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数学习题的巩固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mly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听很多的教师抱怨,这些题目讲了很多遍了,学生在考试时还是不会。有些学生也是,明知道自己曾经做过这道题目,但在考试的时候就是想不出,这种现象尤其是在初高中阶段尤为明显,尤其是学生,总感觉做了100道题,遇到第101道题,仍然有束手无策之感,因此有些教师想到了用“题海战术”,也就是让学生多做题,有些家长也一再叮咛学生多做题,熟能生巧。但是这样做的结果不但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还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时间一长,一些孩子坚持不下来,便放弃了学习,产生了厌学情绪。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造成了这种现象。
  (一)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当时根本没听懂
  学生在听教师讲课的过程中,对于这道题目涉及到的基础知识不是很清楚,尤其是知识脉络不能和题目联系在一起,基础知识和习题之间不能形成正常的迁移,老师讲解的头头是道的时候,学生却如坠云里雾里,不知所云,课下又不能及时将不明白的地方弥补,造成题目是讲过了,却是白白浪费了时间而已。
  (二)没有真的会做这道题
  这是大多数学生遇到的情况,虽然听过了老师的课,但没有真的跟着老师的思路分析,当时可能能把这道题目改过来,但是过两三天之后,没有及时复习,就忘却了,甚至在看到该题也会更没看到一样,这是因为学生没有把它转化成内化的东西,只是讲过而已。
  (三)学生不能理解题中的数学思想
  现在的数学题目,其中包含的數学思维和数学思想,不仅靠学生平时自己的悟性,还要靠教师有意识的训练,尤其是题目难度稍大的情况,学生往往抓不住题目的切入点,只凭借教师一节课的讲解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而真正靠的是学生的综合数学素养,如果数学素养养不成,只是机械的靠教师讲题,大脑短时记忆,是不能把题目完全消化吸收到大脑中的。
  (四)学生数学算理不会灵活应用
  数学的学习是要靠数学的思维和数学的方法,不管是多么简单的数学算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应该带领学生不但能走进也能走出,其实数学的题目只是一根细细的线——数学思想,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认为的数学算理。老师用数学的思维悄悄地引领着学生沿着题目的路子走进去,再走出来,而我们在平时的授课中过多了强调了技巧的作用,学生们和老师们把基本的走路姿势全都忘却了,再遇到强大的技巧性没看到过的题目,就不能解开,即使你讲上四五遍,学生也不能充分理解,因为他们都丢掉了走进去的路。
  鉴于这些问题,使一些学生耗费了大量的精力,也没能改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那么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态,就应该从七
  年级开始在数学课中加强数学方法论的教学内容,首先要在解题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观察、联想的方法,探求解题的思路。寻找题设与结论之间的多条逻辑关系,其次还要在解题时从广度和深度上
  挖掘所解题目的的内涵,在获解之后,做开拓性的引申,把原来表面上互不关联的题目联系起来,形成一个题组,一个系列。
  如果我们做到了这些,就可以使学生大脑知识库里的知识呈网状分布,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知识的覆盖率,但是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抓基础,小梯度。对于基础比较薄弱学生的教学,教师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高度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避免偏难的教学内容,即便是必须掌握的偏难的教学内容,也应该选准最基础的切入口,化难为易,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教师在教学进度的安排上要以学生为出发点,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为基本原则。让学生在掌握一个知识点以后,经过夯实,经过检测达到大部分已经掌握,再进入下一个知识点的学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才是扎实的,可靠的,下一个学习的内容才有进一步学习的基础。
  (二)多联系,严要求。学生掌握知识的突出不足,是学习了后面的,忘记了前面的。是因为前后的知识点不能连贯,形成常规的知识迁移,因此,教师克服这种不足的有效办法就是多反复,也就是在学习完一个章节时必须进行必要的巩固,在学习下一个章节的新内容时,要时常对相关知识章节做联系,进行比较,使学生的基础知识形成网状分布。并对学生的学习习惯要严格的要求和训练。比如,对读书的要求和训练,对完成作业的要求和训练,对预习、复习的要求和训练,对听课的要求和训练,对解题思路和方法以及书写格式等等。要求严格了,训练到位了,日积月累,自然形成新的习惯,从而改变旧的不良习惯,进而提升学习效果。
  通过以上的各项基本措施,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境界能达到一个质的飞跃。当然,因为初高中数学知识广泛性,还需要教师和学生在教育学的过程中不断的加强训练,教师在指导督促学生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理性的思维方式,还要是学生坚定学习的信念和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不断克服对数学习题的惧怕心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力,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阎育苏译:《怎样解题》,科学出版社,1982。
  [2]闻厚贵:《初中数学解题思维》,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6。
  [3]谭良军:《浅谈数学应用意识及其培养》,《数学通报》,2004年第1期。
其他文献
摘要:以读为本即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提出的明确要求。在改革热潮中,小学语文教学也有了新的突破--那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多读课文、多读优美片段、多读重要的句子,从而在读中理解课文意思;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一、通读感知  学习一篇课文,首先教师从
倾听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技能和习惯,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倾听习惯,就能积极有效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从而更有效地获取知识,提高能力。有效的倾听能帮助我们博采众长,弥补自己考虑问题的不足;也能使我们触类旁通,萌发灵感;还能使我们养成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下面,就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谈一些我的做法。  一、教师学会倾听  教师的一举一动会带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当学生在发言的时候,教师自己要先学
有一种爱,叫无私;有一种爱,叫关怀;有一种爱,刻画着伟大的灵魂;有一种爱,歌咏着崇高的品质。  ———题记  古语有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  转眼间,踏上讲台身为人师已经有20年,从刚刚踏上讲台之时的战战兢兢,到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学习他们教书之法,秉承他们的育人之德……一路走来,收获不少,曾经的困惑得以释然,真正明白了一名优秀的教师该如何:  一、真诚守望,收获快乐。  社
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也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尤其是大纲推荐的80首背诵篇目,都是历代名篇佳作,不仅内涵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而且短小精悍,词句优美,韵律和谐,特别适合小学生背诵。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背诵古诗呢?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巧妙利用时间。  学校8:00早读,我一般7:50就到,到校后先进教室和学生一块早读。学生知道我的习惯,都愿意提前到校
2008年8月28日,在刚刚经历了第29届北京奥运会的一次体育盛宴不久,国内工业以太网领域最大的盛会———第2届工业以太网技术与发展论坛(上海站)在上海隆重举行。会上,上海大
在我国资本市场上,原来单一的资本市场结构排斥中小企业融资,直接融资权力没有给予绝大部分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板的设立,迎合了中小企业强烈的融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其
互联网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的全球互联、双向交互。但是,对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来说,网上信息看似双向“交流”,事实上近乎单向“直流”;互联网表面上看是平等的,实际上隐含
中央电视台的首例数字互动服务——多赛事互动体育应用将运用于九运会。九运会期间,互动体育节目将附加在中央电视台第五套节目上,加密播出各项比赛赛事,并在我国务省有线网
肾癌是起源于肾小管上皮细胞的一种常见肾脏恶性肿瘤,占成人全部恶性肿瘤的2-3%,占肾脏原发性恶性肿瘤的85-90%,发病率仅次于膀胱肿瘤。以往的报道显示肾癌患者确诊时,有30%已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