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寻现象的源头
有一种现象很普遍,那就是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课上,学生积极举手、踊跃发言、参与热情很高,但随着年级的升高,特别是到了六年级,“小手如林、小脸通红”的局面很难看到了,取而代之的是课堂变得冷清了,学生变得冷静了,热情变得冷淡了。
按理说,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大,他们的语言表述能力更强,自主意识更强,参与热情更高,如此“沉默的课堂”是怎么产生的呢?有人认为是学生大了,变得害羞了,生怕回答问题错误引来嘲笑;有人认为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抽象枯燥,提不起精神;有人认为是教师的引导不当,讲解代替了探索,霸权取代了民主,没有了自由的氛围;有人认为是一些传统观念的束缚——“沉默是金”“三思而后行”;还有人认为是“旁观者效应”的影响——群体学习中个体的责任意识会明显降低……这些分析都有一定的道理,从不同的侧面探究了学生“沉默”的原因。
但是,这些分析大多是从外部因素对学生学习的消极影响而言的,是一种“否定性”分析。学生的“沉默”难道真的一无“是”处吗?我想也不然,既然学生年级高了,年龄大了,思维水平提升了,那他们在课堂上进行沉思和深思的可能性也应该更大了,也就是说,他们的“沉默”或许就是“沉思和深思”的状态的表现。如果这样,我们应该允许他们“沉默”,课堂中可以出现“沉默”,“沉默”的背后是思维的飞速运转,是一种能量的积蓄,是浪潮汹涌前的平静。
这样的想法对吗?需要事实来印证。
来自课堂的观察
[案例一]《圆明园的毁灭》教学片段
在我校的“海陵之春”活动中,窦桂梅老师为我们展示了一节精彩的六年级语文课《圆明园的毁灭》。当窦老师问学生“有谁查过资料,知道圆明园面积有多大吗?”之后,课前对此完全没有准备的同学一下陷入了冷场。有一个学生勇敢地讲出“好像5200多亩;应该是300多公顷吧”后,窦老师马上给以肯定并告诉学生:“不过,这个数据还是很抽象的,它大概有多大呢?”课堂又一下子陷入了冷场。不过,只一会儿,就有学生开始小声讨论起来,还有的学生拿出笔在算来算去。窦老师静静地等了几分钟后,有学生举手说:“1公顷是10000平方米,如果我们的教室按照100平方米算,那就相当于3万多个教室。”窦老师向这位同学一边竖起大拇指,一边说:“3万多个教室,可见圆明园有多大。你想,这么大的面积由这些大园以及小园众星拱月般地环绕在圆明园周围,是怎样的景观?”学生依次说出:应有尽有、不计其数、成千上万、数不胜数,圆明园不愧是举世闻名的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分析:课堂中学生的“沉默”有很多是出于问题有难度、有挑战,事实上,也只有有难度和有挑战的问题,才是有价值的问题。“沉默”不可怕,可怕的是被“沉默”吓倒。
[案例二]《最大的麦穗》教学片段
《最大的麦穗》是一篇文字上简单、但思想性很强的文章,对教师的教学组织和应变能力要求都很高。当时,我们组内教师上这一节课时,就曾遇到过一次“课堂沉默”。在学生学完课文后,教师让学生谈谈自己学习课文的感想,学生的回答还是很踊跃的,比如,有学生说,“我从中体会了一个道理:时间一去不回头,机会失去难挽留。我们要好好地把握每一次机会”;有学生说,“课文启示我们,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把握住现在,就掌握了未来”;有学生说,“人的一生仿佛是在麦地中行走,人人都在追求一个最高的理想,犹如在麦地中寻找那一株最大的麦穗。如果好高骛远,不能脚踏实地,到头来只会落得两手空空。”看到这些学生的回答都很好,上课教师便提出更高的要求了:“大学者苏格拉底教育学生有什么独到之处?他的弟子如此学习对你有什么启发?”学生看书一两分钟后,没有人举手回答,老师又把问题问了一遍,还是没有人回答。这时教师就半拉半带“我们一般的上课是在教室里,而苏格拉底上课是在——(麦地里)”“我们一般的上课用课本,而苏格拉底却是用——(麦穗)”。教师又说:“不仅麦地可以当教室,社会也可以当教室;不仅麦穗可以当课本,整个大自然都可以当课本。”……教师讲得很投入,但学生并没有被教师深刻的讲解而迷住。
案例分析:很显然,这位教师在这里是想借鉴某特级教师上课的教学思路,但是从课堂实际来看,学生并未达到这样的理解高度。课堂的“沉默”实质上是对教学的一种无奈。
倾听学生的心声
记得有一次,一位教师上《三亚落日》时,都是问的一些浅显的“小儿科”的问题,最后学生都不愿意再参与课堂讨论了。课后我问一个学生,老师那么简单的提问,你们为什么都不举手回答?学生说:“老师的问题真是太幼稚!”看来,这时的“沉默”就是一种抵抗。面对课堂的“沉默”,我们还真不可小视,六年级的学生有着自己的看法。为此,我们曾经围绕“课堂上你在什么时候会保持沉默?”对学生进行调研。学生们出现了这样的回答:
“性格内向,不愿意在众人面前讲话。”
“老师很少要我回答问题,举手是白拳!”
“看见同学回答错了,自己就没有了信心,更不敢举手了。”
“上次发言回答错了,老师和同学都笑话我!”
“不发言,坐着听也蛮好的。”
“老师的问题,我要想好了才回答。可我想好时,别的同学已经被老师喊起来发言了。”
“我听会了就行,说不说没关系,大家都这样。”
“老师总是问难的问题。”
从学生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到,“沉默”的背后原因很复杂,心理的、情绪的、环境的、自我的、外在的……众多的原因,也反映出了学生对“课堂沉默”的认识缺乏共识。为此,我们应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沉默观”,引导他们形成积极的心理倾向,并将“沉默”看成一种学习的资源,利用它来创造生动精彩的课堂。
教学实践的应对
我们解读沉默,并不是为了营造“沉默的课堂”,恰恰相反,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课堂上,首先要敢于面对沉默,乐意接受沉默。其次要善于打破沉默,要将“沉默”当作一种资源,创造出优质高效的课堂。
1 用“言说”解围“沉默”。课堂上我们要营造一种敢说、敢言的氛围。除了激励和鼓励学生要主动把自己的想法和别人交流外,我们还从机制上给以一定的保障。比如,我在班级“勇攀高峰夺红旗”的规则中,就将“课堂踊跃发言”“有精彩的发言”等直接和升旗挂钩。在教师的关注和带动下,课堂“沉默”的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观,全班绝大数学生都乐于在课堂上表现自己。
2 让“沉默”也来“言说”。课堂中的沉默如果是出于学生学习精神萎靡,散漫、无心参与学习,那这样的沉默我们要坚决拒绝。如果是出于思路不畅,思维受阻,凝神静思而出现“瞬时停顿”,这样的沉默不仅可以存在,甚而可以作为一种教学的境界。王玲湘老师执教《杨氏之子》时,一开课,她在向学生介绍自己时,说一位老先生称自己是“王氏之女”,这是什么意思?于是,学生就衍生出了“夏氏之女”“钟氏之女”。显然,这正是对课文《杨氏之子》做了“引而不发”的铺垫。当一生问“闻”是什么意思时,王老师说“门字里面一个耳”,想一想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学生马上就明白了。当一学生问“夫子”是什么意思时,王老师还是引而不发,只是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想想“夫子”这里指的是谁?学生马上悟得“好像就是指孔君平”,“是指对孔君平的尊称”。王老师的“引而不发”的背后就是不害怕学生进入“沉默”状态,“沉默”的过程其实是内部“言语”在快速表达的过程。现在,在我的课堂上,我也不追求那种表面的热闹,而是设计一个个“挑一挑,摘得到”的问题,让学生学会静思,在“沉默”中期待精彩的到来。
总之,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我们首先要弄清楚学生沉默的原因,透析沉默背后隐藏的缘由,然后对症下药,“费劲心思”地去挖掘我们自身以及学生身上的“活跃因子”,努力打破课堂“僵局”,让语文课焕发出新的光彩。
有一种现象很普遍,那就是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课上,学生积极举手、踊跃发言、参与热情很高,但随着年级的升高,特别是到了六年级,“小手如林、小脸通红”的局面很难看到了,取而代之的是课堂变得冷清了,学生变得冷静了,热情变得冷淡了。
按理说,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大,他们的语言表述能力更强,自主意识更强,参与热情更高,如此“沉默的课堂”是怎么产生的呢?有人认为是学生大了,变得害羞了,生怕回答问题错误引来嘲笑;有人认为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抽象枯燥,提不起精神;有人认为是教师的引导不当,讲解代替了探索,霸权取代了民主,没有了自由的氛围;有人认为是一些传统观念的束缚——“沉默是金”“三思而后行”;还有人认为是“旁观者效应”的影响——群体学习中个体的责任意识会明显降低……这些分析都有一定的道理,从不同的侧面探究了学生“沉默”的原因。
但是,这些分析大多是从外部因素对学生学习的消极影响而言的,是一种“否定性”分析。学生的“沉默”难道真的一无“是”处吗?我想也不然,既然学生年级高了,年龄大了,思维水平提升了,那他们在课堂上进行沉思和深思的可能性也应该更大了,也就是说,他们的“沉默”或许就是“沉思和深思”的状态的表现。如果这样,我们应该允许他们“沉默”,课堂中可以出现“沉默”,“沉默”的背后是思维的飞速运转,是一种能量的积蓄,是浪潮汹涌前的平静。
这样的想法对吗?需要事实来印证。
来自课堂的观察
[案例一]《圆明园的毁灭》教学片段
在我校的“海陵之春”活动中,窦桂梅老师为我们展示了一节精彩的六年级语文课《圆明园的毁灭》。当窦老师问学生“有谁查过资料,知道圆明园面积有多大吗?”之后,课前对此完全没有准备的同学一下陷入了冷场。有一个学生勇敢地讲出“好像5200多亩;应该是300多公顷吧”后,窦老师马上给以肯定并告诉学生:“不过,这个数据还是很抽象的,它大概有多大呢?”课堂又一下子陷入了冷场。不过,只一会儿,就有学生开始小声讨论起来,还有的学生拿出笔在算来算去。窦老师静静地等了几分钟后,有学生举手说:“1公顷是10000平方米,如果我们的教室按照100平方米算,那就相当于3万多个教室。”窦老师向这位同学一边竖起大拇指,一边说:“3万多个教室,可见圆明园有多大。你想,这么大的面积由这些大园以及小园众星拱月般地环绕在圆明园周围,是怎样的景观?”学生依次说出:应有尽有、不计其数、成千上万、数不胜数,圆明园不愧是举世闻名的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分析:课堂中学生的“沉默”有很多是出于问题有难度、有挑战,事实上,也只有有难度和有挑战的问题,才是有价值的问题。“沉默”不可怕,可怕的是被“沉默”吓倒。
[案例二]《最大的麦穗》教学片段
《最大的麦穗》是一篇文字上简单、但思想性很强的文章,对教师的教学组织和应变能力要求都很高。当时,我们组内教师上这一节课时,就曾遇到过一次“课堂沉默”。在学生学完课文后,教师让学生谈谈自己学习课文的感想,学生的回答还是很踊跃的,比如,有学生说,“我从中体会了一个道理:时间一去不回头,机会失去难挽留。我们要好好地把握每一次机会”;有学生说,“课文启示我们,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把握住现在,就掌握了未来”;有学生说,“人的一生仿佛是在麦地中行走,人人都在追求一个最高的理想,犹如在麦地中寻找那一株最大的麦穗。如果好高骛远,不能脚踏实地,到头来只会落得两手空空。”看到这些学生的回答都很好,上课教师便提出更高的要求了:“大学者苏格拉底教育学生有什么独到之处?他的弟子如此学习对你有什么启发?”学生看书一两分钟后,没有人举手回答,老师又把问题问了一遍,还是没有人回答。这时教师就半拉半带“我们一般的上课是在教室里,而苏格拉底上课是在——(麦地里)”“我们一般的上课用课本,而苏格拉底却是用——(麦穗)”。教师又说:“不仅麦地可以当教室,社会也可以当教室;不仅麦穗可以当课本,整个大自然都可以当课本。”……教师讲得很投入,但学生并没有被教师深刻的讲解而迷住。
案例分析:很显然,这位教师在这里是想借鉴某特级教师上课的教学思路,但是从课堂实际来看,学生并未达到这样的理解高度。课堂的“沉默”实质上是对教学的一种无奈。
倾听学生的心声
记得有一次,一位教师上《三亚落日》时,都是问的一些浅显的“小儿科”的问题,最后学生都不愿意再参与课堂讨论了。课后我问一个学生,老师那么简单的提问,你们为什么都不举手回答?学生说:“老师的问题真是太幼稚!”看来,这时的“沉默”就是一种抵抗。面对课堂的“沉默”,我们还真不可小视,六年级的学生有着自己的看法。为此,我们曾经围绕“课堂上你在什么时候会保持沉默?”对学生进行调研。学生们出现了这样的回答:
“性格内向,不愿意在众人面前讲话。”
“老师很少要我回答问题,举手是白拳!”
“看见同学回答错了,自己就没有了信心,更不敢举手了。”
“上次发言回答错了,老师和同学都笑话我!”
“不发言,坐着听也蛮好的。”
“老师的问题,我要想好了才回答。可我想好时,别的同学已经被老师喊起来发言了。”
“我听会了就行,说不说没关系,大家都这样。”
“老师总是问难的问题。”
从学生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到,“沉默”的背后原因很复杂,心理的、情绪的、环境的、自我的、外在的……众多的原因,也反映出了学生对“课堂沉默”的认识缺乏共识。为此,我们应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沉默观”,引导他们形成积极的心理倾向,并将“沉默”看成一种学习的资源,利用它来创造生动精彩的课堂。
教学实践的应对
我们解读沉默,并不是为了营造“沉默的课堂”,恰恰相反,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课堂上,首先要敢于面对沉默,乐意接受沉默。其次要善于打破沉默,要将“沉默”当作一种资源,创造出优质高效的课堂。
1 用“言说”解围“沉默”。课堂上我们要营造一种敢说、敢言的氛围。除了激励和鼓励学生要主动把自己的想法和别人交流外,我们还从机制上给以一定的保障。比如,我在班级“勇攀高峰夺红旗”的规则中,就将“课堂踊跃发言”“有精彩的发言”等直接和升旗挂钩。在教师的关注和带动下,课堂“沉默”的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观,全班绝大数学生都乐于在课堂上表现自己。
2 让“沉默”也来“言说”。课堂中的沉默如果是出于学生学习精神萎靡,散漫、无心参与学习,那这样的沉默我们要坚决拒绝。如果是出于思路不畅,思维受阻,凝神静思而出现“瞬时停顿”,这样的沉默不仅可以存在,甚而可以作为一种教学的境界。王玲湘老师执教《杨氏之子》时,一开课,她在向学生介绍自己时,说一位老先生称自己是“王氏之女”,这是什么意思?于是,学生就衍生出了“夏氏之女”“钟氏之女”。显然,这正是对课文《杨氏之子》做了“引而不发”的铺垫。当一生问“闻”是什么意思时,王老师说“门字里面一个耳”,想一想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学生马上就明白了。当一学生问“夫子”是什么意思时,王老师还是引而不发,只是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想想“夫子”这里指的是谁?学生马上悟得“好像就是指孔君平”,“是指对孔君平的尊称”。王老师的“引而不发”的背后就是不害怕学生进入“沉默”状态,“沉默”的过程其实是内部“言语”在快速表达的过程。现在,在我的课堂上,我也不追求那种表面的热闹,而是设计一个个“挑一挑,摘得到”的问题,让学生学会静思,在“沉默”中期待精彩的到来。
总之,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我们首先要弄清楚学生沉默的原因,透析沉默背后隐藏的缘由,然后对症下药,“费劲心思”地去挖掘我们自身以及学生身上的“活跃因子”,努力打破课堂“僵局”,让语文课焕发出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