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园的创伤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_ywt_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巴金先生晚年创作了散文集《随想录》,在谈到自己的创作经验时,他在《病中集·后记》中写道:“我不靠驾驭文字的本领,因为我没有这样的本领,我靠的是感情。”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指出:“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因此,要读懂、读透《随想录》,首先要理清作者的“感情思路”,领会其真实的写作意图。在此基础上,分析鉴赏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而探究作者情感如何打动读者,并激起读者的“感情共鸣”。
  《小狗包弟》是《随想录》中的名篇之一,文章取材于一条特殊的小狗——包弟,标有“里通外国”的印记,在一个特殊的背景下——“文革”时期,写一位身份特殊的“我”——一位文艺工作者、“文革”对象。但巴金先生说过:“艺术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是自然,是无技巧。”解读《小狗包弟》时,我们如何从“特殊”中读出“真实”“自然”?如何于平静的叙述中触摸作者感情的温度,进而思考生命的宽度与价值的厚度?这是我们读懂“这一篇”,明确“这一类”的价值选择。
  《小狗包弟》一文中,特殊的社会背景形成了“我”和包弟之间不寻常的关系变化。是包弟影响着“我”和家人的正常生活,还是“我”的遭遇造成了包弟命运的改变?这看似矛盾的背后,蕴涵着复杂而又微妙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作者正是借此倾诉出郁积于心多年、丰富复杂而又深刻的“感情”,并将这种独特的“感情”形象化为“满园的创伤”。因此,“满园的创伤”便成为我们读懂作者“感情”及其价值的不二选择。
  一、“满园的创伤”——推动情节的引擎
  《小狗包弟》叙事清晰,情感波澜起伏。艺术家与狗的故事激起“我”的心灵震颤,作者以时间为纬,一线串珠,串联起“与包弟亲密接触”“不知如何安排包弟”“送走了包弟”“送走之后心不得安”“至今心不得安”等一系列与包弟有关的故事。又以“我”的感情变化为经,演奏出“悲伤——欢快——忧虑——轻松——沉重——歉意”的跌宕音符。但笔者认为,从情节的发展来看,如此梳理,只是游弋于作者感情的表层,而不能潜入作者的内心心理结构,探究其创作的“感情动力”。
  揣摩之、咀嚼之,《小狗包弟》一文中,真正能触痛作者神经,激发作者创作热情的,不是纯粹意义上小狗的命运遭遇,而是与小狗有着相似坎坷的“我”的一家人的命运遭遇,是“文革”造成的“满园的创伤”。因此,在听了藝术家的凄惨经历以及艺术家与狗的故事后,作者写道:“听了这个故事,我又想起我曾经养过的那条小狗。是的,我也养过狗。那是1959年的事情。”
  这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从句意表达和叙事逻辑来看,“是的,我也养过狗”有唠叨、赘余之嫌。但它反映了作者的创作心境,强调的语气里流露出无奈的叹息,更是“无处话凄凉”的心灵倾诉。正是这一只小狗,揭开了“我”的“创伤”记忆,引出下文对“创伤”形成过程与原因的诉说。“文革”让“我”背上了沉重的“包袱”,“我”又给无辜的包弟带来无法弥补的“创伤”。于是,“我自己终于也变成了包弟,没有死在解剖桌上,倒是我的幸运……”这是作者的自嘲,又是一个形象化的类比,小狗在医院里承受肉体解剖之痛,而“我”却被“十年浩劫”这一无形的屠刀解剖得遍体鳞伤,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创伤”记忆。“满园的创伤使我的心仿佛又给放在油锅里熬煎”,这是作者对过去十三年零五个月所遭受创伤的一个总结。至此,作者情感已降至冰点,呼天抢地的忏悔已无法弥合心灵的创伤。更有甚者,“这样的熬煎是不会有终结的,除非我给自己过去十年的苦难生活作了总结,还清了心灵上的欠债。这绝不是容易的事”。痛苦的挣扎并不能换来心灵的慰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让主体遭受精神分裂之痛,最终导向了命运的不可知和无法把握,这是站在“人性”制高点的最沉痛的忏悔。诚如康·帕乌斯托夫斯基所言:“真正的散文总是有自己的节奏的。”《小狗包弟》不仅有严谨的叙事节奏,更有推动叙事的情感节奏。艺术家与狗的创伤故事敲醒“我”伤痕累累的记忆,失去温情与亲情的心灵创伤难以忍受,挥之不去。在一番沉痛的诉说后,作者试图给“十年浩劫”作一个总结,还清心灵欠债。殊不知,这是一道无法愈合的心灵创伤。如此感情推进,文章结尾处的“忏悔”就具有更加深远而悠长的意义。
  二、“满园的创伤”——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饱尝“十年浩劫”的悲辛,巴金先生心力交瘁,痛不欲生。当他散步于院子里,重新打量周围的变化,一切都显得那么熟悉而又陌生,暗淡而又伤神,萧条而又凄清。细读“满园的创伤”,这是一部抒写作者血泪人生的历史书,又是一幅描绘世态炎凉的社会画,每一组变化的镜头里都投射出人性的悲凉。在经历一个家庭分崩离析、亲人反目成仇、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社会动荡后,物质家园的破坏已不足以引起巴金先生内心的“熬煎”。但是,每一处的破坏或变化都能勾起他对亲情、友情、爱情的回忆,而这份沉甸甸的记忆成为他永远抹不去的心灵伤痕。
  归有光在《项脊轩志》中写道:“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写出家庭变迁,亲情疏离。巴金先生目睹“竹篱笆换成了无缝的砖墙”,自然预感“隔篱呼取尽余杯”的融洽、和谐已荡然无存。“无缝”突出了人与人之间自私、冷漠、戒备的心理,尽管“文革”已经结束,但留给人的心理阴影却永不褪色。“隔壁房屋里增加了几户新主人,高高墙壁上多开了两扇窗,有时倒下一点垃圾。”一方面写出了“新主人”的不容亲近与素质低下,另一方面又寄予着作者对“旧主人”何去何从的关注与同情,这是温情失去之痛。而描写葡萄藤被挖走,却添了一个从紧靠着的五楼公寓里牵过来的大化粪池,写出了院子环境的破坏,彰显出人类文明程度的退变,自私欲的无限膨胀。
  如果说我们从上述变化中读出了一代人的悲剧、社会悲剧,那么,从绿草如茵的草地变成“一片衰草”“少掉了好几株花,多了几棵不开花的树”中,我们又能读出巴金先生的另一幅人生图景。作者睹物思人,想到了妻子萧珊,妻子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仿佛都在眼前跃动;想到过去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景象,不禁悲从中来。因此,句间“……”不是无穷列举,而是极度悲痛时心灵失语,“欲语泪先流”的情状油然而生。而“我好像做了一场大梦”又将眼前的一切“实”景化为“虚”情。散文是“虚”“实”结合的艺术,实处落笔,虚处传情。如此看来,“满园的创伤”既是物质家园的破坏,更是精神家园的无情践踏。当这一切纷至沓来时,“满园的创伤使我的心仿佛又给放在油锅里熬煎”,这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三、“满园的创伤”——人性本真的忏悔
  高建国在《深情中吟出的忏悔》中指出:作者写《小狗包弟》的用意是“忏悔”[1],谢冕先生说:“《小狗包弟》是一篇真诚忏悔自己的文字。”[2]陈思和先生也指出:“巴金先生严厉地批评自己,无情地自我解剖,是站在一个很高的精神立场上进行的‘忏悔’”[3]。由此观之,“忏悔”是《小狗包弟》的感情皈依与价值取向。然而,令笔者不禁反思与追问的是,巴金先生为什么而忏悔?多数论者给出了结论,高建国在《深情中吟出的忏悔》写道:“作者当年弃狗时的无情无义,透露出作者自我忏悔”;[4]艾会波先生指出:“忏悔的对象是小狗包弟”“除了对包弟的忏悔,我们还能感受到作者对他的爱人萧珊的忏悔。”[5]不难看出,他们一致的观点是作者为“弃狗”而“忏悔”。
  查阅“文革”时期历史事件和评论,我们发现,“文革”“赐予”了老舍的沉湖,傅雷夫妇的悬梁,赵树理、杨朔的死于非命。季羡林先生也饱含着血与泪写下了《牛棚杂忆》,借历史这面镜子照出“十年浩劫”中人性的丑恶。相比较而言,巴金先生为了保全自己和家人而“弃狗”,实属微乎其微、不足挂齿之事。如果作者因此而表达出深深“忏悔”之情,颇为令人费解,于情于理不合,还有小题大做、无病呻吟之惑。当然,更不能激起读者情感共鸣。
  巴金先生究竟为何而“忏悔”?《小狗包弟》为何因“忏悔”而打动读者?他在《我和文学——一九八0年四月十一日在日本京都“文化讲演会”上的讲话》中写道:“我认为打动人心的还是作品中所反映的生活和主人公的命运。”当我们变换一个角度审视《小狗包弟》时,却又发现,作者每一次回忆包弟,都寄托着些许深思与牵挂。当熟人想把包弟送给我们家时,“我答应了,我的儿子也很高兴”。包弟在我们家待了七年,“同我们一家人处得很好”“我的爱人萧珊也喜欢包弟……她总要向服务员讨一点骨头回去喂包弟”。当我们从广州回来时,“它看见我们回来,特别是看到萧珊,不住地摇头摆尾,那种高兴、亲人的样子,现在想起来我还很感动”。后来时常回忆“在午饭前后她有时逗着包弟玩”。可见,过去,包弟是我们一家人融洽相处的情感纽带,而今它又成为“我”重温亲情与爱情的另一扇窗。
  其实,理解巴金先生的“忏悔”之情,我们不能把《小狗包弟》封闭成一个独立的文本,而应该把它放进《随想录》的故事链中,进行互文性解读。如此,在立体化的场域中理解作者感情,其感情呈现更客观、具体、真实。《怀念萧珊》一文大段文字表达了作者的“忏悔”之情,“她也给关进‘牛棚’,挂上‘牛鬼蛇神’的小纸牌,还扫过马路。究竟为什么?理由很简单,她是我的妻子。她患了病,得不到治疗,也因为她是我的妻子”。“但是我并未挨过打,她却挨了‘北京来的红卫兵’的铜头皮带,留在她左眼上的黑圈好几天以后才褪尽。她挨打只是为了保护我”,这是为爱情的失去而“忏悔”。“他(巴金先生的儿子)当时在安徽山区农村已经待了三年半,政治上没有人管,生活上不能养活自己,而且因为是我的儿子,给剥夺了好些公民权利。他先学会沉默,后来又学会抽烟。我怀着内疚的心情看看他”。这是为亲情的疏远而“忏悔”。在一个“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到来各自飞”的时代,在一个夫妻背叛、朋友反目而司空见惯的特定时期,萧珊没有抛弃巴金而远去,更没有背叛巴金,而是坚守爱情,保持一份纯洁的爱心,愿意为他减轻痛苦,承担一切责任。儿子也因为“我”的牵连而默默承受着外界施予的重压,沉默与恶习都是人性扭曲之使然。我们知道,无论是爱情,还是亲情,都不受外界环境制约,是发自内心、最原始而又最真实的表达,是人性的本真。当爱情失去,亲情疏远,人性本真遭到扭曲而又无能为力时,作为一个有良知的文艺工作者,怎能不奋笔疾书?为人性本真而“忏悔”,为一代知识分子的不公平命運而鸣冤。如此看来,作者描写了小狗包弟在“文革”中的悲惨遭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为了唤回本真人性,唤醒道德良知,彰显亲情、爱情的无价与力量,这也许是《小狗包弟》足以打动读者而散发出恒久艺术魅力的真正原因。
  刘再复先生在《罪与文学》中指出:“文学作品中的灵魂,归根结底应当是个体的灵魂,也就是体现在每个生命个体身上的灵魂,而不是群体性的民族灵魂。”[6]受此启发,笔者在解读《小狗包弟》时,力避政治图解或“形而上”的标签,而是潜入文字深处、直攫作者“内宇宙”的奥府,在作者感情的“自然流”中,揆情度理,探寻作者对个体生命的思考,对人性弱点的解剖。静水流深,方见其真,唯有如此,“满园的创伤”的功能与价值才能渐趋植根于读者心灵。
  参考文献:
  [1][4]高建国.深情中吟出的忏悔[J].名作欣赏,1988年第5期.P15.
  [2]谢冕.推荐《小狗包弟》[J].语文建设,2004:第1期.P39.
  [3]陈思和.巴金提出忏悔的理由[J].文汇读书周报:2004年8月6日第6版.
  [5]艾会波.在创伤里忏悔 在忏悔中怀念[J].语文建设,2008年7-8期.P82-83.
  [6]刘再复,林岗.罪与文学[M].中信出版社,2011年7月.P1.
其他文献
艾思奇简介    艾思奇(1910-1966)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和革命家。1910年他生于云南腾冲,1925年考入云南省立一中,接触马克思主义并与聂耳结为好友。早年留学日本,1935年参加中国共产党,任上海《读书杂志》编辑。1937年到延安,担任过抗日军政大学主任教员和《解放日报》副总编辑等职。新中国建立后,他担任过中共中央高级党校哲学教研室主任、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
《老王》是杨绛先生所创作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被选入统编版初中语文课本。“愧怍”作为文本的“道德之眼”,解读这一情感是教学中实现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以此为出发点探究“愧怍”中的道德呼唤。希望能为各位学者和教师提供解读《老王》的新思路。   一、“老王”卑微群体的缩影   文本开篇“我常坐老王的三轮”,即交代了老王三轮车夫的身份以及“我”们之间的雇佣关系。随着机动时代的到来,人力车夫早已被取代,他们的身
上个世纪80年代,我在北京念中国科学院的研究生,因为做论文的需要,曾在故宫博物院图书馆查阅1645年刊行的《西洋新法历书》。因此书属于“珍本图书”,不得出借,不得拍照,不得复印,只能带笔记本(那会儿可没有笔记本电脑)去到阅览室摘抄。摘抄时还有一条严厉纪律——不得使用钢笔、圆珠笔、蘸水笔……唯一允许使用的是铅笔。据说这是为了防止墨水之类的液体污损图书。  去故宫博物院图书馆的第一天,我出示了证件和中
自从维克多·雨果的作品《国王寻乐》被改编为歌剧《弄臣》后,威尔第的声名飞翔了一个多世纪。故事的神奇与乐曲的精妙,乃哲人才有的智慧。此后威尔第为《茶花女》所作之曲,真的撼天动地,才华耀世。这个天才的作曲家没有暗袭前人的旋律,而是独步乐坛,以宽广摇曳之姿与悲悯苍冷之叹,俘虏了人们。记得曾看到意大利艺术家演出的《弄臣》,心神为之舞之蹈之。我听着威尔第创作的乐曲,惊讶着西洋歌剧的表现手法,那里有着天人之际
“马派相声”既是相声传统风格的象征也是“津门相声”一脉的代表。经历了祖父马德禄发轫、父亲马三立俗化和他个人规整、继承和发展三个阶段。大体敷衍了近现代相声艺术的历史以及“马派”演进“正一反一合”的过程。“马派相声”醒眼夺目,只个“俗”字便可概括。易雅而归俗、就低绝不攀高,既无观念的捆绑又无使命的重负,貌似古旧却只是为了一个“好笑”。“好玩”——总是在不绝如缕中存旧立新、涤垢见新。于是,我们不仅看到了
我没有过当北大学生的幸运,黄修己教授也不是我的业师。但我1982年大学毕业后,由于办刊物,却与黄教授有了编辑和作者的交往。我在心目中,一直把黄教授当作自己的老师,同时也是一位可敬可亲的长辈和朋友。这种亦师亦友的关系持续了二十多年,尽管由于地域相隔,近些年音问稀了。因此,最近读到黄教授新出版的散文集《我的“三角地”》,就倍感亲切,一口气读完,又觉受到深刻的启迪。  初读《我的“三角地”》,很有读张中
收到晋如自深圳快递来的《忏慧堂集》时,正值羊城仲春。深穗两地相隔并不远,我们晤面也十分方便,但晋如向来如此,每有新作便迫不及待要与好友分享,仿佛这种幸福的沟通一刻也禁不起耽搁。多年来,他的人一如他的诗,始终饱含着疾风迅雷般的激情。  飞快拆开邮件,古朴典雅的封面立时跃入眼中,让人顿生暖意。收入书中的《胡马集》《红桑照海词》《缀石轩诗话》,我大都多年前便已读过,许多篇章更是烂熟于胸,此刻手捧合集,恰
在普通高中语文苏教版教材中,苏轼的《赤壁赋》收录在必修一“像山那样思考”单元中,《念奴娇·赤壁怀古》(以下简称《赤壁怀古》)则收在必修二“历史的回声”单元。最近,笔者在教完《赤壁赋》后让学生查阅资料、探究学习《赤壁怀古》。有学生阅读后提出疑问“这一文一词,同是苏轼写赤壁,为什么描写的风景却大相径庭”。由这个疑问,我们仔细推敲,反复琢磨,查阅资料,竟意外找到了一条破解《赤壁怀古》艺术魅力的通道——错
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包含书面语和口语两种形式。其中书面语讲究准确和规范,它体现在语文教学中的方方面面,因而考纲专门设置了“语言文字运用”板块来凸显其重要性。  语文考纲从识记和表达应用两个能力维度规定了语言文字应用的考试内容。识记能力维度的内容为:(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2)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表达应用能力维度的内容为:(1)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志同道合的朋友聚会,酒足饭饱之后总不免会谈起文学。那次聚会也是这样,起初,大家分成两三拨,三三俩俩各自议论着一些话题。忽然,我的耳边响起了几个名字:杨显惠,《夹边沟记事》,高尔泰,《寻找家园》,作家潘女士正和一个出版社的编辑谈着什么。我开始注意他们的谈话。潘女士说,《夹边沟记事》不能说写得不好,但一跟《寻找家园》比就觉得差了一些火候。高尔泰也写到了夹边沟,你看人家是怎么写的。人生的苦难、画家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