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seyw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伴随近几年新课改进程不断推进,初中阶段教学活动中对于学生间所存在的个体差异也予以充分重视,此背景下,分层教学法应运而生,针对教学质量的提升具备重要意义。本文即围绕分层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展开探究,首先对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法意义加以阐述,其次针对初中物理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应用提出几点建议,望借此可为切实提升初中物理教学质量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初中物理;物理教学
   初中阶段学习过程中,多数学生在学习物理时通常存在基础知识障碍、理解误差等问题,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足,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致使学生物理学习成绩难以有效提升,针对此现象,物理教师需借助教学方式的改进以改善所存在问题,如教师可引入分层教学法,针对性指导学生的物理学习活动,强化学生理解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现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以推动学生物理学习效率、学习质量的大幅度提升。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法意义
   (一)满足学生差异化学习需求
   同一班级中的学生,针对物理知识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均各不相同。而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所展开的教学活动以及所制定的教学计划均以班级多数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为参考,也可将此部分学生视作班级中等学生,但此种教学模式下,对学困生、学优生则并未予以足够关注。而学生初次接触物理学科即为初中阶段,因此,此阶段为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物理学习习惯及物理学习素养的重要阶段,若此时教师并未予以足够关注,将会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逐步丧失,对学生今后物理学习造成影响。若将分层教学法应用至物理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学生学习能力及理解能力的分层,针对各能力层级学生制定相应学习计划,除可帮助学生调动物理学习兴趣外,还可提升学生物理学习效率,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二)建立坚实物理学习基础
   学生兴趣培养的关键阶段即为初中阶段,此阶段也为学生建立坚实物理学习基础的重要阶段,若学生在此阶段具备坚实物理学习基础,则可为今后物理学习活动的顺利展开创造良好条件。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有助于学生物理学习效率的提升。与此同时,教师可将分层教学法引入至教学活动中,实现精细化教学。日常工作中,教师应对学生加以了解,结合学生学习能力差异,制定针对性教学计划,针对性辅导学生,帮助学生处理学习中所遭遇的难题,帮助学生突破学习瓶颈,打下坚实物理学习基础。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分层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一)合理划分学生层次
   分层并非是指学生的简单分组,而是教师应以对学生的充分了解为基础,以学生兴趣特点、知识掌握程度及学生情况等为参考完成学生的层次划分。学生层次划分时,教师不可仅以考试成绩作为层次划分标准,需从学习习惯及学习能力等多方面了解学生。通常情况下,班级内学生主要分为学困生、中等生、学优生三个部分,因此,教师也可经综合考量后将学生大致分为三个层级,即及格层、良好层、优秀层,并结合学生所划分层次不同,设定相应教学目标。如以实验中学生层次划分为例,将学习态度积极,学习能力强、物理基础知识熟练掌握的学生划分为优秀层,并设定教学目标为可自行完成基本实验操作,对于教师所讲述物理知识熟练掌握,可灵活应用所掌握知识;将学习态度较为主动,在学习中具有上进心,物理基础知识掌握较为扎实,学习能力较为薄弱的学生划分为良好层,并设定教学目标为,可完成基本的实验操作,可理解并掌握教师所讲述物理知识;将学习态度被动,课堂注意力难以集中,物理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划分为及格层,并设定教学目标为可对教学所讲述物理知识形成一定了解,可掌握实验仪器用法,了解实验实施过程。
   (二)设置针对性教学方式
   教师完成学生层次划分后,应结合学生层次差异设置针对性教学方式。如以“电功率”教学内容为例,教学活动中,教师针对优秀层学生所布置的任务应具备一定难度,具体为可要求学生利用一堂课的时间完成焦耳定律、电功率、电能及电功等方面知识的学生,同时还应掌握小灯泡电功率测量方式,并要求学生应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借助此教学方式,除可帮助学生养成合理安排时间、利用时间的学习习惯外,还可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针对良好层学生,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则可设置一般难度的任务,具体为要求学生了解电功率、电功、电能等概念,了解如何测量小灯泡电功率,教师可要求此层次学生借助小组合作探究方式完成知识的学习,借助此教学方式,学生可在合作中互相交流,通过彼此探讨、互帮互助获取知识,以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推动学生学习进步;针对及格层学生,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應注重学生落后原因的探寻,此层次学生具备较高进步空间,教师针对此层次学生教学时,不应将学习任务的完成作为重点,同时先不设置教学要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重点观察学生学习习惯,并对学生学习方式加以及时调整,当学生注意力无法集中时及时提醒。此外,因此阶段学生学习能力、基础知识掌握能力较为薄弱,使得此阶段学生易产生自卑心理,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注重学生心理状态的观察,及时加以疏导。借助针对性教学方式的设置,可有助于学生对自身学习情况形成客观了解,以实现自身学习瓶颈的不断突破。
   (三)展开不同层次分层指导
   因学生学习层次差异,因此教师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展开不同层次的分层指导也尤为必要。如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内容为例,教师针对优秀层学生所展开指导如下:因优秀层学生具备较高学习热情,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干预学生的学习活动,为学生思考、探究提供充足时间,教师仅在学生进入思维误区时加以引导。同时,教师还应向学生提出思考性及探究性较强的问题,如可向学生提问:“若凸透镜的一部分被纸板遮盖,像将会产生什么样的改变?”借助此类问题的提出,帮助学生拓展思维;针对良好层学生所展开指导如下:要求学生遵循课本要求完成实验操作,教师在学生遭遇实验难点或小组讨论遭遇阻碍时应加以提示,帮助学生理清实验思路。同时,教师应以课本知识,或学生实验结果为参考向学生提出问题,如教师可通过物距、光屏的移动让学生找寻像,并提问:“像距与像的特点是什么?”借此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针对及格层学生所展开指导如下:由于此层次学生多存在自卑及羞怯心理,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予以足够关注,并尽量参与至实验过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直接将实验结论告知学生,并引导学生对实验结论加以验证,如教师可将像距、物距直接告诉学生,同时移动光屏、凸透镜及蜡烛,让学生对成像特点加以验证,帮助学生掌握物理知识。除此之外,当学生实验完成后,教师应主动对学生实验过程加以评价,指出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值得表扬之处,可让学生在充分认知自身不足的同时,了解正确的实验做法,切实提升自身物理学习能力、实验能力,以此也可有助于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三、结束语
   物理学科的学习在初中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学生物理学习质量将会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借助科学有效教学方式的引入以提升初中物理教学质量尤为必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借助合理划分学生层次、设置针对性教学方式、展开不同层次分层指导等措施的采取,切实改进初中物理教学模式,推动物理教学质量的大幅提升。
   【参考文献】
   [1]吴国振.分层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09):236-236.
   [2]李习枝.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探究与思考[J].新课程(中),2017,000(007):119-119.
   [3]曹广宇.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探究与思考[J].中华少年,2017:206.
   [4]冯丹,肖利.分层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6,000(004):154-155.
   [5]梁有旺.分层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2016,000(005):00198-00198.
其他文献
【摘 要】“教学做合一”是我国杰出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教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在教中学、学中教发挥了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突出体现了个人能力培养、思维模式养成和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培养的要求。本次研究深刻分析了初中语文教学做合一思想指导下的教学活动组织设计。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做合一;核心素养   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改变传统教育迫在眉睫,经过多年教学实践的探索和思考陶行知先生研究出一种符合国
【摘 要】随着当前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尤其是在当前高中的教育之中,其中生物课堂已经逐渐成为学生的主要科目之一,在生物的学习之中,学生必须掌握生命观念,这样做一方面是能够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一方面也是在当前高中生活中,学生对于生命不尊重,因此导致很多悲剧的发生,在这样的情况下,本文主要对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生命观念的培养进行探讨,希望能
【摘 要】道德与法治课堂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增强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实效性可以促进学生个体的人格成长,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积极的生活态度,为学生个体的发展提供道德基础,让学生可以成长为对国家与社会有用的合格人才。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学生   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国家落实“立德树人”基本国策的重要载体。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思维发展的初级阶段,具有较强的向师性,爱
【摘 要】教育是一门艺术,它不仅需要我们有较深的专业知识,更需要我们有化难为易、化枯燥为生动的艺术。让学生在快乐轻松的活动中学到知识,对于教师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当然,对于一个班主任来说,这还不是最难的。班主任要想管理好一个班级,就得随时开展德育教育,寓德育于教育的每一个细节当中。   【关键词】细节;德育;荣誉感   德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工作的主旋律,是学校管理工作的灵魂。德
文本再构对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提高教学的趣味性、逻辑性和可操作性这几个方面。不同学生对同一教学方式的接受能力不同,對同一本教材的理解也不一样,因此,如果想要加强对所有学生的教学,教师必须要对教学材料进行适当的文本再构,通过文本再构来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合适的教学情景,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1.图文并茂,增加英语阅读教学的乐趣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不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因为阅读是
【摘 要】为了对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进行培养,高中地理教学成为了新课改教育下的重要目标。从实际的角度来表示地理教学对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还需要从学生自身的情况来说,但是在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之中,老师太过注重地理知识点的讲授,从而忽略了学生本身的认知能力,导致一整节课程下来,学生并没有学到太多东西,而高中地理知识包含了区域地理、人地协调、地理实践和综合思维能力,所以想要通过实际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核心
【摘 要】随着新课程目标改革的实施,合作学习形式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认可,高中生有了一定自主学习的能力基础,教师可以借助合作学习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此构建自主探究课堂。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合作学习形式能够为学生提供多条学习思路,对学生数学水平的提升有着促进作用。基于此,本文将重点针对合作学习背景下高中数学自主探究课堂的构建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合作学习;高中数学;自主探究 
【摘 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发展,新课标明确的指出小学语文教师在注重语文知识教育的同时,还需要加强对于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使小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本文主要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和创新策略的研究,旨在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同时,还可以促进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形成与发展,为小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创新;策略研究  
【摘 要】在当下我们所提倡的实施素质教育中,要求学生能够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全面发展。而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越来越多的教育研究者开始对地理美育引起了关注,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能够真正将美育渗透到地理学科教学中的却是少之又少。因此,本文就针对美育在高中地理区域教学中的渗透意义及方法进行简单阐述,希望能够以此来促进美育在地理教学中的渗透。   【关键词】美育教育;高中地理;区域教学   在新课改的要求
【摘 要】项目式学习具有鲜明的实践创新标志,将其运用到高中地理课堂,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教师在项目式学习中需要发挥引导作用,结合教材选择项目,评价考核时将学习过程与结果结合,尽可能发掘学生的潜力。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高中地理;教学体会   1.前言   项目式学习是目前较为创新的一种教学方法,其基本的指导思想来源于建构主义理论。项目式学习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