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为何如此忧郁?

来源 :课外语文·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chaoz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离异家庭学生的问题已不是个别现象,而是一个群、一个特殊的不可忽视的教育对象。本文在探讨了离异家庭学生心理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三项心理维护的措施。
  【关键词】离异家庭学生;心理障碍;心理维护;真诚;书面交流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离婚率的急剧上升,离异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已成为一个普遍性的社会问题。离异家庭的孩子是与正常家庭环境中生活的孩子不一样的特殊社会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与否,不仅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和健康成长,而且给学校教育带来许多困难。严重的忧郁、敌对等不良心理问题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因此,重视他们的心理状态,及时解除心理障碍,提高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当前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问题的提出
  这一年期中语文试卷上有《甜甜的泥土》一道题目:“看门的老头奇怪地打量着这神经质的女人:‘你到底是什么人?’回答他的是夺眶而出的泪水和踉跄而去的背影”,你觉得她出于什么心理而没有把事实说出来?
  整个年级共272名学生,居然有近232名学生答:她没把事实说出来的原因是这位离异的母亲想给儿子留点面子,不让儿子因为有一个离异的家庭而在同学们面前失去尊严。这232名学生中有家庭离异的,也有家庭健全的,可他们的答案却惊人的相似——父母离婚是可耻的。
  这告诉我们一个不争的事实,离异家庭的孩子内心有着深深的耻辱感,社会对家庭离异还存在着很深的偏见……
  针对这种现象,我决定着手进行调查研究。
  二、调查方法
  研究主要采用调查、访谈、观察、书面交流等。
  调查的对象为班主任、家长、学生本人。访谈时间每次大约20分钟,以不影响她们学习为宜。地点一般在学校图书馆或操场。每次访谈完毕,会凭记忆尽可能多地将内容记下来。观察主要放在我上的语文课及课外活动中。
  三、调查对象
  以初二(四)班离异家庭学生为主要对象,重点放在孤独忧郁的肖小丽和浦小君(均为化名)身上。
  肖小丽,女,15岁。五年级时父母离异。其父出外谋职,再婚,另育一子。其母,未婚,在日本打工。孩子与爷爷奶奶生活,父亲很少眷顾,日子极清苦。
  浦小君,女,15岁。五年级时父母离异。孩子归父亲抚养。她与爷爷奶奶住,奶奶极严厉,常千方百计阻止孩子与妈妈的往来,说孩子母亲的坏话,进退两难中孩子形成自闭心理。其母反映孩子常不愿见她,把她买的食物扔掉,见了面总是无语。
  四、心理特征
  调查发现,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状况和问题行为方面与完全家庭子女有巨大差异。他们的心理健康受损,严重影响着他们的健康成长:
  (1)自卑感。一方面是内心渴望着家庭的温馨,一方面是社会的传统偏见和舆论。伤痛和羞耻一次次地袭击她们。她们总觉得自己是多余的,是父母不想收的物品,是低人一等的。于是她们开始轻视自己,抑制自信心和荣誉感,不再去奋发上进。女学生的自卑感表现得尤其明显。每当我谈及家庭问题时,她们总采取回避的方式,甚至有个别学生还会说谎,把痛苦埋在了心灵的深处。
  同时成绩的优良与否也调控着自卑感。成绩较好的肖小丽,有时也对未来充满信心,可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又会勾起她的无限哀思,情绪波动较大。成绩较差的浦小君自卑感表现得最明显。
  (2)悲观厌世心理。家庭结构的剧变,严重影响了他们对人对事的态度。有消极情绪的较多,男生表现为蛮横、粗野,女生多表现出悲观厌世心理:
  “我常常会担心如果有一天围巾消失了,不留下一丝痕迹。那我该怎么办!我还会有勇气活下来吗?这个世界还会有我留恋的地方吗?我不知道,我不敢想。可我怎么能不想呢?——肖小丽《围巾》
  她们缺乏自信感,情绪低落,对任何事物都没有兴趣,甚至丧失生活与学习的信心。
  (3)对爱与关怀的渴望。家庭的变异,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使她们对爱与关怀的渴望超乎寻常。下面是她们的周记摘录:
  “……后来我才知道,那天我妈媽打过电话给班主任。班主任告诉我时,我觉得心里有一股暖流涌动着。”——浦小君《错误》
  “那条围巾,我一直都不舍得戴它,怕它会出事,因为那是我最爱的妈妈送给我的。它很普通,对我来说,却比珍珠玛瑙还要珍贵。每当我心情不好时就会把它拿出来,趴在它身上哭,那一根根粉色的毛线,吸干了我的泪水,将我冰冻的心融化。”——肖小丽《礼物》
  她们敏感的心常常能觉察别人不易觉察的事物,体会别人不能体会的情感,因而也更珍惜别人点滴的爱与关怀。这种心理是积极的、健康的,是我们可以引导的因素。
  小结:她们这么忧郁这么渴望爱,一方面缘于家庭的分崩离析,另一方面跟社会舆论有关,当然也不排除经济方面的孤立。但毋庸置疑的是,她们的不良心理对其身心健康已构成严重的威胁。因此,维护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是我们每个教师当前工作的首要任务。
  五、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维护的几点尝试
  父母的离异,给孩子的心理带来一系列极其严重的消极变化和影响,需要教师及时给予他们积极地关注,帮助他们走出父母离异的阴影。为此我作了以下的努力:
  (一)交谈
  她们自卑、敏感,与她们交谈我时常小心翼翼的,交谈之初并不急于进入话题,而是随意地真诚地谈我最近的生活及烦恼。真诚的力量是最大的,慢慢地,她们的疑惧心理消除了,她们的内心世界开始向我敞开。我的爱与哀愁和她们讲,她们的爱与哀愁也能倾诉于我,我们用真诚架起了感情的桥梁。但我还是不敢轻举妄动,怕伤害她们稚嫩的心。只是在言谈中常融入我对生活的理解,并结合课本的人文思想帮助她们逐步建立对生活、对世界的正确看法。
  (二)及时肯定评价
  家庭教育的残缺使他们缺乏自信心,但其心灵深处还是隐藏着自信心的渴求:平时上课的合作与交流,多给她们机会谈自己的见解;课外活动时,我鼓励她们积极参与,时刻留意她们的每次进步及时予以肯定。   (三)推荐优秀书刊,阅读,交流心得
  她们的心理特征决定了其喜欢的交流方式——阅读和书面交流。为此,这一年里,我借助语文教材有意地强调健康积极的人生价值观,同时不断地推荐并提供一些书和杂志给她们阅读,如《青年文摘》《简·爱》《活着》、曹文轩美文系列,等等。每每看完,感觉她们总能写上一大堆感慨。其中尤其是肖小丽,她现在几乎每星期可以写十几页。她把与我的纸上交流当成了生活中的乐事。她的笔记现摘录一部分:
  前些时,我读了《简·爱》,实在受益匪浅。其一,为她的曲折离奇的经历所感动。其二,佩服她的勇气、毅力、智慧。其三,开阔了我的眼界,了解到我梦中都不可能出现的生活。但最重要的是《简·爱》一书,帮我找回了那离我已久的自信。那全身充满活力不怕一切的难以形容的只属于我的感觉。——肖小麗《生活的微笑——读〈简·爱〉后感》
  或许阅读很多时候就是治愈心灵之伤的良药,而通过笔记来交流思想是最适合忧郁的她们的。阅读与写作相结合,一方面沟通了人与人的心灵;另一方面锻炼了表达能力,我认为是最好的治伤灵药了。现在,我任教的班中喜欢阅读并用笔和纸来表达情感的学生队伍正在不断扩大,这是我的语文行动研究的收获,是我的快乐。
  慢慢地,我就让经历相似的、性格相近的学生互相交流她们的笔记,于是一篇周记后面常常附着两段以上的心声:
  现在看了你的日记,才知道你伤得比我重,我的伤只是些芝麻绿豆般微不足道的小事。苦难真的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感谢上天赐给我们的苦难,珍惜并善用它吧。——张小炀《读肖小丽文章后感》
  看了张和浦的评语,我才知道原来世界上的人都那么可怜,也许我们还算是幸运的。至少我们可以在苦难中省悟过来,看清这个世界,就像你说的那样,苦难是一笔财富,让我们共同去好好珍惜吧,用乐观的心态去对待它,我相信这个世界上没有解不开的
  结。——肖小丽回复
  由于大家都很真诚,她们并不排斥对方,并开始走上由我搭建的友谊之桥。或许同是“沦落人”的遭遇使她们更容易沟通。可我还得努力从人性自由的角度让她们理解婚姻和友谊,不希望她们从一个圈子里出来,又陷入另一个圈子,希望她们在思想和观念上克服来自破碎家庭所产生的痛苦和不良影响,摆脱烦恼和忧郁,正视现实,重新振作起来。我想我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
  总之,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个社会问题,它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关注。多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以真诚之心化解她们心灵的忧郁,使她们抛开生活的阴影,在阳光下健康地成长。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小说《一滴眼泪换一滴水》的结尾部分描写大家拍着手喊道:“好极了,好极了”。观众的喊声是感动呢,还是起哄呢?有些老师和学生对此莫衷一是。其实,只要弄清小说的叙述视角,从全知视角来解读文本,就能很好地领会雨果的创作意图:人们是真的“感动”,而不是“起哄”。  【关键词】好极了; 感动;起哄;全知视角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节选自雨果的《巴黎圣母院》,
【摘要】多元解读,让学生领略秋天里的人生理想,让学生的诗词学习有更大的格局和空间,让学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便能走出我们母语的阅读困境。  【关键词】多元解读;《天净沙·秋》;教学目标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中国诗词,缘情言志,是集中体现古代经典之所在。“秋”,一个在古代文人笔下充满灵性的季节;它和“愁”是谐音,又是一个映射寄托着历代游子羁旅
【摘要】近些年来,语文阅读教学受到各方面的批判,原因是阅读教学的道路不知道是什么,新范式也不知道是什么,这就导致了语文阅读教学成了一个“四不像”。而现在教育工作者需要立刻解决的问题就是将语文阅读教学前行的道路展开,走出一条鲜明的道路来,本文将从秩序这一哲学概念入手,探索当今高中阅读教学新范式的构建。  【关键词】高中阅读;秩序;规则;合作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秩序所包含的
【摘要】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自开始使用以来,广受好评,该教材有很多优点和亮点,主要表现为“四美”,即教材的人性之美、传统文化之美、语言之美和儿童化之美。在教学中,应尽量把这些美展现出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关键词】统编本;教材 ;传统文化;儿童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统编本一年级教材自从2016年九月开始使用以来,受到了广泛的好评,有很多的优点和亮点,归结起来,笔
【摘要】阅读学习是语文教与学的核心构成,提高高中生阅读能力,形成阅读方法是阅读教学的重点。本文就苏教版高中语文两篇主题相近文章比较,探讨阅读教学的创新生成。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比较阅读;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现在你好到地下去了,带着你的书。”师陀《说书人》中的这句嘲弄可以代表小城居民对说书人的看法。我想这句嘲弄如果用在高尔斯华绥的小说《品质》上也是
【摘要】对一名初中生来说,由于时间与精力所限,最好选“一本”适宜自己的特别喜欢的经典名著来读。选好书籍之后,在通读的基础上精读,圈点勾画,摘抄,写批语,并进行大量的有目的的仿写。扎扎实实走好这几步,写作水平的提高,就指日可待了。  【关键词】初中生;经典名著;读破;仿写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胸有万卷书者,下笔自然如有神助;胸无点墨者,如老虎吃
【摘要】近年来,互联网作为新型教学工具,凭借其快、精、准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教学中。信息技术教学内涵丰富,形象生动,学生的接受度普遍较高。识字课程是学生们小学语文基础课程之一,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要打破陈规,把先进的互联网思维引入课堂教学中。本文就将结合小学语文识字教学,阐释互联网技术在识字教学中的重要意义,试对网络环境下的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进行策略研究。  【关键词】小学教育;语文教育;
【摘要】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讲话精神的体现,是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的具体内容。良好的习惯对于小学生的成长极为重要。教师要营造良好的氛围,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以活动为载体,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养成教育网络,实施养成教育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著名心理学巨匠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
【摘要】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化以及新课改的实施,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式改革的重视度不断加强,学校希望能够建立起理想的课堂模式,使学生能够主动的投入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获得务实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本文主要从“四有”的角度来对小学语文理想课堂的务实追求进行探索,希望能够为小学语文理想课堂的实施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四有”;小学语文;理想课堂;务实追求  【中图分类号】G62
“共能”“异能”是福建师大文学院潘苇杭与潘新和二位先生在《写作“共能”“异能”论——“议论”体式写作应成为中小学生写作教学的重点》(《语文建设》2011年第10期。以下简称“潘文”)一文中使用的两个重要术语。潘文说:“在写作教学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可分为‘共能’‘异能’两种。‘共能’是指所有学生都要具备的写作能力;‘异能’是指学生个人特殊的写作才能,不是人人都要具备的。”潘文同时指出:“教师应因材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