,应该也可以结集出版了。繁忙的工作之余,我要好好整理那些浸透着编辑老师们心血的文字,把它作为对《河南教育》的献礼。
我郑重地选择从春天开始这项工作——我把我与她交往的记忆,放进春风里,“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间可以苍老我的容颜,但记忆一样把我带回到18年前,那时我还是个女孩子,正当华年。而18个春秋,又正是一段难忘的岁月。
我不知道我的人生还有多少个18年,我也不知道《河南教育》还可以走多少个18年,但我知道,只要我活着,只要她还在,我就会牵着她的手,一直走,永不丢。
如今,我40,她30——不管未来还有多么久,我和她,我们正年轻。
我的人生从22岁开始,有了一点梦想。我梦想着成为一名会写文章的语文老师,这样的语文老师,上起课来定然妙语如珠,与众不同;我梦想着成为一名会写文章的班主任,这样的班主任,与学生相处起来,言谈举止之间定然氤氲绵绵爱心,广受欢迎。
但现实和梦想之间,总是有着距离。此后的4年间,我只在《河南教育》上发表过两篇文章,就再也写不出东西来了。温和、宽厚的《河南教育》却依然给予我帮助。1993年,我凭借着在《河南教育》上发表的3篇文章和几张荣誉证书,调进豫南名校——信阳市第七中学,成为全市唯一一名有着小学教师职称的中学教师。
1995年,我遭到生平最大的一次打击,几乎丧失生活的信心。正在这时,我收到了《河南教育》编辑张舸老师9月11日写给我的简短而诚恳的约稿信。我已经好久没有得到这么厚重的尊重了!泪水顺着我的脸颊悄然滑落,打湿了我读了一遍又一遍的信笺。如今,13年过去了,张舸老师也已于6年前离开《河南教育》到别的部门发展,但我仍清楚记得那封信的内容和张老师刚劲有力的字体。后来,我又陆续收到过《河南教育》的几封约稿信。这在别人看来似乎是很平常的,而我在饱经磨难的日子里,收到它们,无异于收到生命的养分!就这样,我生命的潜能被挖掘出来,我走出了阴影,写作上时有灵感闪现,教育教学也在天天向上。
1997年,我被评为信阳市优秀教师,当地报纸、电视、电台纷纷报道我的事迹。1998年,《信阳晚报》的编辑时文红读了我连续发表在《河南教育》上的文章,于当年3月下旬,为我开设了《教师手记》专栏。不想,我的那些教育琐事,引起了广泛关注,《教师手记》成了《信阳晚报》的品牌栏目。1998年5月,信阳市市委宣传部主管副部长、市教育局副局长、报社总编、电视台的记者,聚集到我的单位,为我召开《教师手记》研讨会。就这样,我用文字引起了众人的关注,开始拥有一批固定的读者,在当地教育界有了一些名气。
也是在那一年,《河南教育》创刊20周年,我应邀参加了刊庆联谊会。那是我第一次走进编辑部,编辑老师们真诚儒雅、平易从容的不凡气度和修养,令我如沐春风。春风化雨,雨润心田。那次联谊会,我说的话不多,更多的时候,我是安静地聆听来自全国各地的骨干作者们畅谈心声,用心地记取编辑老师们的谆谆教诲——但是,我自己知道,在平静的笑容背后,我的内心正掀动着惊涛和风暴,站在《河南教育》的肩膀上,我看到了一个更广阔的世界。之前我曾有过的功利之心、世俗之气,都渐渐褪去。我清楚地感觉到,《河南教育》像朋友,似亲人,默默站在我的旁边。成长路上,她一直牵着我的手,让我可以不被虚名宠坏,陪着我淡淡地生活,默默地追求,静静地微笑。
那次联谊会,也让我和编辑老师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老师们每每出差到信阳,不管时间多么紧张,都会联系我,仔细询问我的工作和生活情况,给予我无私帮助。屈指算来,我和《河南教育》已经牵手18年,这18年间,有老编辑调离、退休,也有新编辑充实进来。让我感到无比温暖的是,调离的、退休的依然关注我的成长,新进的也与我交往渐密,在来来往往的文字交流中,我又多了几个知己。我是一个很孤独的人,从来没有见过自己的亲生父母,也没有兄弟姐妹,因此我生来胆小怯懦,也没有什么远大的目标和理想。但是,和《河南教育》牵手的日子,尤其是和编辑老师们交往的这18年间,我变得热情、宽容、踏实,交往的朋友多了起来。在教学上、写作上,我也能够帮助别人了,生活也有声有色了。
这么多年,我一直顺应《河南教育》的每一次改版,大部分的栏目,我都写过稿子。最多的时候,一年12期,期期有我的文章。我的很多读者都是通过《河南教育》认识我的。每每老朋友重逢、新朋友相聚,说起我的时候,没有人不提起《河南教育》。《河南教育》已经成了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
随着交往的深入,《河南教育》也给我搭建了一个更大的平台:冯振山老师介绍我认识了不少名师,使我的素质得以提升;王新荣老师向别的刊物推荐我,给了我更多的练笔机会;李序老师是我的老搭档,在她的引领之下,我有了长足的进步,在长期的合作之中,李老师还像亲人一样关心我的身体和生活状况,让我在不知不觉之间,提高了生活的质量;这两年,我和小卢老师合作比较多,在她的鞭策下,千把字的《班主任谈丛》我也会精心构思,字斟句酌,让自己学会真正用心来写作,品味到文字生花的情趣;小朱老师是我的新朋友,去年第10期我给她的《特别策划》写过稿子,在交流的过程中,我们两个人的思想还发生过强烈的碰撞呢,但碰撞所产生的火花,却给我带来了幸福——后来,我收到不少读者来信,说喜欢我的那篇文章。
遗憾的是,至今还没有和史主编交流过,但他的名字是早就知道的,也还知道有个可爱的唐姓小女孩曾调皮地叫他“十道墙”。我读过他采写的文章,能揣摩一点他办刊的风格,还能从编辑老师们对他的敬重中,领略到他的深刻、务实和大气。
《河南教育》的20年、25年刊庆征文我都积极参加了,这次30年刊庆的征文,我更是酝酿良久。这篇文章,我从昨天写到今天,并不是一气呵成,敲击键盘的时候,几次泪流满面,不能自已。因为,连我打字用的输入法,都是《河南教育》的编辑老师教给我的,我生命中最重要、最珍贵的品德和知识都是他们给的。我的初始学历只是个小中专,后来也不曾走进大学的校门。但是,这么多年来,我从农村小学走到县城小学,又走到市里的重点中学,评上河南省优秀教师、全国优秀语文教师,我主持的班会,先后上了河南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这些,都不是我最初的水平所能达到的,而《河南教育》和河南教育人,就是我最生动的教材、最丰富的课堂、最无私的老师。
2005年9月,我把鲜花、掌声、荣誉悄悄放在身后,带着年迈的养父母和年幼的女儿,来到郑州市第十九中学,开辟新的生活。谁料想,正当我踌躇满志、奋力拼搏的时候,却大病了一场。当时丈夫在外地工作繁忙,父亲身患高血压、脑血管硬化,失明的母亲糖尿病病情日益严重,女儿也不适应北方的气候和新的学习环境,学习成绩急剧下滑。在长达10个月的时间里,我白天上课、备课、改作业,和学生及家长谈心,吃苦口的中药,晚上去医院打点滴,拖着病弱之躯独自一人穿行在夜深人静的街头。但我挺过来了,2007年夏天,我身体渐渐康复,工作渐入佳境,还买了房子,在这陌生的城市里开始安居乐业。我常常想,如果不是这么多年《河南教育》的扶持,我这个悲观羞怯的人,如何有这样的勇敢和气魄!
近来有一个强烈的念头:《河南教育》创刊30周年了,而我,作为她的铁杆粉丝,与她牵手18年来所发表的50万字,应该也可以结集出版了。繁忙的工作之余,我要好好整理那些浸透着编辑老师们心血的文字,把它作为对《河南教育》的献礼。
我郑重地选择从春天开始这项工作——我把我与她交往的记忆,放进春风里,“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间可以苍老我的容颜,但记忆一样把我带回到18年前,那时我还是个女孩子,正当华年。而18个春秋,又正是一段难忘的岁月。
我不知道我的人生还有多少个18年,我也不知道《河南教育》还可以走多少个18年,但我知道,只要我活着,只要她还在,我就会牵着她的手,一直走,永不丢。
如今,我40,她30——不管未来还有多么久,我和她,我们正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