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标的深入实施,越来越多的语文老师意识到大量阅读的重要性。然而,有些教师片面地理解了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拓展阅读,认为只要在课堂教学中拓展了,就是运用了新课程的理念,就是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是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其实不然,那些不适度、不适时、随意的拓展阅读,不但起不到应有的效果,甚至会适得其反。那么课堂教学中应如何进行有效的拓展阅读呢?
一、 合理选择拓展内容,避免画蛇添足
【案例一】苏教版第七册有篇课文《桂花雨》,它是台湾著名女作家琦君所写的一篇语言优美的散文,文中回忆了自己小时候摇桂花的情形,表达了作者对故乡以及童年那段美好生活的怀念。为了体现文中母亲的善良和对桂花的喜爱,在教学时拓展了原作中关于母亲把桂花送给左邻右舍的一段文字;为了感受作者对故乡以及童年生活的怀念,教学时拓展了琦君常年在外漂泊的内容。
【案例二】苏教版第十册有篇课文《月光启蒙》,是我国著名作家孙友田所写,原作名叫《月光母亲》,在选入教材时,删除了文中很多描写母亲的感人文字。很多老师在上这一课时,为了凸显母亲形象的高大以及作者对母亲的怀念,在课文结尾处拓展母亲年老后患老年痴呆的文字。
【思考】在案例一中,《桂花雨》改编后文章的基调和主旨没变,与原文一样,都是抒发了作者对故乡及童年生活的怀念,所以这样的拓展内容是合适的,有助于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深入理解,有助于学生对作者情感的体会。但在案例二中,原作《月光母亲》着重是对母亲的刻画,通过母亲年轻和年老时的对比,来表达作者对母亲的爱,以及看到母亲年老时患了老年痴呆症的心痛。而课文把母亲年老时患老年痴呆症的文字删除,并将题目改成了《月光启蒙》,可见编者将这篇文章的重点已经落到了“启蒙”上,重点讲述母亲如何对我进行启蒙教育,让我走进了诗歌的王国。如果说原文的基调是灰色的、悲痛的,那改编后的文章则是亮色的、欢快的,此时再把原文中的内容拓展进来似乎是不合适的,不仅不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反而改变了课文的情感基调和主旨,有画蛇添足之嫌。
二、 灵活安排拓展时机,避免简单机械
【案例一】有位教师在执教苏教版第九册《少年王冕》一课时,在课堂教学伊始,就出示了《儒林外史》的相关内容,在学生阅读后教师小结:“《儒林外史》这本书讽刺了当时所谓的一些才子的丑恶嘴脸,可是文中却对一个人赞赏有加,他就是王冕,到底为什么吴敬梓对王冕如此欣赏呢?让我们走进课文。”于是,教师开始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学习。
【案例二】有次我在教苏教版第九册《变色龙》一课时,学生很想知道变色龙是如何变色的,而课文中却没有写到。于是我立即出示了课前搜集的有关变色龙怎样变色的资料给学生阅读,学生非常感兴趣,阅读得非常投入。
【思考】以上两个案例分别是在课始和课中进行拓展的,其实拓展的时机还有很多,不同时间的阅读有不同的作用。例如:课前拓展阅读可以储备相关知识,为课堂学习做铺垫;课始拓展阅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对课文内容的初步了解;课中拓展阅读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突破教学的重难点;课尾拓展阅读可以突出文章主旨,升华文章中心;课后拓展阅读可以依据文本,增加阅读量,拓宽学生视野。
三、 清晰明确拓展目的,避免随心所欲
【案例一】我在执教苏教版语文第十一册《鞋匠的儿子》一课时,在学习了林肯的演讲风格后补充了一个事例:拿大外交官朗宁在竞选省议员时,因幼年吃过外国奶妈的奶而受到政敌的攻击,说他身上一定有外国血统。朗宁机智地回答说:“你是喝牛奶长大的,你身上一定有牛的血统了!”驳得对方目瞪口呆,无言以对。比较这两段截然不同的演讲风格,由学生讨论得出结论:林肯与朗宁的演讲风格不一样,一是因为林肯和朗宁的性格不一样;二是两人的演讲目的也不一样,朗宁演讲的对象是他的对手,是需要打败的人,而林肯的演讲对象是参议员,是他需要合作和团结的人。通过对比,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林肯的为人和智慧。
【案例二】教苏教版语文第八册《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课运用了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借樟树具有驱虫的香味并永久保持来赞美宋庆龄高尚的品格和坚毅的革命情怀。为了加深学生对借物喻人这种写作方法的理解,在学习完这篇课文后,我拓展了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梅花》。通过这样的拓展阅读,学生不仅增加了阅读量,更对借物喻人这种写作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思考】案例一运用了反例对比的方法,主要针对文本内容,通过林肯和朗宁不同演讲风格的比较,来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对林肯这个人物的了解。而案例二则运用了同例类推的方法,主要针对文本的写作方法,通过拓展与文本相同写作方法的内容,来加深学生对这种写作方法的理解。在课堂教学的拓展中,大多数教师关注的可能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主旨的把握,往往会忽视写作方法。所以,我们在确定拓展目的时,要从各方面进行考虑,既要考虑到文本内容,也要考虑到写作方法;既要拓展同类型的内容,也要拓展不同类型的内容。只有精心设置拓展目的,防止随心所欲,才能实现拓展阅读的有效性。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这些拓展阅读的教学内容并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相互联系、互为一体。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综合起来去思考,根据实际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特点灵活地去应用。
作者简介:江苏省溧阳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办公室主任兼教导处副主任,中学高级教师,常州市语文学科带头人。
一、 合理选择拓展内容,避免画蛇添足
【案例一】苏教版第七册有篇课文《桂花雨》,它是台湾著名女作家琦君所写的一篇语言优美的散文,文中回忆了自己小时候摇桂花的情形,表达了作者对故乡以及童年那段美好生活的怀念。为了体现文中母亲的善良和对桂花的喜爱,在教学时拓展了原作中关于母亲把桂花送给左邻右舍的一段文字;为了感受作者对故乡以及童年生活的怀念,教学时拓展了琦君常年在外漂泊的内容。
【案例二】苏教版第十册有篇课文《月光启蒙》,是我国著名作家孙友田所写,原作名叫《月光母亲》,在选入教材时,删除了文中很多描写母亲的感人文字。很多老师在上这一课时,为了凸显母亲形象的高大以及作者对母亲的怀念,在课文结尾处拓展母亲年老后患老年痴呆的文字。
【思考】在案例一中,《桂花雨》改编后文章的基调和主旨没变,与原文一样,都是抒发了作者对故乡及童年生活的怀念,所以这样的拓展内容是合适的,有助于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深入理解,有助于学生对作者情感的体会。但在案例二中,原作《月光母亲》着重是对母亲的刻画,通过母亲年轻和年老时的对比,来表达作者对母亲的爱,以及看到母亲年老时患了老年痴呆症的心痛。而课文把母亲年老时患老年痴呆症的文字删除,并将题目改成了《月光启蒙》,可见编者将这篇文章的重点已经落到了“启蒙”上,重点讲述母亲如何对我进行启蒙教育,让我走进了诗歌的王国。如果说原文的基调是灰色的、悲痛的,那改编后的文章则是亮色的、欢快的,此时再把原文中的内容拓展进来似乎是不合适的,不仅不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反而改变了课文的情感基调和主旨,有画蛇添足之嫌。
二、 灵活安排拓展时机,避免简单机械
【案例一】有位教师在执教苏教版第九册《少年王冕》一课时,在课堂教学伊始,就出示了《儒林外史》的相关内容,在学生阅读后教师小结:“《儒林外史》这本书讽刺了当时所谓的一些才子的丑恶嘴脸,可是文中却对一个人赞赏有加,他就是王冕,到底为什么吴敬梓对王冕如此欣赏呢?让我们走进课文。”于是,教师开始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学习。
【案例二】有次我在教苏教版第九册《变色龙》一课时,学生很想知道变色龙是如何变色的,而课文中却没有写到。于是我立即出示了课前搜集的有关变色龙怎样变色的资料给学生阅读,学生非常感兴趣,阅读得非常投入。
【思考】以上两个案例分别是在课始和课中进行拓展的,其实拓展的时机还有很多,不同时间的阅读有不同的作用。例如:课前拓展阅读可以储备相关知识,为课堂学习做铺垫;课始拓展阅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对课文内容的初步了解;课中拓展阅读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突破教学的重难点;课尾拓展阅读可以突出文章主旨,升华文章中心;课后拓展阅读可以依据文本,增加阅读量,拓宽学生视野。
三、 清晰明确拓展目的,避免随心所欲
【案例一】我在执教苏教版语文第十一册《鞋匠的儿子》一课时,在学习了林肯的演讲风格后补充了一个事例:拿大外交官朗宁在竞选省议员时,因幼年吃过外国奶妈的奶而受到政敌的攻击,说他身上一定有外国血统。朗宁机智地回答说:“你是喝牛奶长大的,你身上一定有牛的血统了!”驳得对方目瞪口呆,无言以对。比较这两段截然不同的演讲风格,由学生讨论得出结论:林肯与朗宁的演讲风格不一样,一是因为林肯和朗宁的性格不一样;二是两人的演讲目的也不一样,朗宁演讲的对象是他的对手,是需要打败的人,而林肯的演讲对象是参议员,是他需要合作和团结的人。通过对比,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林肯的为人和智慧。
【案例二】教苏教版语文第八册《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课运用了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借樟树具有驱虫的香味并永久保持来赞美宋庆龄高尚的品格和坚毅的革命情怀。为了加深学生对借物喻人这种写作方法的理解,在学习完这篇课文后,我拓展了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梅花》。通过这样的拓展阅读,学生不仅增加了阅读量,更对借物喻人这种写作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思考】案例一运用了反例对比的方法,主要针对文本内容,通过林肯和朗宁不同演讲风格的比较,来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对林肯这个人物的了解。而案例二则运用了同例类推的方法,主要针对文本的写作方法,通过拓展与文本相同写作方法的内容,来加深学生对这种写作方法的理解。在课堂教学的拓展中,大多数教师关注的可能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主旨的把握,往往会忽视写作方法。所以,我们在确定拓展目的时,要从各方面进行考虑,既要考虑到文本内容,也要考虑到写作方法;既要拓展同类型的内容,也要拓展不同类型的内容。只有精心设置拓展目的,防止随心所欲,才能实现拓展阅读的有效性。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这些拓展阅读的教学内容并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相互联系、互为一体。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综合起来去思考,根据实际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特点灵活地去应用。
作者简介:江苏省溧阳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办公室主任兼教导处副主任,中学高级教师,常州市语文学科带头人。