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这里的“教学评价”是指评价者和评价对象之间相互作用,它是建构协调统一课堂的重要途径,主要体现为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情境中的合作沟通。它是学生学习的终点,也是新学习的起点,更是学习的过程。
一、语文课上的教学评价呈现生机
1 注重发挥课堂评价的激励功能
语文课程评价具有检查、诊断、反馈、激励、甄别和选拔等多种功能,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在语文课上,评价的激励性能激发学生兴趣,培养爱好,增强自信,鼓励进取。
比如,语文课堂上,一位教师教“清”字是这样评价的:“‘清’字是后鼻音,大家读得非常准确。”“你教会大家用’青’记住字音,看‘三点水’就知道河水清清,用形声字识字多有趣!”接着,指导学生自己认识了一串字:请、情、晴、睛。
第一学段要关注学生写好基本笔画,基本结构和基本字,“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语文课上,有教师这样评价:“你的握笔姿势指实掌虚很正确,一个笔画一笔成,值得大家学习!”“‘平’字的悬针竖注意起笔重和收笔渐行渐轻,写得很直,使得整个字布局匀称,端正美观。”这样的评价,学生肯定非常乐于接受。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小学生必须练好的一项基本功。小学阅读课,朗读练习占相当大的比重,第一学段朗读更是教学重点。在语文课上,教师的激励性评价更是各具个性,异彩纷呈:“你的语感真好,听了你的朗读,我们仿佛看到了满山遍野的梅花。”“我听懂了长句的意思,因为你注意了停顿。”“叽叽啾啾,真像小鸟在唱歌。”
教师要善于将课堂激励性评价的期待形象化,以利于学生对新形象的认同转化为积极的自我意向,变教师要我改为自己改,进而完善自我。教师还应因人设语,对不同气质的学生使用不同的激励评价语言,呈现出以下特点:第一,目标明确。根据学段内目标评价,把握评价的尺度,给予正面激励。第二,指导具体。贴近学习内容,针对学生表现,给予具体指导。第三,激励语言亲切。教师采用平和的、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平等语言与学生交流,词句间融进了关爱与激励。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内部动机比外部刺激更具持久作用,学生成长进步的关键在于自我心智的发展。因此,教师要从注重评价学生的外在表现转向评价学生外在表现与内心世界的统一。教师不仅把评价的重点放在学生的行为表现上,更要触及学生的心灵深处,用真情打开学生的心门,唤起学生积极进取的欲望。
2 侧重评价阅读感受和理解
语文课上的阅读评价除了关注阅读兴趣,还应关注学生的阅读感受和理解。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有一篇震撼人心的文学作品——《蚁国英雄》,我们一起来解读以下教学片段,研究评价的价值。
[教学片段1]《蚁国英雄》
师:小蚂蚁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是怎么做的呢,哪句话最震撼人心?请读一读。
生:读“显然,这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至死也不松动分毫,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
生:“可万万没有想到,这区区弱者并没有束手待毙,竟开始迅速地扭成一团,突然向着河岸的方向突围。”
师:读得多投入呀!蚂蚁们哪些表现让作者万万没有想到呢?请在书上圈画出来并写下批注。
(生读课文,圈画并做批注,教师巡视)
师:很多同学读课文很仔细,圈画批中有很多感受,我们交流一下。
生:我圈画了“迅速地扭成一团,突然向着河岸的方向突围。”
师:这是一群怎样的蚂蚁?
生:这是一群勇敢的蚂蚁、团结的蚂蚁。
师:好,说得简洁明确,小蚂蚁们很团结。谁能读好这句话?
(学生朗读有关句子)
师:读得感人,这群勇敢团结的蚂蚁真令人敬佩。
生:我圈出了“肝胆俱裂”。
师:伸出手来写一写。“俱”的意思是什么?
生:“俱”就是都、全部。这个词语的意思是肝胆全部都裂开了。
师:你会感觉蚂蚁——
生:接近死亡了。
生:我圈出了“至死也不松动分毫”。
师:读着这样的文字,我们仿佛就在肆虐的火神旁,你看到——
生:我看到一大堆火在熊熊燃烧,火舌的包围圈里黑压压的一片。
师:你听到了——
生:蚂蚁被烧焦后爆裂的声响。
师:你还闻到了——
生:焦臭味。
师:可是,蚁团在火舌舔动的草丛间越来越迅速地滚动着,滚动着,如果此时你就是外层蚂蚁,你能告诉我,你为什么至死也不松动分毫。
生:如果我们松动,内层蚂蚁将死在火海中。
生:为了不让更多的蚂蚁死掉,所以不松动分毫。
师:听着外层蚂蚁感人的话语,我想,我们对蚁群的壮举,对“蚁国英雄”有了更真切的理解。让我们再来朗读一遍,表达我们的感受。
这一教学片段演绎了“感受性阅读”的习得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者始终跟进“朗读感受”这一目标适时做出评价,既评价朗读,又评价理解;既评价方法,又评价过程;既评价态度,又评价情感。学生在朗读中提高了理解能力,培养了语感,获得了在危难之际要团结奋斗的价值观念。教师的课堂评价从单一的语文知识类评价转向语文知识类评价与语文素养类评价相结合的态势,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 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
新课改要求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多元融合的后现代主义理论指出,“评价主体”指能亲自参加教学质量评价活动,并能对评价结果作出判断、分析、解释的相关人员。“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指主持评价活动的主角可以由多人组成,改变过去单纯由教师评价学生的状态,鼓励学习主体参与评价,尤其是学生本人参与自我评价,学习自我反思。“评价主体的互动”是指评价者和被评价者之间的合作关系,强调开放性与平等性的对话。
当今语文教师的课堂评价理念借鉴信息多样性和文化多元化的现实态势,构建了一个平等、信任的对话平台,注重评价过程中“人”的相互沟通和理解,保证评价的真实性和公平性,充分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潜能挖掘。
[教学片段2]《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师:你们读诗句,老师读后面三个字。
师:你听出来我读的有什么特点吗?
生:后面三个字押韵。
师:你们试着读一读。(生读)
师:老师刚才怎样把字读得有韵味的?
生:老师读押韵的字时,声音拉长,很慢很好听。
生:押韵要读得语调饱满。
生:老师读押韵部分很有气势。
生:(情不自禁)很有感情!
师:你们听得真仔细,谢谢大家的夸奖,谁愿意和老师比比?(指名读)
这个教学片段中,课堂评价主体的互动体现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边互动,让被评价者从被动接受评价 逐步转向主动参与评价,使学生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提高了被评价者的主体地位。师生在真诚、平等、充分的评价对话中,获得有价值的发展信息,增进师生感情,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评价也从封闭走向开放与多元。
[教学片段3]《九色鹿》
师:老师想问问大家,刚才自由读书的时候哪个情节最吸引你?
生:国王捉九色鹿,九色鹿斥责调达的那部分最吸引我。
生:九色鹿救调达那部分最精彩。
生:这个国家的王妃做的那个梦最吸引我。
生:国王最后重重惩罚调达最吸引我。
师:哪个情节最吸引你,你就把这个情节有滋有味地读给你的同桌听,让他评价一下。
(生相互朗读,评议)
师:谁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的读书本领?哪个同学读读九色鹿救人的情节?(指名读)
师:同学们觉得他读得怎么样?
生:他读出了呼救的急促,读书时候有感情。
生:他读出了九色鹿的奋不顾身。
生:他的“立即纵身跳进河中”一句读得好,我好像看见一位乐于助人的九色鹿。
这个片段中,教师运用富有启发性的教学评价,激发生生评价,使学生处于自信主动的学习状态,从而发挥内在潜能,体验语文学习生活。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不仅激励了对方,也锻炼了自己。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传播的是一种情绪,交流的是一种感情,浸润激荡着学生的心田。
二、语文课上的教学评价尚需探究
观摩许多公开课,我们发现课堂实践中的教学评价得到质的提升,但就平时的家常课而言,仍存在一些问题,尚需努力改进:
第一,课堂评价缺乏整体性和综合性的考量。具体体现为教师对于教学目标与教学评价之间尚缺乏整体性思考,尚未注意到联系本学段、本单元及本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来开展有效的教学评价。在课堂上,不经意间还会发现评价的随意性、单调性和琐碎性。
第二,教师过多运用激励性评价。过多的廉价表扬已经不能对学生的心灵产生激励、促进作用,反而会导致他们形成浅尝辄止和随意应付的学习态度。
第三,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以及对教师的评价的机会甚少,尚未充分体现课堂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抑制。
三、语文课上完善教学评价的策略研究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语文课上教学评价的策略研究:
1 彰显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语文课程评价要体现语文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考察其阅读的兴趣、方法与习惯,也要关注其阅读面和阅读量,以及选择阅读材料的能力。其次要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课堂教学评价要能够根据文本的题材特征及单元、年段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课堂实践中合理运用多元评价形式引领启发、点拨指导学生,帮助学生整体把握词句内涵、文意要旨、谋篇布局,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语文实践活动的热情,并展开想象,在思维的聚合和发散中获得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理解。
2 适时适度地做出激励评价
激励性评价是调控课堂的一种手段,开展激励性评价重点在于如何抓住契机,做到适时适度。当学生尽其所能解答了疑难问题的时候,教师就应及时表扬他;当一个学生回答问题错了的时候,教师在肯定他勤于思考、勇于回答问题之后,再鼓励他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的激励评价,学生学得专注,也学得愉快。需要注意的是,激励不等于表扬,适当批评引导也是一种激励。教师的评价要准确且富有针对性,可以借助一定的工具,比如小红花、智慧星等。对于低年级学生,采用这些方法能调动积极性,但运用的频率不宜过高。否则学生会将奖励当成学习目标,转移学习兴趣,这样,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持续发展。另外激励评价的内容要多元合理。教师要注意搜集每一个学生的综合学习信息,定期分析整理,并征求有关教师及家长的意见,形成多维立体化的激励评价系统,使得评价更加客观、公正、有效。
3 注重生生评价与反思
在教学中,课堂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要尊重和倾听所有人的声音。自我反思评价是自我意识的组成部分,是个人能力结构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一个人如果能够正确、如实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就能正确地对待个人与社会、集体及他人的关系,有利于克服缺点、发扬优点,在学习和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自我反思评价是培养学生自我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学生实现真正的自主学习,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而采用的重要手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集体的力量,让学生参与评价,通过评价互相促进。为了能够正确评价别人,学生就必须认真倾听,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学生间的相互评价不仅有利于学生互相学习优点、改正不足,还可以锻炼自己判断是非的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能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勇敢的品质,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己。
[教学片段4]《秋游》
师:同学们是怎样在郊外秋游的?请大家自由读读第4自然段。(生自由读)
师:谁愿意为大家读一读?其他同学仔细听,看他读得是不是通顺、正确(指名读)
生:我觉得他读得很好。
师:好在哪里,想想听读的要求,具体说说?
生:他朗读时没有添字、漏字,很正确。
生:他读得基本通顺。
师:我们请刚才朗读的同学自己说说。
生:谢谢大家的夸奖。课文“有的……有的……”的句子很长,我想再读一遍,争取读得更好。(生读)
师:大家说说这回他有什么进步?
生:他读得通顺准确,这说明刚才学得很认真,才读得这么好。
师:老师同意你的看法。
生:他朗读的声音特别洪亮,全班同学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生:他读得很生动,很流利。
生:他读书姿势正确,态度大方。
师:你们从各个方面鼓励他,我觉得他要求读得更好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你们同意老师的看法吗?
生:同意。
师:今后,你们当小评委的时候,不能只会说好与不好,还要说具体,这样,大家才知道该向这位同学学习什么。
师:我们请他当朗读小老师,他读一句,大家跟着读一句。
教师提出朗读评价的要求,引导学生养成注意倾听的习惯,并适时组织生生互评、学生自评,在学生评价时注意点拨。刚开始,学生只会评价:“我觉得他读得很好。”至于好在哪,说不出来。这时,教师没有轻易放过,通过回顾评价要求和学生自评,激发学生对比朗读评价,这是一种引导,有利于学生学会该怎样去评价。
总之,我们的语文教学要注重课堂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反思,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要让课堂评价变成学生主动参与、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历程。平等民主的多元评价将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更为积极和愉快,从而,在相互沟通中增进理解、获取激励。
一、语文课上的教学评价呈现生机
1 注重发挥课堂评价的激励功能
语文课程评价具有检查、诊断、反馈、激励、甄别和选拔等多种功能,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在语文课上,评价的激励性能激发学生兴趣,培养爱好,增强自信,鼓励进取。
比如,语文课堂上,一位教师教“清”字是这样评价的:“‘清’字是后鼻音,大家读得非常准确。”“你教会大家用’青’记住字音,看‘三点水’就知道河水清清,用形声字识字多有趣!”接着,指导学生自己认识了一串字:请、情、晴、睛。
第一学段要关注学生写好基本笔画,基本结构和基本字,“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语文课上,有教师这样评价:“你的握笔姿势指实掌虚很正确,一个笔画一笔成,值得大家学习!”“‘平’字的悬针竖注意起笔重和收笔渐行渐轻,写得很直,使得整个字布局匀称,端正美观。”这样的评价,学生肯定非常乐于接受。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小学生必须练好的一项基本功。小学阅读课,朗读练习占相当大的比重,第一学段朗读更是教学重点。在语文课上,教师的激励性评价更是各具个性,异彩纷呈:“你的语感真好,听了你的朗读,我们仿佛看到了满山遍野的梅花。”“我听懂了长句的意思,因为你注意了停顿。”“叽叽啾啾,真像小鸟在唱歌。”
教师要善于将课堂激励性评价的期待形象化,以利于学生对新形象的认同转化为积极的自我意向,变教师要我改为自己改,进而完善自我。教师还应因人设语,对不同气质的学生使用不同的激励评价语言,呈现出以下特点:第一,目标明确。根据学段内目标评价,把握评价的尺度,给予正面激励。第二,指导具体。贴近学习内容,针对学生表现,给予具体指导。第三,激励语言亲切。教师采用平和的、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平等语言与学生交流,词句间融进了关爱与激励。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内部动机比外部刺激更具持久作用,学生成长进步的关键在于自我心智的发展。因此,教师要从注重评价学生的外在表现转向评价学生外在表现与内心世界的统一。教师不仅把评价的重点放在学生的行为表现上,更要触及学生的心灵深处,用真情打开学生的心门,唤起学生积极进取的欲望。
2 侧重评价阅读感受和理解
语文课上的阅读评价除了关注阅读兴趣,还应关注学生的阅读感受和理解。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有一篇震撼人心的文学作品——《蚁国英雄》,我们一起来解读以下教学片段,研究评价的价值。
[教学片段1]《蚁国英雄》
师:小蚂蚁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是怎么做的呢,哪句话最震撼人心?请读一读。
生:读“显然,这外层被灼焦的蚁国英雄们至死也不松动分毫,肝胆俱裂也不放弃自己的岗位。”
生:“可万万没有想到,这区区弱者并没有束手待毙,竟开始迅速地扭成一团,突然向着河岸的方向突围。”
师:读得多投入呀!蚂蚁们哪些表现让作者万万没有想到呢?请在书上圈画出来并写下批注。
(生读课文,圈画并做批注,教师巡视)
师:很多同学读课文很仔细,圈画批中有很多感受,我们交流一下。
生:我圈画了“迅速地扭成一团,突然向着河岸的方向突围。”
师:这是一群怎样的蚂蚁?
生:这是一群勇敢的蚂蚁、团结的蚂蚁。
师:好,说得简洁明确,小蚂蚁们很团结。谁能读好这句话?
(学生朗读有关句子)
师:读得感人,这群勇敢团结的蚂蚁真令人敬佩。
生:我圈出了“肝胆俱裂”。
师:伸出手来写一写。“俱”的意思是什么?
生:“俱”就是都、全部。这个词语的意思是肝胆全部都裂开了。
师:你会感觉蚂蚁——
生:接近死亡了。
生:我圈出了“至死也不松动分毫”。
师:读着这样的文字,我们仿佛就在肆虐的火神旁,你看到——
生:我看到一大堆火在熊熊燃烧,火舌的包围圈里黑压压的一片。
师:你听到了——
生:蚂蚁被烧焦后爆裂的声响。
师:你还闻到了——
生:焦臭味。
师:可是,蚁团在火舌舔动的草丛间越来越迅速地滚动着,滚动着,如果此时你就是外层蚂蚁,你能告诉我,你为什么至死也不松动分毫。
生:如果我们松动,内层蚂蚁将死在火海中。
生:为了不让更多的蚂蚁死掉,所以不松动分毫。
师:听着外层蚂蚁感人的话语,我想,我们对蚁群的壮举,对“蚁国英雄”有了更真切的理解。让我们再来朗读一遍,表达我们的感受。
这一教学片段演绎了“感受性阅读”的习得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者始终跟进“朗读感受”这一目标适时做出评价,既评价朗读,又评价理解;既评价方法,又评价过程;既评价态度,又评价情感。学生在朗读中提高了理解能力,培养了语感,获得了在危难之际要团结奋斗的价值观念。教师的课堂评价从单一的语文知识类评价转向语文知识类评价与语文素养类评价相结合的态势,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 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
新课改要求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多元融合的后现代主义理论指出,“评价主体”指能亲自参加教学质量评价活动,并能对评价结果作出判断、分析、解释的相关人员。“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指主持评价活动的主角可以由多人组成,改变过去单纯由教师评价学生的状态,鼓励学习主体参与评价,尤其是学生本人参与自我评价,学习自我反思。“评价主体的互动”是指评价者和被评价者之间的合作关系,强调开放性与平等性的对话。
当今语文教师的课堂评价理念借鉴信息多样性和文化多元化的现实态势,构建了一个平等、信任的对话平台,注重评价过程中“人”的相互沟通和理解,保证评价的真实性和公平性,充分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潜能挖掘。
[教学片段2]《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师:你们读诗句,老师读后面三个字。
师:你听出来我读的有什么特点吗?
生:后面三个字押韵。
师:你们试着读一读。(生读)
师:老师刚才怎样把字读得有韵味的?
生:老师读押韵的字时,声音拉长,很慢很好听。
生:押韵要读得语调饱满。
生:老师读押韵部分很有气势。
生:(情不自禁)很有感情!
师:你们听得真仔细,谢谢大家的夸奖,谁愿意和老师比比?(指名读)
这个教学片段中,课堂评价主体的互动体现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边互动,让被评价者从被动接受评价 逐步转向主动参与评价,使学生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提高了被评价者的主体地位。师生在真诚、平等、充分的评价对话中,获得有价值的发展信息,增进师生感情,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评价也从封闭走向开放与多元。
[教学片段3]《九色鹿》
师:老师想问问大家,刚才自由读书的时候哪个情节最吸引你?
生:国王捉九色鹿,九色鹿斥责调达的那部分最吸引我。
生:九色鹿救调达那部分最精彩。
生:这个国家的王妃做的那个梦最吸引我。
生:国王最后重重惩罚调达最吸引我。
师:哪个情节最吸引你,你就把这个情节有滋有味地读给你的同桌听,让他评价一下。
(生相互朗读,评议)
师:谁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的读书本领?哪个同学读读九色鹿救人的情节?(指名读)
师:同学们觉得他读得怎么样?
生:他读出了呼救的急促,读书时候有感情。
生:他读出了九色鹿的奋不顾身。
生:他的“立即纵身跳进河中”一句读得好,我好像看见一位乐于助人的九色鹿。
这个片段中,教师运用富有启发性的教学评价,激发生生评价,使学生处于自信主动的学习状态,从而发挥内在潜能,体验语文学习生活。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不仅激励了对方,也锻炼了自己。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传播的是一种情绪,交流的是一种感情,浸润激荡着学生的心田。
二、语文课上的教学评价尚需探究
观摩许多公开课,我们发现课堂实践中的教学评价得到质的提升,但就平时的家常课而言,仍存在一些问题,尚需努力改进:
第一,课堂评价缺乏整体性和综合性的考量。具体体现为教师对于教学目标与教学评价之间尚缺乏整体性思考,尚未注意到联系本学段、本单元及本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来开展有效的教学评价。在课堂上,不经意间还会发现评价的随意性、单调性和琐碎性。
第二,教师过多运用激励性评价。过多的廉价表扬已经不能对学生的心灵产生激励、促进作用,反而会导致他们形成浅尝辄止和随意应付的学习态度。
第三,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以及对教师的评价的机会甚少,尚未充分体现课堂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抑制。
三、语文课上完善教学评价的策略研究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语文课上教学评价的策略研究:
1 彰显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语文课程评价要体现语文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考察其阅读的兴趣、方法与习惯,也要关注其阅读面和阅读量,以及选择阅读材料的能力。其次要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课堂教学评价要能够根据文本的题材特征及单元、年段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课堂实践中合理运用多元评价形式引领启发、点拨指导学生,帮助学生整体把握词句内涵、文意要旨、谋篇布局,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语文实践活动的热情,并展开想象,在思维的聚合和发散中获得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理解。
2 适时适度地做出激励评价
激励性评价是调控课堂的一种手段,开展激励性评价重点在于如何抓住契机,做到适时适度。当学生尽其所能解答了疑难问题的时候,教师就应及时表扬他;当一个学生回答问题错了的时候,教师在肯定他勤于思考、勇于回答问题之后,再鼓励他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的激励评价,学生学得专注,也学得愉快。需要注意的是,激励不等于表扬,适当批评引导也是一种激励。教师的评价要准确且富有针对性,可以借助一定的工具,比如小红花、智慧星等。对于低年级学生,采用这些方法能调动积极性,但运用的频率不宜过高。否则学生会将奖励当成学习目标,转移学习兴趣,这样,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持续发展。另外激励评价的内容要多元合理。教师要注意搜集每一个学生的综合学习信息,定期分析整理,并征求有关教师及家长的意见,形成多维立体化的激励评价系统,使得评价更加客观、公正、有效。
3 注重生生评价与反思
在教学中,课堂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要尊重和倾听所有人的声音。自我反思评价是自我意识的组成部分,是个人能力结构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一个人如果能够正确、如实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就能正确地对待个人与社会、集体及他人的关系,有利于克服缺点、发扬优点,在学习和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自我反思评价是培养学生自我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学生实现真正的自主学习,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而采用的重要手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集体的力量,让学生参与评价,通过评价互相促进。为了能够正确评价别人,学生就必须认真倾听,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学生间的相互评价不仅有利于学生互相学习优点、改正不足,还可以锻炼自己判断是非的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能提高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勇敢的品质,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己。
[教学片段4]《秋游》
师:同学们是怎样在郊外秋游的?请大家自由读读第4自然段。(生自由读)
师:谁愿意为大家读一读?其他同学仔细听,看他读得是不是通顺、正确(指名读)
生:我觉得他读得很好。
师:好在哪里,想想听读的要求,具体说说?
生:他朗读时没有添字、漏字,很正确。
生:他读得基本通顺。
师:我们请刚才朗读的同学自己说说。
生:谢谢大家的夸奖。课文“有的……有的……”的句子很长,我想再读一遍,争取读得更好。(生读)
师:大家说说这回他有什么进步?
生:他读得通顺准确,这说明刚才学得很认真,才读得这么好。
师:老师同意你的看法。
生:他朗读的声音特别洪亮,全班同学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生:他读得很生动,很流利。
生:他读书姿势正确,态度大方。
师:你们从各个方面鼓励他,我觉得他要求读得更好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你们同意老师的看法吗?
生:同意。
师:今后,你们当小评委的时候,不能只会说好与不好,还要说具体,这样,大家才知道该向这位同学学习什么。
师:我们请他当朗读小老师,他读一句,大家跟着读一句。
教师提出朗读评价的要求,引导学生养成注意倾听的习惯,并适时组织生生互评、学生自评,在学生评价时注意点拨。刚开始,学生只会评价:“我觉得他读得很好。”至于好在哪,说不出来。这时,教师没有轻易放过,通过回顾评价要求和学生自评,激发学生对比朗读评价,这是一种引导,有利于学生学会该怎样去评价。
总之,我们的语文教学要注重课堂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反思,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要让课堂评价变成学生主动参与、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历程。平等民主的多元评价将使学生的语文学习更为积极和愉快,从而,在相互沟通中增进理解、获取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