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两个最重要的阵地,因此加强家长和学校的沟通,整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对孩子的健康发展非常有益。但是家校沟通往往存在着许多障碍,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在与家长沟通方面下“工夫”,那就是要讲究“艺术”。只有这样,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才会和谐发展,才能达到教育好孩子的目的。
【关键词】家校沟通;艺术;和谐;微笑;尊重;真诚;换位;共识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两个最重要的阵地。因此,加强家长和学校的沟通,整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对孩子的健康发展非常有益。
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素质教育的推行,家校沟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家长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空前高涨,盼望能经常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各种情况,期望教师及时把学生的情况通报给家长;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的压力大,家长工作比较忙,家校沟通会分散家长不少的时间和精力,家校沟通真是“让人欢喜让人忧”。
沟通是一门艺术。一次成功的沟通,就是一次成功的教育。教育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沟通不利造成的。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在与家长沟通方面下“工夫”,那就是要讲究“艺术”。只有这样,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才会和谐发展,才能达到教育好孩子的目的,以下是个人的几点浅见。
一、微笑——家校沟通的“润滑剂”
“一个微笑,花费很少 ,价值却很高 。”不錯,一个微笑用在恰当的时候确实是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密西根大学心理学教授柯纳的研究表明:“面带笑容的人,比起紧绷脸孔的人,在经营、推销以及教育方向更容易取得成效。笑脸比紧绷的脸孔藏有更丰富的情报,因而,更有感染力,更有可能在人际互动中占据主动。”然而作为一名班主任,在与家长沟通的时候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我们班的小聪同学经常都不完成作业,对于他这样的学习态度已经向他的父母反映过好几次了,可是每次都没有改进。对于他的欠交作业的情况,我真的到了忍无可忍的程度,于是打电话给他的妈妈,要求她到学校一趟。在电话里家长听到要到学校好像有点不大愿意,但是我还是坚持要求她来一趟,最后她还是答应了。小聪的妈妈到了学校以后显得很不自然,那时当然的,有哪位家长愿意“见家长”呢?于是我看出了她的尴尬,为了让小聪的妈妈不要不好意思,我在交谈的整个过程中不但没有一味地数落她,反之一直都面带笑容,慢慢地她变得自然多了,并欣然接受了我的建议,事后,我确实发现小聪同学不交作业的现象减少了。微笑有助于家校沟通的和谐发展,是家校和谐沟通的“润滑剂”。
二、尊重——家校沟通的“奠基石”
经常可以听到一些家长的抱怨:“我最怕见老师了,老师一说见家长我比孩子都紧张!”也经常在学校里看到一种情形:家长和自己的孩子站在老师的面前,老师则旁若无人地侃侃而谈,批评孩子、数落家长,孩子脸上是惊恐,家长脸上是羞愧和尴尬。其实,老师和家长,对孩子而言,是两个平等的、处于不同角色的教育者,应该互相尊重,这样才能更好地教育好孩子。
我们班的小荣同学,学习成绩比较差,家庭作业的质量也不高,偶尔还有欠交作业的情况。在与其家长电话联系的时候感觉家长还是比较重视的。在一次的周末作业,小荣竟交来空白的作业,为了好好地教育他一番,我决定要见他的家长,于是打电话给他的爸爸,家长也很配合,很快就赶到学校来。当然,对于家长来说,被老师“召见”并不是一件光彩的事,考虑到家长的心理,避免家长尴尬,我慎重地选择了谈话地点——会议室。一见到小荣的爸爸,我首先表示感谢他对我工作的支持,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我很高兴。接着请他就坐并给他倒茶。俗话说:“你敬人一尺,人敬你一丈。”于是在整个交谈的过程中,小荣的爸爸都很乐意接受我的意见,并表示大力配合与支持。从这件事让我明白了“尊重”拉近了家长与老师的距离,家校的沟通只有建筑在尊重的基础上才能得到和谐的发展。“尊重”是家校和谐沟通的“奠基石”。
三、真诚——家校沟通的“通行证”
《庄子·渔父》里有这么一句话:“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说明了真诚对待别人的重要性,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单止要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更应该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家长,只有真诚地对待家长,才会取得家长的信任。
一天,在忙碌的工作中,接到校长的一项任务:由于顺德区政府要表彰“身边好人”这一活动的开展,而我校有五位同学由于节假日在鱼塘里玩水不慎落水,被一位伯伯救了,现在要对他进行表彰,于是在晚会的安排中希望这几位学生能上台致意,所以组织晚会的导演想与学生会面,但必须征得父母的同意。接到任务后,我便找来这几位同学,给他们的家长打电话,第一位同学的家长很乐意地同意了,可是小何家长没说同意也没说不同意,只是说:“你们学校决定。”可是这不能我们学校说了算,于是我又一次跟家长解释,并真诚地承诺:“我会安全地把孩子送回来。”家长好像感受到了我的诚意,最后终于答应了。正因为我的真诚,最终取得了家长的信任。所以说:家校的真诚沟通就像一张“通行证”,消除所有的障碍,彼此达到共识。真诚是家校和谐沟通的“通行证”。
四、换位——家校沟通的“反光镜”
人与人的交往是相互的,交往的双方是平等的,而教师与家长总是“定格”于人际关系网络中某个特定的位置,同时又与别人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在处理学生个案教育的过程中,如果教师能换个位置,站在家长的立场上设身处地考虑孩子的教育问题,与家长沟通就能更加协调,更能使家长与学校的教育达成统一趋向。
例如,我们班的小达同学很贪玩,经常都不认真完成作业,作业马虎了事,每次问他父母是否有检查作业,他都支支吾吾。于是向他要作业登记本发现根本没有家长的签名。后来跟他的家长取得了联系,并反映了情况,他的爸爸表示根本不知道有作业登记本这一回事,并承诺会认真检查。事后发现小达的作业登记本都能准时交来并有家长的签名,可是作业登记本是交了,但有部分作业却没有完成,细心一看登记本,原来是登记作业时出了问题,小达竟然连登记作业也“偷工减料”了。于是我想找他的爸爸反映情况,可是回头一想,家长工作忙,也有他的难处,家长并不能天天到学校来督促他登记作业,换位一想,这项工作应该由老师我来承担,我把我的想法告诉了小达的爸爸,他表示非常感谢,并愿意配合逐一检查小达的作业,经过一段时间,小达的作业质量有了提高,这都有赖于家校的合作。换位在家校和谐发展中起到“反光”作用,促进家校合作的和谐发展。
五、共识——家校沟通的“桥梁”
学校也好,家庭也好,不管是出自哪个方面的利益,总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培养孩子成才。沟通中微笑也好,尊重也好,换位思维也罢,最终的目的是达到协调一致,学校办学理念和家庭教育的和谐,从而达成共识,才能达到共同教育孩子的目的。
记得有一次,在仪仗队训练时,其中有一位三年级的学生叫小钊,由于父母中年得子,对他特别关爱。小钊学习成绩中等,却很热衷于仪仗队的训练。可是他的父母由于怕他太累了,而且成绩也不太理想,于是不允许他继续参加训练,由于家长的不同意,我也无可奈何。过了一段时间,小钊的班主任向我反映,小钊很想参加训练,可是家长不同意,整天愁眉苦脸,成绩不但没有进步,反而退步了。于是我与他的家长取得了联系,并告知他们这样的情况,希望家长同意小钊参加训练,并以此来督促他认真学习。经过与家长的沟通,我和家长达成了共识,让小钊继续参加训练。此后,小钊就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训练机会,在学习上也不感有所松懈,恐怕学习退步了,训练的机会也会被“剥削”了。以上事例告诉了我们:共识是家校和谐沟通的“桥梁”,帮助我们通往共同向往的目的地。
总之,教育好孩子是学校、家长共同的心愿,我们要走到成功的彼岸,沟通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教师要正确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在与家长交流时,努力扮好自己的角色,讲究家校沟通的艺术,与家长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赢得家长的尊重、理解和合作。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优化教育环境,在学校和家庭间建立和谐、密切的联系,使教育形成“合力”和“向心力”。
【关键词】家校沟通;艺术;和谐;微笑;尊重;真诚;换位;共识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两个最重要的阵地。因此,加强家长和学校的沟通,整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对孩子的健康发展非常有益。
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素质教育的推行,家校沟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家长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空前高涨,盼望能经常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各种情况,期望教师及时把学生的情况通报给家长;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的压力大,家长工作比较忙,家校沟通会分散家长不少的时间和精力,家校沟通真是“让人欢喜让人忧”。
沟通是一门艺术。一次成功的沟通,就是一次成功的教育。教育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沟通不利造成的。所以,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在与家长沟通方面下“工夫”,那就是要讲究“艺术”。只有这样,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才会和谐发展,才能达到教育好孩子的目的,以下是个人的几点浅见。
一、微笑——家校沟通的“润滑剂”
“一个微笑,花费很少 ,价值却很高 。”不錯,一个微笑用在恰当的时候确实是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密西根大学心理学教授柯纳的研究表明:“面带笑容的人,比起紧绷脸孔的人,在经营、推销以及教育方向更容易取得成效。笑脸比紧绷的脸孔藏有更丰富的情报,因而,更有感染力,更有可能在人际互动中占据主动。”然而作为一名班主任,在与家长沟通的时候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我们班的小聪同学经常都不完成作业,对于他这样的学习态度已经向他的父母反映过好几次了,可是每次都没有改进。对于他的欠交作业的情况,我真的到了忍无可忍的程度,于是打电话给他的妈妈,要求她到学校一趟。在电话里家长听到要到学校好像有点不大愿意,但是我还是坚持要求她来一趟,最后她还是答应了。小聪的妈妈到了学校以后显得很不自然,那时当然的,有哪位家长愿意“见家长”呢?于是我看出了她的尴尬,为了让小聪的妈妈不要不好意思,我在交谈的整个过程中不但没有一味地数落她,反之一直都面带笑容,慢慢地她变得自然多了,并欣然接受了我的建议,事后,我确实发现小聪同学不交作业的现象减少了。微笑有助于家校沟通的和谐发展,是家校和谐沟通的“润滑剂”。
二、尊重——家校沟通的“奠基石”
经常可以听到一些家长的抱怨:“我最怕见老师了,老师一说见家长我比孩子都紧张!”也经常在学校里看到一种情形:家长和自己的孩子站在老师的面前,老师则旁若无人地侃侃而谈,批评孩子、数落家长,孩子脸上是惊恐,家长脸上是羞愧和尴尬。其实,老师和家长,对孩子而言,是两个平等的、处于不同角色的教育者,应该互相尊重,这样才能更好地教育好孩子。
我们班的小荣同学,学习成绩比较差,家庭作业的质量也不高,偶尔还有欠交作业的情况。在与其家长电话联系的时候感觉家长还是比较重视的。在一次的周末作业,小荣竟交来空白的作业,为了好好地教育他一番,我决定要见他的家长,于是打电话给他的爸爸,家长也很配合,很快就赶到学校来。当然,对于家长来说,被老师“召见”并不是一件光彩的事,考虑到家长的心理,避免家长尴尬,我慎重地选择了谈话地点——会议室。一见到小荣的爸爸,我首先表示感谢他对我工作的支持,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我很高兴。接着请他就坐并给他倒茶。俗话说:“你敬人一尺,人敬你一丈。”于是在整个交谈的过程中,小荣的爸爸都很乐意接受我的意见,并表示大力配合与支持。从这件事让我明白了“尊重”拉近了家长与老师的距离,家校的沟通只有建筑在尊重的基础上才能得到和谐的发展。“尊重”是家校和谐沟通的“奠基石”。
三、真诚——家校沟通的“通行证”
《庄子·渔父》里有这么一句话:“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说明了真诚对待别人的重要性,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单止要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更应该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家长,只有真诚地对待家长,才会取得家长的信任。
一天,在忙碌的工作中,接到校长的一项任务:由于顺德区政府要表彰“身边好人”这一活动的开展,而我校有五位同学由于节假日在鱼塘里玩水不慎落水,被一位伯伯救了,现在要对他进行表彰,于是在晚会的安排中希望这几位学生能上台致意,所以组织晚会的导演想与学生会面,但必须征得父母的同意。接到任务后,我便找来这几位同学,给他们的家长打电话,第一位同学的家长很乐意地同意了,可是小何家长没说同意也没说不同意,只是说:“你们学校决定。”可是这不能我们学校说了算,于是我又一次跟家长解释,并真诚地承诺:“我会安全地把孩子送回来。”家长好像感受到了我的诚意,最后终于答应了。正因为我的真诚,最终取得了家长的信任。所以说:家校的真诚沟通就像一张“通行证”,消除所有的障碍,彼此达到共识。真诚是家校和谐沟通的“通行证”。
四、换位——家校沟通的“反光镜”
人与人的交往是相互的,交往的双方是平等的,而教师与家长总是“定格”于人际关系网络中某个特定的位置,同时又与别人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在处理学生个案教育的过程中,如果教师能换个位置,站在家长的立场上设身处地考虑孩子的教育问题,与家长沟通就能更加协调,更能使家长与学校的教育达成统一趋向。
例如,我们班的小达同学很贪玩,经常都不认真完成作业,作业马虎了事,每次问他父母是否有检查作业,他都支支吾吾。于是向他要作业登记本发现根本没有家长的签名。后来跟他的家长取得了联系,并反映了情况,他的爸爸表示根本不知道有作业登记本这一回事,并承诺会认真检查。事后发现小达的作业登记本都能准时交来并有家长的签名,可是作业登记本是交了,但有部分作业却没有完成,细心一看登记本,原来是登记作业时出了问题,小达竟然连登记作业也“偷工减料”了。于是我想找他的爸爸反映情况,可是回头一想,家长工作忙,也有他的难处,家长并不能天天到学校来督促他登记作业,换位一想,这项工作应该由老师我来承担,我把我的想法告诉了小达的爸爸,他表示非常感谢,并愿意配合逐一检查小达的作业,经过一段时间,小达的作业质量有了提高,这都有赖于家校的合作。换位在家校和谐发展中起到“反光”作用,促进家校合作的和谐发展。
五、共识——家校沟通的“桥梁”
学校也好,家庭也好,不管是出自哪个方面的利益,总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培养孩子成才。沟通中微笑也好,尊重也好,换位思维也罢,最终的目的是达到协调一致,学校办学理念和家庭教育的和谐,从而达成共识,才能达到共同教育孩子的目的。
记得有一次,在仪仗队训练时,其中有一位三年级的学生叫小钊,由于父母中年得子,对他特别关爱。小钊学习成绩中等,却很热衷于仪仗队的训练。可是他的父母由于怕他太累了,而且成绩也不太理想,于是不允许他继续参加训练,由于家长的不同意,我也无可奈何。过了一段时间,小钊的班主任向我反映,小钊很想参加训练,可是家长不同意,整天愁眉苦脸,成绩不但没有进步,反而退步了。于是我与他的家长取得了联系,并告知他们这样的情况,希望家长同意小钊参加训练,并以此来督促他认真学习。经过与家长的沟通,我和家长达成了共识,让小钊继续参加训练。此后,小钊就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训练机会,在学习上也不感有所松懈,恐怕学习退步了,训练的机会也会被“剥削”了。以上事例告诉了我们:共识是家校和谐沟通的“桥梁”,帮助我们通往共同向往的目的地。
总之,教育好孩子是学校、家长共同的心愿,我们要走到成功的彼岸,沟通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教师要正确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在与家长交流时,努力扮好自己的角色,讲究家校沟通的艺术,与家长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赢得家长的尊重、理解和合作。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优化教育环境,在学校和家庭间建立和谐、密切的联系,使教育形成“合力”和“向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