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用史料,营造历史氛围,激“阅读之趣”
在课堂阅读方面,要增加兴趣阅读,引用能烘托历史细节、展现历史真实、再现历史场景的史料,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牢牢地抓在课堂上。史料的兴趣阅读中,促使学生从课本中去寻找理论来源,把历史知识提取出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1.史料展现历史真实,激发阅读兴趣
历史教学不能停留在小学或初中阶段的“讲故事”“说过程”的形式,而应该用史料凸显历史的真实性,通过史料把抽象的历史分析具体化,激发学生阅读分析史料的兴趣。历史教学应具有浓郁的历史真实感,这也是历史教学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
比如教学“失误与挫折》中“文革”对民主法制的践踏时,通过一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档案》把史料展示给学生,史料真实展现了一个人物(刘少奇)的历史命运,强烈激发了学生阅读史料的兴趣:为什么一名1921年入党的老共产党员,最后竟然被定性为“叛徒、内奸、工贼”,永远开除党籍?个人的遭遇折射出国家的命运,再现了人物背后的新中国的大事件。通过感知个人的历史去反思国家的命运,让学生阅读史料,体验真实的历史,深刻感受文革对法制带来的巨大破坏,探索民主政治建设的趋势。
2.史料烘托历史细节,激发阅读兴趣
在历史课堂中,教师通过史料展示“历史的细节”,如历史人物的特写、历史情节的补充、紧张的历史冲突等精彩细节,营造历史氛围,来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这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例如,在教学“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时,展示历史细节:1978年12月18日,安徽省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队长严宏昌把16户农民召集到一起,私自立下了一份将田地包干到户的生产契约:“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做)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设问:“为什么凤阳小岗村的18位农户要冒着‘杀头’的危险?这是怎样一份契约?后来18位农户的命运如何?为什么说这也改变了整个中国农民的命运?”这些涉及历史细节的问题深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强烈的阅读相关史料的欲望。
3.史料再现历史场景,激发阅读兴趣
运用史料,借助于历史场景的再现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读、自悟、品读、品悟中实现教师、学生、文本、多媒体课件的互动交融,激发阅读兴趣,从而实现阅读的自主化、个性化。
在教学“重庆谈判”时,出示选自《赴重庆谈判前在政治局会议上的讲话》的文献资料:“谈判自然必须作一定的让步,只有在不伤害双方根本利益的条件下才能达到妥协……由于有我们的力量、全国的人心、蒋介石自己的困难和外国的干预四个条件,这次去重庆是可以解决一些问题的。”启发学生探究:“从史料中可以看出,蒋介石电邀毛泽东去重庆的真实目的是什么?照片中的毛泽东和蒋介石在想什么?毛泽东为什么要冒风险去重庆谈判?”使学生置于历史场景中,充分感知历史,主动阅读相关史料,探究问题。
二、活用史料,创设问题情境,启“阅读之门”
当学生对文本或阅读行为本身兴趣下降、注意涣散时,问题是最好的兴奋剂;当学生的阅读处于字面扫视的低效状态时,问题是引发思维的最好触媒。由于有问题解决的学习压力,学生阅读时对于文本的结构性意义的关注会大大提高。
1.史料呈现认知冲突,创设阅读的问题情境
认知上的冲突是学生问题意识产生的重要来源。教师通过史料,创造相适应的教与学的环境和认知情境,学生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中其内在固有的认知状态和外在呈现的认知情境之间会产生一种“碰撞”,随即出现了困惑,问题也会自然生成。在历史教学中,以历史史料为中心,如何引导学生从各种史料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新生成问题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
如教学“失误与挫折”时,出示史料:“1958年8月4日,毛泽东到河北省徐水县第八瀑河农业社视察。……县委书记汇报,今年全县平均亩产达到两千斤,总产量达到12亿斤。此外,还要放大卫星,山药亩产120万斤,一棵白菜520斤,小麦亩产12万斤,皮棉亩产5000斤。”按照农业专家说,无论什么品种的农作物,都不可能达到这个重量。当学生已有知识与未知知识之间发生差异,制造了学生在认知上的冲突,激发学生通过阅读史料思考:“这么夸张的产量到底说明了什么问题?会产生怎样的后果?”
2.史料促进知识迁移,创设阅读的问题情境
在学习某些新知识的过程中,尽管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但往往不能很好地提取和利用,这就要求教师充分运用史料,在已有知识与新知识之间架起桥梁。通过对史料的阅读分析,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逐步启发学生完成学习迁移。
例如,在教学洋务运动时,出示日本学者薮内清在其所著《中国·科学·文明》一书中的一段论述:“在相当于日本幕府末期的1860年前后,中国和日本一样……但是由于两者所处的环境各异,因而以后所走的道路也不同。日本于1868建立了立宪君主制国家,而中国却是在原封不动地保留原有政治体制的情况下……但是这样的洋务运动在依然如故的政治体制下,要想取得理想的结果是不可能的。”让学生阅读史料后思考:“发生在19世纪后期的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都是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的改革运动,但结果却一成一败,原因何在?”学生联系已学习的日本明治维新相关知识,从封建统治力量、改革派力量、改革措施等方面对比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必然性便很容易理解了。
3.史料促使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创设阅读的问题情境
培养学生用历史的眼光观察当今世界,认识现实生活,或是在古今关联中继承优秀传统,悟出某些规律性认识的能力,既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又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史料,寻找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讲到宋、元时期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时,为了让学生从继承历史传统的意义上去认识我们今天改革开放的必然性,把一位历史学家的话讲给学生:“中国文明曾经影响了全世界的进步和发展,中国历史上曾有开放的时代,中国人敞开博大的胸怀,拥抱了来自印度、阿拉伯,甚至地中海沿岸的文明,洗礼了自己,包容了世界,丰富了人类的文明。”然后,让学生用史实证明这一论断的正确性。
三、挖掘史料,引导史论结合,导“阅读之法”
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的特点。学习历史,要注意培养学生史论结合的阅读方法,要求从材料提供的史实做立论基础,以鲜明的观点做立论导向,阅读分析史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从而更接近历史的真实,得出正确的观点和结论。
1.从史料中来,导阅读之法
“从史料中来”,即要善于从史料中提炼出理论观点。教学实践中,我们如果只是把高度概括的理性认识的结果简单地搬给学生,他们是很难做到真正理解的。应该结合对史料的阅读,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尽量挖掘出史料中蕴涵的理论因素。坚持从史料中来,能够让学生了解理论得出的思维过程,从而提高运用理论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洋务运动时,出示两则史料:
材料一:“至恭亲王奕忻等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第一要务……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曾国藩《复陈购买洋船炮折》
材料二:“……堪得滦州所属距开平西南十八里之唐山,山难旧煤穴甚多……从此中国兵船轮船及机器制造各局用煤,不致远购于外洋……富强之甚,此为嚆矢(开端)”。——李鸿章《直境开办矿务折》。
通过以上两则史料的阅读,引导学生分析:“曾国藩、李鸿章属于什么派别?史料中可以看出,洋务派从事哪些主要活动?从史料中可以看出,洋务派的主张是什么?根本目的何在?”
2.到史料中去,导阅读之法
“到史料中去”,即让学生把学到的历史理论用于对历史材料的科学分析,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掌握历史理论,本身并不是教学目的,目的是让学生运用理论去正确阅读分析材料,解决问题。
例如,同样是在教学洋务运动时,出示《中国近代史》中的一段史料:“上海轮船招商局创立后三年内,外轮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进口洋布减少了十五万匹。”让学生阅读分析:“从史料可以看出,洋务运动有什么作用?”从而引导学生到材料中去,认识到洋务运动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
3.突破关键字词,挖掘隐性知识,导阅读之法
中考材料分析题,虽说其提问方法多样化,涉及内容各异,但对于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却是其共性。突破关键字词,挖掘隐性知识,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2007年杭州市中考试卷材料阅读题——民主与法制是专制与独裁的死对头,追求民主与法制,反对专制与独裁是近代中国人民的不懈追求……据此回答问题。不少考生因为对题头的“反对专制与独裁是近代中国人民的不懈追求”缺乏统领性的认识,又忽略了重要时间,于是对“莫谈国事”一头雾水,得分率偏低。为此,平时培养学生学会阅读材料,从第一句话开始关注“关键词”,挖掘隐含知识,锁定相关联的历史事件。
四、拓展史料,组织活动探究,延“阅读之路”
史料绝不限于历史教科书文本。有历史遗址、互联网、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当事人、专家等不同来源,比如照片、电影、报纸上的讽刺画、绘画、信件、演讲摘要、地图、各种统计资料、音乐、诗歌、艺术品、民俗等不同的形式,这都是历史教学中可以使用的重要史料。
1.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延伸史料阅读
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首先要利用学校图书馆资料,图书馆的图书、历史期刊和报纸是学校非常重要课程资源。不受某一种教科书的束缚,指导学生有效地阅读历史图书、历史期刊和报纸,它能激发学生热爱历史、探索历史的热情,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自主阅读。
2.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延伸史料阅读
传统史学教育的史料主要获取途径为书籍的阅读和历史档案的梳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它在教育中的应用,网络成为史料获取的新途径。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突破了时空局限,突破了传统教学的狭隘性。网络上丰富的信息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开阔学生的思路。丰富的专业网站使查找资料更快捷、高效,各种各样的论坛可以使信息的交流更为开放和及时。例如,可以通过专题历史网站获得特定的历史史料,目前仅凤凰网上就可以查到关于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历史人物、史家论史、历史映像室等十余类有关史学方面的数百个专题。
3.要充分利用地方史资源,延伸史料阅读
充分利用地方史资料既能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又可以加强学生对所学历史知识的认识,并培养学生阅读研究史料的能力。教师要善于搜集、积累地方史的资料,发掘地方史与课程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有目的、有计划、有选择地把地方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收集有关家乡历史的史料,了解家乡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认识在中华文明进程中家乡的发展历程。
学会阅读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基础,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运用史料展开阅读教学,能让学生更贴近历史去感受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气息,引导学生以所学的历史知识为依托,读“懂”史料中包含的“历史”,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在课堂阅读方面,要增加兴趣阅读,引用能烘托历史细节、展现历史真实、再现历史场景的史料,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牢牢地抓在课堂上。史料的兴趣阅读中,促使学生从课本中去寻找理论来源,把历史知识提取出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1.史料展现历史真实,激发阅读兴趣
历史教学不能停留在小学或初中阶段的“讲故事”“说过程”的形式,而应该用史料凸显历史的真实性,通过史料把抽象的历史分析具体化,激发学生阅读分析史料的兴趣。历史教学应具有浓郁的历史真实感,这也是历史教学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
比如教学“失误与挫折》中“文革”对民主法制的践踏时,通过一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档案》把史料展示给学生,史料真实展现了一个人物(刘少奇)的历史命运,强烈激发了学生阅读史料的兴趣:为什么一名1921年入党的老共产党员,最后竟然被定性为“叛徒、内奸、工贼”,永远开除党籍?个人的遭遇折射出国家的命运,再现了人物背后的新中国的大事件。通过感知个人的历史去反思国家的命运,让学生阅读史料,体验真实的历史,深刻感受文革对法制带来的巨大破坏,探索民主政治建设的趋势。
2.史料烘托历史细节,激发阅读兴趣
在历史课堂中,教师通过史料展示“历史的细节”,如历史人物的特写、历史情节的补充、紧张的历史冲突等精彩细节,营造历史氛围,来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这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例如,在教学“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时,展示历史细节:1978年12月18日,安徽省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队长严宏昌把16户农民召集到一起,私自立下了一份将田地包干到户的生产契约:“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做)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设问:“为什么凤阳小岗村的18位农户要冒着‘杀头’的危险?这是怎样一份契约?后来18位农户的命运如何?为什么说这也改变了整个中国农民的命运?”这些涉及历史细节的问题深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强烈的阅读相关史料的欲望。
3.史料再现历史场景,激发阅读兴趣
运用史料,借助于历史场景的再现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读、自悟、品读、品悟中实现教师、学生、文本、多媒体课件的互动交融,激发阅读兴趣,从而实现阅读的自主化、个性化。
在教学“重庆谈判”时,出示选自《赴重庆谈判前在政治局会议上的讲话》的文献资料:“谈判自然必须作一定的让步,只有在不伤害双方根本利益的条件下才能达到妥协……由于有我们的力量、全国的人心、蒋介石自己的困难和外国的干预四个条件,这次去重庆是可以解决一些问题的。”启发学生探究:“从史料中可以看出,蒋介石电邀毛泽东去重庆的真实目的是什么?照片中的毛泽东和蒋介石在想什么?毛泽东为什么要冒风险去重庆谈判?”使学生置于历史场景中,充分感知历史,主动阅读相关史料,探究问题。
二、活用史料,创设问题情境,启“阅读之门”
当学生对文本或阅读行为本身兴趣下降、注意涣散时,问题是最好的兴奋剂;当学生的阅读处于字面扫视的低效状态时,问题是引发思维的最好触媒。由于有问题解决的学习压力,学生阅读时对于文本的结构性意义的关注会大大提高。
1.史料呈现认知冲突,创设阅读的问题情境
认知上的冲突是学生问题意识产生的重要来源。教师通过史料,创造相适应的教与学的环境和认知情境,学生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中其内在固有的认知状态和外在呈现的认知情境之间会产生一种“碰撞”,随即出现了困惑,问题也会自然生成。在历史教学中,以历史史料为中心,如何引导学生从各种史料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新生成问题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
如教学“失误与挫折”时,出示史料:“1958年8月4日,毛泽东到河北省徐水县第八瀑河农业社视察。……县委书记汇报,今年全县平均亩产达到两千斤,总产量达到12亿斤。此外,还要放大卫星,山药亩产120万斤,一棵白菜520斤,小麦亩产12万斤,皮棉亩产5000斤。”按照农业专家说,无论什么品种的农作物,都不可能达到这个重量。当学生已有知识与未知知识之间发生差异,制造了学生在认知上的冲突,激发学生通过阅读史料思考:“这么夸张的产量到底说明了什么问题?会产生怎样的后果?”
2.史料促进知识迁移,创设阅读的问题情境
在学习某些新知识的过程中,尽管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基础,但往往不能很好地提取和利用,这就要求教师充分运用史料,在已有知识与新知识之间架起桥梁。通过对史料的阅读分析,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逐步启发学生完成学习迁移。
例如,在教学洋务运动时,出示日本学者薮内清在其所著《中国·科学·文明》一书中的一段论述:“在相当于日本幕府末期的1860年前后,中国和日本一样……但是由于两者所处的环境各异,因而以后所走的道路也不同。日本于1868建立了立宪君主制国家,而中国却是在原封不动地保留原有政治体制的情况下……但是这样的洋务运动在依然如故的政治体制下,要想取得理想的结果是不可能的。”让学生阅读史料后思考:“发生在19世纪后期的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戊戌变法,都是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的改革运动,但结果却一成一败,原因何在?”学生联系已学习的日本明治维新相关知识,从封建统治力量、改革派力量、改革措施等方面对比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必然性便很容易理解了。
3.史料促使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创设阅读的问题情境
培养学生用历史的眼光观察当今世界,认识现实生活,或是在古今关联中继承优秀传统,悟出某些规律性认识的能力,既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又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史料,寻找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在讲到宋、元时期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时,为了让学生从继承历史传统的意义上去认识我们今天改革开放的必然性,把一位历史学家的话讲给学生:“中国文明曾经影响了全世界的进步和发展,中国历史上曾有开放的时代,中国人敞开博大的胸怀,拥抱了来自印度、阿拉伯,甚至地中海沿岸的文明,洗礼了自己,包容了世界,丰富了人类的文明。”然后,让学生用史实证明这一论断的正确性。
三、挖掘史料,引导史论结合,导“阅读之法”
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的特点。学习历史,要注意培养学生史论结合的阅读方法,要求从材料提供的史实做立论基础,以鲜明的观点做立论导向,阅读分析史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从而更接近历史的真实,得出正确的观点和结论。
1.从史料中来,导阅读之法
“从史料中来”,即要善于从史料中提炼出理论观点。教学实践中,我们如果只是把高度概括的理性认识的结果简单地搬给学生,他们是很难做到真正理解的。应该结合对史料的阅读,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尽量挖掘出史料中蕴涵的理论因素。坚持从史料中来,能够让学生了解理论得出的思维过程,从而提高运用理论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洋务运动时,出示两则史料:
材料一:“至恭亲王奕忻等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第一要务……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曾国藩《复陈购买洋船炮折》
材料二:“……堪得滦州所属距开平西南十八里之唐山,山难旧煤穴甚多……从此中国兵船轮船及机器制造各局用煤,不致远购于外洋……富强之甚,此为嚆矢(开端)”。——李鸿章《直境开办矿务折》。
通过以上两则史料的阅读,引导学生分析:“曾国藩、李鸿章属于什么派别?史料中可以看出,洋务派从事哪些主要活动?从史料中可以看出,洋务派的主张是什么?根本目的何在?”
2.到史料中去,导阅读之法
“到史料中去”,即让学生把学到的历史理论用于对历史材料的科学分析,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掌握历史理论,本身并不是教学目的,目的是让学生运用理论去正确阅读分析材料,解决问题。
例如,同样是在教学洋务运动时,出示《中国近代史》中的一段史料:“上海轮船招商局创立后三年内,外轮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进口洋布减少了十五万匹。”让学生阅读分析:“从史料可以看出,洋务运动有什么作用?”从而引导学生到材料中去,认识到洋务运动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
3.突破关键字词,挖掘隐性知识,导阅读之法
中考材料分析题,虽说其提问方法多样化,涉及内容各异,但对于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却是其共性。突破关键字词,挖掘隐性知识,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2007年杭州市中考试卷材料阅读题——民主与法制是专制与独裁的死对头,追求民主与法制,反对专制与独裁是近代中国人民的不懈追求……据此回答问题。不少考生因为对题头的“反对专制与独裁是近代中国人民的不懈追求”缺乏统领性的认识,又忽略了重要时间,于是对“莫谈国事”一头雾水,得分率偏低。为此,平时培养学生学会阅读材料,从第一句话开始关注“关键词”,挖掘隐含知识,锁定相关联的历史事件。
四、拓展史料,组织活动探究,延“阅读之路”
史料绝不限于历史教科书文本。有历史遗址、互联网、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当事人、专家等不同来源,比如照片、电影、报纸上的讽刺画、绘画、信件、演讲摘要、地图、各种统计资料、音乐、诗歌、艺术品、民俗等不同的形式,这都是历史教学中可以使用的重要史料。
1.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延伸史料阅读
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首先要利用学校图书馆资料,图书馆的图书、历史期刊和报纸是学校非常重要课程资源。不受某一种教科书的束缚,指导学生有效地阅读历史图书、历史期刊和报纸,它能激发学生热爱历史、探索历史的热情,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自主阅读。
2.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延伸史料阅读
传统史学教育的史料主要获取途径为书籍的阅读和历史档案的梳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它在教育中的应用,网络成为史料获取的新途径。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突破了时空局限,突破了传统教学的狭隘性。网络上丰富的信息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开阔学生的思路。丰富的专业网站使查找资料更快捷、高效,各种各样的论坛可以使信息的交流更为开放和及时。例如,可以通过专题历史网站获得特定的历史史料,目前仅凤凰网上就可以查到关于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历史人物、史家论史、历史映像室等十余类有关史学方面的数百个专题。
3.要充分利用地方史资源,延伸史料阅读
充分利用地方史资料既能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又可以加强学生对所学历史知识的认识,并培养学生阅读研究史料的能力。教师要善于搜集、积累地方史的资料,发掘地方史与课程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有目的、有计划、有选择地把地方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收集有关家乡历史的史料,了解家乡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认识在中华文明进程中家乡的发展历程。
学会阅读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基础,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运用史料展开阅读教学,能让学生更贴近历史去感受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气息,引导学生以所学的历史知识为依托,读“懂”史料中包含的“历史”,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