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计算机网络基础》作为中等职业教育阶段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专业技术课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以小组合作完成任务为引领,驱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结合智慧课堂信息化、智能化的优点,为学生创造现实、生动的实践环境,促进课堂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与课堂效率。扭转传统课堂教师主导,学生被动跟学,陷入迷茫与无助的局面,解决《计算机网络基础》在实际教学中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关键词:任务驱动;智慧课堂;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1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中职《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中的价值
中等职业院校学生普遍知识基础较差,认知能力参差不齐,对学习缺乏兴趣。《计算机网络基础》作为一门知识内容较为抽象的课程,学生难以直接接触与观察,对知识理解的难度较高,这也是《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中效果不理想的一大原因。而在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为主导,对学生采取“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学生缺少主动实践与合作交流的机会,陷入被动的跟学,容易产生课上注意力不集中,知识点似懂非懂的问题,一旦遇到知识的重难点就会产生放弃心理,等待老师解答或跳过知识,缺少主动思考,难以对网络通信协议、网络设计模型、拓扑结构等抽象性的知识产生深层次的理解,无法与实际相结合,不利于学生计算机网络思维的培养。
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在国外有着深远的历史,它是一种在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基础上诞生的教学模式。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不在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教师也不再是机器的知识灌输者。在课堂上,教师发布提出问题与发布任务,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建立起问题探究的教学情境,学生组成小组,接受任务,在经过小组的合作交流与探究之后,共同完成任务与目标,如图1.1。
在探究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动态的监控教学过程,确保组内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处于积极向上的学习状态。为了达到任务的要求,学生必须经过自身的思考,经历主动建构的过程,唤醒学生认知结构中的知识与生活经验,通过教师的指导与团队的合作交流,最终完成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激起了强烈的探究与求知欲望,将抽象难懂的网络知识通过自己的探究分析或是动手操作真正理解与运用,不仅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计算机网络思维,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2 智慧课堂与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结合
智慧课堂是一种结合教室环境与学生具体情况等,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设施与教学设备,为教学创造信息化、智能化的课堂教学环境的一种手段。随着“5G时代”的到来,人们对智慧课堂的认识不断深化,中职院校的课堂也不断迈向信息化与智能化,深刻的影响着教育的变革。
在《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中,学生将会学习到抽象的概念与模型、网络设备介绍与使用等知识,而教师如果单纯地通过PPT的演示与讲解,学生难以真正理解模型的构造、网络协议的真正用处、网络设备的组装与使用等、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也将难以展开。
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搭建虚拟的网络实验室,结合产教研云平台如图2.1。使学生在计算机上接受任务,经过自己的思考之后,在搭建的虚拟实验室中通过点击鼠标与键盘的操作就可以进行任务的探索与尝试,一旦操作失误,通过复位键即可返回上一步操作,在实验室中完成实验之后即可保存自己的操作,上传到产教研云平台,与老师和学生分享自己的见解,不同小组也可以相互交流,共同进步,获得比预定结果更多的收货,实现智慧课堂与任务探究教学模式的结合。
智慧课堂与任务探究教学模式的结合使学生在计算机上就可以实现组网,网络设备的使用等操作,极大地降低了学生实验的成本,提高了课堂的效率。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实践,更容易由浅入深的理解网络知识,发展自己的网络思维,为学习以后更加深入的知识打好基础。
3 实际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3.1 任务的设定
因为采用智慧课堂搭建实验室进行操作的方式,教师在课堂开始时的任务设定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将始终围绕着任务的解决,任务的设定既不能过分复杂,照顾到中职学生基础知识薄弱与学习能力较差的劣势,又不能过分的简单,使学生不经过思考就得出答案,没有探索的必要。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中,任务设定的好坏将直接决定课堂的成败。任务的设定要清晰明了,要求明确,具有探索的必要,有利于知识点的理解与学生网络思维的培养。
3.2 实践形式的多样化
5G时代下,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基础》作为一门教授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的重要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不能采用单一的实践方式。采用慕课、搭建虚拟实验室、学习不同的组网案例、参观互联网企业等多种方式进行课程的讲授更加符合中职学生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践行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对于学生来说,多种类型的实践方式更有利于开拓眼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了解目前社会上流行的前沿技术,寻找自己的兴趣方向,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扎实自己的理论知识。对于老师来说,在丰富多彩的实践过程中,不仅完成了自己的教学目标,更重要的是通过多种不同实践环境下学生各种各样的表现,更能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优势长处,发现每个学生的不足和特长,以便后续的因材施教,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多种多样的实践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与修养的教育,不仅传授知识,更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科学的世界观与发展观,符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目的。
3.3 小组分配的科学性
中职学生一般课堂纪律较为松散,教学过程中经常需要停下来维持纪律,而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中,小组的合作与交流尤为重要,为了防止出现一人垄断发言或集体失声的情况,小组的配置方面就要慎思多想。尤其注重胆汁质与抑郁症两种极端性格的学生,胆汁质同学普遍精力充沛、活泼好动,要注意引导这类同学在发言过程中注意时长与言辞,避免挤占其他同学的发言机会。对于抑郁质的同学,要多采取鼓励、疏导的方式,让这类同学敢于发言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克服胆怯,多参与集体的讨论。除了性格类型的差异,还要考虑到学生知识水平与认知能力的差异,保证每一组当中既有“领头羊”又要有“辅助者”,让小组中每一名同学都参与到任务的解决过程中,个人的努力促进集体的发展,集体的进步反过来带动个人的上升,坚持集体发展与个人发展相结合的教学原则。
3.4 课后总结与讨论
在任务解决之后,教师应该对任务的解决完成情况提出明确的评价,并且针对每一小组的讨论情况提出自己的见解。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既要看到先进小组的优秀之处,也不能忽视落后小组的闪光点。对合作探究过程中表现优异的地方进行肯定,对过程中出现的不足和错误的地方进行及时的纠正,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为下次合作探究做好准备。针对课程开始时教师布置的任务,教师要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或结论,并且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与认知水平进行适当的拓展,对课程进行复习和总结,布置好课后的任务。
4 结语
《计算机网络基础》是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在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打造的智慧课堂中,结合现在国内外比较流行的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将会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网络的实际操作能力,基于智慧课堂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更有助于促进中职课堂智能化、信息化,保证教学的先进性,启发学生的计算机网络思维,帮助学生发展实操能力,使中职学生乐学习,教师智于传授,为中职《计算机网络基础》的教学提供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为中职课堂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欧阳河.“帮学课程”:迈向 3.0 的高职课程范式变革[J].当代教育论坛,2020(4):84-94.
[2]包萍.融合智慧教育理念的智慧课堂探索[J]. 現代信息科技,2018,2(7):139-140.
[3]龙琪.剖析美国《全国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 及其变化[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6(1):54-64.
[4]高岩.项目驱动的线上线下启发式深度学习实践教学探索[J].计算机教育.2021.9(9):51
[5]谢翠芬.智慧教育背景下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J].课堂教学与课程改革.2021(2):113-114
[6]张劲钓.基于智慧课堂的中职《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教学模式探究[J].课堂参考.2021.10(1):139-140
关键词:任务驱动;智慧课堂;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1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中职《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中的价值
中等职业院校学生普遍知识基础较差,认知能力参差不齐,对学习缺乏兴趣。《计算机网络基础》作为一门知识内容较为抽象的课程,学生难以直接接触与观察,对知识理解的难度较高,这也是《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中效果不理想的一大原因。而在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为主导,对学生采取“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学生缺少主动实践与合作交流的机会,陷入被动的跟学,容易产生课上注意力不集中,知识点似懂非懂的问题,一旦遇到知识的重难点就会产生放弃心理,等待老师解答或跳过知识,缺少主动思考,难以对网络通信协议、网络设计模型、拓扑结构等抽象性的知识产生深层次的理解,无法与实际相结合,不利于学生计算机网络思维的培养。
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在国外有着深远的历史,它是一种在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基础上诞生的教学模式。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不在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教师也不再是机器的知识灌输者。在课堂上,教师发布提出问题与发布任务,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建立起问题探究的教学情境,学生组成小组,接受任务,在经过小组的合作交流与探究之后,共同完成任务与目标,如图1.1。
在探究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动态的监控教学过程,确保组内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处于积极向上的学习状态。为了达到任务的要求,学生必须经过自身的思考,经历主动建构的过程,唤醒学生认知结构中的知识与生活经验,通过教师的指导与团队的合作交流,最终完成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激起了强烈的探究与求知欲望,将抽象难懂的网络知识通过自己的探究分析或是动手操作真正理解与运用,不仅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计算机网络思维,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2 智慧课堂与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结合
智慧课堂是一种结合教室环境与学生具体情况等,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设施与教学设备,为教学创造信息化、智能化的课堂教学环境的一种手段。随着“5G时代”的到来,人们对智慧课堂的认识不断深化,中职院校的课堂也不断迈向信息化与智能化,深刻的影响着教育的变革。
在《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中,学生将会学习到抽象的概念与模型、网络设备介绍与使用等知识,而教师如果单纯地通过PPT的演示与讲解,学生难以真正理解模型的构造、网络协议的真正用处、网络设备的组装与使用等、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也将难以展开。
在实际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搭建虚拟的网络实验室,结合产教研云平台如图2.1。使学生在计算机上接受任务,经过自己的思考之后,在搭建的虚拟实验室中通过点击鼠标与键盘的操作就可以进行任务的探索与尝试,一旦操作失误,通过复位键即可返回上一步操作,在实验室中完成实验之后即可保存自己的操作,上传到产教研云平台,与老师和学生分享自己的见解,不同小组也可以相互交流,共同进步,获得比预定结果更多的收货,实现智慧课堂与任务探究教学模式的结合。
智慧课堂与任务探究教学模式的结合使学生在计算机上就可以实现组网,网络设备的使用等操作,极大地降低了学生实验的成本,提高了课堂的效率。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实践,更容易由浅入深的理解网络知识,发展自己的网络思维,为学习以后更加深入的知识打好基础。
3 实际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3.1 任务的设定
因为采用智慧课堂搭建实验室进行操作的方式,教师在课堂开始时的任务设定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将始终围绕着任务的解决,任务的设定既不能过分复杂,照顾到中职学生基础知识薄弱与学习能力较差的劣势,又不能过分的简单,使学生不经过思考就得出答案,没有探索的必要。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中,任务设定的好坏将直接决定课堂的成败。任务的设定要清晰明了,要求明确,具有探索的必要,有利于知识点的理解与学生网络思维的培养。
3.2 实践形式的多样化
5G时代下,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基础》作为一门教授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的重要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不能采用单一的实践方式。采用慕课、搭建虚拟实验室、学习不同的组网案例、参观互联网企业等多种方式进行课程的讲授更加符合中职学生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践行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对于学生来说,多种类型的实践方式更有利于开拓眼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了解目前社会上流行的前沿技术,寻找自己的兴趣方向,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扎实自己的理论知识。对于老师来说,在丰富多彩的实践过程中,不仅完成了自己的教学目标,更重要的是通过多种不同实践环境下学生各种各样的表现,更能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优势长处,发现每个学生的不足和特长,以便后续的因材施教,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多种多样的实践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与修养的教育,不仅传授知识,更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科学的世界观与发展观,符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目的。
3.3 小组分配的科学性
中职学生一般课堂纪律较为松散,教学过程中经常需要停下来维持纪律,而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中,小组的合作与交流尤为重要,为了防止出现一人垄断发言或集体失声的情况,小组的配置方面就要慎思多想。尤其注重胆汁质与抑郁症两种极端性格的学生,胆汁质同学普遍精力充沛、活泼好动,要注意引导这类同学在发言过程中注意时长与言辞,避免挤占其他同学的发言机会。对于抑郁质的同学,要多采取鼓励、疏导的方式,让这类同学敢于发言和表达自己的想法,克服胆怯,多参与集体的讨论。除了性格类型的差异,还要考虑到学生知识水平与认知能力的差异,保证每一组当中既有“领头羊”又要有“辅助者”,让小组中每一名同学都参与到任务的解决过程中,个人的努力促进集体的发展,集体的进步反过来带动个人的上升,坚持集体发展与个人发展相结合的教学原则。
3.4 课后总结与讨论
在任务解决之后,教师应该对任务的解决完成情况提出明确的评价,并且针对每一小组的讨论情况提出自己的见解。在进行评价的过程中,既要看到先进小组的优秀之处,也不能忽视落后小组的闪光点。对合作探究过程中表现优异的地方进行肯定,对过程中出现的不足和错误的地方进行及时的纠正,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为下次合作探究做好准备。针对课程开始时教师布置的任务,教师要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或结论,并且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与认知水平进行适当的拓展,对课程进行复习和总结,布置好课后的任务。
4 结语
《计算机网络基础》是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在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打造的智慧课堂中,结合现在国内外比较流行的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将会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网络的实际操作能力,基于智慧课堂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更有助于促进中职课堂智能化、信息化,保证教学的先进性,启发学生的计算机网络思维,帮助学生发展实操能力,使中职学生乐学习,教师智于传授,为中职《计算机网络基础》的教学提供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为中职课堂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欧阳河.“帮学课程”:迈向 3.0 的高职课程范式变革[J].当代教育论坛,2020(4):84-94.
[2]包萍.融合智慧教育理念的智慧课堂探索[J]. 現代信息科技,2018,2(7):139-140.
[3]龙琪.剖析美国《全国大学生学习性投入调查》 及其变化[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6(1):54-64.
[4]高岩.项目驱动的线上线下启发式深度学习实践教学探索[J].计算机教育.2021.9(9):51
[5]谢翠芬.智慧教育背景下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J].课堂教学与课程改革.2021(2):113-114
[6]张劲钓.基于智慧课堂的中职《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教学模式探究[J].课堂参考.2021.10(1):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